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节水工程管理的探讨
2010-04-04王广才
王广才
(河北省沧州市水务局,河北 沧州 061000)
1 节水灌溉发展状况
沧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辖 18个县市区,167个乡镇,总人口 690.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87.32万人,总面积14056 km2,总耕地 1170万亩。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沧州是河北省最缺水的地市之一,据全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有 13.45亿m3。人均水资源为 202.58m3,亩均占有量 115.15m3,仅为全国人均、亩均的 9%和 8%,全省人均、亩均的 66%和 55%。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整个沧州区域深层水全部处于超采状态。由于长期超采,造成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面对严峻的现实,我市始终把推进农业节水工作作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市由点到面开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近几年来又把农业节水从单一工程节水向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生物节水、综合节水方向发展,农业节水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已兴建节水灌溉工程 458.17万亩,其中地下输水管道灌溉面积 379.2万亩,喷灌面积 77.15万亩,地上防渗垄沟控制面积 1.82万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15.97万处,节水灌溉工程给农业节水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据测算,年节水能力达 3.8亿m3,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的矛盾,同时,年可增加粮食生产能力 2.8亿 km。统计数字显示,尽管我市灌溉面积不断增加,但农业生产用水基本实现了零增长。
2 节水工程的管理形式和优缺点
随着节水灌溉工程的逐年增加,管理工程中矛盾逐渐凸现,为促进工程的良性运行,我们对全市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和运用进行了全面调研,在节水灌灌溉工程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现简要介绍如下
2.1 管理形式
我市的节水管理形式有八种即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用水户协会、村集体管理、自主经营、专业户管理、拍卖。其中承包工程 50541处,控制面积 142.03万亩,占节水灌溉面积的 31%;租赁工程 687处,控制面积 1.83万亩,占节水灌溉面积的 0.4%;股份合作 88915处,控制面积 255.2万亩,占节水灌溉面积的 55.7%;用水户管理控制面积 5.96万亩,占节水灌溉面积的 1.3%;村集体管理 1200处,控制面积 3.66万亩,占节水灌溉面积的 0.8%;专业户管理 850处,控制面积 2.29万亩,占节水灌溉面积的 0.5%;拍卖 414处,控制面积 0.92万亩,占工程总数的 0.2%。
2.2 各种管理方式的优缺点
在此次节水工程管理的调查中,发现节水工程的不同管理形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
2.2.1 村集体管理
该管理形式由村集体派专人负责管理使用井泵及节水工程,一般按浇地面积实际耗电量加管理人员工资收取浇地费,在调查的村中,少数有集体副业村委会管理节水工程,效果很好,农民非常满意。如泊镇前孔村,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维修费用由集体支出,农民只交电费,没有其它费用。因为该村有一砖厂,村集体经济条件较好,村民信任村领导班子。但多数村由于村委会成员班子领导能力差,农民信任度较低,导致应该缴纳的电费不能足额收取,影响了节水工程的正常运行。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群众负担轻、用水户与井管员关系融洽。缺点是灌溉收费中基本没有包含设施维护费,所以灌溉工程损坏后,需再进行集资,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有时会影响到工程的使用。另外,管井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较低,对于节水灌溉的知识了解很少,不利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2.2.2 承包管理
该管理形式由于投入资金较少,投资风险低,有更多的农户可以参与,因与效益挂钩,承包者经营热情较高,服务到位,农田灌溉及时,工程设施的使用、维护与安全得到保证,同时,管理人员相对较固定,有利于管理人员提高管理经验和维护技能。缺点是一是这类管理方式收费相对高些,有的管理人员为了增加收入,提高机井提水用电量,二是如果遇到干旱年份,承包者为了提高收入,往往要提高水价,三是有些承包者在承包快到期时,对设备不及时维修,给下一步经营造成困难。
2.2.3 拍卖
该管理形式在管理体制改革中是最彻底的一种方式,经营者的管理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因此经营者责任心很强,工程设备维护到位灌溉及时,缺点是灌溉工程投资较大,让经营者一次出资源共享有困难,能否尝试先签订合同,采取分批会款的方式。
2.2.4 用水户协会管理
该管理形式是一种较为实用的管理方式,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遵循自愿、公开、民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原则,将农村用水户决策权、节水灌溉及其它工程的使用权交给农民,做到“民办、民管、民受益”。农民用水户协会选举 1名主席、5名执委,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协会要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协会运行各方面的工作都不得做了规定,落实到每个协会会员头上,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共同管水用水。
行别营节水农业示范项目一、二号井分别控制 200亩和202亩水浇地。2005年建成节水灌溉工程后,行别营乡农民用水户协会选举了两位管井员对两处灌溉工程进行承包管理。最初的承包办法规定管井员在每度电的基础上增加 0.1元作为管井员的管理费和设施维修费。2006年秋,小麦种植面积骤然减少,两眼机井控制面积内只种了 140亩小麦,其它耕地都不得改种了用水量少的春玉米和棉花等作物,机井提水量的减少,也减少了管井人员的收入,两井管员向协会提出申请,每度电增加 0.2元的误工补贴。为此,协会组织召开两眼机井的会员代表议进行讨论,提价申请没有通过,于是两井管员辞职。为了解决问题,协会召开会议进行讨论,最终大家决定将两处灌溉工程连到一起,封闭一号井,原来由二眼井控制的 402亩耕地由二号井进行灌溉。同时机井上安装了用水计量设施,央此在灌溉收费方面也做了改革,由原来的计电收费改为计水收费.经讨论,确定水价由电费井管员误工补贴灌溉工程小修费设备折旧和水价储备金五部分组成。其中建立水价储备金的目的是防止灌溉用水量过低时为保证井管人员的收入面设立的,水价储备金的运用需经协会批准,经实际测试、群众讨论,最终确定该井的水价标准为 0.46元/m3。在用水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了公示制度,即在每轮灌后,汇总统计出各用水户的实际灌溉用水量,取平均值作为标准灌水定额,上下超过 10%部分视为超标用水和节省用水,并将结果张榜公布,以些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此方案从 2007年春季开始实行后,井灌工程运行正常,群众的灌溉收费标准每亩次比原来降低了 5元左右,管井员的收入也稳定在 1500元左右,群众和管井员都比较满意,管理效果好。这种管理的优点是广大用水户积极性高,对现有设施自觉地进行管理和维护,保证了设施的良性运行;通过“节奖超罚”提高了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对实际灌溉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经过讨论及时解决。缺点是困协会属于群众自主管理组织,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加上没有经费来源,所经在用水统计和宣传公示方面存在人员不足,经费不足的问题,有和管道安装时间长,设施老化,维修费用高。
2.2.5 租赁
该管理形式租赁的工程,一般为机井、扬水站及节水工程,均为老化的工程,目前多数村中承包和租赁个体不是向村中缴纳承包和租赁费用,而是负责机井及节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维修的费用。
3 管理形式的确立
确立什么样的管理形式,应结合当地的经济、政治、人文等因素,照搬某种模式是行不通的。节水灌溉工程寿命较长,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运行和管理中摸索一套适合本工程特点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