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探究

2010-04-07杨曙红

关键词:重点学科文献图书馆

杨曙红

(河北工程大学 图书馆,河北 邯郸 056038)

高校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探究

杨曙红

(河北工程大学 图书馆,河北 邯郸 056038)

文献信息保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对文献信息保障能力进行评价可以有力地促进保障水平的提高。文章对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结合用户需求分析了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评价指标的设立提出了初步构想。

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

近年来,我国重点学科的迅速发展,不仅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文献信息保障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迅速发展中,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否能够与之相适应?目前高校重点学科的文献信息满足度如何?重点学科文献信息满足度应该达到怎样的量化标准?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一个包括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在内的完整的文献保障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指导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建设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进行了广泛的文献调研,证实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本文旨在这一方面进行一些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一、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的理论思考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资源库”中,笔者以“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等为检索词,从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对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研究进行了详尽检索。检索结果非常有限,只有卞福荃等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科文献保障体系评价》一文中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进行了研究,而且仅限于对馆藏文献的评价。目前,更为全面、完善的关于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的研究尚未见到。基于此,笔者决定从图书馆评价的角度去研究这一问题,因为文献信息保障评价与图书馆评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图书馆是实现文献信息保障的主体,文献信息保障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二者密不可分,因此,学习和研究图书馆评价理论对文献信息保障评价的研究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和作用,对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研究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

对于图书馆评价问题国内外都有很多研究,西方图书馆的评价活动产生于 20世纪 30年代。1973年,奥尔 (R.H.Orr)发表的《测度图书馆服务的好坏:探讨定量评价的一般框架》一文,是早期西方图书馆评价研究中影响广泛的一个成果。奥尔指出,评价服务的质量的最终标准是它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而评价服务的价值最终必须依据的是通过利用服务而增加的成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情报学系教授巴克兰德 (M.K.Bucland)博士丰富和发展了奥尔的评价理论,他进一步肯定了奥尔关于图书馆好坏从质量和价值两个方面作出区分,并使用和发展了这两个概念。1990年,英国图书馆协会主席莱恩(M.B.Line)提出“好的”图书馆的核心标准是:注重服务,而不是注重藏书,但是为了实现好的服务,必须有丰富的馆藏,然而,馆藏再好也不能构成一个好的图书馆,除非更多地关注用户。为了在图书馆环境下运用和施行服务质量的概念,近些年来SERVQUAL理论逐渐引入,SERVQUAL是为服务性机构设计出来的一套完整的服务质量的客观评价工具,认为服务质量取决于用户所感知的服务水平与用户所期望的服务水平之间的差别程度,用户的期望是开展优质服务的先决条件,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就是要超过用户的期望值。SERVQUAL理论的引入,表明图书馆评价理论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内关于图书馆评价理论的研究大多是在以上理论基础上开展的,以学习和实践为主要内容。

图书馆评价涉及到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从现有的文献看,既有图书馆总体评价研究,也有从某一角度进行的研究,如图书馆管理评价、馆藏资源评价、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信息服务质量评价、读者满意度评价、资源共建共享评价等。总体上看,一方面,目前对于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的研究还未见之于文献,需要图书馆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讨。但是,另一方面,现有的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图书馆评价进行研究的文献则比较丰富,为构建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基础和实践方法,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二、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的特点分析

文献信息保障不是简单的文献拥有量,而是满足用户需求的保障,在建立文献信息保障中要以满足用户文献信息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可以说,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的特点是由重点学科的文献信息需求特点决定的。重点学科文献需求有哪些特点,或者说什么样的文献信息资源才是重点学科所需要的?从目前已有的研究资料中可以概括出以下五点:

(一)全面性

高校重点学科处在科学研究的前沿地带,在学科领域内担当着推陈出新的重任,其自身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全面的、丰富的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文献资源作支撑,因此文献信息资源要全面、系统,基本达到研究级,力求达到完备级。

(二)多样性

重点学科文献类型需求以期刊和图书为主,文献语种需求以英文为多。有研究者采用引文分析法,收集了重点学科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或者重点学科博、硕士学位论文,从引文类型、引文语种等方面来分析重点学科科研人员及其培养对象使用文献的情况,从而得出重点学科文献需求的特点。重点学科文献需求的种类较多,涉及多种文献类型,除期刊和纸质图书外,还包括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利、标准、技术规程、科技报告等。在引文类型中,期刊占据最大的比例,数值在 79.86%[5]和 90.60%[5]之间。在引文语种中,外文是最重要的语种来源,占各种语种文献的比例在 73.2%[6]以上,在外文文献中,以英文文献为主体,占 97.3%[6]。

(三)新颖性

重点学科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首先要能抓住并且突破学科前沿,从而推动学科向前发展。抓住前沿,首先有赖于掌握了多少学科前沿信息。只有了解学科最近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才有可能抓住和驾驭学科前沿,因此,重点学科的文献信息一定要保持新颖性。

(四)动态性

现代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应充分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换句话说,文献的收藏必须始终跟踪科技发展的前沿水平,收藏具有“高、精、尖”水平的文献,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重点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始终处于高起点和高水平状态。

(五)专业性

图书馆用户服务工作往往是面向用户开展一般的文献提供及简单的参考咨询,为学科建设服务则需要针对学科专业用户的学科知识需求,深层次组织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展各种针对性较强的学科知识服务。显然,重点学科建设给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重点学科提供的文献信息服务只有做到满足重点学科的需求时,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服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中,深层次信息服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有别于一般文献信息保障最为显著的特点。

三、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想

通过对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特点的分析以及参照大量已有的研究资料,笔者认为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考量:资源建设、资源质量、资源服务、资源利用以及资源共建与共享。其中资源建设和资源质量是保障的基础,资源服务是保障的核心部分,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对现有的各种载体类型的文献以及相关的虚拟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建立起特色化的全方位的深层次信息服务至关重要,可以说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是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体系评价的关键。资源利用则是从用户的角度对资源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行全面衡量和评价,建立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的最终目标是满足重点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所以用户才应是最终的检验者。此外,网络信息时代,一个图书馆无论规模多大,都不可能将所有文献收集齐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高校图书馆界已成共识,因此,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成为拓展重点学科文献保障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文献信息保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把资源建设、资源质量、资源服务、资源利用以及资源共建与共享这五个方面作为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的一级指标,那么对各项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和阐释则可以获得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一)资源建设评价

资源建设是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的基础,该指标用于衡量保障系统是否拥有能满足文献信息保障的基本条件,包含了四项内容,即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组织保障以及技术安全保障。制度保障是从学校对重点学科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以及图书馆是否建有详细的重点学科资源建设规划和细则两个方面来考虑;经费保障则是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占学校教育事业总经费的比例和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费保障力度两个方面进行衡量;组织保障是指图书馆是否建有重点学科文献采访机制以及图书馆与重点学科系、部资料室进行资源协作建设情况;技术及安全保障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满足需求程度、网络性能满足需求程度、信息安全与防范保障程度三个方面。

(二)资源质量评价

文献信息资源作为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的核心,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水平的高低。文献信息资源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结合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的特点可以从全面性、系统性以及新颖性角度对该项指标进行全面衡量。资源的全面性可以从学科文献覆盖率、学科核心期刊拥有率来反映;资源系统性可以通过资源学科结构合理程度、各类型资源互补程度、资源时间上的连续程度来测评;资源新颖性可以从资源老化程度和资源补充更新情况两个方面来考虑。

(三)资源开发评价

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是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的关键,而资源开发的能力和开发程度对信息服务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直接从这一角度对信息服务质量进行衡量,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即信息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信息开发与加工深度以及服务方式多样化程度。信息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包括知识结构合理性、业务技能掌握程度以服务能力三个方面;信息开发与加工深度可以从编制二、三次文献数量、建立链接的国内外重点学科站点的数量、建立本校重点学科特色数据库的数量、实体馆藏资源和数字资源的整合程度、馆内数据库整合程度等五个方面来衡量;服务方式多样化程度可以通过衡量个性化服务、定题跟踪、立项查新、网络导航、用户培训等各种服务方式的服务效果来测评。

(四)资源利用评价

资源利用是评价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它各项指标都是从图书馆角度进行的自我评价,而这项指标则是从用户角度对保障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客观地反映保障系统的资源与服务质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文献信息资源与用户学科专业的匹配程度、不同载体和不同语种文献与用户需求的符合程度、用户对馆员的服务品质及效率的满意度。文献信息资源与学科专业匹配程度可以从资源对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支持程度两个方面来衡量;文献与需求的符合程度,具体可以从用户对纸质文献、数字资源、中文文献、外文文献的满意度四个方面来测评;用户对馆员的服务品质及效率的评价可以从对现有信息服务方式、信息查询响应速度、信息服务效果以及培训效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五)资源共建与共享评价

我国图书馆之间正向多层面务实合作方向发展,协调采购和建设特色数据库是目前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共建的重要任务,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则是目前资源共享的主要方式,对资源共建与共享进行评价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衡量。

四、结语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构想,意在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同仁更多地关注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水平评价问题,从而促进科学、合理、完善的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评价标准或指标尽早出现,以便为研究制定高校重点学科文献信息保障发展规划提供量化、科学的依据。

[1]初景利.西方图书馆评价理论评介 [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3):53-60.

[2]王琼,吴娱,吴英梅.国外学术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60-85.

[3]徐建华.图书馆评价活动初探 [J].图书馆学研究,2006,(6):6-8.

[4]田苍林.论重点学科建设中的文献信息保障[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3):86-88.

[5]莫霄,孙逸玲.从引文分析看重点学科文献需求及资源建设—广西大学重点学科论文引文统计与分析 [J].图书馆界,2004,(3):14-19.

[6]汪新久,王桂清,刘秉文.重视文献资源建设,促进高校学科发展——药物化学学科博士论文引文分析 [J].图书馆学刊,2006,(6):46-49.

[7]尚长春,冯永才,吴肖.文献信息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保障[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9,(2):28-30.

[责任编辑:陶爱新]

The study on evaluation of document assurance of key university discipline

YANG Shu-hong

(Library of Hebei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38,China)

The docu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the important support strength to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Evaluation of document infor mation security may raise the safeguard level.The paper carried out basic research into evaluation of the key disciplines’docu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tried to construct a key disciplines’document infor mation secur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document infor mation security;key discipline;evaluation

G255

A

1673-9477(2010)02-0120-02

2010-04-17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编号:200902032)

杨曙红 (1971-),女,河北邯郸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献信息管理与开发。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文献图书馆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广东省重点学科:兽医学科
广东省重点学科:畜牧学学科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飞跃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