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憨山花鸟画艺术对湖湘文化的传承
2010-04-07刘瑛刘琳
刘瑛,刘琳
(1.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2.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信息技术系,湖南长沙 410002)
论王憨山花鸟画艺术对湖湘文化的传承
刘瑛1,刘琳2
(1.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2.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信息技术系,湖南长沙 410002)
出自湖南湘中地区的当代花鸟画家王憨山的艺术风格集“土气”、“大气”、“才气”、“文气”于一身,其艺术风格与湖湘文化息息相关。
王憨山;花鸟画;艺术风格;湖湘文化
湖南,楚文化发祥地之一,这片曾为屈子吟咏、太白寄情、子美寓魂的铜黄热土,曾是大道兴盛,儒学风行。道南正脉,殊荣千秋,盛于宋明扬于今时的湖湘文化,化尽鲜和的源源血液,不息地滋养潇湘这片土地和活跃其间的风流儿女,其仰仗的是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魂灵,流动的是潇湘独具的霸蛮睿智的血性。
出自湖南湘中农村的花鸟画家王憨山在 20世纪末的中国美术界脱颖而出,其艺术风格集“土气”、“大气”、“才气”、“文气”于一身,而正是这种朴实淳厚、稚拙大气、清新刚健、富有泥土气息不同于其他文人画的独特之处,深深打动了观者,也震撼了中国美术界。
王朝闻这样评价王憨山:“你们湖南出画家。不能说你比齐白石高,也不必说齐白石比你高。每人有每人的长处。各人发挥各人的长处。”[1]
他拿王憨山与同是出自湖湘的绘画大师齐白石相提并论了,可见王憨山的画具有多么大的感染力。
的确,“憨山”,他的画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憨憨的、拙拙的,像一股带着乡村清气、泥土芳香的弥久山风吹向了繁华喧嚣的工业都市,让整日在鳞次栉比的高楼、纷攘烦杂的街道中疲于奔命的现代人有荡涤尘埃、澄心清神之感。正如徐复观所说:“由机械、社团组织、工业合理化等而来的精神自由的丧失,及生活的枯燥、单调、乃至竞争、变化的剧烈,人类需要炎暑中的清凉饮料性质的艺术。”[2]王憨山的艺术就如同这炎暑中的清凉饮料,有减浊的作用,能净化人的心灵,使人通体透亮。
这位与曾国藩、齐白石是小同乡、常年居住在农村的画家王憨山以湘人自居,画如其人,人如其文,体现的正是一种湘人所特有的霸蛮精神。蛮,是一种忍性外露;霸,则为一怀才气内涵,能在画文中流走蛮劲和霸气,其笔是稳健的,其情是真挚的,其魂其灵于悄然又默然之间自刻湖湘文化的标识。
一 大风起兮云飞扬——大气
湖湘文化早期受屈骚传统、楚汉浪漫主义传统以及长期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传统的影响,追求闳阔、奇拙、壮伟、饱满、天真、狂放、浪漫的阳刚大美。《蕙风词话》论词主“重、拙、大”,王憨山也恰恰把它作为自己对艺术的审美追求。其作品开张胸臆,刚健清新,小题材画出大气象。
王憨山不但从自身心源去培养挖掘,也向自然社会万物取经:楚辞的浪漫悲壮、豪迈开阔;汉俑的古拙、质朴;汉画像砖的灵动,简洁;湖湘民间艺术的纯真热烈、夸张直白、强悍刚直;自然界中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审美存在……他都从中广泛地吸收艺术营养,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自己磅礴大气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构图是饱满的、充实的,方拙的,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大。造型重大形和大势,以神似入笔。用墨用色取大浓大淡,以“给足”为要旨,认为“给足才有分量”。作画放胆落笔、意匠险拙、气象博大。看他大浓大淡的山溪跳蛙、坚硬挺拔的游虾、墨色俱足的红锦鲫、群栖群聚的麻雀、姿态雄强的斗鸡、挟风带雷的苍鹰等等,都在“有分量”上下足了工夫。饱满的构图、饱满的笔墨、饱满的色彩、饱满的题字,给人以“真力弥漫”、“浩气充沛”“神完气足”等同生命相关的健康感觉,重拙给人的感觉就是元气浑厚,不以小巧示人,绝无柔媚雕琢之态,喷发出一种不可压抑的力和气势,故有大美。有如中央美院周建夫先生对他作品的评价:“一股大风来了,一个很大的声音来了”。
秦以力健闻名,汉以气厚著称,唐代以前的艺术都把具有力度气势和阳刚美的作品视为正宗和欣赏的主流。吴道子被称为“百代画圣”,他的画气势磅礴,“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发”。宋代以后,社会审美观发生了变化,把追求幽远萧瑟之意境的柔美立为正宗,主张以诗入画的王维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到董其昌倡“南北宗论”,把王维一系定为正宗,延续下来至明清,直到近代,国家危亡之秋,变法图存深入人心,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磅礴雄浑之气再度崛起。“艺术似乎是小道,恐怕也不是小道,它的方向可影响一个民族。审美观是一股潜流,它‘强’则民族强,它‘弱’则民族弱。历史之实正证实了这一点。”
王憨山正是继承了吴、齐、潘以倡导的阳刚大美,而且相比之下,王憨山的花鸟画更加简洁、明朗、直白,因而也更加强烈地体现了湖湘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大气风神的精神境界。与当代以西方现代艺术观念营造的现代水墨相比,王憨山艺术全力弘扬的是中国审美精神的民族性,与秉承明清文人画相对纤弱柔靡的新文人画相比,王憨山极力倡导的是唐宋绘画的磅礴大气。可以说,王憨山的“重、拙、大”之笔墨建构在形式上本身就具有了“独立于现存秩序并反对它的意识形态”、“艺术在社会冲突对抗中,表现出的预示着个体的完满和自由得以实现的审美因素”[3],这就是说,王憨山艺术的“重、拙、大”是对当代社会和当代精神文化中矫饰、浮躁、俗媚、萎靡等的一种反驳与批判。也许,这正是他在当代中国画坛横空出世、惊倒四座的根本原因。
二 妹妹好比牵牛花——土气
湘学表现出强烈的原道意识,重感性,重自然之灵性。在中国现代工业文明发达的大潮中,在“人与自然疏离”的关口,王憨山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乡村,回到自然,自号“田园宰相”,直面田园。日子里,他画虫鱼鸡虾、也画春草池塘;画雏雀野牛、也画柳荷蔬果。在这些鱼、虾、鸡、野花、萝卜等湖南农村特产上,看到的是自然的灵性,凝聚着憨山老人对湖湘土地的深深挚爱,浸透着来自中国民间土壤的芳香。
特别是在他晚年变法时,大胆地将民歌引入国画中,并借鉴滩头年画的形式来进行创作,搞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土得出奇的“民歌系列”。如民歌《牵牛花》:
传记史学是以史学传记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史传发展规律,属于历史学的边缘学科。传记史学基本理论的解决有利于传记史学的深度发展,传记史学定义的界定使得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日益明晰,传记史学学科属性的界定使它与其他人文学科划开界限,这种学科独立化是很有必要的。虽然传记史学还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可喜的是现在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到传记史学的研究,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相信随着传记的日益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崛起,传记史学的研究队伍会日益庞大。
妹妹好比牵牛花,缠住哥哥往上爬。
旁人要讲由他讲,雨打风吹妹不怕。
他觉得把牵牛花比作情妹,不怕雨打风吹,那股蛮劲,那个野味,和文人眼中的牵牛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当即便把这首民歌抄下来,回家奋笔疾写,即兴创作出笔墨色彩近似于民间木版年画的写意国画《牵牛花》。
再如《村姑黑牛图》中的题词也是一首情歌:
妹在山下看黑牛,哥在山上打石头。
石头打在牛背上,看妹回头不回头。
图中主体是用浓墨阔笔涂画出的黑牛,以及类似于用儿童简笔画勾画出的村姑,画中没有传统的笔墨功夫,也没有鲜艳润泽的色彩与之衬映,有的只是大片的黑墨块与几笔单纯随意的颜色。看上去笔墨过于板结,形象过于笨拙,但是,这种稚拙、粗犷,不合艺术常规的画法反而使整个画面透出质朴、率真的淳风之美。而大璞不雕、返璞归真正是许多艺术家向往的境界。王憨山从理性的观念出发,运用意象造型手段 (夸张、变形等)来进行创作,这使作品在笔墨、色彩、造型等方面展现出童心般的情趣来,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他要将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爱,对民间艺术抒发感情时的无遮无拦、对老百姓的艺术追求的理解综合起来,将写意花鸟画从民歌、民间木版年画中化出来。
后来,王憨山一连创作了《莲与鱼 》《扇 》《稻穗 》《剪子》等一批“民歌系列”,都是天真直白,极富民间情趣。他独出心裁地将湖湘民间歌谣的内容引入到国画创作中,将民间的“野味”、“土味”做到了极致,形成了他与众人迥然不同的极富民间土味的独特画风,令人耳目一新。
三 天若有情天亦老——才气
晚年久居乡村的王憨山,鸡犬鸭猫,缠脚为伴;瓜棚柳荷,满眼生机;虫吟蛙鸣,不绝于耳。他笔下所描绘的这些田园生灵,造型奇拙,构图惊险,神情刻画入骨三分,表现了画家的才情和修养。
内容之日常生活小景,是文人画所不屑的,可是在他的画里却怡然一派天真活泼,描绘的就是当下的生活。一架丝瓜、几兜白菜萝卜都是王憨山手中的题材。“写得一架青瓜卖,市面菜价贱如泥”(丝瓜),“此生不向花前醉,咬得菜根始丈夫”、“士大夫不可一日忘此味”(白菜萝卜)。民间日常琐事,均趣致盎然。向来是文人意趣的水墨,在他,何尝不是水灵灵的日子。
写意画的“写意”,可用“托物遣兴,借物抒情”来概括。“兴 ”须雅 ,“情 ”要真。无雅 ,兴则俗;无真 ,情就假,这是作品的关键。王憨山用朴素的艺术语言,描绘了山区农村平平淡淡的生活,真实、生动、亲切自然,没有矫饰,没有虚假和做作,有的是他对生活的感悟,也是他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他是醮着自己的心血在作画,他把自己的实感真情,熔铸在自己的丹青水墨之中。他不是在“玩”艺术,而是以尽情挥洒、痛快淋漓的笔墨,本色的展现自然,展现自我。他笔下的花鸟虫鱼,天趣充盈,生机勃发,生动表现出大自然雄强的生命力。
我们来看他笔下的生灵,有眼睛里闪烁着无限爱抚与欣慰的鸡妈妈,有双目炯炯傲然屹立的雄鸡,有红眼圆睁、虎视眈眈正在肉博的斗鸡,也有戴着镣铐跳舞题为“遵古法制”的“赖抱鸡”!他画的雏鸡常常是一群群的,它们乱挤乱扑腾,好像在争吵一般,一种暖洋洋的舒心感觉扑面而来。还有在急流中振臂弹足、踩波踏浪而来的虾兵蟹将,有溜滑肥壮、散发着泥腥味的鲜鱼,有张着好奇的滴溜圆眼、熙熙攘攘的麻雀儿,也有利目锐嘴、双翅高耸的老鹰等。真是此物此景只应人间有,此情此趣实自民间来。没有真情雅兴,哪来如此细致的观察与体会。
而其题款又常赋予画面一种诗意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便觉春光四面来”,给群鸡在花叶间的散步蒙上一层温馨的感觉。在《五德图》中,王憨山给雄鸡赋予人格,称其“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当前敢斗者勇也,食相呼仁也……”引出无穷的画外之音,其独特魅力由此而生。《鸡虫得失无了时》,众雏鸡追逐小虫,人或以为其小,而人所逐名利,在造化眼中恐怕也如小虫一般吧。
四 尽付庄周一梦中——文气
“六分读书”的努力,使王憨山的诗文书法同画一样粲然可观,升华了篱落池塘的小天地;他将目之所见、情之所系的田园生活与怀有的艺术理想结成一体,将乡村景色化为文心,融入笔端,灵犀相通,物我交融,意境开阔、神韵隽永。正如他在题猫蝶图诗云:“花花草草飞飞蝶,尽付庄周一梦中。”
王憨山作画时,如同氤氲在田园这个艺术世界中,为这世界的香、声所拥抱,心依竹而弄影,情因梅而送香,盘旋在众生之界,寄托自己的幽思。他的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虽是一花一草、一树一石,但其心中却有影,有情,更有诗。他读楚辞几乎到了神情俱忘的境界,完全融入了楚辞创造的世界中,他的花鸟画也继承了楚辞天真浪漫式的传统,他的花,无一笔是花,他的鸟,无一笔是鸟,笔墨零乱、笔情恣肆处,正是其用思处。
王憨山的画也从微小处入手,而寄超越之思。他能于极平常、极普通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看到世态人情,看到大千世界,能于小物象中。他说论画写意,是在“动于情趣,发于意旨,达于神韵。这情、意、达的发挥,又是由其人全部修养所决定的。”如《越过洞庭路八百》中画家以拟人手法画出的七只麻雀,成北斗七星状,正振翅结队向前奋飞,或引颈追随,或低首探路,神态各异,活泼而有韵致,其下是大笔横扫出的蓝黑水面,一首辽阔悲壮的洞庭吟便响彻云霄。八百里洞庭,晴日烟波浩荡,雨天浊浪排空,小小麻雀要飞过去,谈何容易!表达了画家既欢欣又沉重的复杂感情,这简直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好汉歌!
王憨山艺术鲜明的个性,源自大自然的造化,源自他丰富的学养和扎实的功底,源自湖湘文化的熏染。王憨山经过毕生探索,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主动地引湖湘精英文化与民俗文化于自己的国画创作中,创造出他集“土气、大气、才气、文气”于一体的独特画风,如一座敦厚憨实的山峰巍然屹立于中国画坛,形成了风靡于当代中国画坛的一个“憨山现象”。
[1]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4]朱汉民.湖湘学术与文化研究 [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5]朱剑宇,李希特,王国辉.憨山世界 [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6]罗世平.王憨山艺术研究 [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4.
On Inheritance of Wang Hanshan’s Art on Painting of Flowers and Birds to Huxiang Culture
LIU Ying1,LIU Lin2
(1.Institute of Design Art,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410004,China;2.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First Normal College of Hunan Province,Changsha,410002,China)
Wang Hanshan’s art,who is a contemporary painter of flowers and birds,possesses“rustic”,“great momentum”,“rich talent”,“force of writing”characteristics.His art style is closely linked to Huxiang culture.
Wang Hanshan;painting of flowers and birds;artistic style;Huxiang culture
(责任编校:松仁)
J203
A
1673-0712(2010)01-0042-03
2009-11-12.
湖南省科技厅项目(2009ZK4004);湖南省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资助课题 (XJK08QXJ001).
刘瑛 (1974-),女,湖南涟源人,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研究;刘琳 (1975-),女,湖南涟源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