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2010-04-05严绍兵仲崇敬刘文霞
严绍兵,仲崇敬,刘文霞,吕 婷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5)
在当代社会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是社会群体关系中一个包含多元因素的一个关系体系,它既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包含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也是建立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国内外一直都很关注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问题,任何时代都没有放弃过对师生关系的研究。本文旨在研究大学师生关系现状,以及其对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影响,找出其中关键因素,从而完善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文献综述
师生关系的讨论是教育界的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师生关系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不会因文化的差异而存在差异。国内外教育理论界一直都很关注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有关师生关系的文献综述
1.关于师生关系的本质
师生关系首先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姜智(1998)指出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和主体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其中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和发展是师生关系的最高核心层次。[1]叶子和庄丽娟认为“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通过交往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双边互动的关系系统,它不仅是师生互动的结构,还包括师生关系形成的过程、机制和影响因素等。”[2]
2.国内外关于大学师生关系的研究
一般来讲,国外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师生互动对学生或者教师的影响;二是师生互动的类型。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Aikenhead、Laugksch等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认识到课堂上的讨论活动对培养公民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了解课堂上讨论活动的过程,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将焦点放在课堂教学的策略及课堂争论的过程上。[3][4]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界对师生间的非正式互动对学生的影响和重要性给予了高度关注。Pascarella指出大学师生间的互动是大学文化的基本要素,它对学生的态度、兴趣和价值 观 的 形 成 有 着 重 要 的 影 响。[5]Thompson(2001)对美国社区大学中理科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的非正式互动进行了研究并发现:理科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性别上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除了男生和女生对其学术能力的自信心的差异外,还包括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即教师和学生的正式互动和非正式互动,尤其是大学师生间的非正式互动对理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Kuh等人 (2001)应用其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对大学师生互动的效果进行了检验,对以往教育研究中认为师生互动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观点进行了检验和验证。Kuh和 Hu(2001)研究了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师生互动的影响和效果。
(二)我国学者对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
有关师生关系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话题,当然越接近现代的研究对我们的当今教育越有益。我国很多学者及研究人员也针对师生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汤瑞华 (2003)认为“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健康的学习成长,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能不能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6]严蓉(2003)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仅表现为在教与学中发生的关系而在教学中师生间的接触也比较少,在课堂上教室与学生之间只是一种单向沟通而非互动的交往关系,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与现实存在差异让师生间的互信程度比较低[7]。王国梁 (2003)认为高校师生关系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而非其他血缘亲属关系,由于高校师生之间在阅历、成熟度间存在差异而使得高校师生关系具有层次上的差异,因而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在“情感上、期待上具有互动性”;此外他还认为教师在观念和行动上要做到将学生看成是主体并尊重学生个性及关心了解学生、对学生严而有爱。张钊 (2003)认为影响大学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视经济效益,而学生则重视就业轻视文化学习、重视同学交往而轻视师生交流。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的设计上主要借鉴了美国的《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aire)该问卷己经在美国及发达国家经过多次反复使用、修改,其有效性己经得到广泛的证明问卷的效度。本次的研究人员己经在以下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性检验;第一,对问题表达的准确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改正,对于一些表述可能存在歧异的问题进行了更正。第二,对于该问卷与师生关系的相关度进行了进一步提高。由于该问卷涉及的问题较为广泛,涉及到学生就读的多个方面,本文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筛选和修改,使其更加针对师生关系这一主题。第三,本课题组对问卷做了一些修改以使其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例如,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民族因素的相关问题并没有列入本次研究范围。另外在住宿、经济状况、宗教等方面也作了相应调整。
问卷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背景信息、师生关系评价和教学成果评价。其中对于师生关系的评价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分别为:课程相关交流、学院建设交流和个人交流。而教学成果的评价作为本次研究的因变量,我们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专业知识培养、通识教育的培养、职业技能的培养、生活方式的培养和个人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前两个部分提供的相关信息的分析,我们将对当代高等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对三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寻找师生关系与教学水平间的关系,为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改善提供建议。
(二)样本选择
问卷调查的样本选取大连地区重点大学作为问卷的发放学校。考虑到大学一年级学生刚入校,基本上没有大学的就读经验,所以研究者主要选取了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在分析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师生交往有何影响,我们将年龄、性别、成绩、专业、父母攻读最高学位、学分、课外学习时间这些分类变量转换为问卷发放的主要考虑变量,在问卷的发放过程中力求调查数据在不扭曲当前学生分布实际基础上尽量全面的反映各个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特征。
(三)因子分析
原始的《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中问题涉及到大学生社交、生活习性、家庭背景、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其中有很多内容并非本次研究相关范围内。而且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该问卷的问题在我们这次调研数据中存在共线性的现象。为保证研究的有效性,本次研究对《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中的问题进行了因子分析。将原始的问题归纳成8个分析因子,其中课程相关交流、学院建设交流和个人交流3个因子作为分析的自变量,专业知识培养、通识教育的培养、职业技能的培养、生活方式的培养和个人能力的培养作为衡量教学结果的评价指标,即本次研究的自变量。
三、数据分析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假设的提出
师生关系首先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和主体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其内容包括校园内外的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而其影响力也涉及到教学、生活、情感等学生成长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本次研究综合国内外研究的方法和我国当前高校情况的基础上,对本次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首先,我们认为学生自身的客观生理特征对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的意愿,例如年龄、性别等。年龄较大的学生可能与老师在问题的看法、思维方式的方面更加相似,因此在师生交往中的心理隔阂更少,可能其与老师的沟通更加频繁。而性别方面,由于男学生可能更加倾向于独立思考和解决在校园生活中的问题,因此男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可能不如女学生的意愿那么强烈。综合以上考虑,我们提出假设1。
假设1: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生理特征对师生交往的程度存在着较高的相关度。
其次,我们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与师生交往的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成绩仍然为老师判断学生在校表现的重要标准。因此学习成绩较高的学生可能从老师的交往中得到更多的肯定和支持,同时作为老师在主观上也更倾向于与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交流。因此我们提出假设2。
假设2:学习成绩的高低与师生交往的程度存在高度相关。
最后,我们认为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可能也与师生交往的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学生将来希望继续进修更高的学位,那么其在读期间可能会与老师进行更加深入地沟通,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继续进修所要进行的工作和本专业的更深入的知识。而希望参加实际工作的学生可能更加愿意参与和了解社会实践状况,而与老师的沟通可能更少些。因此我们提出假设3。
假设3: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与师生关系的程度存在高度相关。
2.描述统计
本次研究主要调研对象为大连市内的十一所高校在读大学生,对于相关因子指标的计量采用百分制的方式进行。在对195份有效问卷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当前高校中师生关系的一些初步结论。首先,课程相关交流、学院建设交流和个人交流等各个指标数据的标准差都低于0.2,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于高校师生关系的评价趋于一致,数据分布结论相对集中,大家的感受基本没有过大差异,因此各个指标的平均值可以有效地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于该问题的意见。另外,不同指标数据的均值都在40%至50%之间,这能从一个角度说明当前高等教育中对于师生间各类交流均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同时表明师生间交往略低于中等水平,没有达到学生心中的理想状态,我们的高等教育中在师生交往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
3.相关性分析
在前面描述性统计的初步结果上,本次研究进一步采用了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影响高等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更加准确的找出学生的生理特征、学习成绩和职业规划等因素与师生交往程度的关系。首先,年龄和性别这两个学生客观生理特征的变量与师生交流的相关度均为0.27。这一结论说明这两个变量与师生间交往的程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从而否定了本次研究的假设1。这表明学生的客观生理特征并不是师生交往程度的决定性变量,师生交往程度应主要受老师和学生的主观因素影响。
Naqsh来自波斯语,指中世纪阿拉伯写本中的插图,亦指肖像画,例如菲尔多西的《王书》(亦称《列王纪》)十四世纪伊尔汗时期至十七世纪萨法维王朝时期《王书》插图本的图像;本文讨论的主要是?ūrah,指形状或图像。中世纪伊斯兰语言中没有特定的地图术语,但不能理解为伊斯兰文明中地图的认知不重要。早期阿拉伯地理学家花拉子米借用托勒密的理念,使用 ūrat al-ard(图像)这个通称建立了一种世界地图的类型。依据米切尔的图像学理论,形象(Image)构成了形象谱系的顶层,本文研究的图像可归属于形象家族树的第一个分支-图形的(Graphic)。
其次,大学期间的成绩与师生交往程度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35。这一结论表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师生间的交往程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成绩较好的学生与老师的交往程度并没有明显提高,从而否定了本次研究的假设2。这表明目前高校中虽然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重要标准,然而这一标准并不能作为衡量老师和学生间的交往程度的因素,老师并没有明显的以学习成绩为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指标。
最后,是否希望继续进修更高的学位与师生交流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277。这一结论表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类型与师生间交流的程度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希望继续进修更高学位和希望参加实际工作的学生在师生交流的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从而否定了本次研究的假设3。
(二)师生关系对于教育质量的影响
1.假设的提出
师生关系首先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和主体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其内容包括校园内外的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而其影响力也涉及到教学、生活、情感等学生成长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本次研究综合国内外研究的方法和我国当前高校情况的基础上,对本次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首先,我们认为对于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影响应主要来源于师生间关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课程相关的交流。而其它方面的交流可能对于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作用有限。因此我们提出假设4。
假设4:师生间课程相关交流的程度与学生专业知识能力间存在正相关。
其次,我们认为学生从老师处得到的关于历史、艺术、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应主要来源于师生间的个人交流,而课程交流和其它学院建设交流可能对学生通识水平的提高影响有限。因此我们提出假设5。
假设5:师生间个人交流与通识教育水平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再次,我们认为对于从业技巧、职场礼仪等职业相关技能的教育可能来源于师生间关于课程的相关讨论,老师在传授课程相关知识过程中将这些职业相关技能传授给学生。因此我们得出假设6。
假设6:师生间课程相关交流与职业技能间存在正相关。
另外,我们认为对于生活习惯、文化、信仰等生活方式的教育可能与师生间个人交流存在较大关系,老师的个人生活方式可能在个人交流中影响到学生。因此我们提出假设7。
假设7:师生间个人交流与生活方式的培养见存在正相关。
最后,我们认为思维能力、个人潜质等综合的个人能力是师生间全面接触的综合结果,其作用的大小受到师生间多层次、全方位的各种接触的影响,不是某一单方面交往的结果。因此我们提出假设8。
假设8:个人能力的培养与师生交往的各个方面均存在正相关关系。
2.描述性统计
本此研究主要调研对象为大连市内的十一所高校在读大学生,对于相关因子指标的计量采用百分制的方式进行。在对195份有效问卷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得出当前大学生对于学校培养成果的一些初步结论。首先,专业知识、通识教育、职业技能、生活方式和个人能力等各个指标数据的标准差都低于0.2,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于高校教育的评价趋于一致,数据分布结论相对集中。因此各个指标的平均值可以有效地说明当前大学生对于该问题的意见。另外,不同指标数据的均值都在50至65之间,这能从一个角度说明当前高等教育中对于各类能力指标的培养均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教育的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之上,基本满足学生要求但没有达到学生心中的理想状态,我们的高等教育仍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
3.回归分析结果
在前面描述性统计的初步结果上,本次研究进一步采用了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师生关系与高等教育成果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更加准确的找出师生间的课程、学院建设和个人的交流对于在校学生各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课程相关交流与专业知识的培养的相关性达到0.87,而且这一结论通过了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课程相关交流对专业知识的培养有着较高帮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师生间课程和专业教育的交流是学校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这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本次研究的假设4。
其次,个人交流与通识教育的培养相关性达到0.87,且这一相关性结论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个人交流对通识教育培养有着较高影响,这一结论证明了本次研究的假设5。这一结论说明教师和学生间关于生活、情感等日常的交流对学生艺术水平、价值判断、常识等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应注意加强师生间的个人意见交换。
再次,职业技能和生活方式的培养与课程、学院建设和个人交流的相关性都不是很高,说明师生间交流的程度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一结论否定了本次研究的假设6和假设7。
最后,本次研究中指出个人能力的提高与课程相关交流和个人交流的相关性水平分别达到0.82和0.76,且这两个相关性水平均通过了10%水平下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师生间的课程交流和个人私下交流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证明了本次研究的假设8。这一结论说明师生间关系的好坏不但影响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对于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内在能力和潜力也有着重要影响。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议
1.加强理论,尤其是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了解自身和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克服不良心理,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要熟悉一些社会心理规律,从中引导学生避免不好的心理想法产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培养也很重要,直接关系着师生关系的好与坏。学生的心理等特征对师生关系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见解。个人交流与通识的相关性较高,教师和学生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提高学校教育水平。
2.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与学生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首先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并不要求中国传统的将老师当作长辈来对待,其次老师应该尽到自己的职责,保证教学任务足质足量的完成,学生则应认真完成学业,对老师学生则应该更应该主动些,最后老师与同学之间应建立朋友关系,老师应尽量帮助同学。学生也应该把老师当成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要经常和老师沟通和交流,从细节上密切与老师的交往。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要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要经常倾听学生的诉说,从中更好地体察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加强理解和沟通。
3.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21世纪大学改革发展的理想信念。师生关系处理得当,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大学校园才会充满和谐氛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4.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A.Bandura)提出了观察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的许多态度、习惯、技能都是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习得的。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并不能只通过说教来进行。教师生活中的行为,对学生有更重要的影响。而教师就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很好的榜样。如果教师在自己的行为上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非常大的。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选取大连地区重点大学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因此,研究的数据样本数量较小,研究结果显得单一,不能尽可能多的反映研究者和读者希望了解的情况。本文将课程相关交流、学院建设交流和个人交流3个因子作为研究因素,研究设计的指标不够全面和系统,影响了分析的深度和研究结论的得出。在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时,使用了简单的回归分析,结果是大致描绘出相关性,但是更深层次的相关分析,还需要后续的研究进一步来说明。
[1]姜智.师生关系模式与师生关系的建构[J].教育评论,1998,(2).
[2]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0-34.
[3]Aikenhead,G.S.What is STS Science Teaching?In Solomon,J.and Aikenhead,G.(eds)STS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Reform[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4:47-59.
[4]Laugksch,R.C.Scientiffic literacy:A Conceptual Overview[J].Science Education 2000,(1):71-94.
[5]Pascarella,E.T.Student-Faculty Informal Contact and College Outcome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asearch,1980,(50):545-595.
[6]汤瑞华.平等互动:大学校园师生关系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3,(1).
[7]严蓉.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