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与交锋:解读《老人与海》里人与自然(大海)的多维生态关系

2010-04-07尧文群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林鱼大马老人与海

尧文群

(华东交通大学 外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老人与海》,作者凭借这部小说荣获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称之为“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小说故事非常简单,主要讲述了古巴的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进入深海区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历经艰难,战胜大鱼并把它拴在船头;在回程途中老渔夫遇上鲨鱼的袭击,与鲨鱼殊死搏斗,大马林鱼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着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回家。

《老人与海》作为名著有它深刻的一面,在看似平淡的内容里,透出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魅力,正如作家海明威著名的“八分之一”之说——“冰山在海上移动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1]这部小说那水下的八分之七是什么呢?小说中经验丰富的老渔夫,浩瀚的海洋,凶猛的大马林鱼,凶恶的鲨鱼,恶劣多变的气候,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复杂多面的生态世界。海明威的生态意识预见性地散落在老人与海洋及海洋生物之间点点滴滴的对话与交锋中,和谐与冲突中。

1 人与自然的对话

小说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位有着30年丰富捕鱼经验的老渔夫。对于他来说,海洋是他的家,他对海洋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每当想到海洋,老称她为la mar,这是人们对海洋抱有好感时用西班牙语对她的称呼。”;“老人总是拿海洋当作女性,他给人或者不愿给人莫大的恩惠,如果她干出了任性或缺德的事儿来,那是她由不得自己,月亮对她起着影响,如同对一个女人那样。”[2]12

1.1 对海洋自然规律的熟悉和利用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老人驾船出海了,借助海风和海流的帮助,他从容地划着,一点也不吃力地保持在自己的最高速度内。”[2]9小船在海上渐行渐远,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出海捕鱼,是因为“这些月份正是一年中天气最佳的时候,眼前是不会刮飓风的。”[2]27老人没有带任何航海仪器,“他可以抬头望星斗,核对他的航向。通过观察天上的星象和风向,来预测和判断当时的天气。”“他不需要罗盘来告诉他西南方在哪里,他只消凭贸易风吹在身上的感觉和帆的动向就能知道。”[2]76

1.2 对海洋生物的了解与友好

老渔夫以自己对海洋的了解和喜好看待各种生物。在出海中看到僧帽水母,老人就会骂“你这婊子养的”,并很高兴看到海龟把这些“海里最欺诈成性的生物”吃掉。“他喜欢绿色的海龟和玳瑁”、“他还对那又大又笨的龟抱着不怀恶意的轻蔑”、“他非常喜爱飞鱼,拿它们当作他在海洋上的主要朋友”[2]23-34、“夜间两条海豚在嬉戏,打闹,相亲相爱,它们是我的朋友象飞鱼一样。”从北方飞来的疲惫的小鸟停靠在一根钓索上,“鸟儿,乐意的话就住在我家吧,我总算有个朋友了。”[2]36“他眺望着海面,看着波动的彩色海面,伸展的钓索,飞翔的野鸭群,他明白一个人在海上是永远不会感到孤单的。”[2]79所有的友好,理解和对话源于老人长期和它们生存在一起,是对它们深刻的了解后产生的自然情感流露。

2 人与自然的交锋

正当我们沉迷于小说中人与自然交互的美丽和谐画面——大海,蓝天,鱼其鳅,落日,小船;陶醉在舒缓轻松的美妙音乐——与海鸟的对话,看海豚嬉戏,与大海为家。人类与大海的征服与被征服的斗争交锋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而且愈演愈烈。

2.1 征服大马林鱼

老人与海洋生物的较量开始于他的精湛钓鱼技巧。伪装极好的美味鱼饵;最佳捕鱼地点的选择;垂入海里深浅不一的钓钩;还有那长达几十甚至几百英寻长像一只大铅笔粗的钓索。老人轻松地捕到一条重约十磅的长鳍金枪鱼和一条鱼其鳅,这两条鱼都成了老渔夫的盘中餐。

接着,在连续出海未果的第85天,老人生命中不平凡的一天里,他遭遇了一条重量超过1 500磅的大马林鱼,开始了长达3天3夜的漫长搏斗过程。第一天:“鱼上钩后,老人割掉其它的钓索和钓钩,全心对付大马林鱼。”[2]32-33第二天:“大马林鱼拉着渔船并不停地跳跃,钓索飞似地向外溜,老人极力拉住钓索,手勒破了……”[2]35-38第三天:“老人开始收线,鱼出现了,老人忍住一切痛楚,拿出剩余的力气和丧失已久的自傲,把鱼叉朝下直扎进鱼的身;大马林鱼仰天躺着,鲜血像云彩般地扩散开。”[2]39-43

流血,抽筋,疼痛,精疲力竭,眼睛发花,头晕,孤单,祈祷,求助上帝,吃生鱼——与鱼抗争中,老人吃了不少苦头。这场交锋中人类的代表老渔夫是征服者和胜利者,在文明社会的传统和规则的驱动下,人类借助积累的经验智慧和先进的捕鱼工具,进入深海,挑战自然生物,取得了胜利。

2.2 被鲨鱼征服

老人带着胜利果实大马林鱼在回程中遭遇了5次鲨鱼的袭击。

第一次是一条长着像爪子般卷曲的牙齿,速度很快的大灰鲭鲨。老人用鱼叉猛扎进鲨鱼的脑袋,鲨鱼翻了个身,带着鱼叉沉入水中。大马林鱼被咬得残缺不全,被吃掉了四十磅肉。

第二次是两个时辰后两条饥饿的铲鼻鲨。老人把刀绑在船桨上做武器分别扎进了鲨鱼的眼睛和脑子里,震痛了双手和双肩。它们吃掉了马林鱼的四分之一的鱼肉。

第三次又是一条铲鼻鲨,老人把桨上绑着的刀子扎进了它的脑子,刀刃断了,老人累乏了。

第四次,快到日落的时候两条加拉诺鲨朝船笔直游过来。没有了鱼叉和刀子,老人只能用从船桨上锯下的一根短棍重重地敲打鲨鱼的头部并最终赶走了它们。大马林鱼的半个身子已经被咬烂了,糟蹋得太厉害了。这时老人感觉自己已经死了,当他合上双手把掌心贴在一起又分开,却能感到生之痛楚。

第五次到了午夜,一群鲨鱼袭击大马林鱼,老人扭下船舵,又打又砍,最后船舵打断了,他用剩下的船舵把手扎向鲨鱼。最后,因为没有什么可吃的,鲨鱼陆续游开了。大马林鱼赤露的脊骨像一条白线,上面一点肉也没有。老人累得喘不过气来,“它们把我打跨了,它们确实把我打跨了。”[2]83

在与海洋霸主鲨鱼的交锋中,人类从征服者变成了被征服者,胜利者变成了失败者。人类引以自豪的勇气,智慧和先进的工具在浩瀚的大海和强悍的海洋生物面前似乎失去了作用。

3 老人的矛盾心理

捕鱼中老人既同情自己奋力捕捉的鱼,替它感到伤心,但出于职业习惯和人类的自尊心没有减弱杀死它的决心。小说中老人经常性的喃喃自语道出了他内心的矛盾。

“它是我的兄弟,可是我不得不把它弄死……。”[2]31

“虽然这是不公平的,不过我要让它知道人有多少能耐,人能忍受多少磨难。”[2]33

“我认为也许杀死这条鱼是一桩罪过。你不光是为了养活自己,把鱼卖了买食品才杀死它的,你杀它是为了自尊心,因为你是个渔夫。它活着的时候你爱它,它死了你还爱它。如果你爱它,杀死它就不是罪过,也许是更大的罪过吧?”[2]33

“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但愿这是一场梦,我根本没有钓到这条鱼。”[2]67

老渔夫的矛盾心理折射出人与自然的矛盾,一方面与自然为友,相亲和睦;另一方面却是格格不入,你争我夺。值得庆幸的是老人对大海的深厚又矛盾的感情让他意识到了自己进入深海捕鱼的错误,没有继续与之抗衡,从而顺利地返回渔村。

4 人与自然的多维关系反思和生态认知

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这次出海前已经有80多天没有捕到鱼了,周围渔民的嘲讽与怜悯刺痛着他的内心。即使在这个偏远贫穷的渔村里,一个以捕鱼为生的渔民长时间出海没有收获是会遭到他人的质疑和非议的。所以,为了自尊,为了生存,同时也为了增强自信,老人毅然地选择出入深海捕鱼。随着海岸线的渐渐远去,老人越来越深入大海,越来越远离人类社会,孤独的老人和孤独的小船飘荡在茫茫无际的深海中。开始老人以其娴熟的技巧,丰富的经验和相对现代的钓鱼工具钓到了一条长鳍金枪鱼和一条鱼其鳅,人类占了上风;接着与大马林鱼的斗争中进行了3天3夜,大马林鱼失败了,老人受伤严重,人类勉强获胜;最后,在一次又一次与鲨鱼的搏斗过程中,老人用尽了人类所能有的工具,仍然被海洋里最凶残最高级的生物鲨鱼打败。小说结尾写道:“老人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什么也没有,只怪我出海太远了!'”透过小说人类意识到,在自然法则统治的海洋世界,人只是一种和其它海洋动物一样的自然生物,不是主体,更不是主宰,不享受任何的特权,毫不例外要遵循自然(大海)界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任何随心所欲的入侵和掠夺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坚强的老渔夫也无法从深海带回一条完整的大马林鱼的根本原因。

《老人与海》的魅力既来自故事情节中人与大海间时舒缓时强健的张弛有序交互的自然乐章,又表现在故事背后渗透的文学生态意识与价值。老人圣地亚哥出海挑战大海的时候,是人类引为自豪的勇于挑战和渴望征服浩瀚大海的壮举。我们讨厌大马林鱼的桀骜,痛恨鲨鱼的凶残和血腥,赞叹老人的不屈不挠,同情老人最后的空手而归。而客观地看:老人出海捕鱼为了生计,马林鱼的反抗出于本能,鲨鱼的袭击来自本性,其实一切都源于客观的自然生存法则。当社会人的行为准则与自然法则之间发生冲突,强大的自然给出了一个无情而客观的答案。“老人因为自然上天的捉弄而败,也因为他自己而败”,[3]但老人对失败的认识却十分肯定和清醒(“只怪我出海太远了!”)并决定回航。而我们现代社会的开拓者们却缺乏这样的远见,仍然顽固地贪婪地剥削和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世界。其实我们并非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而是缺乏清醒的自我认识。随着现代工业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把自己看成是宇宙的主宰,是治理万物,控制万物和决定万物的主人,从而肆无忌惮地掠夺和统治自然。“我们所谓的新奇知识、科学发明和改造欲望,在很长时间里不仅没能造福于人类,反而成为了异己力量。”[4]原因何在?池田大作说:“那是由于我们因为拥有了这些知识和力量而变得傲慢,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舍弃了同自然的交感。”[5]因此,人类要认识自然,认识世界,首先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重新调节航向。在孕育万物的浩瀚自然世界,自然给所有生命提供了一个滋生繁衍的空间,人只是其中一个种类而已。“生态批评的后现代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及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与其他子系统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不可能割断这种联系,更不可能以一种立法者的身份站在自然系统之外。”[6]生态卫士大卫◦格里芬指出:“事实上,人种不过是众多物种之一种,既不比别的更好,也不比别的更坏。它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当它有助于这个生态系统时,才会有自己的价值。但人类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人类自命不凡地认为自己有特殊价值已导致了人类利益和所有物种利益赖以生存的生态秩序的大规模破坏。”[7]生态批评批判人类以万物灵长的高姿态眼光俯视自然界其他各类生物的态度,并希望重新挖掘人类在正确对待生存依据方面的潜能。

始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生态批评提倡“在文学研究视野中思考当代环境危机的根源,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学生态构想,它不仅给文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借助文学的力量影响和推动社会的环境保护运动”[8]。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说:“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它一只脚立于文学,另一只脚立于大地。”[9]《老人与海》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引领人们认真审视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多维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增长人类对自然生态美丽与残酷并存的理性认识,真正地理解“人类对自然不应该仅仅是亚哈式的征服和斯巴达式的利用,应该是玛利式的关怀及尝试,在此基础上努力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0]。这也许是海明威说的冰山底下的“八分之七”中的一部分吧。

[1]王宁.文学的环境伦理学:生态批评的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5(1):9-14.

[2]ERNEST HEMINGWAY.The Old Man and the Sea[M],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9-83.

[3]戴桂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老人与海》[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56-62.

[4]聂珍钊.《老人与海》与丛林法则[J].外国文学评论,2009(3):80-84.

[5]王伟英.生命的尊严试析池田大作的人学思想[J].新视野,2005(1):43-48.

[6]刘文良.生态批评的后现代特征[J].文学评论,2010(4):81-87.

[7]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马方季.译.2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48.

[8]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15.

[9]王诺.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J].文学评论,2009(1):63-69.

[10]袁鼎生.生态和谐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7(2):40-45.

猜你喜欢

林鱼大马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基于文学翻译的《老人与海》分层阅读赏析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大马林鱼
安发一路欢歌游大马
如果大马不是马?
穿越大马
直面失败,迎接成功
过气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