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黑龙江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策
2010-04-09张晓梅崔存河
张晓梅 崔存河
(哈尔滨农科院水产分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78)
一、我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1978年以来,我省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全面提升,水产品产量稳步上升,实现了渔业经济的持续增长。2008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37万吨,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354万亩,保障了高质量水产品的有效供给;全省渔业总产值达37.6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大量渔业生产者走上了致富之路。渔业经济已逐步成为我省农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也是发展效益农业的亮点。
与此同时,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效果显著。全省现有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15处,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等边境水域形成了规模较大、水平较高、布局合理的鱼类生态保护体系。
二、我省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省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南方相比还要略逊一筹,原因有以下两点:
1、传统的养殖模式存在弊病。在饲养过程中,池塘会产生一定量的氮和磷,这些元素会分别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污染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微量元素铜、锌和重金属元素如砷、铬、镉、铅等对周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同时,由于饲养环境较差、病原污染严重、消毒不严格及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出现等原因,常常导致同一池塘感染多种病原。
2、药物残留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传统养殖模式下,染病鱼类要使用药物治疗,而这必定会在鱼类体内形成药物残留,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三、我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策
基于我省的实际情况,应坚持贯彻“发展效益型渔业,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加快我省水产健康化、生态化养殖的发展进程,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推广水产健康化、生态化养殖,争取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
水产健康化、生态化养殖的推广涉及到的领域较多,需求资金也较多。因此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优惠政策用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这是推广水产健康化、生态化养殖的重要前提条件。
2、完善水产健康化、生态化养殖技术措施
水产健康化、生态化养殖涉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化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的问题,是养殖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环保技术等多项技术的整合。过去人们提到的生态养殖技术,往往仅注重某个方面的研究,如“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与开发”,“猪-鸡-鱼生态养殖技术”等等,还没有上升到生态养殖系统技术的层次。但这些研究成果也为我们完善水产健康化、生态化养殖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水产健康化、生态化养殖是一门实践科学,我省存在养殖层次不同、养殖水平不同、养殖品种不同、养殖区域不同的现象,因此健康化、生态化养殖涉及的领域和技术都必须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制定和实施水产健康化、生态化养殖推广的具体方案
对于我省不同规模渔场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理想化的健康化、生态化养殖技术和养殖品种未必能够带来预期效果。因此要因地制宜、因场制宜、因需制宜,充分兼顾渔场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近期投入和远期回报的关系,先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然后逐个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水产健康化、生态化养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团队任务,需要在水产养殖技术、药物、饲料配方、环境、微生态、管理等方面协同下完成。
4、推广健康化、生态化养殖要有长远打算
健康化、生态化养殖解决的是当前中国水产养殖业最重大的四个问题:资源瓶颈、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与水产养殖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环境治理、污水处理、成本提升及食用鱼类安全等问题的解决都将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推广水产健康化、生态化养殖的进程,既不能坐失良机,也不能急于求成。我省现有水产养殖场(户)规模千差万别,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必须循序渐进,逐步进行。先从集约化渔场开始,然后是小规模渔场和养殖个体户,最后是庭院养殖,这样效果会比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