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探讨
2010-04-07彭可为
彭可为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探讨
彭可为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高校扩招后,相较其他院校而言,农业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和挑战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农业经营模式的制约、农业院校学生自身的限制以及学校教学和就业指导没有与市场紧密结合。为此,政府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要减轻乃至消除全社会对农业行业的偏见和歧视,提升农业、农民、农业工作者以及农业院校的地位;农业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大学生要端正心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就业难;大学生;农业院校
高校扩招后,出现了持续大学生就业高潮,全社会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每一所高校都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农业院校在这次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更强,压力更大。调查显示,从2006年至今毕业生专业需求占据前十位的专业分别是地震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石油工程、信息与电子等专业,其中没有一个农科专业,农科专业面较窄、适应性较差的特点决定了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对普适性人才的需求。不管是从“科教兴农”的战略高度出发,还是从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成功与否的方面来权衡,抑或是从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分析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以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加以缓解,意义重大。
一、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
我国大部分农业院校建立于上世纪中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各农业院校建校初期专业设置都以农科类专业为主,主要涉及植物生产、动物生产、水产、动物医学、森林资源保护、农林经济等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很多农业院校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由单一学科的农业院校发展成为了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简单认为农业院校就是和黄土地和猪马牛羊打交道,因而农业院校毕业生遭受着学校歧视、地域歧视、身份歧视和性别歧视。同样的本科学校,同样的专业,农业院校低人一等,这种现象在各大招聘会时有发生;农业院校的学生多来自农村(如湖南农业大学2006届植保专业学生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到81%),在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下,他们想留在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工作仍然是个大难题,除了环境、心理上的不适应,更难打破的是诸多政策、制度障碍;另外,在农业领域,女生的就业难问题尤其突出,许多学校女生就业率不到1/10。
就我国国情而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农业远没有实现机械化、现代化。长期以来,受 “惟工业沦”、“惟计划论”以及前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没能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重工业,轻农业,农业反哺工业,导致新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无法形成规模,产业化的农业、高科技农业企业无法形成气候,农业行业投资高、产出少、行业不景气、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的基本就业形势仍然是种地,基本就业单位仍然是家庭。受我国农业传统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和农业战线客观上存在的不足,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将面临工作条件艰苦、自身发展受限等诸多现实问题,“下不去、待不住、流不动”的客观现实使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农业基层望而生畏。
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用人单位公正选才方面存在缺陷,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社会关系薄弱,既无关系又无后台,多半求职无门,望洋兴叹。根据“麦可思—中国 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项目组对 50万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调查显示,学生毕业后半年,农民与农民工子女有3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
二、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除了我国国情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外,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还与农业经营模式、高校教育、学生自身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一)农业经营模式的制约
现行的农业经营模式从根本上制约着农科大学生就业,影响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1]。从农业自身特点上讲,农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目前尚属科技含量较低的弱质产业,现实农业对高级人才的刚性需求不足;我国农业的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农科大学毕业生新的人才载体的形成。我国当前农村经济仍以传统的自然形态为主,一般的农业工作者无需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就能实现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落后的劳动工具、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微弱。农村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宏观上的需求,很难变成具体的就业机会。
(二)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
农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普遍经济条件差,贫困学生居多,进了大学后,校园里贫富差距凸现,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迫切想改变贫穷的现状,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容易导致就业心态失衡。农科类专业对口多为艰苦行业,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抵触、厌恶的情绪,缺乏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受经济条件制约,来自农村的学生虽然可能具备相应的课堂专业知识,但往往无力开展第二课堂的兴趣爱好学习,很少有其他技能或才艺,在就业竞争过程中鲜有优势。
许多农业院校的大学生深深体会到农村之难,在择业时千方百计想跳出“农”门。据有关数据显示,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70%以上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2]。很多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宁可放弃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城市寻找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也不愿去基层一些急需农业科技人才的单位。资料显示,每年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大约有4万人,中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大约有8万人,但真正到农业第一线的人才还不到一半。
(三)高等教育改革滞后的影响
当前部分农业院校学生培养模式陈旧、质量不高,专业设置没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无法保证可持续发展,有较大盲目性和功利性。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不新、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趋同现象严重,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忽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差,加之不重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高校就业基地拓展力度不够,无法充分地把毕业实习与寻求就业岗位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很多农业高校没有从院校实际情况出发,仅局限于信息发布、毕业生统计、档案派发等,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忽视了农村大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忽视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无法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具体求职择业的指导[3]。许多农业院校没有能力和条件开展实践工作,很多就业指导工作都是纸上谈兵,学生没有真正锻炼面试能力的平台,以致在求职时屡屡碰壁。
三、破解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为解决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良好契机。农业院校大学生顺利就业有赖于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一)国家、社会层面
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大学生就业去向的风向标,当今大学生不愿去基层、不愿去农村,纠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太穷,农村太苦,远远无法满足毕业生的物质需求。最终解决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是发展经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距。政府在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应该起到积极、主动、有效的主导作用,加快对我国现行的农业体制模式的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有效资源配置体制的建立,深化农业的市场化改革,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力度,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鼓励、支持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我国有自然村70余万个,如果每个自然村每年吸引1~2名农科大学生,则全国农村每年需要上百万的农科大学生,不仅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也为农业科技人才的普及、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添上巨大的助推力,国家、百姓也将迎来国强民富的新局面。
另外,政府要做好舆论导向,深层次、大力度减轻、消除全社会对农业行业的偏见和歧视,提升农业、农民、农业工作者以及农业院校地位,改善农业工作者文化和精神环境,逐步转变全社会“重工轻农、重商轻农、重官轻农”的思想;要让大学生“下得来,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对从事基层农业生产的科技人员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医疗保险等方面制定激励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完善配套政策,改善大学生农村就业环境;改革户籍制度,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减少障碍;积极推进岗位资格证书制度,用大学毕业生顶替不合格的公务员、教师及其他岗位上的人员;在社会保障、子女升学等方面对他们给予照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农业院校层面
在就业市场中,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择业结果的好坏。因此,农业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抓好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在专业调整上,按照农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和招生人数,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培养所需人才;在模式调整上,结合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整合学校资源优势,开展个性化教学,培养个性化人才;在层次结构上,利用学科优势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缩减专科生比重,积极鼓励毕业生报考研究生。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结构调整。做好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提升教学质量,把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及其培训结合起来,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建立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制度,安排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农业企业、农业战线从事实习和实践工作,使他们增长社会实践知识,了解和熟悉现代农业技术,适应农业技术的发展变化,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1]。
(3)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外语、计算机等技能方面的培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理论知识实践运用能力和人际交往等能力,开展第二课堂素质训练,促使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做好就业工作指导
(1)建立职业化的就业工作指导队伍。大学生就业工作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它贯穿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全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就业教育应办得系统规范,可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全校性必修课,确定学分,使学生能够重视就业指导的训练。可尝试建立由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落实的就业工作机制,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有针对性地对有志去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加强指导和服务,及时收集和发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市场和就业信息网的作用,主动帮助面向农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定期走访和慰问面向农村就业、创业的大学生。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大学生就业重心下移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下到基层直接为生产第一线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院校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优势,要指导大学生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就业、解决就业问题,帮助他们摆平心态,对自己和职业做好客观分析,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选择、职业理念和现实需要的关系;大力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组织学生到农村去,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介绍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广阔前景;引导广大学生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树立甘愿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思想,积极到农村建功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3.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就业实习基地
农业院校应积极重视就业市场的培养和开拓,扩大就业渠道,利用校友等资源加强校企联系,尝试“走出去、请进来”的挂职方式,在输送师资入企业的同时,可将地方人事局等合作伙伴请入校园开展交流互动,提升校企合作层次,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其次,农业院校可发挥培养的人才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优势,尝试与大型农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直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种合作培养模式,可缩短从学习到工作,从学生到员工的过渡时间,既为企业培养了所需的人才,也为高校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学生也获得了实惠,实现“三赢”局面。最后,要大力培育、建立大学生基层实习就业基地。对大学生来说,实习是检查、巩固、展示、提高的过程,对用人单位来说,实习是指导、纠错、考察、筛选的过程。通过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既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的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又形成了实习——市场——就业的开发就业格局。
(三)学生层面
(1)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综合素质就是指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这些素质会综合体现在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过硬的综合素质是顺利就业的保障,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他求职择业的层次与自由度。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毕业前的突击武装能解决的。它要求大学生要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形成勤劳、诚实、踏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在整个大学期间按高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可以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择业竞争中的强手。
(2)端正心态,积极就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就业观。不能“眼高手低”,改变“一业而终”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竞争意识与必胜的信心,正确把握自己,抓住“三农”问题带来的发展机遇,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扎根基层、献身农业的职业观,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贡献。
[1]刘峻峰,胡小元.试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2):79-81.
[2]罗小锋,镇 玲.就业困境、新农村建设与高等农业院校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7(7):80-82.
[3]李 霞,姜大巍,马文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新西部.2010(8):170.
Predicam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PENG Ke-wei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fter increased enrollment, graduates from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have more difficulties in job seeking than students from other universities.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is problem: firstly, government should try to elimination injustice towards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tatus of agriculture, farmers, agriculture workers and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Secondly,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should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courses system .Thirdly, the universities students should improve their own comprehensive quality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ness in job seeking.
difficulty in employment; university students;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G647
A
1009-2013(2010)05-0102-04
2010-10-08
彭可为(1983—),男,湖南长沙人,研究实习员。
曾凡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