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刊,出路何在
2010-04-04文/李玮
文/李 玮
作者系时事报告杂志社主编
党刊,出路何在
文/李 玮
以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为宗旨,党刊作为喉舌,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党的声音、体现党的意志、引导舆论导向的重任,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高速度,文化市场也越来越繁荣,党刊的发行却一路低迷,被圈内人喻为“在市场的夹缝中生存”。
党刊为何会陷入萎缩和低迷
一方面是各类期刊的“百花齐放”,一方面是党刊的“一路低迷”。对此,有的人分析是,市场蛋糕就那么大一块,参与分配的份额多了,每块蛋糕的分量自然也就小了。也有人说,党刊吃惯了政策饭,没有及时跟上市场改革的步伐,所以,只能被淘汰、被冷落。从不同角度看,以上两种说法都有其道理。党刊陷入萎缩和低迷,这要从历史和现实以及党刊自身存在的局限来分析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党刊曾占有的天时地利已不复存在。目前,我国杂志由1978年的938种发展到2009年的9800种,增加了10倍还多。就像过去过年吃饺子是一件大事,如今不过年也可以天天吃饺子一样,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和文化上的繁荣,使党刊不再一枝独秀。而且党刊的主要读者对象,基本上是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几十年前,由于我国人口的总体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较优秀的社会主流人群多数都集中在党政机关部门,党刊自然也就成了拥有社会主流人群的读物,既是主流媒体也是主要媒体。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整个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服务于市民大众各行各业的各类期刊如雨后春笋,蜂拥而起。读者群的细化,必然使党刊的市场份额缩减,这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就党刊自身来说,多年来所形成的办刊模式及惯性思维,导致党刊的改革步伐没有跟上社会的改革步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和市场脱节的问题。据调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公费订阅报刊资金额度不断萎缩,而相当一部分党刊几乎没有开拓自费订阅市场,市场化程度较低。而党刊惯有的陈旧的宣传报道思路和模式,也严重制约着党刊可读性和影响力的发挥,导致读者群的流失。
党刊自身存在的发展障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读者是否喜欢,也是检验党刊办得好不好的一个标准。党刊之所以不叫好,是与当前党刊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局限分不开的。
从思想上来说,“铁饭碗”意识仍然存在,自缚手脚。从党刊的特殊地位与属性来说,改革的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弄不好就砸了单位的牌子,掉了个人的乌纱帽。而且,多数党刊的一把手都是从机关下来的,沉稳有余,锐气不足,在宁稳毋冒的指导思想下,没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肯“轻举妄动”。因此,从面貌上来说,尽管各类期刊月月花样翻新,而党刊年年依然还是老面孔。从经营上来说,虽然经历了报刊市场整顿的洗礼,经历了脱钩和改制的阵痛,但多数党刊,即便已经断了政策的“奶”,却仍然没有形成消化市场之粥的“胃”,不是向市场要生存,仍然寄希望于“政府下文”或“行政买单”。
从定位上来说,重“下达”轻“上传”,没有做好平衡功。作为一级喉舌,上传百姓民意,下达中央精神,本是党刊的职责,但多数党刊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都容易偏重一头,即传达中央的精神多,反映群众的呼声小。而且,不少文章都内容偏“硬”,特别是理论性文章习惯板着“学究”面孔说话。依然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指导,以指导者身份说教的时候多,俯下身子探讨问题的时候少。
从内容上来说,理念不新,文章不活,缺乏阅读竞争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还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工作性、报道性、指令性、交流性的稿件过多,而且文章中不乏空话、套话,长篇大论。比如对于年年召开的“两会”,大部分党刊要么重点刊登领导人的讲话、知名代表的发言,要么就是连篇累牍介绍会议新闻。至于百姓关注哪些热点?出台了哪些政策,会给百姓生活带来什么好处?要么吝啬笔墨,只有只言片语;要么吝啬版面,只在后半本里体现。结果呢?原本是党刊的大餐,却被一些市场报刊抢了头彩。
从文风上来说,呆板枯燥,可读性不强。因为要强调政治性与准确性,党刊的文章文风普遍比较死板,读来枯燥乏味。所以,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基层一些部门,一捆捆用公款订的报刊连绳子都不解开,就直接往旮旯里一放,过些日子又被送到了废品收购站。
党刊是否已经失去竞争力
虽然党刊的发行陷入低迷,但不能就此说党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失去竞争力。
党刊的主体地位和主流作用仍然存在。党刊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也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它仍将在很长时间内作为中国重要的主流媒体而存在。尤其是国内外的高层读者,对党刊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以《时事报告》为例,因为目前仍然是自办发行,市场上买不到,常有外国驻华机构通过各种渠道上门购买。
党刊的资源优势无法比拟。都市类报刊在社会新闻、资讯服务、娱乐休闲等方面游刃有余,但无法在重大政治经济政策解读方面胜任;专业类期刊在专业领域中独辟一角,却因为关注面窄而受报道视野的局限。因此,以权威性、宏观性、全面性见长的党刊,拥有其他门类期刊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同时,党刊背后的作者队伍强大,无论身份还是知名度,都是其他刊物所不能相比的,有着强大的信息资源和队伍优势。所以,只要党刊勇于改革,扬长避短,在上传下达、解疑释惑、点击热点、剖析难点等方面办出自己的特色,充分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言论,就完全有能力在报刊市场的竞争中胜出。
党刊如何才能走出“夹缝”
既然党刊依然具备竞争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竞争力走出夹缝中生存的窘境呢?
要发挥权威、高端的传统优势,抢占言论制高点。权威和高端,是党刊不可比拟的核心竞争力,但这种竞争力必须在及时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目前,党刊的很多内容,由于传播机制、体制、应变能力等主客观原因的存在,往往比其他媒体慢半拍,炒剩饭的时候居多,妨碍了核心竞争力的发挥。因此,党刊采编人员必须增强新闻的时效意识,尽最大努力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新闻、解读政策,并做好独家的拳头产品。特别是要把政治经济文化等主流新闻做好做强,影响主流,稳定高端读者。
要在深度报道上发掘优势,在影响力上形成突破。党刊要利用自己在重大、全局性新闻资源的获取和发布上的有利条件,在深度报道上形成突破。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党刊要敢于抢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要扩大评论者的构成和选题范围。要敢于面对负面问题,不能只重正面宣讲,忽视甚至躲避负面问题。对一些社会热点、新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其他媒体和网络炒得比较热的问题,利用自己获取信息的优势,通过追踪报道、深度报道等,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去帮助读者认识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重塑党刊的威信。
改变组稿方式,在内容文风上寻求突破。由于从读者定位上来说,党刊锁定的是从政、从教的较高层次人群,因此,在以往的报道中,党刊的机关工作色彩偏浓,文件式的宣传报道较多。这种做法,其实是只重视了受众的工作身份却忽视了读者作为普通人的共性一面。那种单向灌输思维,导致党刊缺少互动性和亲和力。因此,党刊要增强竞争力,必须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注意增强平等对话、实话实说、以理服人。
关于党刊改革的几个着力点
任何改革都必须是具体的、渐进的。在新形势下,党刊要从体现权威性、实现服务性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行改革。
在观念上,为人民的利益鼓与呼。既要把党和政府的精神传达给人民群众,也要把群众的声音传递给党和政府。
在内容上,要敢于并能够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随着改革与发展的深入,当前社会中出现了许多难点热点问题。比如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就医难、上学难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要不回避,不敷衍。只有抓住和人民利益相关的主题,读者才会关心。要善于把百姓的所思所想与中央、各级党委的决策结合起来思考,找到报道的契合点。一方面,要在宣传报道中为群众解疑释惑,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反映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让群众觉得党刊不仅仅是在“吹喇叭”,也在“办实事”。
在方式上,强化新闻,淡化宣传。改革要做到重心前移,从受众的角度出发策划组稿,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报道;少一些干巴巴的政策宣传,多一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解读;少一些材料式的先进经验,多一些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故事情节,变“要我读”为受众的“我要读”。
在文风上,贴近生活,力主活泼。必要的理论文章也力求深入浅出,让人们爱看、能懂。
在经营上,从“懂政治”向“懂经营”转变。懂政治可以做官,能写会编可以做名记者、名编辑,但党刊事业的发展,作为领军人物,仅仅懂政治会写作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市场,懂经营,熟悉政治规律、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要强化管理层的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让真正懂经营会管理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来带队。
作者系时事报告杂志社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