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学报与国外科技期刊特点分析及发展路径选择

2010-04-10马建平李伏秀

关键词:办刊科技期刊学报

马建平,李伏秀

(1.三峡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宜昌 443002; 2.三峡大学图书馆,湖北宜昌 443002)

我国高校学报与国外科技期刊特点分析及发展路径选择

马建平1,李伏秀2

(1.三峡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宜昌 443002; 2.三峡大学图书馆,湖北宜昌 443002)

高校学报未来的发展趋向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学报要走出发展困境,参与期刊国际化竞争,必须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期刊的办刊模式和经验,坚持学术质量标准,开放办刊,缩短出版时滞,采用OA出版方式,走出一条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高校学报;国外科技期刊;开放办刊;OA出版模式

我国高校学报走过了一条辉煌的发展道路,但在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下却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如何规划未来,找到一条良性发展道路,必须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期刊的办刊理念和模式,认真分析和正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找到应对之策。

一、国外科技期刊主要特点

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世界上现期西文连续出版物约有50万种,其中期刊为18~20万种[1],70%的期刊特别是高质量的科技期刊都以英语出版,英语在世界科技交流与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市场化经营原则。期刊由市场决定其生存,在文化市场中优胜劣汰[2]。国外已基本形成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文化市场,期刊的出版和兴衰基本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每年不断有经营不善的期刊停办,同时几乎有相等数量的新开办的刊物进入读者视野。期刊的举办和退出机制较为完善,准入门槛较低。

(二)集约化经营模式。世界期刊出版强国如美国、英国、德国与荷兰等国出版业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集团化和规模化经营,具有高度垄断性。欧美国家期刊出版集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产业集中度很高,80%的市场控制在不超过20家的传播集团手中[3]。这种局面是市场激烈竞争和分化的结果,有利于出版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规模经营成本低、效益高的市场经济规律。如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大的企业集团吞并了许多期刊社,到1983年形成了10大出版集团,目前已合并成6家[4],其中最大的三大集团的图书类销售额就占美国图书总销售额的40%。又如世界四大传媒巨头之一Bertelsmann出版公司1986年兼并了美国的Doubleday出版公司,1995年又兼并了英国Macmillan公司,拥有当今世界两大主流刊物《科学美国人》和《自然》。[5]

(三)跨国经营战略。国际著名期刊出版集团经营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实行跨国经营的国际化战略,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期刊编排工作的国际化,如英国《Nature》杂志就已实行了期刊作者、编者、审者和读者共同经营维护的国际化运营机制,成为了一个国际化运作的期刊;二是出版发行全球化,通过国外子公司或代理公司把期刊发行到世界各地。如德国施普林格出版公司采取国际化市场营销策略,其图书出口贸易占其总收入的60%[6]。法国桦榭菲力柏契出版集团共发行220种期刊,其中165种在国外;集团在33个国家拥有公司,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国外[7]。中国加入WTO后已成为出版跨国集团力拓的海外市场目标,一些外资出版企业已进入我国数个大城市和经济特区设立办事机构和分销企业抢滩登陆,似有大举“入侵”之势。

(四)期刊经费来源广告化。国外学术期刊经费除少量来自政府和各种基金资助外,主要还是来源于广告收入,一般来说其广告收入都要超过期刊本身的出版发行收入。英国的《Nature》在许多国家都有广告代理,广告年收入高达1亿美元,占期刊总收入的50%~60%;美国的《Science》的广告年收入为2000万美元,占其总收入的50%;日本的许多科技期刊也十分重视广告经营,一本期刊的广告页可达100多页[8];《英国医学杂志》的正文与广告所占的版面之比达7∶3。广告业务的开展,不仅筹措了大量经费,而且使进一步降低期刊的售价成为可能,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购买,实现期刊的良性循环发展。

(五)强烈的读者意识。国外科技期刊办刊理念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读者中心论”思想[8],一切编辑出版工作都以读者为中心,服从服务于读者的需要。因而他们比较重视市场分析和读者需求调查,讲究营销策略的运用,读者定位越来越精准,学科划分更细,刊物的专业化和针对性越来越强,这也是当今科技期刊由综合性转向专业化、专题化的重要方向。国外著名期刊栏目设计新颖,一般都有导读性栏目,在注重学术气氛,强调学术质量的同时,采用新颖的编排方式、多样化文章体裁等,把严肃的学术期刊办得富有生气。

二、我国学报发展的特点及问题

(一)综合性特征较为明显。高校学报是由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由于高校学科门类众多,专业各异,因而决定了高校学报栏目众多,发表的文章涉及各学科专业,呈现出“杂、全、散”的特点,专业特色不明显,综合性较强,影响面较小,读者面狭窄,难以进入权威期刊行列和国际著名文献检索机构收录视野,从而影响了学报的进一步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二)出版和编辑方式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传统期刊的编辑和传播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数字出版模式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高校学报与许多其它科技期刊一样,已经出现了纸质版、电子版、光盘版、网络版及数据库发行检索等几种形式,且电子版、网络版以其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成本低、呈现方式丰富多样而成为市场新宠,大有取代纸质传媒的趋势。这种变化改变了人们原有的阅读方式、信息传输方式以及编辑出版模式,对学报提出了新挑战。

(三)注重凸显学报特色。虽然学报的综合性特征影响和制约了学报的特色化发展,但高校学报为了在激烈的期刊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扩大影响力,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在突出彰显学报的特色化方面还是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有益的探索。如有的学报依托本校的重点学科和品牌专业设置栏目,刊载文章重点向这些强势学科倾斜,即通过加大某些特色栏目文章刊发数量的方式突出学报的亮点和创新性,形成独特的办刊风格,凸显个性色彩,其实质是学报向专业化期刊发展的一种心理倾向和过渡措施。一些地方高校利用所处地域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纷纷开辟地方文化研究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栏目[9]。如《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依托三峡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以及三峡大坝修建的历史机遇开设“三峡文化与旅游”、“移民研究”特色栏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连续刊发有关知名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还有些学报为提升本校科研水平,开阔教科研人员的学术视野,变封闭自我循环办刊为开放立体化办刊,有意识地增加外稿的采用量,甚至专设针对校外著名专家学者的栏目发表其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国家基金资助的论文,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期刊的看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市场观念不强,经营意识淡薄。与国外期刊重视读者定位和需求研究、重视期刊的市场化运作不同,我国的高校学报开办主体是各自所在的高校,办刊经费来自上级拨款,缺乏市场经营的内驱力,不重视广告业务,过分强调办刊的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即只注重期刊精神文化的属性而忽略期刊的物质文化产品属性,导致期刊仍然在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那一套运行方式,其生命活力大打折扣。综观国内高校学报,从事广告业务的几乎没有。这固然和学报发行范围小,读者少,影响面有限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把期刊的学术性视为神圣不容世俗亵渎的阳春白雪,不可与金钱等量齐观,将期刊学术性和市场化对立乃至割裂开来,使学报一直以来处于素面朝天,高处不胜寒的孤傲境地,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孤芳自赏。

(五)纯英文出版的学报数量稀少。中国的学报几乎为中文版,以英文对外出版发行的学报数量少且影响力有限。目前整个外文科技期刊不到200种,其中外文版学报更是寥若晨星,这严重影响了高校学报与世界的对话和科技信息交流,阻碍了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进程。高校学报必须尽早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主动研究对策,融入期刊国际潮流。

另外,中国的学报关起门来搞学术,从事纯基础理论性研究的比较多,而应用性技能研究的少,学术研究成果与生产实际相脱节,对社会发展指导性作用不强,形成自我封闭循环。

三、学报发展路径选择

解决学报近期困局的措施是开门办刊,提高学报学术质量,缩短出刊周期,减少出版时滞;远期的目标是实行OA开放存取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传媒先进技术,发展数字期刊和网络期刊。

(一)开放办刊,提高学报学术质量。目前评价一份学报质量优劣的较为流行的标准就是看她是否被国际著名数据库检索系统(如SCI、EI、ISTP等)所收录并将它作为来源期刊。但现实是被三大国际检索机构收录的高校学报屈指可数,由于学报的综合性,与专业性期刊相比竞争力不强,能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的也极少,这与庞大的2000多种高校学报数量规模形成鲜明的反差。学报学术质量低下不但成为社会各界所诟病的焦点,而且影响到其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生存危机。长期以来,高校学报被赋予了这样的功能:学报是展示所在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窗口,是为本校的教职工服务的,代表了主办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这种功能定位造成了学报的自我封闭循环和自我服务特征,所刊发的稿件主要来源于本校师生,有的学报甚至规定录用外稿的比例不得突破30%,使学报成为了主办高校的自留地。90年代后期,各高校纷纷合并组建成大的综合性大学,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为了提高办学层次,各高校随之制定了新的科研激励政策,对被SCI、EI收录及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实行重奖,或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加以鼓励;在教师职称晋升条件中也规定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要求。这种科研政策导向直接导致了高水平论文的外流,而使一些平庸稿件大量拥塞[10]。从这些少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成果的来稿中遴选出来的所谓“优质稿”已不足以支撑起一份学报的学术质量。加之一些学报刊发的“职称稿”、“结题稿”、“人情稿”的负向叠加,学报的功能已严重错位和异化,不仅不能代表所在学校的科研水平,而且毫无学术创新性可言,有的学报甚至只能称之为一份“工作简报”。稿源质量影响到学报的学术质量,而学报的水平反过来又影响到来稿的质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怪圈,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学报深度改革的思考。

学报作为一种学术期刊,质量是其生命,学术是其根本,理应承担起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繁荣学术、促进科技信息交流的职责。信息传播的流动性决定了其承载物学报的对外开放性。高校学报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信息系统,需要与外界交流才有生命活力。因此,学报要因势而行,主动调整自己的服务定位,实行开放办刊方针,打破封闭式的办刊模式,确立国际化办刊视野,积极参与期刊国际竞争进程,跳出本校的小圈子,面向世界,服务社会,广泛吸收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以优质充足的稿源来保证学报的办刊质量,坚持稿件取舍的质量原则,提高学报的影响力和学术水平,促进学报持续健康发展。[11]

(二)缩短出版周期,减少文章发表时滞。出版周期反映了期刊传播科技信息的速度,是影响刊物时效性的重要指标。缩短周期,减少文章发表时滞是吸引作者投稿,取得科技成果首发权,提高期刊竞争力,赢得读者的重要举措。无论是从作者还是读者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希望出版周期越短越好。作者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公之于众,读者需要在第一时间了解科技信息发展动态,随时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领域。国外的科技期刊十分重视信息传播速度,著名期刊多为周刊、半月刊,如著名的《Science》和《Nature》就是周刊。有些科技期刊已向半周刊方向发展,如韩国的《医学新报》每年出版104期,澳大利亚的《世界药物新闻》每年出版100期[12]。我国高校学报目前仍以双月刊和季刊为主,甚至还有年刊,月刊、半月刊极少,没有旬刊和周刊。从作者投稿到正式发表,出版周期至少需要3个月,如遇到稿件积压,则延长至半年以上。由于出版周期过长,许多论文错失了最佳发表时机,其学术价值已大打折扣,使信息贬值,而这也是当今作者一稿多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出版周期过长的弊端还表现在它影响论文发表优先权所带来的效益,降低学报的影响因子和文摘率,阻滞学报的国际化进程等方面。[13]

为了与国际科技期刊接轨,与之在同一平台上竞争高质量的优秀稿件,适应现代社会信息飞速发展、瞬息万变的要求,高校学报要把缩短出版周期,减少出版时滞作为提高学报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尽快付诸实施,将刊期变为月刊为主,有条件的学报还要发展成半月刊和旬刊,建立学术论文的快速反应机制,抢占先机。学报的容量也要适时扩展,根据稿件数量多少实行灵活的页码,如规定页码范围为150~200页之间,并不需要每期都固定,这些都将成为吸引高水平作者投稿学报的一个重要砝码。由于我国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的特殊性,高校学报的刊期、出版时间、每期页码等出版参数不能随意变更,高校主办学报的目的是为了学术传播和交流,并无经济效益可言,增加容量和刊期势必需要加大投入经费和人力,因而动力不足。这需要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主办高校站在改革开放的大局高度,切实改变管理和服务方式,多方协同配合,共同为高校学报的发展给予有力政策支持。

(三)实行OA开放存取模式,提高学报影响力。随着电子出版物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际科学界正在大力倡导并推行一种新的出版模式——开放存取出版[14]。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理念和出版机制。在这种出版模式下,学术成果可以无障碍地传播,任何研究人员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不受经济状况的影响,平等免费地获取和使用学术成果[15]。它采用作者付费、读者免费使用的出版形式,这是它与传统期刊的主要区别所在。目前,OA出版形式主要分为“OA期刊”和“开放存档”两种,其中OA期刊是一种正式的电子出版物形式,是OA开放存取模式的主要形式。开放存取是一种新的基于网络的电子期刊具体出版方式,其目的在于加速文献的传播速度,促进学术信息共享和交流,便于研究人员快捷方便地获取有关科研资料,是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的深刻变革,它对作者、读者和期刊出版者三方都带来受益,可以扩大受众的影响范围,使作者的学术影响最大化。从国外科技期刊多年来进行OA开放存取的实践来看,OA期刊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都远远高于非OA期刊,因而被越来越多的期刊所选择。作者投稿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尽快面世,能被国际上著名的数据库系统所收录,得到学术界同行的认可,赢得相应的学术地位。高校学报作为高校出资兴办的学术期刊,主要是为了展示学校的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并无经济利益目的参杂其间。由于学报拼盘式的综合性特点,使之与其它专业学术期刊相比难以得到市场认可,其发行量极其有限,发行主要靠赠阅交流,影响面极为狭小。如果学报在出版纸质版的同时将其作为OA期刊上网,将可以依托覆盖面极为宽广的互联网开放存取,延伸信息链,拓展读者群,从而大大提高学报的影响力。[16]

目前学报实行OA开放存取并无技术上的障碍,其主要担忧和制约瓶颈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作者付费是否会出钱就发,导致学术质量下降;二是加重作者负担,特别是那些无项目和基金资助的作者;三是对中间数字出版商的盈利模式的冲击,因为现今读者从出版商数据库中阅读和下载论文是要花钱购买的。对于第一种担忧,真正的OA开放存取期刊出版论文都有严格的同行评议审核制度,与传统的期刊出版程式并无二致,以此来控制论文的学术质量。对于第二、三两个问题,不少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解决措施以及OA开放策略模式,国外也有成熟的OA开放存取实践经验可资借鉴。最重要的是要将此付诸实践,积极行动起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并找到应对之策,完善相关法规和技术措施。学报理应回归其学术性本质,以促进科技进步为己任。可以预见,学报利用OA这个平台可以加快融入国际化竞争的步伐,有效解决目前面临的诸多发展困境,如学报的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办刊、特色化经营等都可在OA出版框架内得到消融和化解,在互联网这个开放、互动、平等的网络世界里消遁。因为论文只要OA上网,它们就有了平等地被读者所选择的机会,而不理会它来源于哪种期刊的那个栏目,所有搜索结果都按某种规则被集中排序显示供读者随机挑选,这里所谓的核心期刊和一般期刊或者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的界限已模糊,而只存在读者是否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OA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广应用它来改造提升学报僵化的办刊模式,因为OA开放存取阅读模式代表了学报未来的发展潮流和方向,是学术性期刊出版走向的历史必然。

[1]于媛,金碧辉.从期刊基本特征的定量分析看世界科技期刊发展需求[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2):175.

[2]龚维忠.现代期刊编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9.

[3]孔薇.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情报探索,2006(2):6.

[4]付昌辉.国外科技期刊的经营理念及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6):934.

[5]尹玉吉,宫庆新.发达国家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J].科技与出版,2006(5):64.

[6]曹菁,王英雪,刘培一.德国施普林格出版公司及其期刊出版成功经验剖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3):351.

[7]李雪松.我国期刊面临的国际环境[J].实践论坛,2006(2): 104.

[8]胡青.国外科技期刊办刊理念——强化读者意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4):579.

[9]刘自兵,戴天柱,王迎春.高校文科综合类学报特色问题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05.

[10]张杰.创办特色学报的困境与出路[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9(3):142.

[11]王玉叶,徐镇强.论高校学报国际化问题[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9(7):107-108.

[12]胡青.从国际期刊走势看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4):371.

[13]王素琴.高校学报出版周期现状与突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82.

[14]任胜利.开放存取(Open Access):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2):151.

[15]李武,刘兹恒.一种全新的学术出版模式: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6):66.

[16]葛赵青,赵大良,苗凌.利用开放存取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影响力[J].编辑学报,2006,18(2):145.

责任编辑:杨光宗

A Com parative Study of the Journal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Foreign Scientific Journals and Periodicals

MA Jian-ping1,LIFu-xiu2
(1.Editorial Department of School Journal,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 443002,China; 2.Library of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 443002,China)

The trend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journ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roused wide concern from allwalks of life in society.In order to climb out of dilemma in development and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competition,staff of the journals should learn from advanced international journals in themagazine models and experience,uphold the standards of academic quality,and run themagazine in an open-minded manner to shorten the publication lag,using OA publishing,taking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university journals;foreign scientific periodicals;run themagazine in an open-minded manner; OA publishingmodel

G237.5

A

1004-941(2010)02-0106-05

2010-03-05

马建平(1965-),男,湖北赤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学与编辑理论。

猜你喜欢

办刊科技期刊学报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致敬学报40年
科技期刊的分类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