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11例误诊分析
2010-04-08卢飞
卢飞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病因不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性的实验检测指标,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和起病形式不尽相同,易造成对此病的诊断困难,早期误诊率高,甚至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1]。我院从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川崎病11例,初诊时均误诊为其他疾病,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6例,女5例,年龄≤6个月2例,~18个月4例,~5岁3例,>5岁2例,其中年龄最大为8岁。
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发热,且热程持续5 d以上;全身多型性皮疹7例,球结膜充血2例,唇红皲裂2例,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3例,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膜状脱皮3例,肛周脱屑4例,干咳4例,扁桃体炎9例,腹泻1例,关节痛1例,卡介苗接种处出现红斑3例。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10×109/L 9例,中性粒细胞均增高,血小板>300×109/L 8例。血沉增快7例,C-反应蛋白增高8例,心肌酶谱各值均升高3例。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模糊4例;心电图示心动过速7例,ST-T改变5例,P-R间期延长2例;行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改变1例。
1.4 误诊情况 误诊为急性淋巴结炎3例,猩红热2例,急性肠炎1例,眼结膜炎1例,麻疹1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肺炎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
2 结果
入院后给予抗炎、抗病毒及对症治疗,11例给予阿司匹林30~50mg·kg-1·d-1,用药后1~2 d 全部热退,8 例加用静滴丙种球蛋白(1 g/kg)连2 d,加用潘生丁8例。3~5 d后皮疹消退,2周后白细胞总数、血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正常,心肌酶谱正常,胸正位片正常,4周后血小板数、心电图、心脏彩超复查均正常。随访半年至2年,1例出现持续指趾端脱皮达半年,其他无复发。
3 讨论
3.1 误诊原因分析 (1)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对本病警惕性不够;一旦发现持续高热,血象高及明显的呼吸道表现易考虑上呼吸道感或肺炎等;部分病例因发热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经抗炎治疗出现周身皮疹,易误诊为过敏性疾病或药物疹。(2)病史询问不够详细,查体不够全面,对一过性皮疹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没有足够认识,是漏诊的主要条件;致使遗漏重要信息。(3)片面抓住某一个症状或实验室检查结果而作出片面诊断,没有掌握川崎病眼结膜充血,无分泌物这一主要鉴别点;年长儿发热、出现猩红热样皮疹,同时有双扁桃体肿大,杨梅舌,结合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临床易误诊为猩红热。高热伴有阵发性咳嗽,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多、模糊表现,支原体抗体阳性,易误诊为支原体肺炎。因而没有全面对疾病作一完整解释。(4)川崎病可出现多系统的损害及多系统的症状,因此发病形式多样,临床医生处于惯性思维,常倾向于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初期持续高热,未出现其他体征,外周血象高及明显的呼吸道表现,易考虑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也易将本病误诊为各相应系统的常见病。(5)本病不典型病例增多,却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检查,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6)滥用激素,基层医院当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不明原因的情况下易应用激素,可能体温好转,皮疹减轻的情况,掩盖了本病的主要体征。
3.2 如何减少误诊 (1)建议早期诊断可注意以下特点:①KD面容;②3岁以上患儿颈淋巴结肿大;③肛周潮红脱皮;④阴囊皮肤潮红;⑤卡介苗接种处潮红。抓住KD面容,继而及时行心脏彩超检查,可能早期诊断川崎病。若仍未构成确诊的,需要时也可尽早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以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2)有学者认为川崎病可能与支原体感染有关,可能是川崎病的诱因,也可能是二病兼得,对于支原体抗体阳性,具备其他非特意的临床表现的,抗支原体治疗无效,注意川崎病可能。(3)川崎病病理改变为血管炎,可出现多脏器受累的临床表现,所以可有吐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可有咳嗽、X片呈现双肺纹理增强、肺纹理紊乱等肺炎的症状,故当临床发热持续不褪,有上述常见症状,同时精神状态差,哭闹烦躁不安用此类疾病不能解释,可注意川崎病。(4)发热皮疹同时临床伴有其他很难用过敏性皮炎及药物疹解释的症状,注意考虑到川崎病。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