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语言课堂教学本色关注阅读教学的策略性
———谈Trave l一课的课例再设计

2010-04-04王红

成才 2010年10期
关键词:句型文本阅读教学

■王红

回归语言课堂教学本色关注阅读教学的策略性
———谈Trave l一课的课例再设计

■王红

一、缘起

阅读是什么?《阅读课的设计》(Thomas S.C.Farrell著)一书中作了较好的定义:阅读是在读者的现有知识、书面语言显示出的信息及阅读状况的背景三者之间,通过动态交互建构意义的过程。显然反复的阅读实践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至关重要,然而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绝非易事,究其原因在于小学生语言积累有限,词汇和语法是制约阅读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进一步研究、优化阅读教学,学生阅读实践的量与质必然很难提高,也势必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反思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指导与调控阅读活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显得尤为必要。现拟以Travel一课为例进行课例再设计兼谈几个观点。

二、文本解读

《Travel》一课的语言材料是在Join in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经过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重新整合后,围绕Travel这一话题,设计出的文本。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自如地运用语言。重点掌握“If_______, you can________.”等表达意愿和描述性语句的运用。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一种实用的文体——城市导游词。

三、设计理念

《Travel》是针对小学阶段Join in教材中所学习的有些功能结构和语言现象设计的综合课,是围绕“Travel”这一话题展开的。主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基于阅读教学的特点,整合教学思想,不仅巩固、加深学生对已学语言知识的印象,而且拓展学生思维,拓宽学习内容,积累语言,培养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习心理,设计不同梯度的任务,使其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3.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英语课堂,沟通课堂内外,引领回归生活,使学生真切体悟到能运用所学语言表达真实、自然生活愿望的需要与兴趣。

本次课例再设计还依据《阅读课的设计》一书中有关“有策略的阅读教学”的理念,其要义概括为两点:1.使用更有效的方法设计阅读教学;2.从策略角度讲授阅读、教授阅读策略、发展阅读能力、培养自主的阅读者。

第二语言阅读理解不仅仅是会做理解题那么简单,阅读者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培养阅读兴趣,让其英语学习得到可持续发展。本节课从以下几处入手,进行了再次设计。

(一)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凸现阅读过程中“真实读悟”本色

阅读应符合学生的需求。笔者以为最本色的语言课堂其一应是遵从教学规律,尊重语言学习规律,依据学生认知的发展水平,符合学生发展需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关注学生能力发展,聚焦学生学习全过程,沉下心来研究学生的课堂,自然、朴实而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灵动而深深吸引学生静思;其二应是沁着浓郁的语言学习气息,充满积极自主的生命活力,习惯在静悄悄养成,思维在静悄悄发展,策略在静悄悄形成,才干在静悄悄增长,底蕴在静悄悄丰厚,文化在静悄悄渗透,淳朴、扎实、鲜活、丰富,语言课堂回归到其本真。总的来说,阅读课就是要思考如何有策略地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下面试以《Travel》课例再设计片段作进一步的诠释。

第一次教学

教学目标:

1.能理解表示建议的句型:If ___________,you can___________.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

2.能初步运用一些简单的阅读技巧解决问题,如抓文章的大意、细节等,并能初步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

3.能搜集并整理相关的语言材料,能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简单的描述,或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表示建议的句型:If ________,you can_________。

教学难点:

能综合运用所学句型,对来汉旅游的朋友能提供参考性建议或引导。

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up

Step2 Lead in

Step3 Presentation

T:Do you know e-mails?Look,this is Tom’se-mail.

Please read quickly.(CAI显示e-mail中内容,学生快速阅读,CAI显示2个问题)

Step4:Drills

1.pre-reading(学生阅读后依次回答2个问题)

(1)Whatis Tom going to do?

(2)Whatplaceswill Lily introduce to Tom?

2.While-reading

T:Please read thee-mailagain.

(学生再次阅读语言材料,教师用CAI显示2个问题)

What can you see in Yellow Grane Tower?

Where can you enjoy all kinds of snacks?

T:Please read the e-mail again.(学生再读语言材料,找出几个“if……”的句子)

诊断

1.从目标的制定方面看,第一次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习惯的关注,较为重结果轻过程。

2.教师在呈现语言材料,请学生第一次读时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较难,学生需细读、回读才能捕捉信息,因而不宜在此设置该问题。

3.第二、三次阅读后,任务均为回答问题所设置的阅读活动。单调、乏味,设计时没有预设如何激起学生读的兴趣,也没有渗透阅读策略。

第二次调整

教学目标:

在第一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教学目标,即:

1.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精于观察、善于倾听、乐于运用良好学习策略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灵活运用语言的学习习惯。

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及跨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表示建议的句型If ________,you can___________。

教学难点:

1.在阅读中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解决问题。

2.能综合运用所学句型,对来汉旅游的朋友能提供参考性建议或引导。

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up

Step2 Lead in

Step3 Presentation

T:Do you know e-mails?Look,this is Tomse-mail.

Please read quickly.(CAI显示e-mail中内容学生快速阅读)

Step4 Drills

1.pre-reading

T:Please answermy question.What is Tom going to do?

(学生学习完相关游览胜地的单词后,设置听的任务)

2.While-reading

1)学生第一次听

T:There are somany beautiful places inWuhan.Whatplaceswill Lily introduce to Tom?

Let’s listen to Lilyse-mail.

T:Please look at your paper.Let’s listen and circle the placesyou hear.

(学生边听边圈出文本中相关景点的单词)

2)学生第二次读

T:Please open your paper.Read this e-mailagain.I’llask you somequestions.

(学生阅读语言材料,教师点击CAI,显示问题)

T:You can find the answer in this e-mail,please read quicklly.

Question:

Whatcan you see in the yellow Grane Tower?

Where can you enjoy all kinds of snacks?

3)学生第三次读

T:Just now I asked you some questions.Now,who can ask more questions about thee-mail?Think aboutit.

(学生会问:“Why isWuhan a city of education?I’m insterested in Chinese Poems,where can I go?What do you think ofWuhan?)

(学生提问后,教师引导他们讨论,并交流答案,进一步熟悉文本内容,了解关键句子)

4)学生第四次读

T:Please read this e-mail,try to find more ideas.

(学生再次读e-mail在教师引导下找出以下相关信息)

T:Are you interested in Chinese poems?

(通过与学生交流对话自然引出重点句型:Ifyou____,you can_____)

调整意图

1.从目标的制定可以看出第二次教学关注了学生的阅读过程,静下心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策略,丰富其文化内涵。这些都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2.在pre-reading时,教师设置情景,帮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以找到文本的中心大意,提出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What is Tom going to do?”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同时渗透了阅读策略之一:Skimming(略读),此为“克服阅读障碍的策略”。

3.教师为了激活学生背景知识也为了丰富阅读活动,又紧接着设计了一个听语言材料,圈出文本中Lily向Tom介绍的相关景点单词的任务,为后续阅读活动奠定基础。

4.第二次读,教师请学生快速读找到相关信息:“What can you see in the Yellow Grane Tower?”“Where can you enjoy allkindsofsnacks?”这里渗透了阅读的又一策略:“Scanning(寻读)”,此策略能帮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以找到文本中的具体信息。

5.设计的第三次阅读活动最能调动学生阅读的自主性,激发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热情。教师请学生围绕文本像老师那样提出问题,点睛之笔在于生生的互动。学生提出问题后,大家作交流对话,解决问题。这里运用了一种K—W—L模式:一种阅读方法,以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理解,边读边问自己“我知道什么?”“我想知道什么?”“我已经知道什么?”(“K”—“Know”,“W”—“Want”,“L”—“Learned”)

6.第四次读才进入精读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精读策略,进一步了解文本中更多的信息,并导出重点句型“If….”。

在本环节的设计中(Pre-reading和While-reading),教师将学生的阅读任务进行分解,通过指导学生对语言材料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加深他们对所谈论话题的理解,尤其是阅读任务的多样性使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得以保持,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成句、成段的表达,逐步大胆、自信地进行交流,提高了他们实际应用的能力,突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定势。

(二)引导学生丰富外国文化内涵,凸显阅读过程中“文化浸润”本色

不少阅读课重文本信息的捕捉,轻文化背景渗透,囿于文本天地,缺少外延拓展。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渗透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得到可持续发展。下面仍以《Travel》课例再设计片段加以诠释。

第一次教学

Step4 Drills

1.Pre-reading

2.While-reading

T:Read the e-mail,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

1)Is this a letter?

2)Is this e-mail from Tom?

Summary:l think you havemore and better ideas.So please collect your ideas and send me an e-mail.l’ll send your e-mail to Tom.

诊断

1.该设计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没有关注e-mail的格式特点。设问随意性较大,缺少针对性与实效性。

2.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任务不够真实,忽略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无从体现真实的交际意义,没有从话题入手,从语言材料中挖掘本质的因素。

第二次调整

Step4 Drills

1.Pre-reading

2.While-reading(学生第一次听文本内容,听完后完成任务)

T:Lily introduce these places to Tom, we can find more informations in Lily’s e-mail.Look,this is Lily’se-mail.

(请学生看板书:Hi,Tom your’s Lily)

T:Where can l put them?(意思是让学生在e-mail中适当处安放词卡Hi, Tom your’s Lily)

Who can helpme?

(学生在黑板前,在e-mail内摆放)

学生摆放后教师问:Is she right? This is an e-mail,not a letter.Try to remember.

Step5 Task Time

Step6 Homework(在结束新课前教师用CAI出示一些国外著名城市的图片并配乐,图片下有双语介绍)

T:There are some famous cities in the world,please look(配乐播放).

T:If you can visit them,you can understandmore culture.

调整意图

将枯燥的提问变为生动的“做中学”,教师请学生亲历摆放称呼的过程,全班学生一同思考e-mail的格式特点,生动形象地渗透了“letter”与“e-mail”的差别,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又能使学生体验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将语言习得与文化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张张外国著名城市的图片,将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英语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习语言知识,同时也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本课再次设计后,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加强了语言文化导入,在课的结尾处的这种设计恰似画龙点睛之笔,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英语学习延伸到了课堂教学之外。

武汉市江汉区黄陂街小学)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句型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典型句型大聚会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