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2010-04-07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刘 畅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 11605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刘 畅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 11605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在英语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透过文化差异现象看其本质,把中西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从而使学生成功地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从而使学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

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策略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若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便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言,因此,以传授、训练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英语教学,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活动。现代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一般意义上说,即培养学生用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从微观层次上讲,是培养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与具有英语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即所谓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学习语言、使用语言,也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正确适当地使用语言。然而,由于传统语言研究,无论是索绪尔还是乔姆斯基,多注重纯理论和形式语言,几乎不考虑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受此影响,在我国外语教学中,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本身,尤其是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内涵,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文化教学策略

1.加强宏观管理

(1)完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建议《大纲》中明确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和培养目标,对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还应提出具体要求,就像规定听说读写译能力那样,规定学生要掌握哪些交际策略,学习哪些交际习俗、礼仪、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一个完整翔实细致的教学大纲会给教学活动指明方向,给检查和考试提供依据。

(2)加强大学英语的教材建设。我们应及时地科学合理地编写一套最能与时俱进的教材,教材编写思路应从以语法为纲,以语言为中心转向,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主,以内容为中心的思路,这一“内容”是指文化教学内容,这样的教材将语言知识、语言能力、素质教育和趣味性融为一体,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

2.调控微观举措

(1)开设选修课,加强教育引导。选修课的内容应以交际文化为主,知识文化为辅。内容包括问候、称呼、禁忌语、恭维语及祝贺等,还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时间、价值观的取向等。

(2)改进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模拟情景,要有所针对地介绍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把语言放到具体的语用背景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语言“鲜活”起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交际能力,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语用错误。沃尔夫森指出:“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言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是比较宽容的,与此相反,违反了说话规则却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虽然语法等错误会影响交际,但听话人会立即感觉到它的实际意思,而且一旦意识到对方在语言、语法方面较差,对其就会更加宽容。然而,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语用方面的错误一般是不可原谅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会因使用者的历史、背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而承载着某种特别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3)其他形式的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不但可以在语言教学上进行,而且还可以利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广。如有条件,可以请一些外籍朋友与学生们进行直接交流,或以讲座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域外的社会生活风貌。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文化背景知识更易为学生们记忆、领会和掌握。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交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交际能力的强弱便成了衡量英语水平高低的一种尺度。因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语言。这不仅是现今教材所实施的交际教学原则的要求,而且更是国际交流的迫切要求。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的英美文化修养

教学以学生为主,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及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就如导演一样总领全局,要组织、引导学生的教学活动,安排恰当的活动内容及方式,并做到答疑解惑。外语教师应该是恰当的文化内容的传授者和获取文化背景知识的促进者。教师应以身作则,积极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为了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应自觉学习,不断丰富自身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积极创造和把握机会,不断加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

2.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强化语言使用时的文化敏感性

在英语教学中应适度地、有选择地、比较系统地将目标语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中,使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学生增强文化差异意识,认识并接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了解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

3.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际场景

语言学家 Heaton说过:“课堂中的交际越真实,越频繁,自然环境和课堂环境学习的界限就越模糊。”因此在课堂内容上我们用加入大量的以学生为主导的练习方式给他们营造一个真实的交际场景,即使一旦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类似的语境,学生也能从容应付。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辅助教学,使其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把社会带进课堂,学生从中既可以看到形象的动作、姿态、表情,又能听到纯正的现场语言交际,从而感受到最真实的文化生活环境。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不断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提高学生的文化差异敏感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教师最注重的还是外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很多教师对传授文化素养重视不够,部分学生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只是认识几个英文字母和词汇,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综合交际能力低下。学生如果仅具有语言知识,而缺乏应用能力,仍然难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此,把交际能力等同于语言运用能力,就会忽略对文化因素的教学,而这正是当前外语教学中的一大误区。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向中国大学生教授英语就面临着两种文化相碰撞和融合的过程。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界越来越认识到语言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是否把跨文化教育纳入英语教学内容已经成为区别传统英语教学和现代英语教学的主要标志之一。

[1]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2]孙红琼.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优化构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3]张艳威,许巧军,李人侠.学习自主性研究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9).

[4]李明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5).

H319

A

1008-469X(2010)06-0088-02

2010-08-16

刘畅(1977-),女,山东蓬莱人,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