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消费热点的培育*

2010-04-08刘乐山

关键词:热点培育消费

刘乐山,雷 丁

(1.湖南商学院经贸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2.湖南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论消费热点的培育*

刘乐山1,雷 丁2

(1.湖南商学院经贸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2.湖南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消费热点能够引发居民的消费需求是由其特点决定的,这也被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所证实。为了更好地培育消费热点,需要揭示培育消费热点的规律。在弄清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的消费热点之后,就应该运用科学方法培育这些消费热点。

消费热点;消费需求;扩大消费

一 引 言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抗击金融风暴。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确实,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8%的增长速度,必须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而扩大消费需求的方法众多,但通过培育消费热点来扩大消费需求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 扩大消费需求需要培育消费热点

所谓消费热点,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人们的消费需求或者购买力比较集中地投放于某种或某些消费品或劳务,进而出现追求这些消费品或劳务的热潮。消费热点按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类型。按消费热点引发的原因,消费热点可划分为自发性消费热点和引导性消费热点两种类型。按消费热点波及的范围,消费热点可划分为城镇消费热点、农村消费热点两种类型。按消费热点发展的阶段,消费热点可划分为潜在消费热点、成长性消费热点、成熟性消费热点和衰退性消费热点四种类型。

消费热点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作为消费热点的商品或服务要有较高的价值或附加值,消费它们能够释放较大数额的社会购买力。二是作为消费热点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求应出现快速而持续地增长,而不是短暂的十天半月消费现象,但也不能说是无限期的。三是消费需求遍及全国或较大地区,而不是个别地区或个别市场的消费现象。四是作为消费热点的商品或服务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五是消费热点的转换具有层次性。

消费热点之所以能够引发居民的消费需求,这是因为居民的诸多消费行为都具有可塑性,既可以消费、也可以不消费,既可以提前消费、也可以延后消费,而消费热点则能够催发居民的消费欲望,把潜在消费转化为现实消费。在某种商品或服务没有成为消费热点的客体时,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不会急于实施对它的消费;没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不会把它作为未来的消费目标。因而这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是分散的、随机的。而一旦某种商品或服务成为消费热点的客体时,情形就不同了,消费者就会把消费决策向消费热点调整,把消费目标指向消费热点。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会毫不犹豫地立即实施对该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没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也会把实现对它的消费作为追求的明确目标。[1]

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消费热点促进消费需求扩大呈现出几个比较明显的阶段。一是以“老三件”为消费热点的促进阶段(1978-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俗称“老三件”)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消费热点。二是以“新三件”为消费热点的促进阶段(1985-1992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城镇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出现升级,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俗称“新三件”)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消费热点。三是以居住、交通通讯、教育为消费热点的促进阶段(1992-2000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1991年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人们在居住、交通通讯、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增加比较迅速,居住、交通通讯、教育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消费热点。四是以住房、汽车、旅游为消费热点的促进阶段(2001-)。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人们的资金积累不断增加,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人们已能够进行享受型消费,再加上1998年的住房商品化改革,人们在住房方面的消费迅速增加,汽车与旅游消费也进入了百姓家庭。[2]

尽管自发性消费热点和引导性消费热点引发的原因不同,自发性消费热点是由市场的自发作用引发而形成的消费热点;引导性消费热点则是在政府的消费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以及舆论等的鼓励与引导下,引发而形成的消费热点。但由于经济发展是呈波浪式前进的,往往具有周期性,因此,扩大消费需求,必须注重培育消费热点。

三 培育消费热点的规律

为了更好地培育消费热点,需要探寻培育消费热点的规律。当然,揭示培育消费热点的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里,笔者结合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对培育消费热点的规律做一点概括、总结。

第一,培育消费热点需要联系生产力发展状况。从消费热点的演变历史来看,我国的消费热点经历了如下的过程: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消费转变,由生存型向享受与发展型消费转变,由重物质消费向物质与精神文化消费并重转变。导致消费热点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源就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消费热点形成的物质基础。但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并不高,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存在多层次生产力,这就决定了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也不可能很高,且存在收入差距。如果培育消费热点不顾生产力发展状况,也就脱离了培育消费热点的基础。[3]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之间术前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数据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第二,培育消费热点需要认准经济发展阶段。自发性消费热点和引导性消费热点通常出现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自发性消费热点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中的繁荣阶段,而引导性消费热点则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中的萧条阶段。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当现有消费热点的积极作用发挥殆尽,而新的消费热点没有形成时,由于失去消费热点的刺激,消费需求总量不能扩大,消费需求结构难以更新和升级,经济极易下滑或者停滞,市场失灵的缺陷凸现。[4]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国家就会通过消费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以及舆论的鼓励与引导,来培育和刺激新的消费热点,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刺激与带动经济的复苏。在经济发展的周期中,一般有繁荣、危机、萧条与复苏四个阶段。由于自发性消费热点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中的繁荣阶段,是由市场的自发作用引发而形成的,所以不需要花大力气来培育。而引导性消费热点则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中的萧条阶段,这是需要政府花很大力气来培育的。因此,在培育消费热点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经济发展阶段,特别是要认清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点,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决策者要能审时度势。

第三,培育消费热点离不开良好的消费环境。人们的消费,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消费环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结构,当然也对消费热点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来看,消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果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就会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消费质量的提高。培育消费热点要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使自然资源能够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同样,目前我国的消费社会环境仍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不和谐消费社会环境不利于消费热点的成长。[5]

第四,培育消费热点要有恰当的政策与措施。培育消费热点既是一个扩大消费需求的问题,也是一个改善供给的问题。改善供给需要调整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以及加强质量监督。产业政策调整的重点是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其中的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产业,淘汰落后的设备、技术和工艺,压缩一些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投资政策除应根据产业政策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之外,应该加速固定资本的更新。加强质量监督是要尽可能减少以至杜绝劣质产品进入市场。而从需求的角度来说,主要的政策和措施有收入分配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既不利于消费热点的扩散,也不利于消费热点的层次更替,因而需要通过收入分配政策和税收制度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特别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改善居民的收入与支出预期。同时,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需求,也需要政府的补贴与信贷支持。

四 正确认识消费热点、科学培育消费热点

培育消费热点需要从众多的商品世界中,认清哪些是消费热点、消费热点的发展趋势怎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培育消费热点的途径。

1.当前的消费热点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很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8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31倍。因而城镇消费热点与农村消费热点应存在较大的不同。[6]

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城镇居民消费热点排在前几位的是:住房消费、旅游消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教育与信息消费。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应该包括家装消费在内,改善性住房消费与享受性住房消费将越来越成为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主流。旅游消费目前是以国内旅游消费为主、国际旅游消费为辅,但国际旅游消费将有一个比较快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交通条件的改善,汽车消费会进入一个较快增长的阶段。目前的服务消费主要是餐饮、家政服务消费,而随着中高收入阶层的扩大,金融、理财、管家等高档服务消费会逐渐增多。目前的教育消费主要是围绕子女的升学和就业展开,但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加快,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会不断增加;当前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并且,信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因此,信息消费会持续增长。

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农村居民消费热点排在前几位的是:住房消费、家用电器消费、摩托车消费、教育与信息消费、旅游消费。农村居民的住房消费与城镇居民住房消费不同,一般是以自建性住房消费为主,家装消费在住房消费中占的比重不高,但随着改善性住房消费的增多,家装消费也会逐渐增加。家用电器消费正处在普及化的进程中,农村对家用电器需求量还会增大。随着农村“村村通工程”的快速推进,农村的交通状况已发生较大变化,摩托车消费增长较快,增加的趋势比较明显。尽管目前农村的教育消费基本上仍围绕子女的升学展开,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也会逐渐增加。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目前以短途旅游消费为主,但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必然会不断增加。

2.培育消费热点的主要方法

第一,正确分辨消费热点的类型。在选择消费热点进行培育的时候,既要分清自发性消费热点与引导性消费热点,也要分清农村消费热点与城镇消费热点。不能把农村消费热点当作城镇消费热点来培育,反之亦然。同时,还应按消费热点的阶段来进行培育。由于消费热点根据其发展的阶段,可划分为潜在消费热点、成长性消费热点、成熟性消费热点和衰退性消费热点四个层次,因而应依据消费热点的发展阶段来采取培育措施。例如,现在已见端倪的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必然会诱发新的消费热点,如以新能源为动力的环保型汽车。但这些消费热点还是潜在消费热点,肯定不能把它当做成长性消费热点或成熟性消费热点来看待。

第二,积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针对我国居民“重储蓄、轻消费”的传统观念,首要的是应倡导城乡居民要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消费水平,不能刻意抑制消费。因为长期的低消费率势必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不利于消费热点的培育。当然,也不能学习某些西方国家的享受主义,盲目的超前消费。盲目的超前消费会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的后劲。总之,正确的消费观念应该是:既重视物质消费,也重视精神文化消费;既重远期消费,也重即期消费;既要扩大消费,也不铺张浪费。一句话就是:消费应该是可持续的。[7]

第三,在培育主导性消费热点的同时,注重消费热点的多样性。一方面,市场化分配和市场化消费必然导致收入水平的差异性、消费水平的多层次性和消费习惯的多样性,从而消费热点应该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并且,有些消费热点也应是多层次的。另一方面,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消费加速转型期,居民消费由原来简单的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行,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如家电商品中的彩电、电脑、音像设备、通讯产品、食品等消费档次明显提高,衣着消费的时尚化等。基于这种情况,首先要集中力量,运用多种政策与措施,培育主导性消费热点。其次要注重培育多极消费热点,并注意发现、保护和利用自发性消费热点。

第四,特别重视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由于农村消费环境与城市相距较大,因而培育消费热点要特别重视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结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要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供水方面,不仅要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而且要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农村逐步自来水化。在供电方面,不仅要加快与完善农村电网建设,而且应提高农村电网负荷能力。在公路方面,不仅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而且要特别注重农村公路的管理和维护。只有这样,农村居民才能在家用电器、汽车等方面的消费既买得起、也用得了。此外,要加快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以提升农村居民消费信心。通过加大农村市场监管,坚决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市场;并通过健全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机构和建立农村社会公共安全快速反应机制,使农村居民购买产品放心、商品买回来之后安心。

第五,根据不同的消费热点,采取相应的政策与措施。正如前面所述,培育消费热点要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等多种政策与措施。但是不同消费热点所运用的政策与措施应该有差异。比如,以新能源为动力的环保型汽车作为潜在的消费热点,应主要采取财政补贴、产业鼓励、信贷支持等政策;对于比较成熟的家用电器消费热点,应主要采取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督促企业搞好售后服务等措施;而作为正在成长中、或比较成熟的旅游消费热点,则应主要采取优化环境、价格监管等措施。

五 结 论

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是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的宏观举措,也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培育消费热点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这不仅是由于消费热点的特点所决定,而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也确确实实表明消费热点促进了消费需求扩大。为了更好地培育消费热点,需要明确消费热点的涵义、类型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弄清培育消费热点的规律,那就是培育消费热点需要联系生产力发展状况、需要认准经济发展阶段、离不开良好的消费环境、要有恰当的政策与措施。当前及未来5年内,城镇居民消费热点排在前几位的是:住房消费、旅游消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教育与信息消费。农村居民消费热点排在前几位的是:住房消费、家用电器消费、摩托车消费、教育与信息消费、旅游消费。而要科学培育这些消费热点,需要正确分辨消费热点的类型,积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培育主导性消费热点的同时、注重消费热点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消费热点、采取相应的政策与措施。

[1] 刘群.消费需求、消费热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2006,(4):33-37.

[2] 郝梅瑞.对我国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问题的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1):8-12.

[3] 徐晨光,李晖.消费热点形成的规律探析[J].消费经济,2002, (5):25-27.

[4] 曾赛丰.论消费热点对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J].消费经济, 2004,(6):31-34.

[5] 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5-56.

[6] 杨勇.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行为研究——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的数量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 (3):80-85.

[7] 唐未兵,刘乐山.培育消费热点增加消费需求[N].人民日报, 2010-01-26(07).

The Discussion to the Fostering of Consumption Growth Areas

LIU Le-shan1,LEI Ding2
(1.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Trade,Hunan Business College,Changsha 410205,China; 2.Faculty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Hunan Business College,Changsha 410205,China)

Subject to its features,consumption growth areas could arise people’s consumption demand,which has been approved by practice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In order to promote fostering consumption growth areas,it demands revealing the law of fostering consumption grow th areas.After knowing certain consumption growth areas nowadays and during some periods in the future,we should foster these consumption grow th areas with scientific methods.

consumption growths areas;consumption demand;expand consumption

F710

A

1008—1763(2010)03—0062—04

2009-10-15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9ZDA 08)

刘乐山(1967—),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商学院经贸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收入分配与消费经济学.

猜你喜欢

热点培育消费
热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热点
40年消费流变
结合热点做演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新消费ABC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