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文化冲突语境里的益阳文化

2010-04-10涂建华

湖湘论坛 2010年3期
关键词:益阳冲突文明

涂建华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4 1 3000))

文明文化冲突语境里的益阳文化

涂建华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4 1 3000))

文明与文化是对立统一的,他们的冲突在所难免,现代文明对文化的精进有巨大贡献,但对传统文化的摧残也是显而易见的。中西文化的冲突、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冲突、科学与人文的冲突,构成文明与文化冲突的基本内容,一种平和中庸、安分守成的益阳传统文化,从近代工业文明开始衰微,而新的文化特色远未形成。在文明与文化的冲突中,人们应该有所作为。

文明;文化;冲突;益阳

文明与文化的冲突与和谐,即文明与文化的对立统一,是一个恒久的命题。作为物质形态的文明既能带动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的改变,也会受到来自文化的支持或阻挡,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在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进行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明与文化的冲突从来就没有停止,最极端的阶段是文化大革命中文化对文明的摧残和改革开放文明对文化的冲击。现代与传统对立、东方与西方的对立、本土与外来的冲突、科学与人文的对立,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主题。

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文明与文化的和谐,成为一个现实的严肃的问题,这个问题具体地影响着政府的政策和百姓的生活,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科学主义倾向到科学发展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体现的就是文明与文化较量中此消彼长的力量变化。而和谐是我们的追求,是一种理想。

我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讨论文明与文化的冲突,兼及益阳本土文化诸问题。

一、对文化与文明的基本认识

要研究地域文化和城市文明建设的问题,首先得给文化和文明定义,以便在共同的语境里对话。

文化和文明,是一对关系密切的概念。关于他们的关系,有三种有代表性的意见。第一种认为文化和文明没有多大差别,甚至是同义的。如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就持这种意见。第二种意见认为文化是大概念,包含文明。第三种意见认为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文明是物质文化,而文化是精神的和社会的。我们取折中的意见认为,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是既联系又区别的。

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他们都是人类活动的成果,人类影响所及,就成文化。文化优秀部分的物化,就是文明。这说明他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文明也可以转变为文化。我们说的城市文化或都市文化就是由乡村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步转化的。

但文化和文明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第二,先有文化,后有文明。第三,文化是封闭自给的,而文明是开放自由的。第四,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成果,文明是人类的物质成果。我们长期以来强调的两个文明,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一个文明。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化。

二、益阳文化的区域划定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知道益阳的文化,需对这里的社会存在有基本的认识。社会存在的主要成分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文化是以地域和人群划分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是我们理解益阳文化的起点。

益阳地处湘北,西靠雪峰山,东临洞庭湖,资水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这就使益阳的文化显示出从山区向湖区渐变的特征。河流是这种变化的纽带。安化梅山文化和洞庭湖区文化,是两个文化极端。两个极端是分离还是融合,这是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说,梅山文化的范围是很广的。它实际上连着西南向今天的新化溆浦和邵阳(宝庆)延伸,这个文化,是以骠悍勇敢、憨厚善良、吃苦耐劳的山野气息为特征的,我们大致称之为山蛮文化或者宝古佬文化。所以严格说,至少资水中游宝庆以下,都应该归入益阳文化带。但是,我们同时要看到,虽然古人对水路的依赖性很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陆路日益发达,这样,资水的重要性,逐渐被一条来自鼎州(常德)经由梅城去宝庆的官道(大致如今207国道)冲淡了。文化在交往中传播,益阳文化中至关重要的安化元素因此而淡化,而安化倒被更多地融入自常德向宝庆延伸的西南文化带去了。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们相似的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上看到这种情况。这就是说,就文化带来说,安化不在益阳之内。

其次,今天益阳区划中的南县和沅江的一部分,在文化关联性上,也不在益阳文化带。当陆路发达起来,水路对文化的维系显得次要。但是,就南县和沅江的部分地区而言,水路至今还是重要的交通线,陆路取代水路成为首要交通线的时间,还只有几十年。而几十年是不足以颠覆一种由来已久的文化的。水路作为交往的线索,就是文化带状分布的依据。沅江南县所在的洞庭湖区,汇集了资、沅、澧三水,其中,沅澧二水由于在下游有贯通的平原而合为一个文化带,则沅江一部分地区属于益阳文化带,沅江另一部分和南县的一部分属于常德文化带,南县的大部分则属于独立的移民文化区。

第三,由此观之,自然地理上的益阳文化区域,只限定在原益阳县范围内。这个范围包括了今天的资阳区、赫山区、桃江县和沅江市的一部分。考虑到以下我们要分析的人文地理因素,则此区域为益阳文化带中心区,我们研究益阳文化应该以此为基础。

第四,是什么因素使包括安化和南县在内的地区进入大益阳文化带呢?是生产方式。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安化的物产经由益阳沅江南县下洞庭去汉口,一个是沅江南县益阳的大米和水产上溯去安化。这中间更有湖区人去安化做木材生意和安化人下湖区扮禾砍芦苇。这样的生产方式使大益阳文化带得以形成。

第五,就人口而言,益阳文化带人口以汉族为主,人口迁徙路线比较复杂,除土著外,外地迁徙者各地均有,本地流动者以资水为线索自上游向下游迁徙居多。水在这里成为了文化的纽带。

三、益阳文化的属性定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益阳文化的定位是:山区和湖区对立统一的农耕文化为主,辅以日用制作的小手工业和资源输出型的商贾文化。

第一,农耕文化,是益阳文化的主要特征。这种文化下的人群勤劳、自足,有很稳固的家庭和族群意识,生存危机较少,竞争意识不强,不善商,不尚武。这样的文化下创造的文明是古朴简陋的建筑、自然平易的庭院、粗犷实用的工具、淳朴和谐的民风。

第二,日用制作为主的手工业文化。自给的农耕必以日用制作为主的手工业为辅助。益阳的工业基本上集中在这些方面。造屋、纺织、打铁、制瓷、日常用具制作、食品加工和茶叶制作。其中叫得响的产品有铁锅、雨伞、皮蛋和茶砖。与此相适应的是内敛和自足的商业心理,只有茶砖一项例外。

第三,资源输出型的商贾文化。历史上益阳的商贾以木材和茶叶输出为主,亦有大米和其他山货,买卖做得粗放,是卖资源的生意。直到最近几十年的有色金属和造纸工业,仍然是卖资源的生意。这样的经济意识,实质上是农耕文化的延伸和补充。

第四,与农耕经济相适应的是古朴土俗的乡村文化。地花鼓是本地最大的文艺品种。和凤阳花鼓这样的流浪艺术和东北二人转这样的农闲副业不同,益阳地花鼓往往是用来自娱自乐的,即使是赚几个钱,也走不远。至于渔鼓、秦琴弹唱,都不是本地产品。信仰儒道释各路神仙,亦有巫术,但没有本地特有宗教和神祗。古朴土俗是益阳文化的特色,所以这里出乡土作家,屈原是最伟大的乡土作家,后世又出了僧道诗人,如齐己、海印、郭都贤、汤鹏,都是隐忍的性情,平和忍让自古而然。只有陶澍算个例外。而三周一叶,除了周立波部分地具有益阳文化性外,其余实际上不代表益阳文化,他们恰恰是被新文化外化和异化了,他们不代表益阳文化。

四、文明与文化的冲突

文化和文明是相随的,文明是文化的成果。与益阳传统农耕文化相适应的,就是勤劳的秉性、自足的心理、融洽的族群、和谐的生活。这种平和中庸的文化,如果与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西北高原的宗教文化、东北寒带的休闲文化、黄泛区的灾民文化、黄土高原穴居文化、蒙古游牧文化或江浙水乡文化比较,我们就能看到它的特色。平和中庸,安分守成,没有特色,就是益阳文化的最大特色。

淡雅的文化色调只能产生落伍的文明成果,而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却又造成了文明的进步和外来文明的进入。

20世纪初,外国人就到益阳传教、办学、行医,文明的输入似乎伴随着文化的目的。但益阳接受了文明,却拒绝文化。外来文明和文化就这样矛盾着,直到今天,冲突和和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这样的情况体现在前些年的一串标语上,说是“小发展小困难,大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说明益阳人民着急,想发展了。发展得有原则,不能“只要来益阳,一切好商量”,以牺牲我们的环境和文化为代价。面对周边飞速发展的形式,对文明的渴望使我们变得浮燥,一会儿要融入环洞庭湖经济圈,就看不到这个圈其实是不可能想当然形成的,一会儿和常德比产值,与宁乡比投资,殊不知我们既没有常德那样大的腹地,也没有宁乡那样好的区位,就算你把沧水铺连到金洲大道,那也只能是狗尾续貂。

益阳的文化特点是什么?平和中庸,安分守成,不在人前,不落人后。你文明到哪里,也必须与这个文化相关。因为这个文化,本身就是益阳社会存在的结果,几千年形成的,不容人为增损。益阳的发展方向,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融入三加五城市群还是做长常的“夹心饼干”?要实事求是。要以益阳的传统文化、社会存在说话。庭院经济、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这样的文明成果,才与益阳文化匹配。工业化不是不要,自有、自恰、自然,这样才协调。

我们来细分一下益阳当代文明与文化的冲突。

首先是中西文化冲突,其中主要是基督教文化与儒教文化的冲突。宗教的渗透是不遗余力的,文化搭台的目的是经济唱戏。洋节日与传统节日的冲突、洋快餐与本土小吃的冲突、洋装扮与本土服饰的冲突、洋房与传统民居的冲突,无处不在。

建筑是文化最直观全面的体现,曾经,益阳的建筑都比较寒碜,农村是简陋的木架子屋,城市是高密度火柴盒,寒碜却实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样的建筑还勉强维持着益阳本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特色,“五栋楼”就是这样的典型。但后来经济有起色了。有了起色就出现了炫富心理,瓷砖饰面和玻璃幕墙都用上了,没有个性,倒是有点共性,那就是现代性。但后来就离谱的了,在沿海发迹回乡的暴发户在农村建起了尖顶洋房,几个职能部门则干脆来个哥特式门窗和伊斯兰穹顶。到最后,房地产也跟上了,某公司用西方童话里的尖顶房子挡住风景,一片房子就改变了一个湖。文化理念混乱如此,以至于我们无法从城市最显眼的建筑上描绘益阳。

其次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工业性是现代性的本质特征,在工业面前,人文科学艺术文化成为累赘。资本家更看重资本和回报,而不是美观和艺术。就建筑而言,大量的火柴盒子和钢铁巨人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人们的生活讲究效率,过程成为次要,目标就是一切,像“泰罗制”一样省弃过程直奔主题。服饰上夏天以凉爽为目的,羞涩问题让位于关于人体舒适的科学问题,衣不遮体不以为耻。恋爱麻烦,减少中间环节直奔主题才是关键。对于科学的崇尚和物质文明的追求成为现代性的标志,物欲横流既推动了文明的进展,又直接摧残了内敛平和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的的传统思想,道德底线严重下移,贫富观念根本改变。

第三是外来与本土的冲突。苏州是水城、重庆是山城,南方城市有骑楼、北方庭院有影壁,益阳有什么?益阳的翘檐画栋、青砖黑瓦、庭院经济、山水生计,今天怕是只有到农家乐中看标本了,整体上这个特色已经被一场社会革命破坏殆尽。就市区而言,除了大码头,很少能看到一片青砖瓦了。现在的情况浮躁和简陋如此,以至于以为用瓷砖饰面就装了门面显示阔气了,用油漆在砖墙外画梁画檩,就是古典了,现代文明给我们以更结实更实用的居所,我们却滥用文明的成果,把瓷砖铁窗用来装门面壮胆了。

第四是科学与人文的冲突。科学与人文的冲突,很大程度上就是文明与文化冲突的同义语。而科学终究是物化了的。这在建筑文化上最为显著。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和水平的上进,开放的社会体系,使我们没有留存江西婺源或安徽黄山的传统建筑,但整体说我们是文明了,我们谨慎欢迎这样的进步。但文明的进步付出的是文化的代价。我们以没有文化替代了文化。当北京市政府出资为百姓修缮四合院的今天,我们益阳人弃山弃水都一窝蜂把房子建在马路边了,至于庭院,至于和谐美好的瓜棚李下,你到哪里去找!

今天的益阳市区,就建筑和城市布局而言,已经没有任何特色给人以印象了。连稍有特色的沿江风光带都是瓷砖和城市通用绿化植物的简单组合,大码头、麻石街没有了,街尾幸存的青砖民居汲汲可危,而新的城市特色,还远没有形成。这不是一个益阳的问题。当文明的进程以文化的牺牲为前提,这个代价就太高了点。

五、益阳文化向何处去?

冲突正在进行,益阳的传统文化日益衰微,而新的与当代文明相适应的文化特色尚未形成,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文明与文化的冲突还将继续,甚至更为尖锐,而特色的形成不管是客观规律的结果,还是主观能动的作用,都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看益阳,不客气地说,就是什么也不像,益阳文化的特色就是越来越没有文化。

你可以发展文化,但你不要试图改变文化,更不能生造文化。房子好了,却没有窗台绿化,大家不约而同地过铁窗生涯,这是对城市文化的曲解。一个砖茶,学普洱的摇身一变成了黑茶,那吃法一看就是外来的,益阳人吃茶是包壶泡老毛叶,这才是文化。没有就是没有。北京没有什么精细的茶文化,不过他们实事求是,就那个大碗茶,也是文化。文化是不能捏造的。多年前去凤凰,看见老婆婆坐在磉礅上晒太阳,旁边还趴着一条狗。懒洋洋的,那叫一个文化。

如果人的主观是能动的,那么,我们的努力应该朝什么方向?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益阳文化的本质和特征。我们应该明确益阳这个农业文明的梅山文化与洞庭文化交混结合的文明的精髓,我们应该知道益阳人是怎样的精神面貌,他们希望怎样?

其次,我们应该评价益阳文化。我们应该研究传统文化对益阳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可以接受的还是必须改变的。中庸和谐的农耕文化给益阳人带来了什么,也让我们失去了什么?迄今为止我们留下的青山绿水、自足和清贫,是喜还是忧?

再次,我们的文化如何引导文明。文化的引导是浸润的、非强制性的,我们的倡导必须是真正益阳文化中的精华,符合时代前进的方向。然后我们的意识形态加以引导。文化的作用只能如此。文化存在一个挖掘的问题,一个复兴的问题,一个扬弃的问题,一个建设的问题。我不喜欢说重建这个词,好像今人就那样了不起,堪当重任,可以重建一个需要千百年才能成型的文化体系。我们只讲建设。建设需要讲传统、讲现实,实事求是。益阳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世俗民风,这是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学术团体、社会各界来共同建设的。

六、结论

这个杂谈式论文,容易结成如下观点。

第一,文明和文化是有区别的哲学范畴,文明以物质成就为基本内涵,文化是意识形态。文明与文化的对立统一是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基本内容。

第二,文明是物质追求的结果,文化是精神享受的范畴。文明和文化的精进与人类自由解放的追求一致。但文明和文化总是不同步的,冲突在所难免。文明影响文化,是优化还是劣化,这是一个问题。文化的成就需要时间作保障,但文化的摧残往往可以在一两代人中间完成。至少从工业革命开始现代文明对益阳文化的影响是这样一个事实。也许由于本土工业文明的脆弱,使益阳的传统文化日益褪色而新的文化迟迟未能形成。益阳文化是传统与现代的夹生饭,建设益阳文化任重道远。

第三,中西文化的冲突、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冲突、科学与人文的冲突,在益阳已进行很久,且至今胶着。挖掘并建设益阳传统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个问题上,学界要做精深的研究,职能部门应该有所作为。

最后,我对益阳文化的总结是:就地域上讲,益阳文化是以赫山资阳为核心,旁及沅江、桃江和安化的狭小区域性文化。就性质上讲,益阳文化是山区文化和湖区文化的融合和统一,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传统的益阳文化可以概括为平和中庸,安分守成,体现为勤劳的秉性、自足的心理、融洽的族群、和谐的生活。平和中庸,安分守成,这是过去的益阳精神。而今天的益阳精神,还远没有形成。

在益阳,在湖湘各地,文明与文化的冲突,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詹花秀

G1

A

1004-3160(2010)03-0098-04

2010-03-14

涂建华,男,湖南桃江人,湖南城市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技哲学。

猜你喜欢

益阳冲突文明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请文明演绎
基于“益阳消阴”理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浅析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漫说文明
疏肝益阳胶囊治疗精液液化异常的临床观察
颜新元·中国画《益阳地花鼓·拖板凳》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