信息时代高校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理念和对策
2010-04-10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省保定市071002
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省保定市 071002〕 张 梅
信息时代的来临导致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对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下称“文献检索课”)提出了更新与更高的要求。社会信息化的思想和技术为文献检索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机制。在信息时代,文献检索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Inform ation literacy,也称信息素质)的概念,是 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 Paul Zukow ski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是指判断何时何地需要信息,并且有效地定位、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时代赋予文献检索课的历史使命,也是检验文献检索课教学质量的一个崭新的标尺。信息时代要求对文献检索课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等必须进行全新的思考和调整。
一、信息时代对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影响
(一)信息载体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上个世纪 6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的载体、存储、传播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信息的载体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以纸张为主要载体的纸质文献逐步为电子文献所取代。其次是信息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环境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飞速发展。电子图书、数字文献将逐渐成为信息资源的主要形式;Internet、数字图书馆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这些变化给文献检索课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文献检索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信息数量和质量变化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信息数量的激增。据不完全统计,Internet目前大约拥有30亿个网页,每天发布的信息难以数计;由新的信息技术带来的其他信息数量的增长也是前所未有的,各种纸质和电子出版物呈几何级数增长,各种学术刊物与网络文献的急剧增多造就了当今时代的海量信息。信息时代的另一个特点,是信息质量的变化。与传统时代文献信息质量可以严格把控不同,信息发布及传播的便捷性使得大量质量模糊的信息能够很容易地进入网络,并且以极为便捷的方式快速传播。这些信息不乏优质的知识资源,但更多的是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的信息。信息传播快捷的负效应之一就是信息的泛滥化,导致信息质量的下降,使得信息质量的差异增大,给信息检索带来了新的难度。文献数量与文献检索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即海量信息的无限性与目标信息的有限性的矛盾,信息时代使得这一矛盾变得更加尖锐。美国某大学图书馆上方有一句名言,即:“知识的一半,就是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知识。”文献检索课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目标知识。信息时代对文献检索课程提出了更新与更高的要求。
二、信息时代文献检索课的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由于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教学科研、医疗保健以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地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社会有五个特点:一是信息成为了重要的资源;二是信息和知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三是知识以“加速度”方式积累;四是信息以多种形式提供给多种感官;五是信息的普及化、普遍化与全民化。相对于急速增长的信息,人类检索目标信息的需求更加广泛和强烈。据统计,我国1965年毕业大学生所学的知识 5年后陈旧 45%,10年后陈旧 75%;20世纪 80年代,知识老化周期缩短到了 3年~5年;人一生所需知识有80%~ 90%是靠在职学习得来的。有鉴于此,所有高校均需要进行信息检索教育。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情况较好,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价值;而其他院校开设此课程的情况还不够理想,本科层次开设比较普遍,专科层次则很少开设。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的方法课与工具课,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必备技能之一,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使用价值。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文献检索课必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高等学校应在各个专业、各个年级广泛开设这一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跟上时代的需要。
(二)教材内容的更新
信息时代的另一个特点是信息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与 Internet、Goog le等搜索引擎的广泛使用。因此,在编写文献检索课教材时,必须考虑增加这部分新内容。应该有专门的章节讲解数字化信息的原理、特点、储存及传播方式等;应设置专门的章节讲解 Internet的基本结构、传播方式等网络知识,如WWW等基于超文本方式的信息检索工具及Telnet、FTP、 Gopher等,使学生了解网络的多种传输方式;应专门讲解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的主要功能和信息检索功能等。因此,文献检索课的教材在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应强化数字文献和计算机知识内容,扩充网络基础知识的章节。文献检索课教材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文献基础知识;(2)文献基本出版类型;(3)文献载体基本类型;(4)数字文献基本原理;(5)基本检索语言;(6)中文检索工具;(7)外文检索工具;(8)电子检索工具;(9)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知识与操作方法;(10)Internet基础知识及使用;(11)网络搜索引擎及使用;(12)综合性网站介绍;(13)专业网站讲解;(14)专业数据库讲解。
(三)实习课时的安排
在信息时代,文献检索课教学必须依靠电子计算机和网络。因此,有条件的高校都应建立具有网络环境的文献检索课电子教学实习室,以便于教师传授电子计算机网络文献检索知识和技能。鉴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操作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适当增加实习学时时数。同时,应根据时代特点调整两种实习课时比例,减少手工检索实习课时,增加电子计算机检索学时时数。
三、信息时代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方式
(一)注重多媒体环境的教学效果
信息时代是以电子载体和网络传播为主的信息环境,因此教学手段离不开以上条件,应当大力提倡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多媒体环境为教学环境,以多媒体为内容载体。这样,不仅可以造就逼真的教学环境,同时能以逼真的形式演示教学内容。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个中奥妙;只有在战争中才能更好地学习战争。此种教学方式具有生动、直观、立体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其快速地处理大量数据、良好地显示功能和人机交互性等开展并完成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任务。
(二)注重传统与信息时代环境的衔接
科学是具有继承性的,文献检索课也概莫能外。无论时代怎样变迁,都不可能割断与以往的联系。比如,当今数据库索引即是手工检索工具书目的延续和拓展。因此,在信息时代的文献检索课教学中,非但不能轻易抛弃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手段,而且更应注重与新信息时代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衔接,使得新旧两种教学方式实施自然过度,新旧两种教学环境实行无缝对接,以求教学效果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文献检索课虽然是一门方法与技能课,但它传授给学生的决非仅仅一种方法与技能。它的精髓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面对客观世界和社会事物的能力。因此,更需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深厚的基础理论教学能为学生奠定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依托网络,加强案例教学,使基础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多样化
文献检索课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手段也应围绕这个宗旨展开。该课程一般不提倡闭卷考试等封闭单一的评价手段,而采取灵活多样、能够真正检验信息素质教育效果的评价方式,如师生互动的课堂讨论、撰写检索报告与综述等,或者多种形式相结合,以综合评价手段考察学生对于该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开放灵活、求真务实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有限的学时里掌握无限的思维方式,在专业培养中获得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
四、信息时代对文献检索课师资队伍的要求
信息时代,加强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根本措施还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文献检索课的师资队伍现状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大多现代化技术知识薄弱,而具有专业学历的年轻教师虽然大多精通机检知识,但教学经验又显不足。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文献检索课教师不仅应具备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良好的口才以及教学组织能力,同时必须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汲取新的知识营养,提高教学能力,如对网络环境的把握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数据库检索能力等。文献检索课教师应遵从科学发展观要求,与时俱进,与新形势、新环境的要求保持良好的同步能力。文献检索课教师必须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拥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同时又要具备专门学科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能力以及较高的外文水平。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多地为文献检索课教师提供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保证文献检索课的授课质量,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有用于社会的人才。
[1]马静.高校文检课教学信息化重建的思考 [J].情报杂志,1999,18(3):84~ 87.
[2]innovacar.信息社会.百度百科 [EB/OL].[2010-05-25].http://baike.baidu.com/view/45594.htm.
[3]baozimm.信息化社会.百度百科 [EB/OL].[2010-05-28].h ttp://baike.baidu.com/view/1170761.htm.
[4]金晓祥.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探讨 [J].河北科技图苑,2010,23(2):76~ 78.
[5]李彦华.新形势下的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4):187~ 188.
[6]杨慕莲,陈红勤.信息时代环境下医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之我见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8):258~259.
[7]吴丽红,李雁行.关于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J].河北科技图苑,2009,22(5):82~ 84.
[8]姜功恒.信息时代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科技市场经济,2007,(4):191~ 192.
[9]黄芳,马路.信息时代环境下医学文献检索课与信息素质教育 [J].医学情报工作,2005,(2):150~ 156.
[10]石德万.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文献检索课教学设计[J].河北科技图苑,2008,21(4):85~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