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2010-04-08何丽芳

湖南林业科技 2010年1期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旅游

何丽芳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4)

浅议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何丽芳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4)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生态旅游地之一,其文化资源也相当丰富,包括瑶乡民俗风情、历史遗迹、民间传说和生态文化等。在莽山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源不是核心资源,起不到重要吸引力作用,但构成了莽山生态旅游完备资源体系,是莽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证。莽山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要按照文化内容的不同,实施不同的开发策略。

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莽山

莽山以蟒蛇出没,林海莽莽而得名。它地处湘粤交界的南岭山脉中段,湖南省最南端,1992年被批准设立国家森林公园,为“新潇湘八景”、国家4A级景区、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万hm2,是湖南省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之一,森林覆盖率92.8%。有保护完好的原始次生林2000hm2,以“植物王国”和“中国第二西双版纳”著称。2007年,莽山入园游客突破2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000多万元,为华南地区最大和最典型的生态旅游地之一。但是,莽山生态旅游开发仍然只局限在森林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方面,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也正是莽山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的资源依托,更是实现森林公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 文化资源概况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湘粤交界处,南岭山脉腹地,崇山峻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主要有瑶乡民俗风情、历史遗迹、民间传说和生态文化等。

1.1古朴的瑶乡风情

莽山自宋代起就有瑶民居住,现有瑶胞6000多人,主要有过山瑶和八排瑶两大派系,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生产、服饰、节庆、饮食、歌舞和婚恋等方面。

(1) 生产习俗。历史上,莽山生产发展缓慢,瑶民以希望和幻想代替现实而崇拜诸神,崇拜与生产紧密联系的自然物。如砍山要“祭林神”,打猎要“祭山神”,播种要“祭谷神”等。瑶民还有为新迁户建立“人工会”的习俗,就是村寨里的人会一齐出动为新迁户开荒种地,砍树建房。

(2) 服饰文化。莽山瑶民服饰为手织精绣,古朴而精美。妇女绣帕裹发,两端垂璎珞,覆于身两侧至肩,耳上缀环,项悬银圈,身着青布衫裙。衣服的胸、袖、领都绣花和坠彩边布条,腰系红布,脚裹绑腿,着绣花鞋。男子头帕缠头,两端朝两额上方裹成双角形,身着青布衫裤。

(3) 饮食文化。瑶民热情好客,有客人至,常用甘甜的瑶山茶、清香味美的竹壳饭和自制的瑶家水酒招待。瑶民有好饮酒和喝浓茶的习俗。因莽山属高寒山区,为御寒,男女老幼特好饮酒,且多能豪饮。喜喝浓茶,愈是贵客,则熬得愈浓。

(4)婚姻习俗。瑶族青年男女恋爱自由,有“男嫁女当”的婚俗。传统的婚姻仪式上,鼓乐相送,喧闹于道。送嫁队伍接近夫家时,夫家先来一支七人迎亲队,吹吹打打相迎;接着又来一队妇女接伞。新娘在侍娘携引下先到厨房拜见夫家父母,行拜神龛、洗脚、进洞房等礼仪。晚上拜堂后,主、宾客皆不睡觉,通宵饮酒欢庆至天明。

(5) 歌舞文化。莽山瑶族最著名的歌舞是《盘王大歌》和《过山榜文》,一般在传统的盘王节时吟唱。山歌有“讲歌”、“报歇”两种。

(6)节日习俗。瑶族的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最大的传统节日是“盘王节”,其次是起春节、团圆节。盘王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别具地方民族风情,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这天,瑶民便身着民族服装,敲长鼓,跳瑶舞,唱瑶歌,庄重热烈地纪念瑶族始祖盘王。起春节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举行,据传是先祖在七贤洞会稽刀耕火种开劈山岭的春耕纪念日,意在催春,求禾苗茂盛。团圆节在农历七月初七,为纪念盘王子孙受封成亲。此外,还有农历三月三吃染色糯米饭、叫谷魂、杀鸡祭祖等习俗;五月端午节喝雄黄酒,门上挂青藤避邪;八月选良辰吉日吃新米饭、过新米节、祭“谷娘”和祖先等习俗。

1.2丰富的历史遗迹

莽山以其独特的地貌与地理优势,历来为兵家所重视。自南宋以来,先后有近10批次的人马在此屯兵建立大本营。目前保留较完好的历史遗迹有纸浆湖、木炭窑、驮马驿道、屋基脚、梯田等。

(1) 纸浆湖。主要分布在森林公园海拔900m以上竹林茂密处,在泽子坪等地共发现68口。相传,李自成余部李锦所带义军在泽子坪驻扎时,在这里造好纸浆方块后,再用驮马运到山外进行交易,以换回军营所需物资。

(2) 木炭窑。分布地带与纸浆湖相同,但密度较纸浆湖大。据调查估算,约有800座,其中90%以上因窑空坍塌。在大水江至林子坪一带尚存10余座保留完好。炭窑建造年限在三百年前,相传李锦部队所烧木炭,一部分是作商货运往广东销售,一部分用于烤纸浆、药材和炼铁炼铜等。

(3)驿道。目前园内残存的驮马驿道主要有两条,属驮马商贸驿道。一条自泽子坪,经大水江、石坑坝到茅坪,长约30km;另一条自相思坑、大塘坑,经溶家峒、圣公坛到白沙铁屎坪,长约20km。驿道宽约1.5m,平坦地段用砾石或片石铺垫,斜坡地段用块石砌成台阶。因两道沿途地形陡峭,年久无人维修,绝大部分已坍塌或因后人修路挖毁。

(4) 屋基脚与梯田。园内屋基脚与梯田分布广泛,以泽子坪、林子坪、铁竹坪、石坑坝、大塘坑、相思坑等地较为集中。屋基脚与梯田相连,其中梯田大多无田埂,只适合种植中药材和旱土作物。

1.3离奇的民间传说

相传,明末清初时期,闯王李自成余部李锦带数万义军占据莽山30余年。该部打着“奉天太平”旗号,屯兵备战,军工、军农、军贸一度十分繁荣。三百年来,闯王军队在莽山的许多悲壮故事和传奇,给莽山蒙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如“血洗绝子坪”、“闯王嫁女”、“闯王藏宝”、“御印的传说”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由此,莽山的许多地名也与闯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回龙庙”原叫观音庙,位于海拔1700m高的崖子石风景区,背靠主峰。相传闯王李自成在莽山兵败后就在此出家,号称“奉天和尚”,李闯王是坐过龙椅的英雄,故将其改为“回龙庙”。“皇藏岩”据说是李自成埋葬珠宝的地方,也有说是李自成为躲避清兵追杀而藏身的地方。“奉天坪”是李自成为怀念当过“奉天倡义元帅”而钦赐的地名。还有永安局、马鞍山、永福局、同乐寨、阿喜寨、皇藏岩、铁屎坪、太安寺等,无不显示出李自成怀念家乡的情思和东山再起的抱负。

1.4神秘的军营秘洞

莽山主峰猛坑石曾是我国空军部队的雷达站,曾担负着战备预警任务。地面筑有碉堡、营房、训练场,地下则有巨大军事坑道设施,山顶公路和人行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弃用。但因上山道路方便,所留下的空旷营房、神秘地洞、顶峰雷达平台等,就成了看日出、观云海、眺远景、探军营等活动的一处佳景境地,也是进行国防教育的好地点。

1.5时尚的生态文化

“崇尚自然,绿色消费”是当代人们消费的新理念,由此产生的生态文化也成为了新时尚。绿色休闲、绿色环境、天然氧吧和绿色食品等成为了绿色生态文化最热门的话题。

莽山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有冰雪,7、8月平均气温22.7℃。莽山是天然的大氧吧,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达106900个·cm-3。

莽山盛产茶叶、苦笋、莽山蕨、百花蜜、苁蓉、冬菇、木耳等系列山珍食品,是一个富饶的绿色食品基地。 “莽山银翠”为中国绿茶中的精品,莽山苦笋又名“仙笋”,内富含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和微量元素。

莽山还是植物王国,花的海洋。杜鹃花有毛果杜鹃、石壁杜鹃等43种。特别是高山杜鹃树高可达3m,枝粗叶大,花期长达3个月,花大如伞型,直径15至20cm,有的甚至超过25cm,堪称同类中的“巨无霸”。天台杜鹃花海绵延5km以上,有红、白、黄、紫等多种色彩,其中黄中带红、红中带白、白中带紫等,色彩艳丽。花丛在云烟中若隐若现,俨如人间仙境。

2 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前景

近几年来,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持续升温,是得益于其自然旅游资源特色与生态和谐的原生生态环境完美结合,生态环境在莽山旅游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受到重视。

2.1莽山生态旅游的核心资源是自然景观

莽山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有冰雪,境内奇峰叠翠,溪涧纵横。发源于高山深谷茂密森林的溪河,常年奔涌不息。莽山旅游业的发展,就是得益于这些山奇、水秀、林幽、石怪等奇特的自然景观,其核心景观有鬼子寨、天台山、猴王寨、猛坑石等。

猴王寨背靠原始林莽,危崖峭壁,古木蔽天,瀑群壮观,猴群嘻闹。传说美猴王孙悟空成佛后,曾到此地结交族类,传得绝技,因而称为猴王寨。

猛坑石海拔1902m,是莽山最高峰,雄据湘粤两省三市交界之处,挺拔千峰之上,四周群峰簇拥,号称“天南第一峰”,有相思坑、蛤蟆石等优美景点。

天台山又叫崖子石、岩子石,被称作“中南第一险”,是莽山山峰雄伟奇险景观的荟萃之处和精华所在。它由三座高峰组成,山势雄伟,气势磅礴,峰中有谷,谷中有峰,奇峰林立。天台山主峰海拔1757m,第二和第三高峰双峰相对,直插云天,浑然而成雄伟天门,号称“东天门”。

鬼子寨地处原始森林莽山深处,逾300m的幽深峡谷中,千尺飞瀑狂泻,四周悬崖峭壁遮天蔽日,奇松怪石令人惊叹叫绝。风景区内,峰林之奇,花木之秀,飞泉之美,松石之神,在天际间组成巨幅有形有色有声的奇伟画卷。

2.2莽山生态旅游的磁极是生态环境

当前,莽山生态旅游的吸引力所在,不仅是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其原生生态环境。

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南北植物荟萃之地,被誉为湖南最大的生物基因库。据调查统计,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219科、929属、2659种,占湖南科数的88.3%,属数的74.1%。森林公园拥有国家重点野生植物21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等4种,二级保护植物有香果树、华南五针松等17种。据测定,莽山氧负离子含量超过10万个·cm-3,被誉为“华南第一大天然氧吧”,空气清新令游人神清气爽。

莽山这种毫无雕琢的自然生态环境,正是现代生态旅游所要追求的“朴与真”,是其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

2.3莽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文化资源

大自然的造化,使莽山这片拥有良好生态环境和特色自然景观的土地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这些文化景观与莽山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增添了旅游者的情趣,是对莽山生态旅游的很好补充,并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旅游资源体系。

近年来,莽山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基本上还是处在一个山、水、林的自然景观层面上,游客感受更多的,是景观外在的“形”美,而内在的“神”却难有感悟。这说明莽山旅游产业中文化的滞后和缺失,有形而无神。从另一个方面看,单一结构的自然观光旅游,游客停留时间短、重游率低,旅游经济难以实现持续提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要提升莽山生态旅游的品质,只有增加其文化内涵,使旅游景观流溢出内在的神韵,才能达到形神兼备、形离神聚的效果。因此,莽山生态旅游开发中要加大自然景观文化元素的含量,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是提升品质的关键。如近几年对莽山高山杜鹃景观的开发,形成了“全国高山杜鹃花海”等原始生态文化品牌,开始向外界展示莽山迷人的风采,成为了莽山生态旅游品牌营销新亮点和旅游经济新增长点。莽山还有大量的文化资源,包括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等,还处于自生自灭,并不广为人知的状态。山歌对唱、坐歌堂、长鼓舞、竹杆舞、瑶寨篝火晚会、瑶家药浴等具有旅游价值的民俗文化仍然散落民间,默默无闻。

所以,在未来莽山生态旅游发展中,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弥补纯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的不足,提高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才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3 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策略

优美的自然景观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构成了莽山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加之文化景观的特色,共同形成了莽山生态旅游体系,生态环境、文化和自然景观三者是莽山生态旅游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互动因子。所以,要实现莽山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护原始生态和开发自然景观的同时,进行文化提升才有根本的保障。

3.1重点突出生态文化,打造原始生态名山

莽山生态旅游要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奇特的自然景观,突出“原始的森林、原始的空气、原始的享受”的特色,做足生态文化方面的文章,着力打造“天然氧吧”、“全国高山杜鹃花海”等原始生态文化品牌。

在打造原始生态名山的过程中,实施景点名牌战略,把莽山独有特色培优做强。要注重对景区景点文化内涵的调查研究,充分挖掘莽山的生态、历史和民俗等文化内涵,着力开发“李自成”特色旅游资源,挖掘瑶山特色文化,形成独特的莽山旅游文化。邀请一些文艺界知名人士到莽山采风,谱莽山瑶族歌曲,绘莽山风景图画,写莽山风光散文、诗歌和民间传说故事等,挖掘文化底蕴。要精心设计、包装一批旅游精品,培育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拳头”旅游产品,尤其要开发具有地域性、纪念性、艺术性和礼品性的旅游商品。

3.2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拉长生态旅游产业链

莽山瑶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通过旅游这一载体,推动民俗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同时开发为旅游项目,拉长生态旅游产业链,前景十分可观。

莽山瑶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开发民俗观赏项目,可在瑶民聚居地修复瑶寨吊脚楼,建立瑶族文化村,开发如盘王节、起春节、团圆节等特色瑶族节庆等,使瑶族的特殊传统和风俗习惯得以传承,更让游客增强文化体验,增长知识。二是开展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如对瑶家婚礼、瑶族歌舞等参与性强的活动进行艺术包装,将其融入旅游景点建设中,增强景区的生命力。三是发展民俗旅游商品,莽山瑶民服饰、瑶山茶、瑶族草药等都很有地方特色,通过工艺改进和文化包装,可以开发为莽山特色的旅游商品。

3.3认真整理历史文化,丰富旅游景点内涵

莽山的纸浆湖、木炭窑、驮马驿道、屋基脚、梯田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分散,主要分布于现有的各景区景点,并且毁坏相当严重,大多数只留有遗迹。这些资源还附有内涵丰富的历史传说,是莽山的人类活动和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对这些资源可以开展普查,考证有关的历史事件,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遗迹恢复重建,增强观赏性,丰富各景区景点文化景观。

3.4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莽山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所在,重视生态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和特色文化的保护,着眼旅游经济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在莽山生态旅游的规划中,要严格执行环境法规,尤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先期解决污染、破坏等问题,加强对固体服务设施的排污处理和旅游者污染问题的控制。根据旅游资源的配置和文化脆弱程度,要按轻重缓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古老的、奇特的、濒临灭绝的民俗和历史文化,应首先抢救,不能任其消失;对现有的,但已受到或正受到冲击的民俗文化,要加强保护,维持原汁原味,确保莽山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 廖晶晶,屈中正.莽山国家森林公园人文旅游资源调查[J].湖南林业,2009(5):18-19.

[2] 王勋俊.莽山的木本植物资源[J].衡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1993(3):5-7.

[3] 戴亮.虞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9):344-345.

[4] 彭福坦,张晨光,梁栋.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122-126.

[5] 邓和平.对湖南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产业的若干思考[J].经济地理,2007,27(3):526-528.

(责任编辑:唐效蓉)

2009 — 12 — 08

2009 — 12 — 20

S 759.91

C

1003 — 5710(2010)01 — 0070 — 04

猜你喜欢

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旅游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旅游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色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