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欧、中欧和东南欧国家社会转型的考察和思索
2010-04-05孔寒冰
孔寒冰
对东欧、中欧和东南欧国家社会转型的考察和思索
孔寒冰*
中东欧、东南欧地处三大文明的交汇处,社会发展受制于各种文明以及承载这些文明的东西方大国。这里的国家近二十年的社会转轨从本质上说就是从东方文明向西方文明位移的过程。但是,由于受不同文明和不同大国的影响程度不同,还由于国家大小、民族宗教构成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中东欧、东南欧国家的社会转型也更加丰富多彩。近距离地接触这些国家,可以清楚看到它们社会转轨程度的不同梯度,还可以感受到这种转型背后的影响因素。
中东欧;东南欧;社会转型;西方文明;东方文明
引言
我从事与苏联东欧社会发展教学与研究已近二十年,但在2008年之前,除了原东德地区和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之外,这些地区的其他国家都没有到过。为了提高自己教学与科研的水平,了解原苏东地区社会发展的现状,2009年2-3月、8-11月和2010年3-6月,我先利用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而后又在北京大学博诚基金的资助下对东欧 (原苏联的欧洲部分)、中欧 (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和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进行了历时七个月的实地考察和学术访问。在这期间,我先后到了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罗地海三国、摩尔多瓦、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波黑、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国近百个城市;此外,为了有所比较,我还访问了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和瑞士等四个西欧国家的十余个城市。
我考察和访问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访问这些国家相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近二十多所,参加了五次国际学术会议,与数十名当地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第二,参观了几百处与中东欧国家政治、历史和文化发展有关的城市、村镇、自然景观、遗址、遗迹、纪念场所等等。第三,了解这些国家政治、经济、外交以及与中国关系的历史与现状。第四,会见了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领导人或政治家。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阿尔巴尼亚的前总统迈达尼,总理顾问切卡,社会党创始人之一马乔,匈牙利布达佩斯选举委员会正副主席,匈中友好协会主席、前驻华大使叶桐,罗马尼亚前财政部长和欧洲议会议员丹尼尔·戴阿努,外交国务秘书多鲁·科斯塔,波兰托伦市长菲德列维奇,埃德玛萨雷克出版公司董事会主席亚当博士,摩尔多瓦的教育部长等。第五,广泛地接触了这些国家驻华使节和中国驻这些国家的外交官员。前者包括波黑驻华大使克瓦契维奇,塞尔维亚驻华大使乌多维契基,波兰驻华大使霍米茨基,罗马尼亚驻华大使伊斯蒂奇瓦亚,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佩卡等;后者包括中驻俄罗斯、白俄罗斯、匈牙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波黑、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教育参赞、政务参赞等。第六,搜集了许多第一手的有关中东欧教学与研究的文献资料,如书籍、档案照片和文字说明等等。
通过七个来月的考察和访问,我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这些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当然,这种观感毕竟不是学术研究,片面和肤浅是难免的,而且不同人的观感也不一样①《环球时报》2010年7月9日国际论坛版刊登了张维为的短文《东欧激进改革失败的启示》,作者的观点与本文的观点就分歧很大。。但是,感受又很直接和很生动,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阅读深沉的历史。在这些国家的所见所闻,追寻它们社会发展的轨迹,至少可以加深我对它们社会发展的认识,增强对往日的苏东关系和现在的这些国家同俄罗斯关系的理解,进而反思在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国际政治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一、发展程度不同的经济状况
这里所谓的社会转型,主要是指这些国家从二十年前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向西欧政党政治和市场经济的转变。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这些国家离过去的“苏联”渐行渐远,而离今天的西欧越来越近。由于内部和外部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国家在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上的“位移”及其结果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别。这些国家虽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都已确立,但发展和完善的程度并不相同,在此基础之上呈现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不一样。总的看来,今天这些国家在各方面仍处于从东方到西方的社会转型过程当中。
(一)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国家
到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透过城市面貌、基础设施、交通工具、物价与民众生活状况、开放程度等方面,直接感受到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梯次。通过实地观察和对比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某些经济发展指标,我感到,中东欧和东南欧国家与西欧国家以及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的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属于这一类的国家主要是中欧四国、波罗的海三国和巴尔干半岛西北部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如果用2009年的人均GDP来划线的话,斯洛文尼亚和捷克超过了两万美元,前者为27300美元,后者为20858美元。中欧国家的人均 GDP在一万美元以上两万美元以内。具体说,斯洛伐克为17600美元,克罗地亚为15975美元,爱沙尼亚为15554美元,匈牙利为15542美元,拉脱维亚为14933美元,立陶宛为14391美元,波兰为11141美元。①国内外不同机构统计出的数字也不尽相同,但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还是可以说明问题的。就表面观察而言,说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标志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总体而论,老城、老房屋、老街道保存得都很完好完整;新城、新楼房、新马路修建得都比较整齐、漂亮和宽阔。第二,公共交通设施比较完善,列车、公交车和轿车比较新,档次也较高。第三,旅游场所、机场、火车站、旅馆饭店等窗口行业的设施完备,服务非常周到。第四,现代化气息比较浓厚,人们的开放度也比较高。比如,到这些国家参观访问不用担心语言问题,各种交流都可以使用英语。另外,这些国家的民众对待外国人也很热情,真诚。第五,除了克罗地亚之外,这些国家都加入了申根区,只要有申根签证,进出境都非常方便。另外,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还加入了欧元区。这些国家除了旅游业和对外贸易比较发达之外,在支柱工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捷克的钢铁工业、汽车和啤酒制造,斯洛文尼亚的汽车和机械制造业,克罗地亚的建筑业、造船业和制药业,波兰的采矿业,斯洛伐克的电子产业,波罗的海三国的采矿、加工和制造业等等,都比较发达。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也是相对于东欧和东南欧其他国家,而与西欧相比较,还是明显落后的。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如果将2009年欧盟27国人均 GDP的平均值为100的话,斯洛文尼亚和捷克分别相当于86和80,斯洛伐克为72,匈牙利为63,爱沙尼亚为63,波兰为61,立陶宛为53,拉脱维亚为49。与它们相邻的奥地利、德国和意大利三国的数值分别为124、116和102②http://ekonomika.sme.sk/c/5432646/slovensko-prestalo-dobiehat-europsku-uniu.html,它公布的数字与本文前面使用的略有差别。。不论从哪个指标来看,也不论大都市还是小城镇,这些国家与西欧国家的差别都非常明显。乘车跨过奥地利和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边界时,两边的景象反差就明显可以看出。
(二)经济发展程度居中的国家
属于这类的是东欧和东南欧2009年的人均GDP在五千美元以上一万美元以下的国家,它们依次是俄罗斯 (9991美元)、罗马尼亚 (9555美元)、塞尔维亚 (6781美元)、保加利亚 (6636美元)、白俄罗斯 (6082美元)、黑山 (5332美元)。同样,这些国家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都是由苏联演化而来的,但大小强弱差别比较大。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甚至在军事上和能源上还是一个世界性强国,社会转轨二十年来,俄罗斯在经济方面也不能说没有发展,但由于发展速度大起大落、发展方式单一,因而发展程度也有限。至于说白俄罗斯,长处没有俄罗斯的长,短处却比俄罗斯的更短。走在这两个国家,突出的印象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论是首都还是中小城市基础设施都比较陈旧和落后,现代化气息比较淡。除了富丽堂皇的东正教教堂和沙皇俄国时建造的宫殿之外,莫斯科的地铁和许多闻名于世的辉煌建筑多半都是苏联时期留下的,明斯克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如此。人们都说俄罗斯制造的东西大而笨,可是,这两国公共场合的电梯却又小又破,真不知身材高大的俄罗斯人或白俄罗斯人如何使用。它们上下楼时突然的停顿更是让乘客胆颤心惊。三四星级宾馆里的电视空调家具等也较破旧,与中国同等级的宾馆相比,恐怕至少得相差好多年。许多列车和铁路都是苏联时期的,更新得很慢。作为斯大林时代建筑主要标志的莫斯科大学主楼,远处看非常雄伟,到跟前细看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墙上布满了蜘蛛网般的网线。莫斯科、明斯克或其他旅游城市也试图建一些现代化的大楼,但受近两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多半成了烂尾工程,俄罗斯联邦大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政府投资的建筑尚且如此,其他建筑就更不难想象了。第二,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开放程度比较低。在这两个国家,不懂俄语寸步难行,懂俄语行走起来也并不顺畅。无论是地铁公交,还是国内国际长途汽车,基本上没有用英文报站名或播报其他行车信息的。在大大小小的景点,除俄文外也很少有其他文字的标识或解说。到这两个国家,必须要有单独的签证。特别要提及的是,在俄罗斯住旅馆时一定要有所谓的“落地签”,有资质的宾馆饭店要为住客出具居住证明,随时准备应对警察的盘查,最后出关时要交回,否则麻烦就大了,轻则罚款,重则驱逐出境。第三,工作效率低,这一点几乎是所有到过俄罗斯的人的共识。在莫斯科出机场时,我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出关。负责检查护照的那位老大妈像考古似地看外国旅客的护照,如同相面似地仔细地端详外国旅客,没完没了地问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在俄罗斯工作的中国朋友说,我出关的时间还算是快的,花上二三个小时也都是正常的。类似的情况在宾馆、餐厅、商店等服务行业更是常态。在基辅开往华沙的列车上,我遇到了一位定居在德国的俄罗斯姑娘,谈及上述现象,她既伤心又无奈地说:“俄罗斯是个没有希望的国家,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是如此。”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都是东南欧国家,但是,它们的具体情况也不完全一样。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原本就是巴尔干半岛上的独立国家,现在它们不仅加入了北约,而且加入了欧盟,总的看来开放度都比较高。就经济发展程度而言,它们与第一类国家的差距比较大。例如,包括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在内的这两个国家的主要城市虽然老建筑、文物保护得比较完好,但城市基础设施都很陈旧,市政建设也比较滞后。特别是布加勒斯特,城市似乎没有任何规划,高矮新旧建筑混在一起,各处给人的感觉都是乱七八糟。据说布加勒斯特曾号称“巴尔干半岛上的巴黎”,但实地一看实在名实不符。塞尔维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保加利亚差不多,但既没有加入北约也没有加入欧盟。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不同的是,塞尔维亚只是完整的南斯拉夫的一部分,不仅在领土面积上无法与前南斯拉夫相提并论,而且经济发展也远远落后于当时的南斯拉夫。在剧变以后,南斯拉夫不断地分裂,现在作为它继承者的塞尔维亚的领土不及原南斯拉夫的三分之一,人口只是原南斯拉夫的40%,经济发展更是一落千丈。贝尔格莱德大学的一位教授二十五年前就有私家小汽车,但如今仍然开着。他还告诉我,上个世纪80年代,南斯拉夫的生活水平比意大利高。当时,他每月工资有1500美元,可以到任何国家旅行,学生出国也很容易。南斯拉夫解体时,通货膨胀很厉害,他每月工资一度只相当于现在的两欧元。现在,他每月工资虽然也在1000美元左右,可物价不知翻了多少倍,美元不知贬值了多少。在贝尔格莱德,一张公交车票合5元人民币,一杯可乐在咖啡馆喝需要14-15元人民币。近二十年来,塞尔维亚的基础设施也少有改观。贝尔格莱德城中心依然矗立着不少1999年被北约空袭毁坏的建筑,既没有拆除也没有修复,地下通道很发达但地铁就是修不起来。之所以如此,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没有钱。
(三)经济发展程度比较低的国家
这一类国家人均 GDP都在五千美元以下,包括有波黑 (4888美元)、马其顿(4765美元)、阿尔巴尼亚 (3458美元)、乌克兰 (2020美元)、摩尔多瓦 (1694美元)①其实,人均GDP不能完全反映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些国家都比较小,许多人在海外打工,每年会将大量资金汇回或带回国。这部分钱不计在GDP,而算GNP。例如,阿尔马尼亚360多万人口中有100万在意大利、希腊、德国、法国及西欧的其他国家打工,每年带回或汇回阿尔巴尼亚的资金在10亿美元左右。这种情况在前两类国家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虽然是一类,但是,这些国家在各方面的差别也比较大。比如,阿尔巴尼亚已经成了北约的成员国,如今正在为加入欧盟而努力,非欧盟国家的游客持多次往返的申根签证可以进出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不需单独签证。在经济发展方面,巴尔干半岛这三个国家情况比较好的是前两个,而最差的是摩尔多瓦。
经过1992-1995年的战争,波黑近35万人伤亡,八成的经济设施和一半多的住房毁于战火。代顿协议签订后,波黑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资助下开始恢复重建工作,但是,战争的遗迹依稀可见。在萨拉热窝中心城区和新城区的许多高大的建筑和城边的低矮建筑或居民区,零零星星的或非常密集的大小弹痕分布在石头的或砖的外墙上。走出萨拉热窝市,被战火损坏或损毁的建筑物就更多,其中主要是二三层的居民小楼,色彩多为灰色和红色。或者主人遇难,或者主人远走他乡,或者无钱重修,这样的小楼有的满目疮痍,有的只剩残缺不全的房架子。在青草绿树的衬托下,它们显得是那样的刺眼。在离莫斯塔尔老城区不远的地方,有好几座两层高的楼房架子完好,但都没有门窗,墙上尽是枪弹孔或炮弹孔,与旁边新建的现代化大楼形成鲜明对比,简直是两个时代或两个世界。不过,一方面有比较丰富的水资源和矿藏,另一方面有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的支持,再加上人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波黑近些年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
马其顿的人口只有200万人,国小力微,独立后受国内政治危机的影响和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都很大,近几年情况才有好转。马其顿的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服务行业和农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中,服务业的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在首都斯科普里、奥赫里德等著名的旅游城市,我一方面深切地感受到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的旅游资源对马其顿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看到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都是比较落后的。比如,斯科普里的老城区,伊斯兰的风格、风味十足,可建筑物和道路的破败也今人叹息。新城区除了一条不算太长的步行街还算繁华,其他部分都比较破旧。
与上述几个国家相比,阿尔巴尼亚经济发展的特点比较明显。阿尔巴尼亚各地大小城市,到处都在建房和修路,用全国都是一个大工地来形容并不夸张。在建的房屋可以分为两类,比较大的可能是宾馆饭店。为了发展旅游业,许多地方都是在大兴土木,挖山填海,到处都是浇注好钢筋水泥框架的大小楼房架子,极少数高的有十来层,多数都是两三层或三四层。但是,建完的似乎很少,有些虽然用空心砖砌上了墙,但也多半没有安门窗和进行内外装修。比较小的应当是个人住宅,遍地都是,同样也以未完工的居多。令人奇怪的是,绝大多数建筑就像没有搭完的积木,孤零零地矗立在那儿,也没有准备好的建筑材料,更不见施工的人员,非常像中国一些地方曾经出现过的烂尾楼。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近些年来,阿尔巴尼亚的“建房热”一直“高烧”不退。然而,阿尔巴尼人并不是等全部资金到位再动工,而是有了一些钱就开工,钱用没了就停工,等有了资金后再接着建。阿尔巴尼亚的公路状况总体上说并不是很好,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虽然都有,但不多。许多公路都是双向单车道,而且路面较差。即使是稍宽一些的路,标明行车线的也很少,行车秩序比较乱。汽车鸣笛和不让行人是常态,行人过马路不能光看指示灯,还必须百倍注意过往的车辆。这些与欧洲的其他国家截然不同。阿尔巴尼亚如今正为加入欧盟而努力。然而,加入欧盟首先要达到其要求的最低标准。在交通方面,阿尔巴尼亚必须使重点的交通要道变宽、变平,同时还要修建一些新的高等级公路。为此,急于加入欧盟的阿尔巴尼亚政府下的决心不小,铺的摊子也很大,全国到处都在修路,然而速度和效率却不敢恭维。一条很长的在修或在建的路,三三两两的施工机械或施工人员在那不紧不慢地干。看那速度,这些公路真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完工。无论如何,全国都像一个大工地表明了近些年来阿尔巴尼亚经济发展的势头,然而,这种势头到底是顺势发展还是逆势发展却要受多种因素制约,如经济危机、国内劳动力严重匮乏、两党对立的政治体制等。
另外,阿尔巴尼亚的二手车市场及其相关的产业比较发达。阿尔巴尼亚大街上跑的车大约三分之二是德国造,其中大多数是奔驰牌的。阿尔巴尼亚的奔驰车虽然也有最新型的和最豪华的,但绝大多数是二手车、三手车甚至不知是几手的车。大的小的,各个年代各种型号的,可以说应有尽有,就像一个奔驰汽车博览会。这些车绝大多数都是进口商从德意等国以比较低的价格买的并通过海路运回阿尔巴尼亚,在向港口、海关缴纳一些税后再加价出售。阿尔巴尼亚各地公路两旁的二手车市场非常多,拆解报废汽车的场地非常多,大大小小的加油站非常多。毫无疑问,这种情况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然而,阿尔巴尼亚或许密度更大。拆解汽车的工场有大有小,大的堆积着成百上千辆的已拆解完或待拆解的报废汽车,小的则只有几十辆甚至十几辆。再比如,路两边的加油站隔不远就有一个。这些加油站少数属于几家大的石油公司,多数则属于家庭经营的小加油站。
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也都是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演化而来。乌克兰的自然条件比较好,资源也丰富,但受持续动荡不安的政党政治的拖累、世界经济危机以及与俄罗斯关系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我从辛菲罗波尔乘车返回基辅途中,乘坐的列车上下颠簸、左右摇晃,就像在凸凹不平的土路上开汽车。同行的乌克兰人告诉我,这条铁路和列车都是苏联时期的,没有任何更新。黑海之滨的名城雅尔塔理应漂亮无比才是,可我去的时候,满城都是烂尾建筑,大大小小的吊车无奈地停在那里,建筑工地用破旧东西遮挡着,一座美丽的海滨名胜城市被弄得不堪入目。摩尔多瓦是这个地区最落后的国家,主要的经济支柱是农业。从罗马尼亚一入境,建筑、公路、汽车乃至自然景观都大大地降了一个档次。首都基希讷乌就像一个大村镇,整齐、干净的地方不多,许多地方路不像路,房不像房。城市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破旧的小公共仍是城中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大街上跑的汽车多半以二三手为主。
在这些国家里,街头有“三多”,即银行网点多,ATM机多和外币兑换处多,几乎三五步就是一个。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这些国家的金融业发达,事实上这些国家的银行百分之八十以上甚至百分之百都是外国的。在这“三多”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民众对本国经济发展缺乏信心,为了防止本国货币贬值,民众将手头的钱都换成欧元或美元存进银行,眼睛盯着汇率,用多少取多少,用多少换多少。另外,走在这些国家街头上,青年男女对香烟和酒情有独钟,一手夹着烟一手提着酒瓶子的“标准”形象到处都是,要上一杯廉价咖啡坐那聊上半天的情况也随处可见。与西欧发达国家一样,休闲在本文所及的这些国家中无疑也是一种文化,工作是为了生活,而非生活为了工作。可是,在这些国家中,缺少雄厚物质基础支撑的休闲,恐怕也反映了年轻人对国家失望而又无法改变现实的一种无奈,许多“休闲”的人实际上是无工可做。
二、成熟程度不同的政党政治
政党政治是这些国家社会转型的起点,它意味着放弃原来的共产党一党统治下的议行合一的模式,改行多党议会民主制。然而,由于国情不同,尤其是民族分离主义影响的强弱不同,这些国家的政治转轨的模式和过程却不尽相同。中东欧国家、中欧国家和前南地区的斯洛文尼亚都属于自由民主模式,即活跃在政坛上的政治力量是利益集团,它们主要通过意识形态的区别和政治经济转型的策略来赢得选民。南联盟、克罗地亚、波黑和马其顿等前南地区国家的政治转型是民族分离模式。经过二十来年的发展,应当说,不论哪种模式转轨的国家,都建立了多党议会民主制,但在政党的平衡度、政治的稳定度等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差别。本文所谓政党政治成熟度不同,指的就是这种差别。
(一)政治转型的共性
与经济发展相比较,政治发展的许多方面并非是显性的,如政治体制运作的某些方面、政党的内部活动等等,不大容易甚至不大可能从外表观察出来,需要借助一些法律或会议文件、国家或政党领导人的讲话等等。如果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还是可以感觉出或看出这些国家政治转轨的共同表现。
第一,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政治理想主义基本不复存在,以挤压对手、上台执政为目标的政治现实主义盛行。在一党执政时期,共产党统治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政治理想支撑的。在多党制条件下,意识形态色彩极浓的政治理想在民众中基本没有市场,相互竞争的各政党只能用最实惠政策来诱惑选民,如扩大民主权利,改善民生状况,加快融入西方进程,克服危机,反对腐败等等,同时还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攻击、打压竞争对手。在这些国家里,不论是社会民主主义色彩的政党,或是自由主义色彩的政党,还是共产主义色彩的政党,都是如此。只有个别力量有限,在政治舞台上难有作为的极左小党,还打着传统共产主义招牌,但也没有什么市场。
第二,对某一个党及其政党领袖歌功颂德的现象基本不复存在。在一党执政时期,这些国家的党和国家领导大都被置于“神坛”上,用光环罩着,民众对执政党及其领导人只能恭维、歌功颂德。在多党议会民主制的框架下,执政党、国家和政府领导人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则倍受非议,就要下台。至少在形式上,他们的上台和下台都是各国民众选择的结果,而民众将选票交替地投给左翼和右翼的主要动因就是他们的现实利益诉求。所以,决定哪个政党、哪位总统上台、下台的因素主要不在于他们的政治色彩,而在于他们作出的贡献大小,出现的失误多少,承诺是否为民众所想念。每一次执政党或总统角色变换,下台的必定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没能满足选民的期待或损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而上台者必定迎合选民的心理,作出至少可以使他们心理得到满足的承诺。另外,不同类别的政党 (政党集团)你方唱罢我登场实际上反映的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平衡性,上台不是永远胜利的象征,下台也不是永远失败的标志。
第三,管理层面的政治依然是少数精英的游戏,普通民众有限的政治参与主要体现在形式民主层面上。当然,这些对于政党政治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来说可能是常态,但对本文论及的这些国家来说却是政治转型及其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中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普通民众还面临着一个后民主时代的困境,那就是形式上的民主都享有了,如选举、投票等等,但实际上的“当家”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不仅如此,由于形式上的民主都有,他们甚至不知再用什么方式解决“当家”问题。
(二)政党斗争与精英政治
不过,与西欧比较起来,在中东欧和东南欧的政党政治仍显得不完善,不成熟。比如,各种类型政党的分化组合依旧频仍,即使像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这些回归欧洲比较快的国家迄今为止也没有定型的政党政治。虽然摆脱了过去那种情绪主导政治的局面,但是,由于政党分化和重组比较频繁,这些国家的政党格局还没有最终定型。不仅如此,有的国家,政治体制甚至还有回归集权的趋向,普京及其领导的政党在俄罗斯独大的政治地位就是明显的例子。中东欧和东南欧国家政党政治的不够成熟还表现在国家政策的连续性不够,许多国家是一朝天子一朝政。各个政党竞选获胜上台执政后,更多地是关心本党或本集团的利益,而非从全社会着眼,比较严重地影响到了社会的整体及持续发展。对此,我想讲两个观察到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2010年4月的匈牙利议会第六次大选。
我作为国际观察员近距离地接触了这次大选,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不同层次的匈牙利人的复杂心态。匈牙利议会大选每四年举行一次,通过两轮投票选出386名议员。在我观察的那个投票站,来投票的以老年人居多,看上去都有六七十岁,有的年纪甚至可能更大。年青人的动作比较迅速,一般都不说什么,划选票都是在布帘挡着的地方。年纪大的人则不同,慢慢悠悠,同工作人员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有的人就在旁边的桌子上划选票,所需时间都比较长。不论是哪类人,他们看上去都很轻松随意,看不到那种所谓“当家作主”的自豪感或庄严感。比较起来,倒是那些负责选举的人一本正经,讲得头头是道,内容也复杂无比。仔细想想,所谓西方的议会民主也不过是少数政客搭台和唱戏,选举更多的是他们的节日。民众可参与,但不能主导,只是选举这出大戏的群众演员而已。经过两轮投票,青民盟262席,社会党59席,“尤比克”47席,绿党16席,独立候选人和由两个小党联合推举的候选人各得1席。
早在大选之前,青民盟获胜上台,社会党失败下台已是匈牙利国内的共识,人们没有预料到的只是胜败如此悬殊。大胜的青民盟全称叫匈牙利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成立于1988年,1995年改称匈牙利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党。1998年,该党在议会大选中与右翼政党联合战胜了社会党,上台执政了四年。它自身的优势在于年青化,有活力,没有历史负担的拖累。大败的社会党则是原来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后继者,1994年、2002年和2006年三次在议会大选中单独或联合其他左翼政党获胜,执政了12年。它的优势在于组织基础好,执政经验比较丰富,但成员老化,历史负担比较重。决定这两个政党胜败的主要是经济问题。匈牙利是一个实行高社会福利的国家,医疗和教育等都是免费,与民生有关许多方面都有补贴,政府财政为此不堪重负。因此,从2006年开始,社会党政府实行了财政紧缩政策,除了缩减行政机构之外,还大大地减少了民众在能源、教育、医疗和所得税等方面的补贴或优惠,而物价的提高和新税的出现又进一步增加了民众的生活压力。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更是重创匈牙利,社会党政府也没有拿出更好的对策。青民盟不仅不在其位可以不谋其政,而且借机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向社会党政府发难,同时进行迎合民众心理的政治宣传。另外,在长期执政期间,社会党政府不断有高官以权谋私的腐败丑闻传出。在竞选过程中,青民盟利用这些向社会党发起总攻,而后者却自辩无力,更找不到反击长期在野的青民盟的有效武器。这样,出现社会党的大败和青民盟的大胜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个例子是阿尔巴尔亚两个主要政党围绕地拉那斯坎德培广场的重修而展开的争论。
差不多每个国家都在首都的中心广场上展示着最能体现本国政治、历史和文化的经典之作,阿尔巴尼亚也不例外。在地拉那市中心的斯坎德培广场上,不仅有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骑马持刀的雕像,还有著名的哈奇·艾特海姆·培清真寺,以及国家历史博物馆等著名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这个广场的沥青地面已经坑坑凹凹,破旧得不成样子了。我去地拉那时,斯坎德培广场正在重修,斯坎德培雕像周围正在施工,一些工人和几台机械忙碌着,广场秩序十分混乱。用中国人的标准来看,首都的广场是全国人民的“心脏”,修复它还不是全国人民的共识,还不得倾全国之力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然而,阿尔巴尼亚民主党和社会党这两个政治舞台上的主角长期以来为修还是不修或如何修而争吵个不停。
社会党是由原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1年改名而来,1997-2005年是主要的执政党。民主党成立于1990年底,1992-1997年、2005年至今是主要的执政党。现任总统巴米尔·托皮以前也是民主党人,现任总理萨利·贝里沙则是民主党领袖,以前还当过总统。社会党人埃迪·拉马2000年以来一直占据着地拉那市长的宝座,2005年他还当选社会党的总书记。画家出身的拉马特别强调地拉那的形象塑造,比如,给灰暗的居民楼刷上鲜艳的色彩,开展城市清洁绿化运动等。虽然所作所为存有争议,拉马2004年仍被全球网民选为世界最佳市长。为了改变首都形象并为将来的大选增加筹码,拉马政府力主重修斯坎德培广场,2008年1月从科威特那里获得500万欧元专项援助并且通过招标请比利时的建筑公司设计了修复方案。然而,执政的民主党千方百计地阻止这项工程。它提出地拉那市政当局应当先从环境部门得到许可,广场因修复而发生的一些变化也应首先得到文物保护机构的同意。以强硬著称的拉马认为,广场重修工程应当是全体公民和政府当局同心协力,这项技术方面都已做好准备的工程不应受到政治斗争的却阻。2010年3月,地拉那市政当局将斯坎德培广场用建筑网圈了起来,强行开工。但因政党之间的斗争,这项工程进展十分缓慢。地拉那的一份周刊2010年4月18-22日号就登了一篇文章,题为《因斯坎德培广场而进行的政治斗争仍在继续》。文章说两大政党之间的争吵阻碍了重修工作进程,原计划要用18个月的这项工程,据说两年也完成不了。
这两个例子反映出的问题在其他国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是社会转型比较顺畅的比较像匈牙利,而社会转型不太顺畅的国家更像阿尔巴尼亚。
在日常的政党政治和精英政治的条件下,在对民主的期待与民生的现实有较大差距的时候,绝大多数民众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是一种无奈。但是,在政党之间斗争极端尖锐化,而民主的期待又严重受挫的时候,民众也会在政治精英的煽动下走上街头,诉诸暴力。就前者而言,政治民主化归根到底应服务于广大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只使少数人暴富起来。经济发展停滞,民众感受不到社会变革带来的实惠,甚至在经济危机和紧缩开支时还是首要的受害者。这种情况在欧洲可能是一种常态,但在东欧、中欧和东南欧的社会转型国家特别是经济发展状况不好的国家中更为明显。这些国家的民众曾经拼死拼活争取过的各种形式的民主都得到了,比如多党制、议会民主、各种选举等等,但民生期待却相距甚远。于是,他们的政治热情不再也无处发泄,经济现状又无法改变而民众自己又无能为力。面对这种现实,人们又能如何做呢?民主到底是什么?后民主化时代又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对他们来说可能更多的是迷惘。就后者而言,有两个事件值得提及。一是2006年9月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骚乱,二是2009年基希讷乌的骚乱。前者的起因是反对党攻击执政的社会党“撒谎”欺骗社会,后者的起因是反对党不满执政的共产党人党再次获胜。两者共同之处是反对党煽动民众暴力围攻议会大厦,造成许多人员受伤和重大财产损失。
三、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同态度
说政治转型,那肯定回避不了对原来的社会发展模式的看法和态度。所谓原来的社会发展模式,指的就是以苏联为载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而转型就是从性质上改变这种社会发展模式。但是,这种社会发展模式对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来说,是自身的。对波罗的海三国和摩尔多瓦来说,这种社会发展则是准自身的,因为它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苏联占领并成为其加盟共和国的。对中欧和东南欧国家来说,这种社会发展模式则完全是外部强加的。因此,除俄乌白三国之外,其他国家对剧变前的社会发展模式的看法多半又与同苏联的关系纠缠在一起。
(一)从强大国家的角度肯定苏联和社会主义制度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都实行了多党制、市场经济和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等。但是,苏联曾是它们历史上共有的强大国家,苏联社会主义也是它们共有的历史阶段。前者决定了三国必然要抛弃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后者决定了它们不会抛弃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因此,它们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态度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平衡,社会制度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同时,仍带有比较多的非本质的原来模式的标识和特征。有许多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以莫斯科大学主楼为代表的斯大林时代建筑、锤子和镰刀的浮雕、工人和农民的雕像等等。不过,在这里我想讲述的是另外两个例证。
第一,列宁仍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一部分。在这三个国家的大小城市里,列宁的大小不一的雕像随处可见,在许多建筑物的外墙上有列宁头像的浮雕。就莫斯科街头的雕像而言,最多的还是彼得大帝、库图佐夫、朱可夫这样的军事统帅,普希金、果戈里等文坛巨匠,罗蒙洛索夫、门捷列夫等科学大家,苏联时期的政治家的雕像可能只剩下列宁的了。在乌克兰,除了弗拉基米尔大公和谢甫琴科雕像之外,最多的雕像也是列宁的,如敖德萨、辛菲罗波尔、塞瓦斯托波尔、雅尔塔等地的中心广场都有列宁的雕像。在白俄罗斯,列宁的雕像仍然矗立在明斯克议会大厦前面和布列斯特的广场上。在三国的大小城市里,主要的街道几乎都有以列宁命名的。列宁的名字还不只出现在街道上,莫斯科最高处叫列宁山,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叫列宁图书馆,辛菲罗波尔、雅尔塔、弗拉基米尔等城市的主要广场也都以列宁命名。当然,列宁的雕像和名字虽然留下了,并不意味着三国民众依旧怀有对它们所承载的政治文化的歌颂和崇拜,红场上拿着《真理报》和苏共党旗到处招揽游客与其合影赚钱的山寨版的“列宁”就是例证。但是,所有这些至少还表明三国民众并没有否定列宁是一个强大苏联的奠基者。
第二,仍在纪念的“英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为了表彰苏联军民在二战中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5年1月和5月两次发布命令,授予13个城市为“英雄城市”,我到过其中的伏尔加格勒、圣彼得堡、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基辅、莫斯科、明斯克、图拉和布列斯特。这些城市的许多景点甚至主要的景点都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又细又高的胜利纪念柱到处可见。比如,布列斯特的主要景点就是要塞博物馆,它的入口是用混凝土铸成的星状隧道,环形要塞的残垣断壁上弹孔累累,中央有一座巨大的人面混凝土制作的岩山和纪念死难烈士的一个方形尖塔。伏尔加格勒全城更是有近百座二战纪念碑和几十处纪念地,最有名的是马马耶夫高地纪念碑群。山冈上矗立着一座8000吨重的“祖国母亲在召唤”的雕像,山下有许多反映战争场面的群雕和一座由碑石环绕的圆形阵亡烈士纪念大厅。大厅的中央是一支巨手握着的火把,长明火在四名礼仪兵护卫下永远地燃烧着。苏联没有了,可这些城市“英雄”依旧,三国民众对英雄们的怀念依旧。今天,这些地方仍是三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结婚的新人们都要到这些地方献上敬仰的鲜花。在三国民众心目中,至少这个时期的社会主义苏联还是它们历史上的光辉篇章。
(二)从失去独立的角度否定苏联社会主义
虽然也曾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但是,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却没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那样的自豪感。这三个国家都很小,历史上长期受制于瑞典和沙皇俄国,在1918-1920年独立。但好景不长,它们于1939年被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划归苏联势力范围,次年被苏联出兵占领,苏德战争爆发后被德国占领,战后根据雅尔塔协议被并入苏联。正因如此,三国的民众对苏联社会主义有着另类的解读,即加入苏联意味着他们独立国家的消失,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意味着苏联对他们的“殖民地化”。
在维尔纽斯、塔林和里加的老城区广场,你差不多都能看到它们争取自由的纪念碑或相关主题的雕像。在许多博物馆或建筑物上,你也可以看到“波罗的海之路”(BalticWay)的宣传画。所谓“波罗的海之路”,是指1989年8月23日两百万爱沙尼亚人、立陶宛人和拉脱维亚人为了争取独立而手拉手组成的长达600公里的人链,这一事件被视为波罗地海三国要求独立的高潮。然而,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里加老城区自由纪念碑旁的“拉脱维亚被占领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1993年由一些苏联时期流亡到海外的拉脱维亚人及其支持者筹建的,从1997年起,拉脱维亚政府开始提供维持博物馆日常开支的费用和一些研究项目。它的主旨就是用大量的档案文献、照片和实物来说明苏联和德国对拉脱维亚的三次占领。正因如此,该馆2008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名字就非常直白,叫《拉脱维亚的三次被占领:1940-1991年》。书的封面是斯大林1939年8月接见前来签约的里宾特洛甫时两人握手的黑色照片。在拉脱维亚人眼中,苏联和德国都是占领者,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创伤,但苏联更甚于德国。在这三个国家民众的心目中,苏联的这一次占领不仅剥夺了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而且强行将它们变成苏联的最后三个加盟共和国。博物馆的主题就是要说明,在以后的半个世纪中,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爱沙尼亚一样如何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各方面被苏联化。不仅如此,这个博物馆还用许多档案文献力图证明,为了彻底征服波罗的海三国,一方面,苏联政府对那些曾抵抗过苏联军队的人进行镇压,将他们送进“古拉格”(强制劳动营)或流放到西伯利亚。比如,到1949年3月,有4.3万人 (占拉脱维亚当时总人口的2.4%)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幸存下来的拉脱维亚人才被允许回来,但他们已无家可归,“拉脱维亚传统的社会秩序和文化早已荡然无存”。另一方面,苏联采取大量从其他地区向波罗的海国家移民的政策,以改变这一地区的民族构成。就拉脱维亚而言,俄罗斯人在拉脱维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战前的10%左右增长到1989年34%,而拉脱维亚人从75%降到52%。透过这个博物馆,波罗的海三国对1939年苏德条约的痛恨显而易见,也不难看出它们强烈的反苏、反俄情结以及对以苏联为载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
(三)从历史恩怨的角度反感苏联和社会主义制度
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中欧四国社会转型相对比较成功,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与社会转型相适应,它们都认同西方的民主社会主义,但否定以苏联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模式。但是,由于与俄国 (苏联)的历史恩怨的多少与深浅不同,这四个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反感的程度和方式也不一样。
波兰的反感深沉但不张扬。深沉,那是因为历史上波兰与沙皇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有太多的历史恩怨。18世纪末,三次瓜分波兰的主凶之一就是沙皇俄国。1939年,波兰又被苏联和德国第四次分割。1938年波兰共产党被苏联共产党控制的共产国际解散,1940年发生的卡廷森林事件,1944年苏联红军坐视波兰国家起义被德国军队残酷镇压,所有这些都重重地压在波兰人的心上。不张扬,那是因为波兰对相邻的东西方大国虽有无限的怨恨,却又无力挑战,有过的挑战也都是以悲剧收场。波兰学者告诉我,波兰是一个中欧国家,仍然夹在东西方大国之间,对它来说,安全问题仍然是第一位的,德国和俄罗斯都开罪不得,保持与它们的良好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波兰用并不张扬的方式将对苏联强加给它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反感表现出来。战后,波兰虽然没有像波罗的海三国那样被苏联吞并,但在内政外交等方面仍受苏联的控制。因此,波兰许多重大事件发生地展示的就是波兰反抗苏联控制以及以苏联为载体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内容。比如,格但斯克的波兰团结工会陈列室中有数台电脑,参观者可以通过它看这些事件的档案文件和照片,并允许拍照。我在那里阅读了三个多小时,拍了几百张照片。通过这些微缩胶片,你似乎置身于当时的场景,完全可以感受到波兰人那种曾有的切肤之痛但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然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波兹南1956年事件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位于一座很宏伟的大楼一个角落的地下室里,门脸不大,但招牌不小。“1956”四个足有三米高的黑色数字呈波浪状竖在两旁,其中,“1”的上面用白色波兰文刻着“博物馆”。从位于“9”和“5”之间的一个小门进去,下到地下一层就是1956年波兹南事件博物馆。博物馆很小,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进门左拐的是个大展厅,里面主要是战后初期和上个世纪50年代实行六年计划时的宣传画,主要表现的是波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欣欣向荣的景象,工人和农民的冲天革命干劲。另外,还有少部分表现的是东西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尖锐对峙。这部分展览的内涵是想告诉人们,当时波兰统一工人党听命于苏联,不顾本国国情也像苏联那样搞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表面的繁荣与波兰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有很大差别。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不适合波兰的国情,这是波兹南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是波兹南事件过程的照片,如集会、游行和占领一些建筑物的情景。照片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成千上万的人集聚在广场上,人们举着白红两色国旗进行示威游行,一些人冲击市政机构并占领了一些建筑物等等。第三部分是关于波兹南事件的结局,主要是那些在这场事件中罹难的人和那些被捕者的照片。关于前者,他们的照片有大有小,有的放在展板上,还有的镶在地上,上面盖着玻璃,玻璃下面有灯光。设计特别独到的是,在一些展台上放着四方体的石头模样的东西,拿起来也挺沉的。不过,它们可不是石块,而是介绍那些死者的耳机,语言有波文和英文两种选择。我听了几个,内容也很简单,就是介绍张三李四某年某月生于某地,在波兹南事件中被打死在某地或因伤势过重某月某日死于某个医院,他们的葬礼在某地举行。除此之外,别无他言。关于后者,主要是他们被捕后的小照片和编号,还有两小间展室布置成当年的审讯室或拘留室,同样也没有更多的文字说明。这个博物馆主题非常鲜明,就是用照片和实物说明1956年波兹南事件的前因后果。总的看,除了纪念这层含义之外,它并没有刻意渲染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气氛,也没有简单地将矛头对准过去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多的是针对苏联和以苏联为载体的那种社会主义模式。该博物馆2006年在纪念波兹南事件50周年时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名叫《1956年6月的波兹南:一个反叛的城市》。它在一开头就讲,列宁去世之后苏联的领导人歪曲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的理论,结果将这种理论逐渐推到漠视人的性命这种极致。
匈牙利的反感既明显又尖锐。二战之前,匈牙利长期依附奥地利和德国,受沙皇俄国和苏联的侵害不大。但在二战之后,匈牙利有着波兰一样的被强加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经历,1956年的反抗比波兰的反抗更为激烈,但结局也更为悲惨。因此,在社会转轨过程中,匈牙利表现出来的对苏联以及苏联强加的社会主义的反感更为强烈,这可以用布达佩斯的一些例证来说明。其一,在布达佩斯最繁华的大街上,我看到过这样几幅宣传画:一幅是把列宁的头像画成“朋克”,下面一行字写着“帝国的红色朋克们”;另一幅是把列宁的头像左右加上两笔成麦当劳状,下面写着“麦克列宁”;还有一幅是写着“克格勃仍然盯着你”,其中,克和勃是英文字母,而格则是锤子和镰刀图形。其二,在布达佩斯的郊区有一个名叫“在斯大林靴子的阴影下”的雕塑公园。这里的作品全是匈牙利社会主义时期革命领袖、工农兵英雄人物和苏联士兵的塑像、浮雕等,剧变后被从原来供奉的地方拆除并集中到这里。所谓斯大林靴子,原本一个巨大斯大林塑像的残余部分。这个塑像非常高大,原本矗立在布达佩斯的一个主要广场上,建立于拉科西时代。1956年之前有重大活动时,匈牙利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站在斯大林靴子下的台阶上检阅游行队伍。在1956年事件中,这尊塑像被民众拉倒,只留下靴子。如今,在这座公园里,往日的圣贤都成了被嘲讽的对象,冷战时期匈牙利的历史都被反写过来。其三,在著名的安德拉西大街上有一个名为“恐怖之屋”的博物馆,其标识是由二战期间匈牙利法西斯组织箭十字团微章一角和红五星一角组合而成。里面展示的实物、照片、数字等等,重点说明的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匈牙利法西斯政权的恐怖统治和战后拉科西时代的大清洗。值得注意的,一是展览将法西斯组织在匈牙利统治的确立归咎于共产党人1919年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认为是这次革命的失败导致匈牙利民主发展进程的中断和法西斯政权上台。二是将拉科西在40年代末50年代上半期犯的错误泛化为整个匈牙利共产党和整个社会主义时代的错误,事实上展览的内容极少涉及卡达尔时代的匈牙利。参观这个展览,我最突出的感觉就是不公正性。这也不奇怪,力主建这个博物馆的就是一些反共的政党组织,其主要目的是在现在的政党政治中打压由原匈牙利共产党演变而来的社会党。其四,在埋葬纳吉和埋葬卡达尔的两个墓地里,都有专门埋葬1956年事件死难者的地方。那一个个墓碑与其说是纪念死难者,不如说是对苏联及以苏联为载体的社会主义的抗议和谴责。看这些招贴画和实物展览的主要是匈牙利人,特别是青少年。换言之,它们成了匈牙利今天另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捷克的反感含而不露。由于受西方国家特别是德国之害远远大于苏联施加的伤害,捷克没有像波兰、匈牙利那样对前者那样多的亲近而对后者那样多的怨恨。因此,无论是在布拉格还是在比尔森或者其他城市,我几乎没有看见诸如有关1938年“慕尼黑阴谋”、1953年比尔森事件、1968年布拉格之春和苏联侵捷之类事件的博物馆或纪念物。当然,我不敢说完全没有,但最显眼的地方肯定没有,捷克政治情感非常强的纪念物显得很少。不仅如此,在波西米亚乃至整个捷克的大小城市中,人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色彩明快、造型活泼的建筑,衣着休闲、表情快乐的人群。由于历史文化载体比较特别,波西米亚甚至成了一种风格,像是一首由不同乐器演奏出的由多个乐章组成的奏鸣曲,但主题却是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和生活情趣。
斯洛伐克的反感似乎比较弱。虽然在历史发展中长期与捷克绑在一起,但是,斯洛伐克还是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它历史上长期受制于匈牙利。再比如,二战后期,苏军解放捷克斯洛伐克是从斯洛伐克开始的。因此,走在斯洛伐克的大小城市里,非但少见以反苏、反共为主题的纪念物,而且苏军解放的纪念碑到处都是。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市内最高处就有一个很高的苏军解放纪念碑,上面刻着哪座城市是哪天解放的,碑的周边有许多表现热烈欢迎苏联红军场景的雕塑。在东斯洛伐克州首府科西策的火车站前,有一个二战纪念碑,从上面的碑文和雕像以及红星上看,纪念的是随苏联军队打回捷克斯洛伐克的共产党抵抗战士。在市中心的一个地方,还有一座苏军无名烈士墓,高高的纪念碑及护栏上都有苏联国旗、国微图案的浮雕和用捷克、俄语两种文字写的墓志铭:“光荣属于那些为苏联自由和独立而献身的英雄们”。在从特伦钦前往莱沃恰的途中,我在斯皮什新村车站前广场也看到类似的纪念碑。但是,这些绝不意味着斯洛伐克对苏联社会主义的留恋和肯定。事实上,在中东欧国家中,它是返回欧洲最彻底的国家之一,不但加入了北约、欧盟和申根区,而且加入了欧元区。
(四)从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待苏联社会主义
比较起来,东南欧 (巴尔干半岛)国家在这方面的情感更为复杂。在这些国家,除了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之外,其余六国都是从前南分化出来的。从经济上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最为发达,阿尔巴尼亚、马其顿、波黑最不发达,其他国家居中。从与西欧关系上看,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关系最密切,是北约和欧盟的成员。阿尔巴尼亚次之,只是北约的成员。其他国家都处于加入北约和欧盟道路上的不同阶段。另外,这个地区的宗教分布非常复杂,大体上靠西的信仰天主教,靠东的信仰东正教,中间还夹杂着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由于这些原因,它们对苏联式社会主义的看法差别也比较大。
塞尔维亚人特别怀念铁托和铁托时代,认为那是一个黄金般的岁月。与俄乌白到处都可以找到列宁像不同,在塞尔维亚铁托的像并不多,但是,铁托似乎原汁原味地活在许多塞尔维亚人的心中。几乎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每一家书店里,你都可以找到铁托的书和有关铁托的书。尤其是铁托的传记,几乎每年都有出版的,而且篇幅都很大。在一家书店里,我还发现了一本有关铁托的食谱的书,描述之细令人赞叹。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怀念铁托和铁托时代更多的是怀念那时强大的南斯拉夫,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更不是苏联那样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于领土不断地缩水和复杂的民族矛盾,如今在塞尔维亚,主流的意识形态是民族主义。
对苏联社会主义最不认同的是斯洛文尼亚。虽然是南斯拉夫王国和南联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它在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却紧密地与天主教,与意大利、奥地利联系在一起。如今,在所有东欧国家中,斯洛文尼亚经济最发达,与斯洛伐克一样是回归欧洲程度最高的国家。在对社会主义态度上,它对西欧的民主社会主义认同感最强,而对苏联式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最低。从物质层面上,斯洛文尼亚几乎没有往日社会主义的痕迹,现代化程度和开放程度都很高。与此同时,斯洛文尼亚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否定不像波兰那样含蓄,甚至比波罗地海三国还张扬。位于卢布尔雅那蒂沃利公园一个角落里的斯洛文尼亚国家现代史博物馆,展出了大量有关1945-1960年间斯洛文尼亚社会发展的图片、实物和文献。透过这些东西,人们不难发现它们背后否定以南斯拉夫为载体的社会主义和张扬斯洛文尼亚民族主义的潜台词。有许多例子都可以说明。展览中有许多数据都是要说明“党控制社会”这个主题,而不是展示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如1941-1988年南联盟党员人数和在人口中所占比重数据,铁托接见外国领导人和参加群众集会的隆重场面,铁托的塑像、列宁著作等等。再比如,大量有关恢复时期的义务劳动,私营企业国有化,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照片和资料所想要说的都是反话。不仅如此,展览中还有一些直接攻击前南斯拉夫和南共联盟的内容,如上个世纪50-60年代反宗教和教会运动,反对小农,强迫劳动、书报检查制度和对持不同政见者的镇压等。总之,从这个博物馆的展览物上,你看不到任何对铁托时期的南斯拉夫的认同。
马其顿和波黑是前南地区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国家,除了国小力微之外,独立之后还长期受战乱的困扰。同样也是从强大、统一和繁荣的角度,这两个国家的民众非常怀念铁托和铁托时代的南斯拉夫。在斯科普里和萨拉热窝的书店里和地摊上,你都可以买到铁托的画像或印有铁托画像的纪念品。在斯拉普里火车站遗址前的街头广告柱上贴满了彩色的和黑白的铁托画像,有标准照,有工作照,还有生活照。虽然社会发展全面转向西方,但是,在这两个国家并没有明显敌视或攻击苏联和苏联式社会主义的纪念物或宣传品。另外,在这两个国家,宗教气氛特别浓厚。马其顿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和东正教,而波黑则是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和犹太教并存。在林立的教堂的映衬下,各种主义的重要性似乎都退后了。
在东南欧,保加利亚对苏联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的态度大概是最温和的。就前者而言,你感觉不到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弥漫的那种浓厚反苏厌俄气氛,更看不到斯洛文尼亚那样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公开否定,相反,可以处处发现它与苏联、与俄罗斯之间的亲近。比如,保加利亚许多主要城市都有1877-1878年的碑或雕像,它们既是纪念打败土耳其的俄土战争,也是纪念保加利亚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而获得独立。在普罗夫迪夫最高的阿廖沙山项上是一尊巨大的苏联红军战士塑像,碑座上两个浮雕更是生动地体现了保加利亚百姓见到苏联红军战士时又是送东西又是拥抱又是扑在他们怀里喜极而泣的情景,台座上刻有“光荣属于不可战胜的苏军解放者”。在离此不远的低矮得多的山凹里,是一座1877-1878年俄土战争纪念碑,上面不仅刻着俄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而且还刻有指挥普罗夫迪夫战役的俄国古尔柯将军的名字。像这样一个苏联士兵的塑像在东欧国家是不多见的,而再加一个纪念沙皇俄国的碑就更少了。一大一小两座碑遥相呼应,映射出保加利亚人的一种持续情感,视觉上的这种感受似乎也反映了保加利亚与苏联的关系不一般。就后者而言,我参观过日夫科夫的一座别墅和他的故居。这座豪华的别墅已私有化了,如今是一家五星级宾馆。日夫科夫的痕迹已经基本没了,只是宾馆的简介上还有此处曾是原共产党领导人日夫科夫的别墅字样,用词基本上是中性的。但在他的家乡,故居保存得完好,外国领导人给日夫科夫的赠品展示,会议室等都原样摆放着,各种说明用语也都是中性的。在小镇的中心广场边上,一尊日科克科的全身雕塑仍然站立着,前面还有人们献的鲜花。我总的感觉是,保加利亚虽然是北约和欧盟的成员,但与俄罗斯保持着良好关系;虽然转向了西方的民主社会主义,却淡化对以苏联为载体的传统社会主义的否定。
在社会主义时期,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无论在内政还是在外交上都个性鲜明,但是,今天的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却显得平和得多,在对苏联式社会主义的看法上似乎挣扎在赞叹与诅咒的矛盾之中。
先说罗马尼亚。由于1989年以极端的方式否定以齐奥塞斯库和共产党为载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在今天的罗马尼亚不可能再看到齐奥塞斯库的个人形象或共产党的标识。但是,要完全断绝与过去社会主义的联系也非易事。在布加勒斯特,国民议会大厦是一个地标性的建筑,也是著名的景点。它占地50万平方米,有房屋300多间,2040平方米的主厅高18米,里边装饰之富丽之豪华难以形容,据说主厅里铺的地毯就重达14吨。这座大厦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建筑物。带领我们参观的罗方导游介绍这些的时候,脸上难掩得意神色。然而,当说起这座大厦的由来时,导游的口气又变得愤懑起来。原来它始建于1984年,原名叫“人民宫”,是齐奥塞斯库倾全国之力为自己享受而搞的“面子工程”,但到1989年他死时也只完成了70%。剧变之后,这个尚未完成的工程成了齐奥塞斯库时代“社会主义痛苦的回忆”,有好几次差点没被拆除。大厦后来建成了,但仍没有达到齐奥塞斯库设想的标高。另外,原来的罗共中央总部大楼,斯大林建筑《火花报》大楼等仍是布加勒斯特的典型建筑,只是用途完全变了,其中后者如今是“自由出版大厦”。
再说阿尔巴尼亚。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时期许多标志性的建筑依旧存在,但内涵却不尽相同。第一类是用途和含义完全不同了。比如,霍查一家在地拉那长期居住的别墅为政府机构所占用。霍查家乡的故居已出售给个人,成了一个小的民俗博物馆。各地的雕堡和山洞除了极个别的用作旅游外,多数仍是难以清除的钢筋水泥“垃圾”,从负面展示着上个世纪极端的70年代的阿尔巴尼亚。另一类是原有的用途和含义并未完全消失。比如,许多城市中心广场上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战争纪念碑和烈士陵园等,展示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战士抵抗英姿,长眠的是无数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它们虽然仍然保留着,但有的已破旧不堪,有的已被遗忘在记忆和纪念的角落里。不过,我在阿尔巴尼亚并没有见到直接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人的各种形式的物质载体,这一点与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等国完全不同。
除了上面说的那几类之外,摩尔多瓦也应提及,但很难把它归为哪一类。它与波罗地海三国一样,也是在二战期间被苏联强并为加盟共和国的。但是,至少在表面上,它没有那么强的反苏、反社会主义情绪。不仅如此,在基希讷乌市里,有一个非常大的苏联烈士陵园,里面还有铁木辛哥元帅的墓碑。高高纪念塔下的长明火依旧燃着并由着装整齐的礼仪兵守卫。这大概在俄乌白三国之外的国家是独一无二的。在德涅斯特河畔,我还参观过另外一个苏军烈士陵园,规模也很宏大。不过,另一方面,在摩尔多瓦,欧盟的旗帜到处可见,民众有很重的“西归”情结。比如,许多摩尔多瓦人希望能与罗马尼亚合并,更希望加入北约和欧盟。
四、社会转型的实质与大国影响
对于这些国家社会转型的形式,国内学术界以“剧变”称之。表面上看,这不能说没有道理,苏联模式的终结和西欧模式的开启都是突然而至。可是,必然还是偶然,经验教训在哪里,时至今日人们仍是莫衷一是。走了这么多国家、这么多地方之后,我深深地感到,在这些国家先与苏联和苏联式社会主义“硬切割”,然后与西方“硬连结”的背后,实际上还有难以“切割”和不易“连结”的“软性”的文明因素。这种“软性”的文明因素或许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东欧、中欧和东南欧国家社会转型的实质、差别和深层动因。
(一)政治文明的不可中断性
将东欧、中欧和东南欧这些国家作横向比较,可以发现,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型比较好的国家都是受西方文明影响比较大的国家,而转型不太好的国家则是受东正教文明影响或同时受东正教、伊斯兰教等几种文明影响比较大的国家。如前文所示,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都是天主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而经济发展程度居中和很低的都是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西方文明指的是由希腊城邦政治结构和公民文化、古罗马共和精神和法律传统、中世纪基督教政治价值观和二元权力体系以及日耳曼传统相互迭加与融合的产物,特点强调民主、共和与法治。东正教文明,也称俄罗斯文明,指的是受拜占庭文明和蒙古文明双重影响而产生的非欧非亚的一种文明,特点是民主色彩比较淡,个人专制色彩比较浓。苏联模式的实质是俄罗斯文明的延续,作为其载体的社会主义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是俄罗斯化的,前者表现为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后者表现为兵营式的共产主义。因此,这些国家的社会转型都可以看作是摆脱俄罗斯文明和向西方文明的回归。然而,由于同俄罗斯文明、苏联模式纠结的深度不同,这些国家的社会转轨才呈现出前面讲的不同梯度,即市场经济和政党政治的成熟程度、开放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比如,俄罗斯、白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对传统保留的就比较多,而波罗地海三国、中欧四国和东南欧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回归“西方”的程度最深,对苏联及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几乎没有任何留恋。
抛开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不说,其他国家认同或高度认同西方文明还有历史根源。从宗教文明上说,在中欧四国、波罗地海三国和东南欧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主教和新教,在东南欧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黑山,占主导地位的是东正教,在阿尔巴尼亚、波黑和马其顿,占主导地位的则是伊斯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总的看,与西方文明联系比较紧,而与俄罗斯文明的联系比较松。从社会运行机制上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些国家政治上有的是西方式的民主国家,有的是披着西方式民主外衣的专制国家;经济上有的是西方式的发达国家,有的是西方式的落后国家。另外,以民族复兴为主旨的科学、文化和教育都是西方式的。从对外关系上看,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二战期间,它们要么站在法西斯国家一边,如匈牙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要么依靠英法而后来成为法西斯侵略的牺牲品,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南斯拉夫等。总之,在这些主要方面,它们与社会主义的苏联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苏联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那是二战之后特别是冷战之后的事。在这一时期,苏联同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有一种特别的联系,即苏联通过共产国际直接控制着它们,进而使这些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服从苏联的利益。当两者出现矛盾的时候,受到伤害的则是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比如,波兰共产党1938年被解散,匈牙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库恩·贝拉在30年代大清洗时被杀害等。虽然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执政的共产党不复存在了,但这些事件造成的影响直到今日也难说完全消失。
如何评价上述这些姑且不论,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国家与西方的联系是在二战结束后被强行割断的,与苏联和苏联式社会主义的亲密关系也是一种“硬连结”。这也是理解如今这些国家社会转轨出现不同梯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角度。
(二)大国的介入与影响
除了俄罗斯之外,本文所及的其他国家几乎都没有自己的文明,影响这些国家的文明的载体都是东西方大国。由于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都十分重要,中欧和东南欧从古到今都是大国角逐的主要场所。另外,由于受多种文明及其大国承载者的影响,这两个地区特别是东南欧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缺乏认同感,更无凝聚力。所以,如果将中欧和东南欧比作一个国际政治大舞台的话,在上面唱戏的主角始终都是东西方大国,这里的民族和国家都是充当配角甚至看客,只能是大国之间交易的筹码和牺牲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些国家少有主心骨,多半依附于东西方某一大国。观察中欧和东南欧的社会发展,离不开这一相对独特的视角。
从历史上看,除了沙皇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之外,其他国家什么时候和以何种方式独立,领土、边界如何,属于谁的势力范围等等,都得由大国决定。冷战结束后,这种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观,但影响依旧,并且在这些国家的社会转型的许多方面都有留痕。比如,北约东扩的实质还是东西方大国的关系问题,离西方近而离俄罗斯远的国家加入得就快,俄罗斯的反应也弱。相反,越是离俄罗斯近而离西方远的国家,加入得就慢,俄罗斯的反应也更强烈。另外,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国家在加入北约、欧盟、申根区等方面都比较积极,进入也比较顺利;而受俄罗斯文明影响的国家在这些方面虽然也很积极,但进入起来就比较曲折。时至今日,也只有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是北约和欧盟的成员,其他国家还处于加入的进程当中。
就大国在东欧、中欧和东南欧的介入和影响而言,主要是西欧国家、俄罗斯和美国。如今在经济方面,对这些国家影响比较大的显然是西欧国家,特别是德国。投资办厂、经贸往来的伙伴主要是德法意奥等国,看看这些国家大街上跑的新旧汽车,一家挨一家的银行,对此就不难理解了。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出国工作和定居的首选地也是西欧的法德意奥等国。美国对中东欧和东南欧介入的力度也非常大,影响也非同小可。比如,在这些国家最大的使馆恐怕都是美国的,在波捷等中欧国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也是美国主导的,波黑、马其顿等巴尔干国家的许多被毁坏的古建筑都是由美国国际开发总署提供资金修复或重新建造的。冷战期间,这些地区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出于雅尔塔协议的约定,美国基本上不插手。苏联解体为美国向这一地区的扩张提供了良机,而美国也借助北约一步步地在这些国家安营扎寨,其主要目的就是挤压俄罗斯。相比之下,俄罗斯对它控制了近半个世纪的中东欧和东南欧的介入日益减少,影响日益式微。但是,一方面顾忌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仍是一个大国,另一方面在能源等方面还需与俄罗斯打交道,中东欧和东南欧这些国家在倒向西方的同时,也非常注意保持与俄罗斯的正常关系。前文提及到的中欧和东南欧一些国家社会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现象,都与此有关。
结 语
中东欧和东南欧地区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太复杂了,很难用一个主题来概括它们,这是我走完这个地区之后的第一个突出感觉。单用一个标准,仅从一个角度,只讲一个国家,都反映不出这两个地区社会发展的全貌,经济、政治、外交等等都是如此。可是,标准多了,角度多了,国家多了,观察、研究的焦点又散了,很难有深度。事实上,我虽然到了几乎所有这些国家,而且每个国家还不只一两个地方,但是,不用说需要长期观察、体味的政治文明,就是显而易见的生活方式也不可能是全面和有足够深度的。不过,中东欧和东南欧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有许多空间供人们观察和研究。七个来月的考察对我的教学与研究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另一方面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在这篇报告中写的仍属我自己的初步印象,片面、浅显甚至谬误恐是难免的。
与上一点相联系,我的第二个印象是中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社会转型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由于背后的底色是不同文明或不同文明的重叠,由于不同文明的载体是东西方大国,中东欧和东南欧社会转型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甚至是不可能消失的。如果循此往前想,我甚至认为包括中东欧和东南欧的统一的大欧洲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而已,有朝一日勉强建立起超级国家般的欧盟也难逃哈布斯堡王朝的结局。
最后,作为中国学者,我还想就此谈一谈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中东欧、东南欧社会转型与中国的关系。从经济上说,虽然有个别国家如摩尔多瓦和乌克兰人均 GDP不如中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比中国高甚至高许多。在这方面,中国与它们中的许多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换言之,尽管中国的发达地区可能与中东欧国家不差上下并且远远强于东南欧国家,但如果按平均水平看,中国实际上要比它们落后得多。中国之所以显得强大,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大,GDP总量大和发展不均衡。另外,在均衡发展、和谐发展方面,在民众的道德水准方面,如社会风气、遵纪守法、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待等等,中东欧国家和东南欧国家还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不能再单凭想象地“凄风苦雨话东欧”,应当实事求是地讲述东欧、中欧和东南欧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
D1;D5
A
1001-5574(2010)03-0097-22
孔寒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100871)。
(责任编辑:黄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