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2010-04-08马帮敏

关键词:用人单位心理大学生

马帮敏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 473058)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马帮敏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 473058)

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人才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少大学生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陷入了心理误区,诸如挫折心理、虚荣心理、从众心理等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择业,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心理调整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健康的求职心理是打开就业成功之门必不可少的钥匙。全面分析研究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系统介绍常用的心理调试方法,引导他们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

(一)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心理,是在社会或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大学生在择业时,对自己就业的行业、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不了解自己的优劣势,缺乏主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求职信息、人才交流会不知所措,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一窝蜂地追求热门单位、热门地区,忽略了个人条件和可能性,给求职带来困难。

(二)挫折心理

所谓挫折心理,是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往往因为屡屡遭受挫折,不被用人单位认可或接受,导致的情绪低落、愁眉不展的抑郁心理。这往往是大学生自我评价太高造成的,而且通常是期望值越高挫折感就越重。如果在挫折中不是认真反思,而是失去理智盲目地一意孤行,就可能形成人格障碍,由此引起内心世界的严重扭曲,对健康人格塑造构成严重威胁。

(三)怯懦心理

怯懦是一种“丑媳妇怕见公婆”的人际心理障碍。有的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中常常出现面红耳赤、张口结舌、语无伦次,面试前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腹稿忘得一干二净。有的谨小慎微,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影响自己给用人单位的印象,以至于不敢放开说话,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这些同学渴望公平竞争,但在机遇到来时却手忙脚乱,未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怯懦心理也多见于一些女生和性格内向的大学生。

(四)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消极心理。面对择业市场的激烈竞争,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缺乏自信,缺乏勇气,不敢竞争。或者在用人单位面前过分谦虚,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试试看”,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

(五)自负心理

自负就是自以为了不起。这部分大学毕业生自认为高人一等,傲气十足;或认为自己满腹经纶,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应该有个好归宿。在择业时,他们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很高,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一旦产生自负的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自己的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很大反差,从而在择业时,缺乏自知之明,而失去良好就业机会。

(六)焦虑心理

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使大学生求职择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而对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如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而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因性别、学历层次等而不敢大胆求职;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毕业前夕,过度焦虑,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七)茫然心理

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在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之后,渴望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但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心里却不清楚。部分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一般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还有一些大学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对自己缺乏自信,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在就业的过程中,都容易引起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偏差,出现好高骛远或者悲观失望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就业的选择。

(八)嫉妒心理

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在求职问题上嫉妒心理表现如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他人超越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他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在择业中嫉妒心会使人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人际关系紧张,当然也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

(九)攀高心理

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高,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用人单位。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是德才兼备,所以求职中不肯“屈就”,对稍有不对胃口的用人单位就抱着拒绝的态度,结果是机会错过,难以择业。或者是毕业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只是想找待遇或工作条件最好的单位,而不顾自己的专业或自己的某些缺陷是否适合这一行业。

(十)依赖心理

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赖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择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但是,人们已经习惯的包分配的观念还依旧存在,“自主择业”的择业观念还没有完全被家长及大学生所接受;又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与单一的就业观念的矛盾日趋突出,同时旧的择业观念仍然左右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的思维,从而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偏差,产生心理问题。

(二)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由于新的就业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渗透到了大学生就业领域,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还有一定市场,“优生优荐”,“优生优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出现优生不一定有好单位,差生凭借关系照样能找到好单位的现象,这些现实存在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三)家庭因素的影响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就业蓝图,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报酬高,无风险又稳定。这种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子女安排一切,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及能力特长,由于家长和子女思想得不到统一,或者家长的行为与学校的教育相矛盾,往往导致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四)就业指导工作的滞后一些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传授,放松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统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

(五)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强,他们或者心理发展不成熟,承受不起挫折与失败;或者由于不努力,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道德修养差,胸无大志,只考虑眼前利益;或者由于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些素质的欠缺导致竞争实力欠缺,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造成求职过程中一些心理障碍的发生。

三、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求职应聘的过程,实际是上各自能力比拼、意志较量、心理抗衡的过程。根据当前大学生人才市场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毕业生择业的一般过程,大学生心态调整的主要步骤是:

1.转变观念,把握自我。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推进,人们的就业观念和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要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大学生不断转变就业观念,调整择业的心理,合理确定自己求职的标准。随着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制和党政部门的减员增效等政策的推行,使大学生的择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大部分大学生的求职心态仍停留在原来“一次择业,终身就业”的观念上,总是把眼光放在待遇好的国有单位,不愿到民办单位、私营企业和边远地区工作,这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出现了一部分大学生“无业可就”和有些单位“有岗无人”的两难局面。因此,大学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己的实际现状,切实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观念,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在求职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理智地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兴趣和特长等实力去谋求一份能服务人民,发展自己的满意职业。

2.合理定位,找准自我。合理定位就是大学生要根据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向和特点,全面结合自己的综合情况而确立的求职应聘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条件。合理定位的过程,实际就是大学生以社会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为背景,深入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品质、心理等因素进入自我评价、自我评判的过程。只有合理定位,才能客观确定自己求职的方向和目标,才能科学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找到适合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岗位。在现实中,有的大学生定位过高,超越现实,结果四处碰壁;有的大学生定位过低而错过了良好的求职机会;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清醒地分析时局和把握自我,整天东跑西颠,“赶场求职”,结果往往是泄气而归。因此,大学生在求职应聘中必须学会正确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和社会的对接、专业和岗位接轨、成功和发展的统一。在科学定位上,大学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人才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在改革大环境下,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成功的条件与过程;二是要全面深入地评价自己的现实条件和综合素质,确定自己的职业趋向和职业价值;三是探索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社会需求结合的环节与策略,切实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需要的高度统一。

3.增强自信,升华自我。增强信心就是要有一种坚忍不拔、不断拼搏的精神,是在全面把握自己基础上的一种顽强的心理素质。增强信心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磨合自己、提高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它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在求职应聘中要做到增强信心、升华自我,一是大学生要有敢于拼搏的精神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复杂的就业形势面前,既敢勇往直前,又有失败而不气馁的思想素质;二是要极力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逐步使自己的求职心理趋于健康,保证自己以正常的心态和实力去求职应聘;三是要处理好增强信心和升华自我的关系,切实使必胜的信念建立在自己牢靠的实力基础上。

4.准确判断,调整自我。准确判断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对照、权衡利弊、扬长避短的过程,它需要广大学生不断依据现实需求调整自己的求职心理,尽可能使自己的求职期望和社会需求趋于一致。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求职者适时调整自己,并对人才需求的发展态势和走向做出较为客观的预测和判断,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求职决策和应聘策略。在求职实践中,大学生要做到准确判断、调整自我,一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学会分析和筛选复杂变化的社会需求信息,切实为自己的决策和判断打好基础;二是调整自己的求职心理,切实把自己的求职目标放在社会大背景下来考虑,以使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社会需求基本协调;三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修养,增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求职应聘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这就是说大学生要在观察、分析、判断、决策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保证自己在求职的各个环境和问题中都处于主体作用。

5.主动出击,展示自我。主动出击,展示自我是求职应聘中最具有决定性的一步。在这一环节中,应聘者一要在科学判断、周密部署的基础上自觉进入求职实践活动,千万不能临时动议,仓促上阵;二是要注意选择出击的方式与策略,要学会包装自己、展示自己、推销自己,最大限度地反映自己的优势和聚焦点,尽可能地使用人单位对自己的才华有比较满意的认同;三是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失败的毅力,通过不断的自我努力来展示自己的诚实和决心,力求换得用人单位对自己敬业精神和不断追求品质的共鸣;四是要有创新精神,不能墨守成规。大学生在求职时要善于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以在众多的竞聘者中表现自己的才智,以引得应聘者的特别注意;五是要在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中把握好“度”,不 能简单地只为“出风头”或“逞能”,这样只能招人生厌。

6.追求成功,超越自我。追求成功是大学生求职应聘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是每个人能力、素质、心理不断协同和整合的过程,也是个人的求职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反复磨合、对接的过程,因此说,成功的背后是实力的竞争和汗水的浇灌。因此,大学生要把签约和走上工作岗位作为人生的新起点,努力在工作中和生活上追求卓越、追求成功,最大限度发挥和发掘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我在前进路上的超越。超越实际上是一种完善、一种发展、一种新的境界。人只有不断地发展自己、超越自己,才会焕发新的动力,才会战胜拼搏路上的艰难险阻,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强者。

①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郭黎岩:《心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 刘颖:《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浅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责任编辑平乐

2010-07-16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心理大学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心理感受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