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模糊语言》评介
2010-04-05陈文君
蒋 跃 陈文君 寇 英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710049)
自Peirce(1902)首次提出“模糊语言”(vague language)的概念以来,模糊语言的研究逐渐进步和深入,相关著述不断出现。但真正以模糊语言为标题的著作并不多见,只是从1990年代以来才逐渐出现。如L.C. Burns所著“Vagueness: An Investigation into Natural Languages and the Sorites Paradox”(1991),Timothy Williamson所著的“Vagueness”(1996),Rosanna Keefe的“Theories of Vagueness”(2000),以及Timothy Williamson主编的模糊语言学论文集“Fuzzy Grammar”(2004),Joanna Channell的“Vague Language”(1994)。在国内引用率较高的模糊语言学专著当属伍铁平的《模糊语言学》(1996)和张乔的《模糊语义学》(1998)。
然而,这些著作对模糊语言在具体语境(尤其是口语)中的语用功能讨论不足。比如,没有具体解答如下问题:1)人们为什么在交际场合使用模糊语言?2)研究模糊语言对日常对话和写作到底有什么用?3)外语学习者需要学会如何使用模糊语言吗?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Joan Cutting在其主编的论文集《探索模糊语言》(VagueLanguageExplored)一书中着力回答了这些问题。该书共分4个部分,收录论文11篇,分别从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体裁分析、批评话语分析、交互社会语言学、跨文化社会语言学和语言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种社会场合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了研究,并就模糊语言研究应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该书出版于2007年,内容新颖,重在研究的实际应用,对我国模糊语言研究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故在此简略评介,将其推荐给读者。
在对模糊语言进行探索时,该书除第一章外,其余各章均由若干论文组成。笔者将按照论文的顺序来进行评介。
1.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是简介,由主编Joan Cutting撰写,是对全书的一个总体性介绍。
第二部分以“模糊与体裁”为主题,分析模糊语言在不同语境中的语用功能。在题为《“这个我们做了”:论诗歌的模糊性及公共关系》的论文中,作者Guy Cook对美国摇滚歌手Bob Dylan的一首歌词和一个基于一些食品和烟草公司网站的公共关系话语语料库中所使用的正式的写作手法进行了对比。他指出,各种文学研究流派都认为意义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文学优点(literary virtue)。文学批评及文体学都认为编码和意义不确定的正式写作手法可以使文本产生出无以数计的有效和可能的解释。Cook发现近年来有些公司的网页采用了许多这类正式的写作手法。他举例说明了这些实现文学不确定性的正式写作手法,证明了公共关系文章中这类写作手法造成了语义不确定性的存在。同时还讨论了这两种语境下意义模糊产生的效果如此不同的原因,以及这一差异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及明显公关行为的意义之所在。
第三篇文章的标题为《“大约12000左右”:北美和英国办公室语言中的模糊性》。作者Almut Koester对各种办公室环境的对话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与工作相关的交流中,模糊语言比比皆是。她把一些对话录音,然后着重分析其中的模糊名词(如things,bit)、模糊范畴词语(如and stuff,something like that)以及约数词及其连用(如about,or so和标题中的约数词连用)。她将所录对话分成三种语体,即合作型、单向型和非交易型(非任务型)(non-transactional,off-task conversations)。她发现,模糊语言在单向型对话中出现频率较高;并提出,在这类对话中,影响面子的行为风险较高,因此应将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应对这种风险的规避手段。
第四篇论文的标题为《在职业要求与人际交流需求之间左右为难:医疗环境中的模糊语言》。该研究分析了一个100万字的医患交流语料库中的模糊语言。重点分析在拨入的询问电话和医院牧师与病人的对话。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模糊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论文作者发现,在一些医疗环境中,尽量减少强迫性话语的交际目的往往与提供清楚和精炼的信息的机构要求相矛盾。按规定,医务人员应该用直截了当和容易理解的方式向病人解释病情,不得使用模糊语言。然而,研究表明,模糊语言在医患对话中被广泛使用。在下医嘱、提供咨询和帮助病人做出选择等方面模糊语言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篇论文题目为《“嗯,也许不全是,但基本上是,大约50吧”》。读者一般不会想到这是在数学课堂上的一句话。基于从小学到大学本科生在数学课堂谈话的录音抄本,作者Tim Rowland主要分析了模糊限制语(如about,maybe,I think)和教师采用的“礼貌语言策略”(如间接引语)。作者指出,即使在数学课堂上,不确定也是对具挑战性的数学问题的一种正常反应。在以询问为基础、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作出预测和概括时,这种不确定的认知状态是司空见惯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教室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教师必须认识到这种不确定性,小心谨慎地加以处理。
第六篇文章的话题是法庭对话中的模糊语言,这是国内模糊语言研究者比较熟悉的话题。基于一个100多万字的法庭对话语料库,作者Cotterill从语义学、语用学和离题(discursive)特点的角度分析法庭上目击者对律师提问的模糊反应。标题也很有意思:《“我认为他有点像是在喊叫或什么的”:英国法庭上模糊语言的使用与滥用》。作者指出,尽管法律要求精确和直截了当,但目击者和被告在法庭上的语言却是以不精确、怀疑和模糊为典型特征的。目击者可能对自己所见不确定,记忆也许因时间的流失而消退,被告为了逃避惩罚或欺骗法庭可能会作出模糊的反应。
第三部分——“模糊语言的心理学”——由两篇论文组成,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使用模糊语言的原因。其中《作为自我保护的规避性模糊语言:会议谈话中紧张情况的处理》一文的作者Trappes-Lomax探讨了在说和写的活动中,我们通常都暴露在什么样的风险之下,以及通过什么语言手段才能尽量缩小这种暴露程度。在其研究中,Trappes-Lomax分析了医学会议上讲话人通常面临的风险。作者指出,讲话人和撰写人通常会使用各种策略来尽量减少危险,特别是避免人际方面的麻烦(如对听话方面子的威胁),交互方面的麻烦(如误解和分歧,以及个人的麻烦(如对讲话人面子的威胁)。他发现,为礼貌、得体和搪塞等作出的努力不太强调如何避免个人麻烦或实行自我保护。
第八篇的题目是《小心爱情及诸如此类的事情:作为共享社会空间的模糊范畴标识语》。作者Evison,McCarthy和O’Keefe描述了模糊指称语域(如范畴所指),共享知识的水平(如社会全体,无论是本民族的还是全球的)与说话者关系之间的联系。他们认为,要成功地使用模糊语言,讲话人必须调整(negotiate)自己对对话合作方在社会空间中的知识期望值。同时还指出,要解释模糊范畴标识语所需的共享知识,就必须有一个社会文化上所认同的理解共核。在提及集合、原型、构想的(projected)和可以协商(negotiable)的范畴词语时,模糊范畴标识语是创造捷径的工具。如,“everybody’s looking out for love and all the rest of it(大家都在小心提防爱情及诸如此类的事情)”,“university courses and that sort of thing(大学课程及诸如此类的东西)”,以及“I’ve got to wash my hair and everything(我得洗头或什么的了”)。研究中也使用了语料库,其目的是探索谈话参与者不同程度的共享知识和亲近度,尤其是闲谈、口语交谈中设计的学术资料,以及收音机电话热线访谈的节目等等。
第四部分涉及跨文化语境下的模糊语言。该部分由三篇论文组成。第九篇论文题为《香港不同文化语料库中各种口语体所使用的模糊语言》,由香港理工大学Winnie Cheng基于“香港英语口语语料库”完成。该语料库由自然发生的对话、学术话语、商业话语、公共话语等组成,其中包括香港的中国人和英语为本族语者,其考证是在跨文化环境中完成的。研究发现,模糊语言的形式及发生的频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与语体密切有关,而较少与讲话人是香港人还是英语为本族语者有关。这些模糊语言的形式包括very,more,some,much,many quite,most,lot,few,bit,something,things,kind of和about这些模糊限制词的搭配词组。比如,该研究发现,若将对话与公共话语进行对比,为实现同样功能而使用的模糊语言形式却往往各有不同,而且模糊语言在对话中的使用频率要比公共演讲中高。作者还将这些发现与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课本的数据库中抽取的模糊语言形式进行了对比,然后据此讨论了这些发现与模糊语言教学的关系。该研究对在二语习得教学中如何对待和教授模糊语言具有相当高的实用价值。
第十篇论文题为《{/[Oh] Not a <^Lot>}:话语音调与模糊语言》,也是基于香港英语口语语料库而进行的研究,探讨了模糊语言与话语语调选择的交际角色之间的关系。作者指出,模糊语言与口语关系尤其密切,话语语调体系有助于表达因语境而特异的意义。话语语调构成了一整套的选择项(如音调、突出、风格和结尾)。这些选择没有语法上的特指,也没有固定的态度意义。作者Warren研究了语调在把对语境特异的意义添加到讲话人使用的模糊语言中所起的作用,将其分成五种表现:1)模糊附加语(如or something);2)选择语or(如hot-dog or hamburger?);3)数词的约量使用(如two or three);4)模糊限定词的前饰(如quite a lot of money);以及5)模糊语的重复。论文对模糊语言与话语语调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具体的社会环境举例说明,同时还结合了话语本身所含的当地语境。该研究可以启发我国的语言学家通过现有的汉语口语语料库研究在交际中汉语模糊语言与话语语调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公共演讲课和谈判语言教学等活动中。
第十一章以《“Und Tralala”:德语和新西兰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和一般扩展词语》为题,作者Teraschke和Holmes探索了一般扩展词语的使用。“一般扩展词语”指涉的语用方式“在指称上起模糊表达的作用,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帮助建立和睦关系,同时还遵循一种可以具体化的结构模式,”即连接性(前饰)+模糊名词(后饰)。在英语中,相应的例子有and stuff,and everything,or something like that等。在德语中有und so was和oder so was。
该研究采用的数据来自一个非正式的双向交谈(dyadic interaction)语料库,包括1)以新西兰英语为母语的人之间的交谈(interactions);2)以德语为母语的人之间的交谈;3)以新西兰英语为母语者与以德语为母语者之间的交谈。重点研究在以德语为母语者与以新西兰英语为母语者说英语时所使用的英文一般扩展词语。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扩展词语发挥了礼貌功能,其语义是建立在共享的背景知识的假设及和睦关系管理之上的。作者们还探讨了来自德语、然后转移到英语中的一般扩展词语的程度和主要区域。该章节还强调了在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中要加强关于扩展词语的礼貌功能的意识,以有利于改善以不同语言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对研究中国人学习英语时如何使用模糊语言有所启示,对英语教学也颇有价值。
结论部分由主编Joan Cutting压轴,主要就模糊语言探索提出研究方法、方向和研究思路。该论文的标题为《“干更多的事——往何处去?”:进一步探索模糊语言》。Cutting描述了她为学术话语圈子内模糊暗号而建立的模型,其中包括非前指(non-anaphoric)指示代词和副词、第三人称代词、转喻专有名词(如How’s your Chomsky?)、上坐标词和一般名词(如that thing)和一般动词(如I haven’t done any Chomsky.)、从句省略和对话含意。作为一种强调圈内意识高度介入的策略,这种圈子内的模糊语言大多有一种社会凝聚的功能。Cutting认为,正式程度、关系的深度和社会功能都会影响模糊语言的使用。
最后,Cutting建议开展模糊语言与其他社会群体关系的研究,关注其他语言中的模糊语言,探讨模糊语言到底是主要用于社会凝聚还仅是一种强调的工具。她还探索了如何应用模糊语言研究的成果,描述如何训练国际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理解差是由于自己的语言或文化差异造成的、什么时候是由于模糊语言造成的。同时,她还涉及了模糊语言研究在临床语用学和法庭语言学领域的应用。
对研究人员来说,Cutting的文章有着重大的启迪作用,为我国的模糊语言研究指明了具体、可行和颇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其中提到或使用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也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2. 结语与简评
Cutting的这部论文集是迄今为止模糊语言研究领域内最富有实际意义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对引导模糊语言研究方向使模糊语言的研究走近实际应用、解决实际语言交流问题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当然,书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是某些论文对方法学的介绍不够详细。该书出版的目的是希望对模糊语言的研究有所裨益和启示,因此方法学就应该成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应该使这些试验可以重复进行,使读者能在这些操作性很强的方法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遗憾的是某些论文在这方面的效果不算上佳。
二是该论文集中第一篇论文的一些问题。该文作者Cook以下面这个句型为讨论的出发点:第一人称+现在时(现在完成时)+谓语。尽管这个句型不模糊,但在Bob Dylan的歌词和一些公司的主页上,这个句型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意义和效果,亦即产生了模糊。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首先Cook对模糊的理解应划归于Kempson(1975)对模糊的定义中的“语义不确切”,即语义本身明确,但细节没有说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边界模糊。其次,文学作品意义上的不确定应该划归于语义含糊和不确定之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模糊。其三,尽管Joan Cutting在引言中指出该论文集主要围绕模糊语言在口语中的应用,但这篇以书面语和诗歌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似乎与全书的选材有些出入。
当然瑕不掩瑜,本书仍能启发广大对模糊语言研究感兴趣的读者进行适当的方法学研究。
Burns, L.C. 1991.Vagueness:AnInvestigationintoNaturalLanguagesandtheSoritesParadox[M]. Dordrecht: Kluwer.
Channell, J. 1994.VagueLanguag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eefe, R. 2000.TheoriesofVaguenes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irce, C.S. 1902. Vagueness [A]. In M. Baldwin (ed.).DictionaryofPhilosophyandPsychologyⅡ[C]. London: Macmillan.
Williamson, T. 1996.Vagueness[M]. London: Routledge.
Williamson, T. (ed.). 2004.FuzzyGrammar[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伍铁平.1996.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张乔.1998.模糊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