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林业产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2010-04-08王蓉
王 蓉
发展林业产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王 蓉
(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郑州 450044)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现已成为涉及国民经济第1、第2、第3产业的门类、多种产品的复合产业集群,并生产出大量的林产品,对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作了重要贡献。
发展;林业产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进入新世纪以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进一步显现。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经济,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着力强化森林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1 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森林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木材是国际公认的4大原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塑料)之一。据了解,我国现有林地2.8亿多hm2、可利用沙地0.53亿多hm2、湿地近0.4亿hm2;有木本植物8 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 400多种、野生植物3万多种,发展林业产业潜力巨大。林业产业内容丰富,产业链条长,就业空间广。
1.1 林业产业的社会贡献率十分显现
近些年来,我国林业产业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58万亿元,与2008年相比增长9.81%,林业产业形势呈现企稳向好态势。木材、松香、人造板、木竹藤家具、木地板和经济林等主要林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2007年全国木材产量达到6 974万m3,人造板产量达到7 365万m3,各类经济林产量突破1亿t。
1.2 林业二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
林业2、3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442:488:70调整为431:482:87,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纤维板产量大幅增长,2005年产量首次突破2 000万m3,2008年生产量达到2907万m3,是2000年的5.65倍。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有661条纤维板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超过3 000万m3,是世界纤维板生产、消费和进出口大国。2009年全国木材产量预计6 938.21万m3,比2008年减少14.43 %,回落到2007年木材生产水平,原因是2008年受地震灾害和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清理受损林木和灾后重建导致木材产量大幅增加;2009年竹材产量12.06亿根,与2008年基本持平。在第2产业中,人造板制造业快速增长,由2003年全国人造板产量4 553万m3,增长到人造板产量11 353.36万m3,比2008年增长20.65%。
1.3 新兴林业产业增长强劲
森林食品、花卉竹藤、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产业快速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制药等蓬勃兴起。以森林旅游为代表的林业第3产业产值达到10 186亿元,森林公园发展到2 151处。森林旅游是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对于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人们身心健康,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森林旅游已由传统的观光扩展到考察、度假、运动、疗养等多个范畴,成为旅游中的热点,据了解,2007年我国森林旅游社会综合产值近1 200亿元,占当年林业总产值的9.57 %,森林旅游已成为我国林业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
1.4 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全国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企业超过15万家,产值占到全国林业的70%以上,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江苏等五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占到全国的1/2左右,龙头企业培育初见成效,依托自然资源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已逐步形成。林产品贸易快速增长,林业企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空前活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日渐增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林业产业大国。
2 发展林业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上有偏差
少数干部群众把林业资源等同于木材,把林业产业化等同竹木加工业,看不清林业产业化发展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些模糊认识导致了林地得不到有效流转,野生动植物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林业投融资渠道单一,经营者没有更多的自主权,扶持优惠政策难出台,影响了林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2.2 林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林业1、2、3产业发展不够均衡,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三产滞后。竹木经营加工大多停留在原木、原竹、方料等初制品方面。整个产业结构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即种养殖业多,经营加工业少;粗制产品多,精制产品少;资源消耗多,产品增值少。这种产业结构导致在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状态,影响了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2.3 林业产业化程度偏低
人造板、建筑模板、竹炭、野生动物养殖等林业产业,与国外一些企业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规模比较小,龙头企业缺乏,也缺乏打得响的品牌产品。森林旅游业虽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投资不足,原有的自然景观不能和人工景观很好的结合,加上宣传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
3 如何发展林业产业经济,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3.1 加大“三农”投入,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林业产业政策
在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中,中央先后分3批安排林业投资,投资总额达到148.2亿元,其中:第1批36.5亿元,主要用于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防护林建设和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试点;第2批22亿元,全部用于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第3批89.7亿元,主要用于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后,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统筹资金,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充分发挥其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生态环境方面的带动作用。
3.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的需求,抓住当前新一轮林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稳步发展第1产业,积极发展第2产业,大力发展第3产业,逐步形成1、2、3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调整品种结构。苹果主要是压缩中熟品种,增加早、晚熟品种比例。加快鸭梨、雪花梨选优步伐。桃主要是稳定大久保等中熟品种的面积,适当增加晚熟品种,同时适度发展棚室桃和加工品种。三是调整果树品质结构。针对当前一般果品比例偏高的实际和市场对中高档果品的需求,果品品质结构调整为精品果占15%、高档果占35%、中档果品占50%。
3.3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一是发展森林旅游业。森林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依托森林资源优势,谋发展、增效益,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改善交通条件上下工夫,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和森林旅游热线。同时要面向市场,扩大对外开放,以经济效益为纽带,加强横向联合,推动全国森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壮大林业系统实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二是规范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促进野生动植物经营加工产业发展。发展野生动植驯养繁殖既可以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又可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开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技术研究,带动野生动物经营加工业发展;充分利用国家经济林良种繁育中心的有利条件,加快经济林苗木基地、省级阔叶树采种基地、杉松良种基地、生态公益林造林苗木基地建设。
3.4 强化市场引导
一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强烈意识。深入实际,开拓进取,推动林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切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二要大力开拓市场。放宽政策,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巩固成果。认真落实有关政策,进一步理顺责、权、利关系,完善开发机制,实行规范管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鼓励和引导组建各类造林营林股份公司,使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能有效利用,实现林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开展不同形式的林果产品促销、展评活动,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3.5 扩大林业对外开放,拓展林业发展空间
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开发林业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在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产品精深加工、深度开发上做文章,对外招商引资,走出去,引进来,多方联系,广开渠道,引资建设促进林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发展林业产业经济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成为拉动内需的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来认识林业,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林业的“四个地位”、“四大使命”,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把行动落实到中央的部署中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2010-03-18
F316.2
B
1003-2630(2010)02-0065
(责任编辑:王团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