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景观的符号学分析

2010-04-07康长春郭玉红

关键词:都市符号景观

康长春,郭玉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都市景观的符号学分析

康长春,郭玉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景观既是都市的物态化呈现,又是都市精神的“标志”和文化“符号”。随着都市现代化的进程,景观的符号化功能进一步加强。景观代表着新的社会规则,景观成为统治都市的新意识形态。

景观;都市景观;符号

都市是人类创造的最美妙、最高级、最复杂又最深刻的产物。而都市景观是都市最直接、最直观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象征物,既是生活的实体,又是都市的表征。“景观”一词在欧洲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它被用来描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这时,“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色、景致相一致,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后来“景观”的内涵逐渐丰富,综合了人的内视角和外视角,摆脱了单纯视觉的制约,成为涵义颇为复杂的一个概念。有了人的作用,“景观”不仅是“风景”,它也是一个“观点”,一种重新审视社会生活的视角,或者说是一种意识形态。

在某种意义上,都市的发展就是一个生产景观的过程。“景观化”是都市发展的鲜明特色。作为有着复杂功能的集合体,都市的每个部件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并且在不同历史语境中呈现出各异的特质。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来说,谁都无法躲过都市景观的刺激和感染。所以,在个人的经验中,都市首先是一种景观,一个视觉对象物。或者说,都市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景观性[1](P242)。人与他所处的景观会发生互动的影响。特定的场景、情景会直接对人的内心发生心理上的冲击,进而甚至会改变行为。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农田劳作的农民和坐在咖啡馆啜饮咖啡的青年所思所想一定会有根本的不同,从某种程度来讲,景观在塑造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当然,对于景观,人有充分选择的自由,可以选择在这里,也可以选择在那里,但是不管在哪里,都会被当时的景观包围,产生此情此景的感慨,因为景观是无所不在的。另外一方面,就都市生活而言,景观是在不断变化的,景观的变迁凝聚着人类物质文明的成果,也暗含着人们审美理念和生活观念的更新。景观的变化由人而起,同时,景观又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地影响、改造着身处其中的人们。

当代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居伊·德波对“景观”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当下社会是一种“景观社会”,他把马克思曾经面对的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物化现实抽离为一幅离裂于物质生产过程的现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性的总体视觉图景,而马克思所指认的市场交换中已经颠倒为物与物关系的人与人的劳动关系,也再一次被虚化,成为商业性影像表象中呈现的伪欲望引导结构,这就是社会景观现象。在这个意义上,景观不再是孤立的图像﹑静止的建筑或者是空洞的风景,“景观是人们自始至终相互联系的主导模式”[2](P174)。在景观社会里,个人被景观弄得目眩神迷,被动地存在于大众消费文化之中,他惟一渴望的就是获得更多的产品。

德波的《景观社会》直接受到了黑格尔、马克思和青年卢卡奇思想的影响。德波认为,资本主义已超越了它的生产阶段,利用饥饿来实现对被剥削阶级的统治已经是资本主义上个阶段的陈年旧事了。当代资本主义已经从生产阶段发展到了一个独特的景观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生活的每个细节几乎都已经被异化成景观的形式,所以活生生的东西都仅仅成了表征。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因此,当代社会的主导性本质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人们因为对景观的迷失而丧失自己对本真生活的渴望和要求,而资本家则依靠控制景观的生成和变换来操纵整个社会生活。在生活中,景观成了决定性的力量。景观制造欲望,欲望决定生产。

都市空间在都市生活中是被具体化的,具体化为无处不在的都市景观形式。从线性的历时性角度看,都市景观承载着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从横向的共时性角度看,都市景观表征着地域的个性和人文精神的差异。当包裹着人们的空间转化成物象或者说以具体的物质形式包围在都市人的周围时,对人物内心世界触动的力量就非常强大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对人心灵的异化在现代都市表现为物质对人的役化。当人们面对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时,内心世界的迷失首先来自于对物质的无度追求,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

作为都市的标志、文化的符号,都市景观超出了建筑本来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具有图像符号、标志符号和象征符号三方面的功能。符号由符面和符意所组成,一个符号可以包含若干个意义,符号本身是某一种概念或意义的载体。都市景观作为都市的符号特征,其符面与符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往往是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形成,被人们所认知和认可的,一般来说,被认知度越高,其越富有表现力。

首先,景观是都市的图像符号。都市景观在文学中首先是以“形象”展示的,作为一种符号,这个“形象”与其所代表的内容具有“形象相似”的特征,它以某种自身和对象相似的特征作为符号产生的基础,人们对它的感知具有直觉性,通过符号可以直接联想到符号的涵义。形象是事物的意义,都市景观的图像符号功能在于它能够提供便于联想和想象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景观是以具象的形式出现的,而在文学中,形象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现的。比如,当“酒吧”这样的景观在文本中出现时,一定会和都市的消费、交往活动联系在一起,看似描写的是具象的对象,其实已经超出了具象的意义,具象和形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看起来最自然最美丽的画像里都内涵着一个隐匿的意识形态”[3](P59),这个意识形态就是隐藏在文本中的设想,不是由作家在此时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人们对某一个或某一类景观获得了预设和判断时,也获得了都市景观中最具个性、最直观和最容易识别的特征信息,此时,景观的图像符号功能得以完成。

其次,景观是都市的标志符号。标志是对象的识别系统,最能代表对象的特征。都市景观的标志功能在于其在因果联系或时空联系等维度反映出某个城市独有的信息。新理性派的阿尔多·罗西在《城市的建筑学》中对城市有一个基本的解释,认为城市是由它的标志(英译本用Landmark,里程碑)和母体(英译本用 matrix)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4](P19)。标志由具有明显特征和特别意义的都市景观构成。一方面,这些标志性的都市景观对形成都市的特色和风格具有意义;另一方面,标志性的景观参与文学叙事,构成一种隐叙事,更加方便文学表达。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为了情节或者是叙事的需要,没有特意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而是出现了标志性的都市景观,通过符号的识别和转化,读者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故事发生的地点甚至背景,如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北京的紫禁城、悉尼的歌剧院、上海的外滩等,在都市的发展过程中,它们渐渐与其所在的都市构成了相互对应的时空联系,成为所在都市的标志符号。这种隐叙事在文学表达中经常被用到,其理论基础就在于景观的标志符号功能。

再次,景观是都市的象征符号。象征符号通过从事象征心灵的观念与它的对象相关联[5]。它表征一种泛指的普遍性事物,基于传统原因,使人们在一定文化背景中对事物的认识导向特定的联想。景观的象征性烙印着都市的历史文化信息,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联想,也为文学表现提供丰富的对象。上海外滩殖民地风格的建筑群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符号,把历史上曾经的繁华和沧桑展示出来,是一个形象的历史博物馆。景观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开拓了一条人际对话的重要渠道。邱吉尔有句名言,“人创造建筑,建筑创造人”,都市景观凝聚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沉淀,也活泼地反映出文化人格的地域性差异,只有深入了解都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才能清晰品味这些符号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的涵义,也才能更好地解读都市。

随着都市现代化的进程,景观的符号化功能进一步加强。在消费主义的潮流中,都市语言充满歧异,都市是符号诞生瞬即就义的魔幻之地,“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2](P10)。景观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介入到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中。在古典主义语境中,景观的符号意义表达具有一般性、共性和较大的确定性,而在现代主义的语境中,景观的符号意义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景观的生产和生成更多地依赖商业、经济的因素,而不是过去单纯的审美价值。

上海“新天地”作为上海新兴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已经蜚声中外,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在论述都市景观的符号学变迁时,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谓的“新天地”,就是一个将石库门里弄与现代崭新建筑融为一体的特色小区,“作为实体的建筑,‘新天地’的产生,一方面是资本在利用空间本身作为生产资料以为自己增值,另一方面,是被资本作出的一个文化品牌,为周边地区增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既是一个一般商品,同时又是一种经济符号,通过这种符号,‘文化’变成了‘经济’,‘经济’也变成了‘文化’”[6]。

当都市景观的生产越来越快捷,都市景观的内涵和经济越来越紧密时,无处不在的景观就成为都市的宿命。景观代表着新的社会规则,景观成为统治都市的新意识形态,“景观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无形控制,它消解了主体的反抗和批判否定性,在景观的迷失中,人只能单向度地默认”[2](P15)。西方社会正在兴起“反消费”潮流,人们试图用身体对抗这种无所不在的景观的统治,他们用原始的方式结队跑到西部,想重新体验当时的英雄主义淘金热,但人们发现,景观已经先于人们到达了西部,一个原生态的西部已经面目全非,商业化的气氛笼罩着那里。无处不在的景观与都市如影相随,梦一般萦绕着,只是不知是美梦还是厄运,留待未来评说。

[1]孙逊,杨剑龙.都市、帝国与先知[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法]居伊·恩斯特·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葛红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张钦楠.阅读城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5]郦伟,蔡仕谦.城市景观特色的符号学分析[J].韶关师院学报,2004,(12).

[6]吴志峰.没有“石库门“,仍有“新天地”[J].上海文学,2004,(10).

Abstract:Landscape is not only the materialization of a city but also a“sign”of the city’s spirit 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ity,of landscape has been further.Sight represents a new social rule and will become a new ideology that influences a city.

Key words:Sight;Cityscape;Sign

(责任编辑:董红克)

An Semeiotic Analysis of City Scape

KANG Chang-chun,GUO Yu-hong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11,China)

J06

A

1008—4444(2010)03—0017—03

2010-04-14

康长春(1974—),男,河南信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党委办公室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都市符号景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景观别墅
学符号,比多少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符号的由来
穿越水上都市
变符号
威尼斯:水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