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集群模式比较及发展策略
2010-04-05徐泰玲
徐泰玲
长三角产业集群模式比较及发展策略
徐泰玲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正在打破省际界限而呈现出新的竞争态势,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具有现实和潜在竞争力优势的重要标志,成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而我国长三角地区,尽管其经济发展速度、创新能力、人才素质、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城市圈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发展长三角产业集群,对于提升长三角区域竞争力,从而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长三角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长江三角洲(本文简称“长三角”)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和江苏16个城市所组成的一个扇形区域,或称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该区域是由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两个次级中心及宁波、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湖州、嘉兴、绍兴、舟山等城市一起组成。长三角区域城市化水平较高,已经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从经济发展阶段上看,二○○九年长三角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048美元,上海人均GDP已经达到14900美元。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据此判断,长三角地区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及中后期阶段,而上海已经步入工业化的高级阶段。从经济结构上看,二○○九年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主要体现在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格局发生变化:投资——长三角地区投资呈现出稳定适度增长;消费——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长三角地区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能力的释放;在贸易自由化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在连续多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二○○九年,长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068元,比上年增长8.9%。江浙沪三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分别为22582元、25085元、28838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7%、8.2%和8.1%。江苏8市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分别比上海、浙江7市平均水平低6256元和2503元。二○○九年长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677元,比上年增长8.4%,与收入呈现同步上升态势。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目前长三角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性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从产业的地理空间分布上看,长三角集聚着两省一市的产业,存在产业集聚、竞争与协同发展;从行业划分上看,由传统行业向高新技术行业的改造,呈现出“重型化”和“高新化”的趋势。根据现有的区域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8个产业的产业集群:汽车、石化、机械、电子、钢铁、纺织、服装、食品等。如上海张江、漕河泾,浙江杭州、宁波,江苏南京、苏锡常一带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长三角都市圈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国家级保税区9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个及省级开发区88个。这些产业集群集中了经济、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了长三角新的经济增长极。产业集群不仅产生了外部规模效应,还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产业链的形成不仅使集群内企业实现资源互补,节省空间交易成本,还可以吸引国际知名企业的投资。目前跨国公司在长三角的投资产业,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如汽车、电脑、通信、生物医药产业等;二是收入弹性较高、市场潜力大的消费品工业,如家电、食品、饮料、啤酒、洗涤和化妆品产业等。同时长三角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基地,从而能吸引更多的国际性制造业的集聚,这些新的集聚又进一步强化了该区域的集群经济,这种“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形成了该区域“集群促进集群”的良性循环。
二、长三角产业集群模式比较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长三角都市圈两省一市由于制度变迁方式的不同,经济发展的方式各具特色,分别为“浦东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产业组织方式,形成了各自的产业集群。
1.上海产业集群:“浦东模式”
上海主要是形成了“浦东模式”。上海已经形成了东南西北四个产业集群,即以张江高科技开发区为核心,包括漕河泾开发区、青浦开发区和松江工业区的微电子产业带,初步形成包括集成电路、IC配套业、微电子信息、整机及软件在内的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以金山石化和再建的上海化工区为主的化学工业区,形成石油加工、异氰酸酯MDI和TDI、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的产业链;以安亭轿车生产基地为核心,建成集汽车贸易、研发、制造、物流、文化等多功能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以宝钢为核心,形成包括汽车用钢、造船用板、电工钢、石油管、不锈钢、高等级建筑用钢在内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和钢铁行业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研究开发的重要基地。
上海已经初步形成松江、青浦、张江、漕河泾的微电子,嘉定的汽车制造,宝山的精品钢材,金山的石油化工等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在上海市区的北面,精品钢材及延伸产业集群赫然成型。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宝钢与上钢联合重组,使200多家实现从冶炼、轧钢到各式管、线型材的产销以及非钢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研发中心,聚集在以宝钢为龙头的钢铁产业链上。在南面,多元投资的上海化工区先期形成基础设施共享系统面向全球招标,BPBASF、BAYER两大国际化工巨头同时落户。上家的产品通过林立的管道,直接输送到下家作为原料。目前,化工区一个北连金山石化、南接吴泾化工、生态和谐的世界级化工产业带雏形已傲立于杭州湾畔。在东南,已形成国内微电子生产线最密集区。中央和上海两级政府数十亿元的投资带动了数十倍于国有资本的海外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先进技术与一流人才的进入。在英特尔、IBM等国际巨头编织的IT产业群落里,近2000家IT企业的上、中、下游产品占据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在西北,集产、学、研、检测、展示、竞技、文化于一体的汽车城雄姿英发。根据统筹规划,国内唯一的轿车试验场、汽车测试中心崛起于此,汽车学院和F1赛场兴建于此,整车与零部件厂商云集于此。在西南,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和航空航天等装备产业群声名远播,“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装备设备多由此出;三峡、秦山等超大型电站的主体设备在此生产。在长江口,外高桥、沪东中华船厂、振华港机濒海临江而立,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江南造船厂也将搬来布局扩产,一个造船及港口设备产业集群的“婴儿”初闻啼声。此外,临港集装箱、物流产业集群以及新兴的生物医药和中药产业集群也在形成中。上海在服务业领域的产业集群优势表现较为突出,如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等;在39个制造业产业集群中,上海有16个具有竞争优势,其中6个优势较为突出。有些优势产业集群非常出人意料,比如,上海最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是废气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这说明上海在循环经济发展中领先;上海企业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领域竞争力排名第5位。上海的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 (包括金融、房地产、信息咨询等部门),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浙江产业集群:“温州模式”
浙江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浙江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以个体和家庭化的小制造业为基础,以地方性的批发贸易大市场为交易方式,利用庞大的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浙江是我国最早出现产业集群成长现象的地区之一,以中小企业集群为特色,这些中小企业集群以专业化产品为主业,多种产业集群形式共存,目前已基本上形成了一批以市场化网络为基础的分工精细、联系紧密、生产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并在当地先后被称为“块状经济”、“特色区域经济”,其产业集群数量多,整体规模大,具有显著的集群效应。在浙江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800多个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浙江活力”的核心,也是“浙江现象”的标志。浙江产业集群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属于市场主导型、又称“原生型”产业集群,目前这些产业集群经过快速增长、结构调整,已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浙江产业集群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民营经济+市场经济”的新特点,但传统的“小企业+传统产业+专业市场”所形成的“浙江现象”依然存在。其基本上以传统产业为主,并且产业集群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浙江主要有杭州湾的信息产业集群、上虞的照明产业群、镇海的石化产业群、绍兴的化纤纺织产业群、温州的制鞋及嵊州的领带企业群,还有一些地区的服装、汽车配件产业群等。
这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大多是建立在以低成本要素和精细分工为支撑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以人际关系和市场网络为支撑的营销网络和营销能力基础之上,然而由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企业主要在规模、价格等低层次上竞争,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导致区域生产效率低下。目前浙江产业集群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至今尚未具有以高层次竞争优势为依托的核心竞争力,这主要体现在没有国际著名品牌、主导产品的核心部件、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国际性营销网络,归根结底,是至今尚未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因此,也就难以获得高附加值,区域生产效率不高。因此,只有发展以创新为目的的经济,扩大自有品牌的影响度,提高产品的差异性,形成核心部件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创造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和高附加值。也惟有如此,才能提高浙江产业集群的整体生产效率,最终确立浙江产业集群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竞争优势。浙江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虽有发展但并不占优势。
3.江苏产业集群:“苏南模式”
江苏产业集群:“苏南模式”特点是江苏的产业集群基本上属于政府规划扶持的园区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或者说是政府主导型的乡镇企业产业集群。最近几年来,苏南正在积极探索新“苏南模式”,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来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途径,江苏正在努力形成12个产业集群,即以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和输变电设备为主的车船及关键零部件集聚产业;以烟气脱硫、气体净化和废物处理成套设备为主的环保设备集群产业;以环保、节能型多缸柴油机和中型拖拉机为主的新型农机集群产业;以高浓度复合肥,高效、低毒、广谱、低残留农药为主的高效化肥及新品种农药集群产业;以热冷轧薄板、不锈钢和石油管线用钢板等为主的冶金短缺品种集群产业;以池窑拉丝、浮法玻璃和玻璃钢制品等为主的新型建材集群产业;以全自动洗衣机、智能型空调、数字化视听产品为主的新型家电集群产业;以精纺呢绒、丝绢织物、牛仔布和差别化等为主的新型纺织集群产业;以高品质纸业、热收缩可降解薄膜和复合包装材料为主的纸塑制品及包装材料集群产业;以名烟名酒、绿色方便快捷卫生食品为主的食品饮料集群产业等。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目前这些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在这些地区呈现出勃勃生机,并且日益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但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如:遍地开花,布局分散;产业集群规模比较小,该大的不大,该专的不专;特色不够显著,没有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品牌,缺少可以产生强劲吸引力的龙头企业;集群区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不高,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有相当数量的工业园区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最基本的标志就是,它们仅仅是一定数量的企业集中在一起,但互相之间并没有什么产业关联关系;那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有空间集聚规模,但没有市场势力。江苏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其显著特征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人口比重大,第三产业有较快的发展但并不发达。因此,今后的发展思路是突破乡镇企业集体所有的制度约束,将本地区内的中小企业相对集中。
三、长三角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产业集群正在长三角地区加速生成,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强劲支撑和竞争力的源泉。另一方面,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增长源于投资拉动,且以民资为主导,造成该区域产业集群内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集群区企业之间业务关联性和技术关联不大,缺乏明确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产业结构趋同严重;集群区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产业集群内人力资本投入少,专业人才资源匮乏,缺乏现代企业家队伍及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另外,长三角部分地区(如浙江)的产业集群“效率低、规模小、分布散”,并普遍存在技术创新不足的“高低混合式”的产业集群。因此,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率、水平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
长三角虽然出现了一些产业集群区,但现在还只是“企业群”,形成产业集群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很薄弱,主要城市的要素聚集辐射功能不强,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功能极不完备,为产业及其配套的专业研究开发机构力量薄弱;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也不完善,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代物流设施与服务体系还缺乏;企业家创新能力薄弱和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资源匮乏;企业组织制度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组织效率低下。
2.产业结构趋同
产业趋同也称作产业结构同构化,是指各地区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共同的相似倾向。也可以指在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根据产业结构理论,比较两个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可用相似系数进行衡量。很多学者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或以二次产业内部的大分类层面的数据为依据,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进行研究,得出相似系数过高、结构趋同的结论。有关数据显示,江苏、浙江、上海之间产业同构相似系数的平均值高达0.92、0.86和0.78,按照国际惯例,国家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上限为0.85,一国内地区间的相似系数上限为0.90。
3.专业化程度不高
长三角都市圈的产业发展基本上还是以外延型、速度型、粗放型为主,导致产业结构低度化,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主要由外国掌握。如电子计算机产业既是技术密集型,又是劳动密集型,尽管很多跨国公司将他们的研发基地逐渐向上海转移,但仍是技术含量低、自主创新少的产品。产业结构的专业化程度也不高,重点产业分布相对分散,区域合作的步伐不快。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形成,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
4.产业集聚与扩散效应不强
都市圈的辐射力主要来自首位城市两种力的交互作用。第一种是集聚力,集聚力来源于集聚经济效益,即区域经济要素向某一特定地区集中而产生的效益,包括两方面:内部经济集聚与外部经济集聚。第二种是扩散力,即核心城市通过交通网络、商品网络、技术网络、资金网络、人才网络、文化网络和信息网络向周围城市传递要素,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上海作为长三角都市圈的首位城市,并没有充分发挥其重要的集聚与扩散功能。
四、长三角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长三角地区传统产业集群有的是依靠企业在市场力量驱动下自发形成的,也有的是依靠政府强制规划促成的,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还不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对长三角地区来说,如何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来促进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努力。
1.长三角产业集群“整合模式”选择
产业的集群化“整合模式”,是通过企业主体与市场运作的整合、品牌整合与生产整合、资本和知识整合等方式对已有的产业进行整合。选择长三角产业集群“整合模式”是因为集群产业具有形成和获得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创新能力的优势,从而在全球化的经济竞争中赢得优势。长三角都市圈已经具备各种产业集群,通过对产业的整合,建立良好的生产制造体系、合理的产业组织、配套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系统、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长三角的大、中、小城市必须按照“整合”都市圈的客观要求,加快经济转型,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在产业集聚和产业演进中走向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梯度发展。通过结构调整,不仅在彼此发展中集聚各自优势产业,实现产业连接,而且有利于打破它们在产业集聚、城市成长上相互制约的体制障碍。
2.建立区域公共资源统一配置机制
长三角内的16个城市分属浙江、江苏、上海三省市,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地区间的协调难度很大,产业结构趋同、分工不合理也非常严重,导致长三角都市圈经济发展不协调,经济整合度低。因此,要对长三角现有的产业进行整合,这就需要建立区域公共资源统一配置机制,构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建立长三角投融资管理机制、区域产业互动发展机制、区域信息联通机制及区域信用制度网络机制等。为此,还要加快建立地方政府间的对话体系,且这一体系应形成经常性的互动。目前,长三角各城市已建立了市长对话机制,如长三角16城市市长联席会议、苏沪浙三省(市)副省(市)长沟通机制。今后,长三角可以借鉴珠三角的做法,以建立论坛等类似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展开高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并将其定期化、制度化,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依托媒体与网络将相关信息资源整合成长三角的共同财富,进而协调政策、相互支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最终促进该区域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各地政府要在市场规则制定、行业指导、信息服务等方面,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政府也可以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使产业集群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建立市场质量监督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形成自我监督、公平、有序竞争的新秩序,加快产权制度建设,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遏制过度竞争和垄断。
3.推动产业布局的合理分工
上海作为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应强化上海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成为长三角都市圈发展的引导区和创新区,逐步达到区域内的均衡发展。南京和杭州作为次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与前面制造业整合的路径中分析的一样,南京重点发展以现代技术装备的石油化工、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及通讯设备等基础产业和装备工业以及以引进、消化和自主研发创新为技术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杭州重点发展以现代技术改造装备的日用消费品加工、纺织与纺织加工、电子电气等轻型加工业,及有一定基础的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地域相邻,是长三角都市圈的中心地带,要正确定位城市产业,苏州应重点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普通机械制造等为主的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业,以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塑料制造和化学纤维制造等为主的中下游化学工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业和造纸业等,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旅游业。无锡应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业,以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塑料制造机化学纤维制造等为主的中下游化工业,以普通机械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以及钢铁工业等,第三产业也重点发展旅游业。常州是纺织业、服装业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
4.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长三角有多数产品是低端产品,甚至相当一部分所谓高新技术产品,也都是在价值链的低端。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部门的技术力量,发挥当地的专业性人力资本的优势,由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使企业产品加快更新换代的步伐,并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为此,长三角要努力发展科技型产业集群,市场竞争加剧是传统型产业集群向科技型产业集群演进的主要驱动力量,科技型产业集群的大量出现,会促使地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并推动产业升级。传统产业集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这既是产业集群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结果,又代表着长三角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为加快创建区域创新系统,在长三角产业集群区还要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协同效应,增强集群区产业间的关联性,使产业集群区形成一种积极、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从而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在一个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变化的市场中,提高区域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断地创新。政府必须制定产业集群政策鼓励和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创新,例如: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障措施、向企业提供R&D津贴或贷款等等。另一方面国内的产、学、研合作仍处于以科研项目为主要媒介的合作开发阶段。因此,根据前面长三角制造业整合的路径中要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形成创新体系。
5.组建一批中小企业集团
要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利用分包、战略联盟、技术合作、组建虚拟企业等形式,在长三角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合理的“大、中、小”共生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专业化与协作的效率,克服内在的缺陷,促使该区域产业集群向规模化、专门化、协作化的方向发展,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尤其是合理推动产业集群的产业组织有效变迁,加速其从家庭工厂、乡镇集体企业向合伙、股份合作制并最终向公司制演变的进程。比如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可进行股份制改造,吸纳社会法人和个人资金,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产权制度的创新。此外,少数大公司还可以以资本或品牌为纽带,联合一批中小企业组建企业集团。
另外,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中介机构是企业协作的标志,包括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可以提供诸如信息咨询与策划、研究与开发、市场营销、游说、劳资谈判、论坛等服务,加强对市场信息、产业改造、出口产品方向的引导。中介机构可以大大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并在必要时提供单个企业无能为力的、具有外部性的服务。中介机构如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可以促进企业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应建立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协调和解决集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比如上下游企业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柠檬市场”效应),及时公布与行业竞争相关的信息,发挥竞争对于创新的积极作用。这些机制不是直接控制成员的决策行为,而是通过保持成员的利益的一致性来规范企业的竞争行为。
长三角各地区可因地制宜地针对本地区产业集群中所存在问题的轻重缓急及本地区的产业基础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利用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竞争力提升的载体来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
徐泰玲,江苏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