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四启蒙运动与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比较研究
2010-04-07谢樱溟
谢樱溟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89)
中国五四启蒙运动与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比较研究
谢樱溟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89)
中国五四启蒙运动与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都是要反对腐朽的封建势力,建立自由、平等、文明的现代秩序,两国的知识分子都在不懈地追求这一秩序的建立,我们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到两国知识分子在试图改变本国命运中所具有的超越意义的探索发现,又可以发现这两次运动中某些层面上无法遮掩的缺憾。
五四启蒙运动;狂飙突进运动;反封建
狂飙突进运动,发生在 1770-80年代的中叶,这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延长和继续。“狂飙突进”这个名称,得名于德国剧作家克林格尔在 1776年出版的一部同名悲剧《狂飙突进》。这场文学运动试图冲破德国现实的黑暗,打破封建束缚,不过戏剧的名字如运动本身,猛烈而短暂。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心代表人物是赫尔德、歌德和席勒。
1917年,中国的《新青年》杂志上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中国的知识分子批判了旧文化传统,又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在文化思想层面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现代面貌是五四启蒙运动作用的结果,思想启蒙伴随着 1919年五四学生运动,在中国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因此,我们想了解现代中国的形成,必须深刻意识到五四启蒙思想的影响。
五四启蒙运动和狂飙运动是两国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的知识青年希望借助于思想的启蒙,文学的帮助,来唤醒国人强烈的民族感情,促成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在封建意识下寻求前进的道路,要求从封建社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摆脱落后的局面。从比较的视野重新关照这两次运动,考察这些思想先驱主张的差异性,就会发现两次运动中知识分子思想的超越性及存在的缺憾。这些知识分子丰富的思想必将给现代知识分子以启示与鼓舞。
一 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反叛
1770年代的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启蒙文学的继承发展,它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德规模的文学运动。棱茨、瓦格纳、克林格尔及杰出代表歌德、席勒、赫尔德等众多作家都写出了批判封建制度,展现资产阶级要求的作品。
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前,德国分裂为 300个左右的小邦国和帝国城市,每一个小邦国都是一个小的封建国家,各城邦虽然曾经经历了宗教改革运动和农民战争,但社会状况没有改变,仍受到封建军事官僚专制主义的残酷统治,此时的德国处于十分封闭落后的状态。而英国、法国的资本主义却发展迅速,启蒙运动都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在英、法等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德国知识分子也开展了反封建、反神权的启蒙文学运动,启蒙运动实际上是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在文化上的反映。它起步于 1720-40年代,以高特舍特、莱辛为代表,他们对德国的启蒙文学起先导作用。在此之前德国作家创作选择使用拉丁文、法文等非民族语言,他们以滥用外来语言标榜自己的知识,把使用外来语作为时髦的象征,因此,德国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纯洁性遭到了破坏,高特舍特为建立统一的标准德语而努力,他写了许多有关德语的著作,为统一的民族书面语做出了突出贡献。狂飙突进的理论先驱赫尔德发展了高特舍特的思想,他十分重视民族语言,指出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有它特定的民族特性。《论语言的起源》一书中,赫尔德指出了民族语言的重要性。首先,他否认了语言源自上帝的神学见解,他认为语言是社会生活现象,各民族在使用民族语言所表现出感情,体现了思想和和词汇的丰富。其次,他肯定了语言与思想、语言与文学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赫尔德在《论语言的起源》中指出诗歌重要的位置。他始终确信,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突出标记,赫尔德谆谆告诫德意志人必须重视民族语言,必须培养自己民族的文化,沿着历史积淀形成的模式发展,他表示,民族是自然生长而成的一种有机体,而不是人为的一种创造。他的理论对德国民族意识的形成和民族精神的确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德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在理论的指导下都在创造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文学,为实现民族统一而奋斗。
莱辛是德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他的文学创作确立了德国文学在世界中的地位,其理论研究同样产生了重要意义。在《汉堡评剧》这部戏剧理论中莱辛反对“三一律”,他要求创造展现德意志民族风格的戏剧。莱辛创作了多部戏剧,其中《艾米莉亚·迦洛蒂》以罗马的传说为原型,市民出身的艾米莉亚·迦洛蒂不幸被执政官看上,执政官采取了卑鄙的手段企图霸占她,她的父亲为了保持自己女儿的贞操及尊严而亲手杀死了她。这是莱辛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他通过戏剧告诉民众,权利集中于一人手中,人民、国家的利益会遭到严重的损害。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创作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自杀前,看的正是莱辛的作品。“昨夜要的酒他只喝了一杯。书桌上摊开着一本《艾米莉亚·迦洛蒂》。”[1]这就表现了歌德对莱辛作品的喜爱,及他对启蒙运动理论家莱辛批判思想的继承。另外,《少年维特之烦恼》1771年 6月 16日维特写给威廉的信中,描写了主人公和绿蒂跳完舞之后在窗边的一幕,他们在对话中提及了克罗卜斯托克及他的“壮丽颂歌”,克罗卜斯托克是启蒙时期德国重要的诗人,他的代笔作《救世主》完全使用德语语汇写作而成,并根据语言需要创造了新的词汇,推动了德国文学的发展,在德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人公之间的简单的对话充分表现出歌德受启蒙时期作家克罗卜斯塔克影响之深。狂飙突进运动继承了启蒙时期喜爱的表现民族风格的文学样式——诗歌和戏剧,席勒接受了莱辛创造展现德意志民族风格的戏剧的思想,创作了《阴谋与爱情》、《威廉·退尔》等多部著名戏剧,代表作《阴谋与爱情》揭露了德国上层统治的腐败生活。可见,狂飙突进运动是继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狂飙突进运动和启蒙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本质上完全一致,不同在于狂飙突进运动用奔放感情表达反封建心声,启蒙运动用冷静理智来说明封建主义不合理性[2]。
在清朝积贫积弱的形式下,1880年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求学习西方的技艺,富强中国。实践证明,维护封建传统是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按照西方的模式以救亡保国为宗旨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而这次自上而下的运动仅仅维持了 103天就宣告了失败。在维新变法的影响下,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八股文的科举考试制度,实际上八股文这种写作方式还在民间流行。维新运动的失败,促使梁启超抨击中国人的奴性,梁启超在接受启蒙文学后,说出了“吾爱儒学,但吾更爱真理”的名言。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也被袁世凯篡得了果实。1915年,袁世凯从事封建帝国仪式,在学校重设儒家经典课程,于 1915年 12月称帝。帝制和保守派总是用传统的儒家文化来支撑自己。五四启蒙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感受到的是深刻的绝望,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甚至认为,中国的贫弱面貌也是由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鲁迅曾经把中国的传统比喻为坚不可催的监狱:“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而入死亡,并不感到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认为对得起他们么。”[3]441鲁迅指出了传统文化的腐朽,并认为能够从中惊醒的人势力的弱小。因此,为了革命的彻底性,知识分子引进了西方的“民主”、“科学”的口号,批判传统儒家思想,认为孝道是中国奴性的根本,他们采取的欧化汉字、兴起白话文等一系列举措都是对传统的一种反叛、断裂。1916年 2月易白沙第一次发表了反孔的论文,他深入分析了统治者强制人们尊孔的原因。之后,陈独秀、吴虞、鲁迅等人对孔教进行了深刻的批评。陈独秀在《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中指出了孔教与现代生活的不合时宜,“孔教不适于现代日用生活之缺点因此完全暴露,较以孔教为宗教者尤为失败也。现代生活以经济为命脉,而个人独立自主乃为经济学生产之大,则其影响遂及伦理学,故现代伦理学上之个人,人格独立与经济学之上”,“我愿世之尊孔者勿盲目耳”[4]。1917年 1月,他接着在《新青年》上发表《再论孔教之问题》,说到了人类将来的信仰必以科学为正规,一切的宗教都是在废除的行列中。1917年2月,吴虞在《新青年》发表《家庭制为专制主义之根据》攻击了孝道,他指出孝道扼杀了个性,压制了人的感情和理智,儒家的孝悌二字是千年来专制政治家族制度的根源,在此,作者把儒家的孝道比作洪水猛兽,认为孝道禁锢了人们的发展。1919年 11月唐俟在新青年中发表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对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了意见,批判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的问题。对于中国文字质疑始自钱玄同,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中国文字是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以至于以后的一些文人学者想把中国的象形文字改成拼音文字,民族灵魂鲁迅在《汉字和拉丁化》、《门外文谈》、《中国语文的新生》、《关于新文字》和《论新文字》这些篇章中阐释了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和要推行大众语文,必须用罗马字拼音的观点[5]。中国传统的京剧在当时也成为了受攻击的对象。胡适认为中国的戏剧没有悲剧,提倡中国的京剧应该改为不唱不舞的形式。鲁迅在《社戏》一文中写到了 1902年至 1922年之间对京剧的印象:“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后都没看出什么来就走了。”[3]587京剧留给鲁迅的印象就是冬冬喤喤的响声。吴宓作为白璧德的学生,他宣传弘扬中国文化,便有了“封建伪道士”的称号,可见这一时期知识分子思想的激烈程度。
五四知识分子意识到,共和政体的理想无法实现,要挽救中国落后的局面,必须吸纳西方先进文化,所以启蒙者对中国文化彻底进行了革新,这是对儒家传统的一种反叛,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质疑态度和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这种怀疑精神是时代的产物,但任何事物在接受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限度,所谓过犹不及,把西方发展进程当作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本身是值得人们怀疑的。一个民族要想在世界中得到认同就不能损失它的民族性,否则,一个民族就会消弭在世界的现代性中。孔子学说如西方的宗教的作用,用道德约束人的行为至今仍有它重要的意义,象形文字是中国的传统不能否定,京剧是民族的遗产不能遭到破坏,并不是中国学习了西方的一切就能强大起来。这是知识分子试图用最快速的方式打破传统势力所提出的举措,我们在看到其重要意义时也不能忽略掉其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 德国从民间吸取文化与中国从海外借鉴经验
由于对各自传统的态度不同,两国知识分子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思想启蒙的目的。德国注重从本民族内部吸取文化精髓,而五四启蒙时期的知识分子注重从海外借鉴经验,二者最终的目的都是借助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对封建势力的反抗。
启蒙者赫尔德是狂飙突进运动的理论家,1770年他与歌德在斯特拉斯堡的会面被后人认为是这次狂飙突进运动的开端。他的历史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对德国等各个欧洲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赫尔德关注民歌,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民歌的搜集。民族应该有自己的文学传统,正是因为当时的德国文学受到法国等各国家的挤压,赫尔德才想借助于德国传统诗歌想摆脱其他国家文化上的控制,从而发扬德国的文学。他注重从民歌中吸取营养,并对民歌的历史价值和民族主义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在民歌的研究中,形成了“自然诗”的核心概念。赫尔德强调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就是民歌。民歌积淀了本民族的文化,能够强烈唤醒本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想要弥补民族过去和现在的裂痕,只有通过民间诗歌来寻找。赫尔德不仅搜集本国的民歌,还搜集其他民族的民歌,尤其是波罗的海沿岸和斯拉夫各族的民间创作,一切符合他关于民歌的设想,都集中起来。赫尔德出版的《民歌集》在其去世后被米勒命名为《民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的确,他收集的各种语言的民歌,展现了各族人民的文化底蕴,这表现了赫尔德在继承本民族文学的特点的同时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赫尔德在斯特拉斯堡采集民歌时,歌德曾作为他的助手,广泛接触到了民间的创作,并深受赫尔德的影响,歌德创作的《野玫瑰》等诗歌带有浓重的民歌色彩,他注重从民间吸取文化正是狂飙突进运动的知识分子要保持德国的民族性的体现,如他在《歌德谈话录》中所谈,一个国家应植根于本土,并出自本国的需要,而不是一味摹仿外国的东西才是好的,对于某一国人民处在某一时代是有益的营养,对于其他国家人民也许就是一种毒药。另外歌德于 1827年提出的“世界文学”与赫尔德重视民歌收集密不可分,赫尔德所收集的德国、英国、希腊、丹麦、意大利等国家的诗歌,使歌德看到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他所构建的世界文学就是要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明。他试图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学。
五四启蒙运动更多的是从海外各国借鉴经验,在指导思想上,五四运动“民主”和“科学 ”的口号就是在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下形成的。法国理性启蒙思想给了中国知识界重要影响。另外日本在 19世纪的启蒙文学中叙述了诸如本国语言、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国民性的缺陷和传统奴役性思想的危险,触动了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关于本国相关问题的思索。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蔡元培这些文人作为五四启蒙运动的先驱,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国外思想的影响,他们带着挽救祖国命运的使命到西方学习先进的思想。陈独秀 1915年从日本回国后创办了《新青年》杂志,标志着一个根本性改革运动的开始。这个运动由蔡元培 1916年从法国回国后着手重建北大而加强。1917年夏季,胡适从美国回国,加入了这些新知识分子领导人的行列[6]。这些领导者接受了西方文艺思潮的理论,胡适于 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第 2卷第 5号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受了象征主义的影响。陈独秀依据西方的进化论观点提倡文学革命。在文学观念上,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接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揭露问题,表现人生,摈弃了过去僵化的古文。鲁迅的《阿 Q正传》、《少年闰土》都揭露了封建道德对于国民的摧残并且展现了中国的国民性问题。中国青年男女走出了封禁婚姻包办的制度,争取婚姻自由。《新青年》发表的新诗刘半农的《卖萝卜的人》和沈尹默、胡适的《人力车夫》都揭露了社会问题,表现了劳动人民深重的苦难。这些作家所采取的写实主义手法是在从海外借鉴的经验。如胡适 1918年 6月在《新青年》发表的《易卜生主义》,作者通过分析《复活日》,指出了易卜生的人生观是写实主义。作者认为现在的社会是男盗女娼的社会,因此借鉴易卜生的方法就是要说老实话。胡适通过易卜生的话说出用写实主义的方法作用是能够实现自己精神上的清净,同时也是每个作家应对社会尽到的责任。写实内容涉及到家庭及社会,通过易卜生的戏剧批判中国家庭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唤醒国民维新革命。胡适 1919年 4月发表在《新青年》中的《实验主义》介绍了欧美的哲学思潮,在本篇中胡适论述了实验主义这个名称的由来,实验主义是欧美很有势力的一派哲学。作者指出这种哲学最注重的就是科学实验的方法,它完全是近代科学发展的结果。实验主义认为,科学家对于科学律例的态度的变迁是,从前的人以为科学的律例都是一定不变的天经地义,现在知道所有的科学律例都是一些最适用的假设,不过是现在公认为解释自然现象最方便的假设,这一天经地义的科学如今都变成了人造的最适用的假设,这种对科学律例的新态度是实验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根本学学理。他只承认一切都是假设,假设的真不真全靠他能不能发生他所应该发生的效果[7]。这就与中国儒家荀子主张的“物类不悖,虽久同理”大相径庭,胡适是为了说明古人留下的学说不是亘古不变的,需要用怀疑的精神重新审视传统思想,打破一切固有模式,通过宣传西方的哲学思潮从而为中国的反对传统提供理论支持。这一阶段,知识分子还陆续介绍了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诸多西方理论,以服务于中国的反封建运动。1917年 11月 7日俄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探索救国的漫长道路中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他们借鉴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从 1920年起,《新青年》介绍俄罗斯的文章日益增多,描绘了苏维埃政府及俄罗斯社会生活等状况,他们深入、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借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指明方向。因此可以说,中国对海外经验的借鉴超越了文学、哲学,发展为社会主义道路的借鉴。
三 德国对“天才”的个人主义宣扬与中国发起全民性运动
德国的青年知识分子重视“天才”的力量。在他们眼中,天才改变了世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这体现在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代表歌德、席勒的作品中,他们塑造了一系列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这些青年作为反叛者,为理念中的理想社会、人的自由而纷争,难以与社会融合到一起。
歌德采用书信体形式写成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他向往自由、具有意义的生活,但封建社会中腐败的官场、庸俗的市民等一切社会状况使得他企图钻到爱情的小圈子中。在绝望时绿蒂的出现使他看到了希望,她的单纯和善良让维特感受到生命的意义,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但由于封建等级差别和社会制度的影响,他又不可能和心爱的绿蒂结合,在爱情和事业都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维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挣脱了封建束缚,从想要却又不能所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维特是歌德塑造的天才形象,他向往美好的生活,为之独自挣扎,但以悲剧而告终,主人公叛逆精神曾影响了当时德国青年的行为。维特无法适应社会,找不到出路,只能导致自己的毁灭。维特的形象中有歌德的影子。不同的是歌德到魏玛后丧失了自己青年时的热情及批判精神,从狂飙突进运动的实践者转向了德国古典主义作家之一,在德国严峻的政治形势下,歌德选择了妥协与媚俗,歌德自己总结是青年时代已过去,步入中年让人丧失了锐气的原因。德国的作品一大特点是善于写人乃至家族的发展史。“浮士德精神”现在已经深入文学爱好者的头脑中,它是歌德创造的又一伟大形象,浮士德渴望走出书斋,为了追求人的理想和价值甚至将自己的灵魂与魔鬼靡非斯特作为赌注。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对古典美的追求都不能使他满足,最后在为了人类共同幸福的事业上希望得到片刻的停留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浮士德体现了永不满足的、富于开创精神的资产阶级的形象,但固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又不可能不失败,这也是歌德塑造的天才形象之一。
席勒作品《强盗》的主人公卡尔对当时的封建社会、虚伪的宗教不满而加入了强盗队伍,他的崇高理想:“德国将成为一个共和国,罗马和斯巴达与之相比,都不过是些尼姑庵”,表达了他渴望德国统一的心理,但最终也得不到人们的支持,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阴谋与爱情》描写了政治分裂的封建德国,写出了丑陋的宫廷生活。宰相的儿子裴迪南与平民音乐家米勒女儿相爱,但在宰相的阴谋和社会的压迫下双双殉情自杀。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刻画的都是具有反抗封建压迫,渴望自由、和平的“天才”形象。天才是狂飙突进作家崇拜的偶像,他具有创造性,“天才和创造力很接近,因为天才到底是什么呢?它不过是成就见得上帝和大自然的伟大事业的那种创造力,因此天才这种创造力是产生结果的,长期起作用的”[8]。歌德和席勒只宣扬天才的作用,实际上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他们所处的时期,是德国历史上四分五裂、命途多舛的时代,凭借自己无法改变现状,便通过塑造一系列天才形象宣泄自己的苦闷,主人公都在凭自己的才智同封建专制制度、同反动的教会思想体系进行斗争,但理想的人物又是以悲剧命运而告终,这体现了作者的心理,天才只是作为艺术而存在,他不具有拯救社会的能力。软弱性和妥协性注定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失败。
中国的五四启蒙运动旨在唤起全民族的力量,知识分子开创了各种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是最早的文学社团。怀着美好希望但又在黑暗社会中非常苦闷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文学来表达政治上的苦闷和人生的理想,1921年 4月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人在北京成了文学研究会,创办了《小说月报》、《文学月刊》等刊物,《小说月报》从鸳鸯蝴蝶派刊物变成了纯文学的刊物,这本身就是一次新旧力量的对比,在创刊词中说出此刊物就是要给社会贡献力量的。他们实现了自己的宗旨,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唤起民众的问题意识,旨在用文学来团结体人民,发动全民的力量,共同反抗中国传统势力和抵御外国侵略者的压迫。其他主要的社团还包括有 1921年 7月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田汉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创造社,这个社团在文学青年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创造社前期的刊物就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至后期又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新思潮》月刊等,这些刊物给了中国青年方向,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郁达夫的《沉沦》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国外的苦闷,而这种苦闷饱含着作者的期待,呼唤着中国的强大。郭沫若诗集《女神》是作者执着追求真理和光明的创作,他的铿锵有力给中国青年以巨大鼓舞。五四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不是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委婉地通过塑造理想社会或通过天才的勾勒表达一种人生理想,而是直接批判落后的制度及社会的腐朽状况,表达他们的渴望。《中国国民性及其弱点》、《偶像破坏论》等多篇文章从现实角度分析了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存在的问题,具有深刻性和启发性,鲁迅的创作《少年闰土》、《故乡》等文学作品都是对国民性问题的探讨。毫无隐晦的叙述就是要在中国掀起一场骤风暴雨式的运动,彻底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他们的创作对中国民众产生了号召性的影响。
中国五四启蒙运动与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都是要反对腐朽的封建势力,建立自由、平等、文明的现代文明秩序,两国的知识分子都在不懈地追求这一秩序的建立,它们在历史中是不可磨灭的。其中,知识分子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书写了历史,影响了各自国家文学及社会历史进程,但同时他们给现代知识分子以启示,知识分子不但要恪守自己的信仰及追求,还要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地位,不能消弭在世界的现代性中。无论怎样,他们的精神鼓舞着现代人们不断追寻人类共同的目标,构建理想的家园。
[1]歌德.歌德文集:第 4卷[M].王荫祺,杨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24.
[2]余匡复.德国文学简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8.
[3]鲁迅.鲁迅全集:第 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陈独秀.孔子与现代生活 [J].新青年,1916,2(4).影印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5]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 [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83.
[6]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42.
[7]胡适.实验主义 [J]新青年,1919,6(4).影印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8]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51.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May Fourth Enlightenment Movement of China and Gale Breaking out Movement of German
XIE Ying-m ing
(Literature Department,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089,China)
Chinese May forth movement and Germany gale breaking out movement were both carried out to combat the rotten feudality for the final establish mentof a modern civilization order based on freedom and equality.That was pursuited with great efforts by the intellectuals in both countries.The comparision between those two movements allow us to identify the far-reaching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ies made by those intellectuals in their attempts for the change of their motherland’s fate,but also enable us to detect the hidden shortcomings in those two movements in some way.
Chinese May fourth enlightenment movement;Ger many gale breaking out movement;anti-feudalism
(责任编校:文中)
G04
A
1673-0712(2010)01-0049-05
2009-12-09.
谢樱溟 (1985-),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欧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