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票“三种人”队伍建设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基石
2010-04-04黄兆顺
黄兆顺
(湖州电力局,浙江 湖州 313000)
工作票“三种人”队伍建设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基石
黄兆顺
(湖州电力局,浙江 湖州 313000)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供电企业始终坚持的方针。多年来,各供电企业在完善制度、强化监管、落实责任等方面不断深化和巩固,取得了很多成效,电力生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纵观这些年来的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是显著的,但习惯性违章仍时有发生,电力生产事故仍难于杜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作票“三种人”—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的责任缺失、管理缺失。这也是众多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软肋。
1 工作票“三种人”队伍建设的重要地位
电力安全生产的重点环节是生产现场,而现场勘察、现场交底、现场监管、现场指挥、现场安全措施的关键是工作票“三种人”。工作票“三种人”对保证电力安全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常的安全稽查显示,工作票“三种人”不合格,问题就会出现,工作票“三种人”尽责,工作总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在员工平均作业技能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下,称职的工作票“三种人”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2 工作票“三种人”队伍建设的现状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工作票“三种人”必须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设备,熟悉《安规》,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事实上,许多供电企业的工作票“三种人”达不到国网公司的要求。
2.1 先天缺理论
当前,各供电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工作票“三种人”是农电“两改一同价”中续聘的农村电工,大多学历水平低,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的学习,缺乏必须的文化知识和电气专业知识,“底子”很薄。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的作业工作票票面出错,主要原因是工作票“三种人”对有关工作要求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作业技术和安全规程理解不深,掌握不透,只会照样填写,不得工作要领,不清楚危险的根源和后果的严重性。由于先天基础差,使工作票“三种人”的能力提高受到制约。
2.2 后天缺实践
近几年,多数供电企业都将电网建设项目外委施工,企业员工直接参与作业的越来越少。系统培训少,实际锻炼少,导致企业员工作业技能普遍下降,真正能胜任工作票“三种人”的技术骨干越来越少。不少供电企业工作票“三种人”的配置仅满足《安规》对“三种人”的数量要求而达不到“质量”标准。不具备必须的作业技能就不知道怎样保证安全;自己不会做就不知道怎样管理别人。工作票“三种人”的能力因缺乏实践锻炼而难以提高。
2.3 管理缺机制
由于多数工作票“三种人”自身水平不高,决定了工作票“三种人”的待遇不高。事实上,在一些供电企业中,员工们没有以当上工作票“三种人”为荣,更没有形成争当工作票“三种人”的氛围,甚至有少数员工因工作票“三种人”要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而不愿担当工作票“三种人”之职。这便充分说明了工作票“三种人”队伍建设机制的无力,与工作票“三种人”的重要地位,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相适应。
3 工作票“三种人”队伍建设的建议
针对当前的安全管理现状,抓好电力安全生产要从长远与当前两方面着手。从长远考虑,要调整新进员工招收录用政策,加强在职员工培训考核,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就近期而言,重在抓好工作票“三种人”队伍建设。
3.1 严把选拔关
工作票“三种人”必须是安全生产的能手和高手,他们不但要具备必须的电力系统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必须的作业技能、工作经验以及一定的管理能力。工作票“三种人”的选拔既要注重应知,也要注重应会,还要兼顾个人的性格和综合能力,要严格按照“能手和高手”的标准选用。
3.2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工作票“三种人”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基石,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工作票“三种人”的重要地位。要从各个方面使工作票“三种人”的地位明显高过一般员工,从而树立工作票“三种人”的管理威信和工作信心,由此形成学知识、学技术,争当工作票“三种人”的良好氛围,进而提高工作票“三种人”乃至全体员工的素质,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可以从岗级、奖金系数、培训机会、提拔任用等方面提高工作票“三种人”的待遇。
3.3 做好考核管理
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票“三种人”业绩考核办法,例如,建立工作票“三种人”安全积分制,促使工作票“三种人”责任在身、使命在身、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在事故调查分析中,不仅要查当事人的作业行为,更要细查工作票“三种人”的失职之处。通过严格的考核,促进优胜劣汰,保证工作票“三种人”队伍的素质和效率。
3.4 建立适用的员工培养机制
员工的文化水平和初始专业知识可以通过设置招聘条件而马上解决,而员工的作业技能、作业经验却必须通过实干而提高。在老一辈员工中有很多人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干得多,边干边学,技术水平却十分突出。可见在实践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实现电力安全生产更需要有实践积累。所以,供电企业必须正确解决“为保安全不干活”的极端做法,要着眼长远,建立适用的人才培养机制,让员工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掌握保证安全的真本领。
2009-04-06;
200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