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会话语块的语用研究与口语教学

2010-04-07贾绍东

关键词:语块言语语篇

贾绍东

(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海口 570288)

英语会话语块的语用研究与口语教学

贾绍东

(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海口 570288)

基于计算机的现代英语语料库对词语使用频率的研究表明:会话语块在人们日常口头交际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学习者对会话语块掌握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检验其语言交际能力的强弱。然而,对会话语块的语用研究和教学并没有引起国内外语界的足够重视。笔者主要从语用学的视角着重对会话语块的概念、分类、语用功能理论、教学理念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会话语块;言语行为;语用功能;会话的隐含义;会话的关联性;语言交际能力;口语教学

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交际活动是由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一连串的语言单位,即预制语块(prefabricated)构成的。当这些相似的言语情景发生时,说话人常使用相似的,有时甚至是相同的,功能上得体的表达法。几乎在每一种文化社会中,所有社会成员都用一种自动和相互接受的方式交往,由此而形成了标准的交际场景,形成了许多十分相似的言语交际活动,而且交际类型基本上都是同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英语会话语块(conversational routine)反映了一种社会体系的观念,其社交的重要性及其第二文化适应性(secondary acculturation)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会话语块是个体以一种可接受的方式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有效工具[1]。如果不能很好地研究会话语块,就不能充分描述一个社会集团的言语习惯,因为言语行为很大部分是由语言的固定语块构成的,而语块中包含有大量的核心词汇和词块,具有特殊语言功能和交际情景的特征[2]24-25。近十多年来,人们运用语料库方法对会话语块出现频率进行了许多研究。大量调查表明,语块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它的运用频率是检验说话人语言能力的重要部分[3]75。Kjellmer发现拥有一百万词的Brown Corpus ofWritten American English的语料库中拥有336 103个搭配词块,其中34%的搭配复现率很高[4]。London-Lund Corpus中的复现语块(routines)或词块(chunks)多达68 000个,约有70%的活词(running words)可以构成种类不同的结合体[5]。口语中表示行为接触性的约定俗成的语块具有很高的复现率和使用频率,如:Good to see you!How are you?Take care!Ihaven’t seen you for ages.Nice tomeet you.I’m afraid Imust……,I’m sorry,Ihave to……,Many thanks!Good Lord,you know,I think,thank you[6]。O’Keeffe 等发现口语语料库 CANCODE(Cambridge-Nottingham Corpus of Discourse in English)中的词块和语块的使用率非常高[3]58-94。

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讲,对会话语块的研究可以阐明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的关系。把会话语块作为语言研究的焦点,不仅打破了语言学内部的传统界限,而且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不再被看成是绝对的,语言结构和语用功能不再被认为是独立的语言范畴,结构和功能之间的互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内容。研究会话语块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其惯用特点及其在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已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研究会话语块对认识语言习得、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外语教学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2]2。语言学家从不同的研究视角给它们冠以不同的名称,如situational formulas,conversational routines,bound utterances,discoursal expressions,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fixed/formulaic expressions。无论使用什么术语,几乎普遍认同它们是语言使用最基本的特征,是流利表达语言的必要条件,无论在语义学方面,还是在语用学方面,至少和单词同样重要[3]63。根据Coulmas给conversational routines的解释,这一术语常用来指在口语交互中使用的固定词块或语块[1]。因此,本文采用conversational routine这一术语,译为“会话语块”,以下简称为“语块”。研究焦点放在会话语块的语用功能上,主要探讨会话语块的定义与分类、语用功能及其理论构架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等。

一、会话语块的定义及分类

(一)定义

给会话语块下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Coulmas探讨了将语块分为反复出现的短语和语用习语[1]。反复出现的语块,如I really like NP不具有特别的句法特点,既不受句型产出的限制,也没有句型转换的问题。语块是词汇化或习语化的结果,由于反复出现和使用,逐步成为有语篇功能的特殊短语或句子。Quirk等认为像How do you do这样一类的语块不可以扩展或修改,不可以用过去时替代现在时,主语人称不可以替换;另外,语块的习语功能直接和语言形式有关,而且不产生歧义[7]。一些结合紧密的语块还有衔接语篇的功能,必须用相同的语块进行回答,如:A:How do you do?B:How do you do?但像how are you这样的语块从语法的角度看,结构不是非常固定,动词形式可以改变,人称也可以改变,可以和其他结构一起连用,也可以扩展。英语中大多数语块都具有how are you所表现的特征。Aijmer把语块看作固定或习惯表达法,因为它们总是以某种特有的形式出现,带有比较典型的习语特征,如:专门的意义、固定形式和语法的不规则性[2]14。会话语块既具有语法结构,同时已基本词汇化或已成为固定的或惯用的词汇单位[3]163。尽管语块具有习惯表达法的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语块都是习语,因为习语的意义是不可猜测的,习语的实际意义与其字面意义完全不同,如red herring,kick the bucket。会话语块有很多形式上的变体,但同时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包括固定搭配用法、句法的整体性、语法功能性,等等。有的语块仅有一个单词组成,如thanks,sorry等,但多数语块是有几个词构成的。人们在大脑中长期储存一些语块,如Can I keep you for a while and tell you something?语块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短语,如the fact is……,the reason is……,can you……。还有些语块中间可插入必要的词,如as far as…… is/are concerned。语块不仅仅单独出现,而且可以反复出现和并置。综上所述,会话语块是指运用于口语中,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多词构成,具有语法特征、词汇特征、语义特征,语用功能强、意义完整或相对完整、形式相对固定或约定俗成的词汇单位或句子。

(二)分类

会话语块的分类比较复杂,目前仍存在着许多争议。主要有两大因素:第一,因为划分不同类型的语块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有大量的短语的习语程度并不强,它们仍保留着字面的含义,如:The problem is……,what Imean is……,letme tell you something。语块还包括在口语中广泛使用的各种不同的惯用表达法,如:发誓语、感叹语、问候语、礼貌语、各种起语篇作用的公式语 (frankly speaking,to be brief)和“微型会话”(What a lovely day!)等。第二,辨别和划分会话语块的标准比较复杂,它们互相影响,有功能方面(社交、语用)的特征,也有形式方面(语法、位置)的特征,这些特征彼此间相互重叠,对分类造成困难。主要的分类法有四种。

Searle根据语块在言语行为中的作用,大概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表示断定的(assertives),即表达说话人真实情况,如:断言、声称、总结、报告、陈述等;第二类是指令类的(directives),即说话人希望或要求别人做某事,如:劝告、建议、命令、询问、质询等;第三类是承诺类(commissives),即表达说话人做事的意图,如提议、保证、许诺、拒绝、威胁等:第四类是表达类(expressives)的,即表达说话人的看法或态度,或陈述说话人的心理状态,如:道歉、责备、祝贺、赞扬、感谢等 ;第五类是宣言类的(declaratives),多指机构行为,宣布重大事件等,包括宣布战争状态、宣布候选人、宣布开除某人、宣布某人无罪等[8]。Searle的分类对后来的研究影响比较大。

Luger根据语块的紧密度、在情景会话中的依赖度、句法形式等方面进行分类。分类为习语(idioms)、惯用比喻(idiomatic similes)、谚语(proverbs)、口头禅(catchphrases)、委婉语(allusions)、语录 (quotations)、语篇短语(discoursal expressions)和语块 (routines)等[9]。

Aijmer从使用的情景和语义的角度对语块进行分类[2]2。第一类是公式化的言语行为,如感谢、道歉、请求、帮助、问候、赞扬,它们在交际场景中具有反复出现的特点,这一类由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简单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的固定模式构成;第二类是用来表达说话人态度或看法的语块(attitudinal routines);第三类是语篇功能词,跟社交语境关系不太紧密,它们或是衔接语篇的连接词,或是具有会话开场白的功能(conversational gambits),起组织话题的作用。

O’Keeffe等人在Searle研究归纳的基础上,将会话语块分为五大类:问候(greetings)、告别(leave-taking)、表达 (expressive)(包括道歉、赞扬、致谢、感谢、诅咒、祝贺、遗憾、欢迎等)、承诺 (commissives)(包括提供帮助、邀请、承诺、发誓等)和指令(directives)(包括要求、挑战、命令、禁止、坚持、指导、允许、请求等)[3]165。

从外语教学的角度看,Searle的分类比较科学,覆盖了会话语块的绝大部分;Aijmer的分类有利于情景教学。

二、会话语块的语用理论

一般认为,言语行为是由具体的言语行为任务机制所决定的[2]24。会话语块的运用与言语行为的实施是密不可分的。会话语块所发生的情景分为两种:一是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请求大多是约定俗成的固定形式,一般不可以通过语法进行生成,说话人常用半词汇化单位(semi-lexicalized units);二是简单言语行为,简单言语行为的规则与具体的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在言语行为中使用频率高的语块是指导人们正常参与社会交往的手段。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话和他们的话语所起的作用之间构成了标准的纽带,但在话语交换中字面意义与话语功能并非是一致的[2]24。言语行为理论是由牛津大学哲学家Austin于1955年提出的。他发现某些陈述句不仅具有说明、描写等逻辑功能,它们还能实施类似命令、道歉、感谢、许诺、询问、建议、请求、劝告、反对等行为。他提出的最有影响的理论是言语行为“三分说”。他认为在人们表达话语的同时就自然地完成了三种不同的言语行为:即言中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10]。言中行为是听话人理解话语的基础,包括用恰当的语音语调说出具有正确的词汇结构和语法结构,所表达的话语意义清楚明了,指代对象明确的句子的行为;言外行为体现说话人的意图和目的,具有陈述、请求、命令、建议、威胁、道歉、感谢、许诺、拒绝、允许、发誓、祝贺等功能的行为;言后行为是发话人说出话语后,在听话人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或影响。其中言外行为是语言学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因为它反映了人们用言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和意图。后来,美国语言学家Searle在其导师Austin言语行为“三分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Searle认为要使“言外行为”得以有效实施,必须满足四种合适的条件。第一是主题内容合适条件(propositional content);第二是发话人和听话人预先默契条件(preparatory preconditions);第三是发话人的真诚条件(conditions on sincerity);第四是发话人必给听话人带来结果和影响条件(essential conditions)。后来,Searle进一步发展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实施间接言语行为包括五种基本言语行为类型,即断定的(assertives)、指令的(directives)、承诺的(commissives)、表达的(expressives)和宣言的 (declaratives)。另外,按照Searle的观点,由于发话人实施话语行为和听话人理解间接言语行为这两者总是包含某种推断,所以,如何进行推断是问题的关键。Searle建议在实施推断过程中可以遵循Grice提出的“交际合作模型”(cooperativemodel of communication)[10]657。

Grice的理论认为,正确理解人们之间的会话的关键是“合作原则”,即参与谈话者以某种恰当的方式共同进行话语交换。他认为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人们应遵循四个会话标准(The maxims of conversation),即会话的质(quality)与量(quantity),会话的关联(relation)与方式(manner)。会话的质是指贡献话语应该是真实的,不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语或假话;会话的量是指贡献的话语应有所要求的信息量,同时贡献的信息也不要超过所要求的量;话语的关联是指话语之间应有相关性;话语的方式是指话语表述要清楚明了,避免使用晦涩和歧义的词语,表达要简洁有条理[11]。但在交际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有时并不完全遵守这样的会话标准,由此而导致了会话的隐含义(implicatures)。即使人们遵守这样的会话标准,也会在谈话中产生隐含义。由于语言的变迁,许多语块具有自动的会话隐含义,如,can,could,will,would等情态动词引起表示行为的语块,形式是问句或提问,其隐含义是请求或命令。

在上述四个会话标准中,有关Grice会话的关联理论,也称为关联交际原则(The communicative principle of relevance)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Gricean和Neo-gricean的语用学观点,关联交际理论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模型:一种是语码模型(code model),另一种是推理模型(inferentialmodel)。前者认为,交际是在编码和解码信息的过程中完成的。但理解不仅仅包括解码语言信号,因为语言上所解码的含义根本不能确定话语所要表达的命题[12]。推理模型认为,交际是通过表达意图和认可意图来获得的,语码交流仅仅是用来加强推理交际的。推理交际被称为明示-推理交际,它不仅包括第一级的信息意图,还包括高一级的意图,即交际意图。其实,明示和推理是同一交际面的两个侧面,前者是从说话人的角度来讲的,后者是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讲的。明示-推理交际中,一般认为明示本身就期望在语境中获得一种最佳关联[13]。每个话语自身就是一种最佳关联的保证。关联被认为是一种尺度 (measure),用该尺度考虑话语的隐含义的数量。说话人希望关联最大化,隐含义的数量最大化,而解读隐含义所作出的努力最小化。从话语中解读的隐含义数量愈高,关联性愈高;加工隐含义所作出的努力愈大,关联性愈低[14]。但听话人往往要求所加工的信息应该是容易的,由此而导致该原则失衡。但话语所传达的信息可以在语境中弄清楚,语境不是指物质的语境,而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所认为的事物和知识。说话人所希望的关联是理解交流和话语解读的关键。话语的关联依赖于其语境效果,语境效果可以加强彼此间共同的看法,改变错误的看法,给已有的看法增加新内容,话语对语篇的贡献在于语境。原则上讲,所有的语篇语块(discoursal routines)都可以用关联理论的方法加以解释,解释衔接手段的作用以及语篇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产生的[2]209。从语用范畴看,在语境中说话人表达意义的方式是不同的。恰当地运用关联理论从语篇结构的语用角度解释和分析语块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一些出现频率很高的语篇语块如:you know,Imean,and then,but Imean,you know what Imean,do you know what Imean,if you see what I mean,etc.具有很强的语用功能,用于检查听话人是否听明白,缓和说话语气,使互动方式个性化,让听话人参与话语活动,以同样的话语波长进行交流等[15]。总之,语篇语块的功能使话语和会话流成为一个整体,引导听话人通过语境来解读话语及其隐含义。这些语块由部分核心单词和词块构成,在整个会话中维持一种良好的关系[2]165。

三、会话语块的教学

语块是习得词汇知识的核心部分。大量观察和学习经常出现的语块,是扩大词汇量,提高口语和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3]53。但如何教授会话语块仍然是语言教学的新领域[2]29。口语产出,特别是会话语块的产出,常被认为是外语学习中最困难的一个方面。主要由于以下原因:第一,长期以来,外语学习者往往喜欢记忆单个的词,而将非常重要的信息(词块和语块)扔到一边[16]205。即便外语教师意识到语块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注重语法讲解和语义解释,而忽视它们的语用作用,结果是“知道”的很多,会用得不多。第二,在教学中,重视文章的讲授,轻视会话及会话中语块和文化的讲授和操练,因为认为操练会话太浪费时间,与考试关系不大。第三,语法-翻译法仍然是外语大班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教学法[17],即使进行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外语交际的“准确性”,而忽视交际技巧和流利表达的训练,导致许多学生不敢张口或交际能力低。结果是,学习者在用外语表达思想时往往感觉很困难,先想母语的表达,再想方设法用对等的外语单词组词、造句、翻译;而英语本族人却使用储存在大脑中一系列的词块和语块进行交流[16]206。第四,由于会话语块与文化紧密相连,它们的形态描述和场景框架也比较复杂,所以讲授起来比较困难。最后,学习者通常不了解语块的语用规则,在使用中偏离了本族语的规范或标准,由此而引起交际误解。实验表明,二语学习者发现判断不同道歉的礼貌价值非常不容易,本族人与非本族人在对请求作出的反应能力差别也十分明显[2]3。

教授口语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者能够用目标语“表达自己”,如表达感谢、道歉、告别,提出请求等,掌握基本的交际技巧,表达自己的“需要”,如获得信息、交流思想、要求提供服务等[18]23。要获得这样的语言交际能力,并非易事。所以在外语教学中,语言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培养学习者用目标语进行交际这一中心任务来展开。离开了这个中心,外语教学就失去了其意义。语块的教学也必须围绕语言交际这个中心进行。培养学习者口头交际能力是目标语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会话语块教学又是培养学习者口头交际能力的关键,因为它们通常构成口语语篇的大部分,它们提供话题、具有社交功能、表达语篇意义和展示语篇结构[2]29。也就是说,外语学习者应该熟练掌握一定量的会话语块,它们是交际场合经常使用的。脱离语境的单词学习往往会导致外语学习者对大量输入加工词汇产生厌烦心理,对流利的输出造成心理障碍[3]63。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词块和语块学习意识和兴趣,在听力中留意语块的意义是提高听力理解力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教学理念而言,Brown和Yule的观点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Perhaps themostwidespread assumption in teaching the spoken language is that sentence is the appropriate unit of planning and performance.Yet native speakers typically produce bursts of speech which aremuch more readily relateable to the phrase——typically shorter than sentences and only loosely strung together.If native speakers typically produce short,phrase-sized chunks,it seems perverse to demand that foreign learners should be expec-ted to produce complete sentences…… ,‘correctness’,in terms of complete sentences,seems an inappropriate notion in spoken language.”[18]26另一方面,“native speakers relatively rarely produce complete correct sentences in spoken English”[18]22。如果英语本族人在口语交际中产出的是词块或词串,很少产出完整正确的句子,而要求外语学习者口语产出完整正确的句子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在初级口语教学阶段,应尽可能鼓励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词块和语块大胆地进行口头交际,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口头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语块是语用实体(entities),包括表达言语行为的语块和语篇语块,在教学中都可以不用参考语法进行讲授和操练,可作为整体进行讲授和练习[2]29,[3]77。也就是说,不一定必须知道语块中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也不需要过分注意它们的内部语法结构,应该指导学生从语用的角度,在语境中记住整个语块。教学中了解各种会话语块的语用规则是十分重要的,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语用规则介绍和涉及文化方面的讲解,要注意在交际任务的“语境”和“框架”中逐步地掌握语块,尽可能在贴近英美人日常生活的某一语用“框架”内进行语言习得和训练,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听、解读、模仿、操练、记忆、应用等一连串的语言活动,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的目的。在进入中高级的大学英语教学阶段,把经常反复出现在课文和对话中的语块进行标注,融入到长句子和更长的话语中进行持续的练习,会更有效地提高口语能力[3]77。认知科学研究表明,接触词和词组的频率极大地影响着联想、记忆和贮存的程度。毫无疑问,通过反复地接触词、词组和句型结构,会加大储存量。将句型和结构储存在大脑中,如:Do you want any more?I think I’ll go to bed.There’s nothing worth watching on TV tonight.等。通过反复地联想、储存、回忆,并通过反复运用,达到熟练程度[19]。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话,深入了解中英两种语言在口语语篇结构方面的差异。一般地说,中文意义关联主要靠“意合”,而英文意义关联主要靠“形合”,这种“形合”主要靠自然地使用大量的语篇语块来完成。所以,英语中使用的语篇语块的数量要多于中文。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根据交际任务,引导学生注意使用各种语篇语块,恰当使用语篇语块,可以使口语表达流利自然,使表达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更具有“关联性”。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帮助学习者对会话语块的隐含义进行解读。仅仅知道构成语块的词的意义是不够的。在很大程度上,不同的文化标准驱使着言语行为,不了解它们在语言中的文化习惯、风俗、价值和态度,就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20]130。假如在讲授Please help yourself这一惯用语块时,先学习每个词,然后再记住它,也不讲如何运用,就等于将语言和文化隔裂开了。而它的文化隐含义恰恰是语用的关键。它是英美人请客人吃饭时常用的一句话,意思是“请随意”(Please takewhat you wantwithout hesitation),而不是(nobody elsewill help you)。又如,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的公式语itwas lovely to see you,其隐含义是与某人度过了愉快的时光,道别时的用语。由此可见,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在语言教学中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四、结语

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会话语块,对它们的研究应给于必要的重视,尤其在口语教学中应给予特别的重视。会话语块既涉及词汇,又涉及语法,既涉及文化,又涉及语用,在不同的场景中使用不同的语块来解码具体语言的交互意义[20]131。英语中的许多语块的语用现象在中文中没有较准确的对应表达。因此,会话语块应作为外语学习者熟练掌握的重要内容,是口头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同时在书面语中也广泛使用,但在语言教学中往往被忽略了,它们看似简单,其实灵活运用并不容易。大量研究证明,在学习语言的初、中级阶段,记忆大量的基本会话语块是十分必要的[21]。在非目标语的环境中,由于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习者在外语口笔头交际中所产出的大部分话语直接迁移到目标语中,由此而产生中式英语。牢记并活学活用大量的词块和语块,并了解它们中所包含的文化隐含义是克服中式英语的有效途径之一[22]。

[1]COULMASF.Introduction:Conversation Routine[G]∥COULMAS F.Conversational Routine:Explorations in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and Prepatterned Speech.The Hague:Mouton,1981:1-17

[2]AIJMER K.Conversational Routines in English——Convention and Creativity [M].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3]O’KEEFFE A,MCCARTHY M,CARTER R.From Corpus to Classroom——Language Use and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4]KJELLMER G.Aspects of English Collocations[G]∥ MEIJSW.Corpus Linguistics and Beyond.Amsterdam:Rodopi,1987:133-140.

[5]ALTENBERG B.Spoken English and the Dictionary[G]∥SVARTVIK J.Lund Studies in English 82.Lund:Lund University Press,1990:193-211.

[6]SVARTVIK J.Corpus Linguistics Comes of Age[G]∥ SVARTVIK J.Directions in Corpus Linguistics.Proceedings of Nobel Symposium’82 Stockholm,4-8 August1991.Berlin:Mouton,1992:7-13.

[7]QUIRK R,GREENBAUM S,LEECH G,SVARTVIK J.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85.

[8]SEARLE JR.A Taxonomy of Speech Acts[G]∥GUNDERSON K.Language,Mind and Knowledge.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VII,344 -369.Reprinted in SEARLE JR.Experience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1 -25.

[9]LUGER H H.Some Aspects of Ritual Communication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83,7(6):695 -711.

[10]HUANG Y.Speech Acts[M]∥ BROWN K.Encyclopaedia of Language& Linguistics.2nd edn.14 vols.Oxford:Elsevier Ltd.,2006,(11):656-665.

[11]GRICE H P.Logic and Conversation [G]∥ COLE P,MORGAN J.Syntax and Semantics 3:Speech Acts.London:Academic Press,1975:41-58.

[12]GRICE H P.Further Notes on Logic and Conversation[C]∥ COLE P.Syntax and Semantics9:Pragmatics.London:Academic Press,1978:113-128.

[13]HUANG Y.Pragma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181-187.

[14]ASHER N,LASCARIDESA.Logics of Conversa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75-76.

[15]CARTER R A,MCCARTHY M J.Exploring Spoken English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35-39.

[16]WRAY A.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7]LIU J.Introduction [G]∥ LIU J.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New Approaches,Perspectives and Standards.New York: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7:1-3.

[18]BROWN G,YULE G.Teaching Spoken Language—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English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19]KENNEDY G.Amplifier Collocations in 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TESOL Quarterly,2003,37(3):467-487.

[20]WIERZBICKA A.Cross-cultural Pragmatics.The Semantics of Human Interaction [M].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1.

[21]NATTINGER JR,DECARRICO JS.Lexical Phrases,Speech Acts and Teaching Conversation[G]∥NATION P,CARTER R.Vocabulary Acquisition.Aila Review,1989(6):118-139.

[22]贾绍东.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一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词汇学习情况的调查[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715-720.

Exp loring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nglish Conversational Routines and its Im p lications in the EFL Classroom

JIA Shao-do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Studies on the frequency of vocabulary and expressions through computer-based English corpora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onversational routines are frequently used in everyday conversations and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language.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to a greatextent,for a learner of English,his/her command of conversational routines determines his/he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the language.However,in the Chinese context of TEFL,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research into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conversational routines.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this paper focuses on four aspects of conversational routines,namely its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the theory of its pragmatic functions,and its implications in the EFL classroom,in the hope that this research will contribute to TEFL in China.

conversational routine;speech acts;pragmatic function;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conversational relevance;languag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EFL classroom

H 319

A

1004-1710(2010)02-0111-06

2009-06-02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20073040);海南大学科研资助项目(Kyjj0656)

贾绍东(1959-),男,宁夏中卫人,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

[责任编辑:林漫宙]

猜你喜欢

语块言语语篇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关于冬天
语块的性质及汉语语块系统的层级关系
诠释学视域中的语块研究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