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古典诗词中月意象的审美意蕴

2010-04-04是新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月亮意象诗人

是新宇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25)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审美构成的核心。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独特的审美概念,“意象”最早出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此后历代诗评家以意象论诗。唐代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明代胡应麟也提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至清初王夫之对“意象”有了较成熟的论述,他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说:“夫景与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在《姜斋诗话》卷二中又说:“烟之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意象通常是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创作的包融主体思想意蕴的艺术形象,它既有第一自然物象的个别属性,也有创作主体赋予特殊内涵的特征。

月亮,由于它本身阴晴圆缺的变化以及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月亮”情结,常常成为文人骚客表达情感的载体。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审美意象,月亮被诗(词)人融于内心思想情感之中,烙上了诗(词)人的美学理想。然而,同是月,在不同的作品中所描写的情态是不同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陆机《赴洛道中作》),“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这些诗句中的月亮显然被诗(词)人赋予了主观意识,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意象的选取,是主体与客体对象相通的审美情感体验过程。”[1]所以,在不同的古诗词中,由于诗(词)人的情绪处境不同,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意蕴。

一、历史变迁的见证

(一)对兴亡的慨叹

月亮高悬于夜空,亘古不变,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面对历史陈迹,感叹兴亡的作者,借月发思古之幽情。如李白的《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2]162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名胜古迹后的怀古之作。起句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以衰飒之景点染感伤心境。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菱歌清唱”勾起诗人的无限怅惘:苏台荒废,当年繁华已歇;物是人非,惟有江月不败。明月,照见过吴宫的繁华,成为目睹吴王由盛极一时的辉煌走向衰败灭亡的历史见证者。这里诗人抒发的是对物是人非、沧桑巨变与昔盛今衰的历史喟叹。又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2]285诗人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罢归洛阳,路过金陵,见昔日胜地,已是一座空城,感慨万分。曾经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如今“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富贵风流,转眼成空。明月城墙,寄寓着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

(二)对现实的警示

明月高挂天空,虽一言不发,但沧海桑田,潮起潮落,诗(词)人所有关于历史的深沉思考,都可与之交流。南宋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3]357在金兵铁蹄的蹂躏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道出了词人面对金兵破坏后留下的空城的愤慨: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恢复,竟然断送淮左名城。又如贺铸在《天门谣·牛渚天门险》中写道:“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3]206词人的想象超越眼前的城池,随江上明月笛风,飞向悠远的历史长河。“七雄豪占”的军事要塞,如今已成闲人登览的旅游胜地,对比中劝谏今人牢记历史的晨钟暮鼓:江山守成在德不在险。这种对历史的感悟,对现实的警示,正是由明月意象生发出来的。

(三)对时空的超越

明月见证历史,也邀约未来。在张若虚的诗中,月连缀起了人对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无限思绪。他在《春江花月夜》中这样唱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4]325闻一多称赞这首诗涵容了“更敻绝的宇宙意识”。张若虚创造的月意象,渗透着哲理意味。他笔下的月,是永恒的象征、宇宙的化身,与人生的短暂,构成诗意的对照。古人、今人,一代又一代,相续无穷,而江月仍是原来的江月;人生短暂,而江月却不知从何年开始,也没有终结。在月光的照耀下,过去了一个又一个时代,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戏剧。明月,跨越时空,阅尽沧桑兴亡,见证历史。处在动荡不居的兴亡潮流中的每一个人,感到人生的渺小、短暂,把天上的明月视为永恒的化身,显然是既具体又深刻的体验。诗人由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联想到历史的兴亡,并上升为一种历史哲学。

二、生命境遇的象征

(一)失意的悲歌

在中国士大夫的人生历程中,宦海沉浮的体验相当普遍。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月亮的圆缺暗合贬谪转徙生活的磨难与痛苦,月亮意象承载他们抒写仕途失意和流离之苦的丰富内涵。有着儒家“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入世思想的李白,在《长相思》中就表达了这份情怀:“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2]187诗句从秋夜写起,用秋虫、薄霜、孤灯渲染凄凉气氛。“簟色寒”暗示诗人不眠而起,“思欲绝”表明其情之苦,无奈之下只能卷起窗帘仰望明月空自长叹。“明月”这一意象寄寓诗人政治抱负不得施展的郁闷之情。马戴的《楚江怀古》“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2]325,韩愈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2]263,也都是借永恒的月亮作为意象,抒发诗人的怀才不遇,表达对人生易老的感慨和对岁月易逝而功名未就的忧心如焚。苏轼在《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3]202中将月描绘成“残缺之月”,正是词人贬居黄州后孤独失意心境的体现。词作由月及人,人月相通,照应了古代美学的“天人合一”。

(二)幽怨的叹息

在古代,后宫是帝王行乐的天堂,却是无数苦命女子的地狱。她们深居宫墙之内,岁岁年年,寂寞无以言表,伤情处,只能与月亮为伴,向其倾诉内心的哀愁幽怨。对于这种后宫生活方式,唐代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深切的同情。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2]164一诗,写的就是一个满腹愁怨的宫女。诗作虽短,却通过女主人公在月下伫立,又倚帘望月的举止,透露她内心的愁恨。白露浸湿了罗袜,盼望的身影始终未现,女子不得不移坐窗前,仰望秋月。只有这月才明晓她的幽怨,“此篇无一字言怨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卷三十)。此外,诗人在《长门怨》二首中写到的月夜景象,“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2]176,更明确地抒写宫女的孤苦闲愁、寂寞怨嗟。后来,顾况的《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2]250又以月为意象,将宫女无人问津的孤独惆怅与扯不断的哀怨情思写得凄凉逼真。

(三)闲适的吟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2]128“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酬张少府》)[2]130王维早年壮志踌躇,誓言“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王维《不遇咏》),但在奸相当政的时代,诗人慨叹“自顾无长策”,只好“空知返旧林”,晚年在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从山水景物中寻求乐趣。上文两首诗正是王维这一时期的作品。诗人以悄上山头覆照松林的月亮这一意象为枢纽结构诗境,勾勒出一幅微风徐徐,清泉潺潺,渔舟晚唱,空谷抚琴的闲适恬淡的生活图景。身居其中,诗人是“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王维《青溪》)。任情适性的李白在待诏翰林时期受权贵排挤,往终南山造访隐士。“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2]202多情的月亮与诗人结伴前行,山林青翠幽深,庭园绿竹环抱。隐逸山水,淡泊恬远,溢于言表。后来,刘禹锡把这份闲适表达得更为直接:“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2]287宁静的心灵与空明的月亮正好契合无间。

(四)豁达的参悟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2]179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借着酒兴与月展开对话,一“攀”一“随”写出月虽神秘奇妙却与人相亲相近。诗人又通过叙述月亮之貌、月亮升落以及有关月亮的神话探讨月的生命。在人月相通的基础上,进而展开对人生哲理的探寻。诗的最后两句直接表明人生态度:明月长在,人生短暂,何不在“有限”中提升“无限”?这便是诗人与月相互对话后人月相得的人生参悟,显示了豁达的胸襟。这份积极也影响到后来的知识分子,苏轼就承接并发展了这种姿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189词人从问月转到赏月,由向往月宫到月下起舞,有人间天上此乐相同之感。下片从赏月回到问月,由月难长圆到人难常好,有天上人间此恨无穷之叹。词人怨月怪月,但很快又自我释怀,最后两句的祝愿将人追求长生的难以实现与可以共享明月的快乐并置起来,从而实现超越时空限制、化解时空对立的达观。

三、离愁别恨的诉说

(一)对故园的思念

中华民族历来是注重团圆的民族,团圆意愿、气氛最为浓烈的,莫过于中秋节。《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每年的八月十五,圆月当空,清辉万里,家家祭月、赏月、亲人团聚的习俗,正是月亮的原始意象——团圆在血亲相思的人性情怀上的文化体现。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月圆,寄寓着人们对团圆的期待与欣喜,然而在审美天地里,诗人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快乐,却每每表达怀人思乡的痛苦。如王建的《十五月夜望月》一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262,抒发中秋夜游子的思念情怀。诗中以明月为意象,写他独伫庭院,周围一片寂静。夜深而人不寐,皎皎明月触发他凝神遐思,“秋思落谁家”道出了游子普遍性的望月怀乡情绪。又如曹植《杂诗二首》“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4]225,南北朝无名氏《子夜秋歌》“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4]241,都是表达身居异地的客子见月思乡之情。月,是回归家园的象征。所以,飘零的游子在月光下无法成眠,忧愁倍增。明月与相思,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的抒情模式。

(二)对亲友的挂念

明月,不仅寄托诗(词)人对故乡、家园难以割舍的情愫,也传达他们对亲人、朋友绵绵不尽的相思。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挂念朋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213王昌龄被贬龙标,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愁心”二字意蕴丰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老友离去的恳切思念。又如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怀想胞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2]219面对亲情,面对无边的月色,诗人所有的理性都服从于心中的担忧与不安,一切皆因故乡有自己牵挂的人。“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在烽火硝烟中,承载离别忧思的不是书信,而是那轮普照天下的月亮。再如吕本中为妻子吟唱的离歌《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得几时。”[3]328上片写词人宦海浮沉,行踪不定,常在月下怀念妻子,感叹妻子不能像月亮那样长年陪伴他。下片写与妻子聚少离多,难得团圆,怎一个“恨”字了得。词人以月寄情,借月传恨,幽怨之情表现得真切缠绵。

(三)卫国与离恨

边塞战争在历朝历代连绵不断,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征夫长期戍守边疆,思妇苦待闺中,他们在无法相见时,只能把离别之苦、相思之恨寄托在千里与共的明月身上。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岑参《碛中作》)[2]237,诗人戎马倥偬,离家数月,如今月圆人不圆,感慨万分。这里孤独的思念者与象征团圆的月亮构成强烈的对比,摄人心魄。再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259,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这些意象,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月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借寒气袭人的景物渲染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心境,这如霜的月光更使诗人生发出强烈的思乡情愫。“一夜”和“尽望”将这种情感吟咏得深重而急切。又如“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皇甫冉《春思》)[2]247,新年来临,本该团聚,然而夫君从戎,远别故乡久不得归,眼前的明月牵动思妇对征战在外的丈夫的怀念。明月与人心,自然与人情,水乳交融,让人体味不尽。

此外,由于月亮具有透明清澄的特点,诗人常用月意象来象征高洁的品质。“被明月兮佩宝璐”(屈原《楚辞·九章·涉江》)[4]53,诗人晚年被流放他乡,面对举世混浊的现实,借明月比喻自己善美的品德和坚持正义的伟大人格。“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李白《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2]207,“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2]210,只有在明净的月光下,诗人才能抛弃尘世的杂念和纷扰。冰清玉洁的月色给人纯净的感觉,使诗人保有清朗明净的心灵世界以及超越现实的人格追求。

[参考文献]

[1]周发祥.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562.

[2](清)曹寅,彭定求,沈三造,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傅德岷.古诗词鉴赏[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月亮意象诗人
抚远意象等
意象、形神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诗人与花
“玉人”意象蠡测
砸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