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0-04-04赵峰

当代医学 2010年24期
关键词:卧床心衰输液

赵峰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临床常见发生的急性病之一,起病急骤,在中老年发病率很高,死亡率约为10%~15%。因此,做好AMI患者的早期病情观察,制定及时、恰当的护理措施,为医生正确判断病情,积极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尽快缓解病人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的预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7年5月~2008年2月共收住AMI患者共45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36~79岁,平均61.7岁。患者经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后确诊。经严密观察,积极抢救治疗、精心护理,除2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1例死于再次MI、心源性休克外,其余均临床治愈出院。

2 病情观察

2.1 进行严密的床边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中护士应掌握病史,患者主诉只能作为判断病情危重的参考。资料表明,AMI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室性纤颤。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以梗塞后24~72h内较多见。因此AMI早期及后期,均应重视对患者进行床边心电监护,一旦发生室早,心率突然减慢等改变时,应高度警惕,严密观察,配合医生及早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防止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1]。

2.2 疼痛的观察 疼痛多是最早出现的症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疼痛程度轻,用药后缓解快,多提示梗塞范围小,预后较好。若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数天不能缓解或缓解后又反复疼痛,多提示梗塞范围广、病情重。对老年患者,疼痛的性质及部位多不典型,应特别引起注意,以免误诊。如位于上腹部疼痛,常被误认为胃溃疡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位于下颌或颈部常被误认为骨关节病,其中1例老年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牙痛。

2.3 对心衰、心源性休克的观察 出现心衰、心源性休克时,患者常伴有血压下降,护士观察时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2.3.1 血压变化与伴有休克症状的观察 AMI特别是面积较大时,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偏低,伴有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尿量减少、神志迟钝,提示有心源性休克,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报告医生,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2.3.2 血压与心率变化的观察 快速心律失常时,特别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60次/分,常会影响血压,当心律转为窦性时,血压恢复正常。

2.3.3 血压与血容量的关系 AMI后患者常因剧烈疼痛、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而引起低血压。如血压下降应补充液体量,增加血容量,使血压回升。

2.3.4 血压与右心衰的关系 下壁、后壁AMI如合并右心室梗塞常出现右心衰竭,由于右心排血量受限,可引起血压下降,患者出现颈静脉充盈,当不伴有左心衰竭时,补液可使右心排血量增加,左心排血量也相应增加可使血压回升。

2.4 对老年患者的观察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器官结构发生改变,可出现反应迟钝,对疼痛不敏感,仅表现为胸闷不适或不典型的疼痛如腹痛、牙痛,但常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发现AMI,故对老年患者应特别注意,加强巡视,特别是在夜间,如发现患者出汗多,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口唇微绀或烦躁不安,多提示心功能减退,有心衰先兆,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5 注意观察溶栓药物的不良反应 AMI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因此紧急而周密地抢救治疗措施极为重要,早期及时的抗凝溶栓治疗是重要环节[2],对防止AMI冠脉血栓的进一步加重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溶栓药物对血液纤溶系统有全面激活作用,易引起纤溶状态,导致出血及并发症,因此对使用抗凝剂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要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防止意外发生。

3 护理

3.1 吸氧、镇痛 持续鼻导管吸氧,氧流量4~6L/min,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可将氧流量减小至2~3L/min,维持2~3天。氧疗可提高血氧饱和度,增加心肌血氧供应,改善心肌缺氧,减轻心脏负担,控制心肌梗塞范围扩大。根据遗嘱给予镇痛剂,可预防因剧烈疼痛而导致反射性冠状动脉痉孪加重。

3.2 严格掌握输液速度 严格掌握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严格参照病情制定,同时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变化。通常输液速度为15~20滴/min,24小时输液量为1500ml。心功能差者应限制补液量,输液速度可用输液泵控制,0.5~1.5ml/min。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心衰。

3.3 早期心理康复护理 早期心理康复护理,是AMI早期康复护理的先导,是成功的保证。AMI发生后,不仅在生理上发生变化,也带来心理上的反应[3]。有资料表明,在入院AMI患者急性期主要的情绪障碍是焦虑,占有心理障碍患者的80%。因此,患者一入院,护士要态度和蔼,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安慰、解释、开导、鼓励和支持,从根本上解除其焦虑、恐惧心理和思想顾虑,稳定情绪,尽快恢复心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3.4 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计划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制定。发病24~72h内病情极不稳定,要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保持病室安静,防止情绪激动,加重病情。生活由护理人员照顾,可作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3天病情稳定后,可在床上作主动肢体关节活动,自己漱口、洗脸等。若无并发症,1周后可逐渐下床活动,如床边坐、床边站立等。2周后可室内缓慢散布10~15min。4周后可室外散步30min,接近正常步速。但重病人或有并发症者,卧床时间不宜太短,卧床期间注意皮肤护理,按摩受压部位,活动肢体关节,协助翻身、拍背、拍痰、预防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3.5 饮食护理 AMI病人择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稳定或恢复期可给予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心衰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不宜过饱。以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充足蛋白质、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且易于消化饮食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限制动物脂肪、动物肝脏、咖啡、辛辣刺激食物及烟酒。饮食不当或暴饮暴食都可加重病情,甚至造成猝死。

3.6 大小便护理 AMI无论急性期还是恢复期,便秘可诱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脏破裂。因此,AMI后便秘的处理极为重要。其原则以简单有效为主。培养训练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护理人员要耐心说明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并指导病人逐渐适应床上大便。急性期过后,可下床,在床旁使用便桶,以减少机体能量消耗及心脏负荷。小便的护理与大便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有些人不习惯于卧床排尿,特别是一些老年男性病人患有前列腺增生,均可造成尿潴留,膀胱膨胀、排尿困难,造成心理紧张烦躁,使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甚至出现心律失常而加重病情。因此,应加强心理护理,耐心劝导,充分诱导,必要时导尿。

3.7 做好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工作 对AMI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目的在于帮助病人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活方式,使其认识到日常生活中AMI发生的危险因素或易患因素,引起注意并加以纠正和预防。对AMI病人的宣教与指导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病人和家属一起接受教育、指导,取得家属的合作有利于病人康复。教会病人自我防护和自我监测,掌握常用及急救药物的用法,复诊的指证、方法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教会家属简单的急救措施,如绝对卧床休息、吸氧、止痛、心肺复苏等,也是非常必要的。

[1]刁焱,杨霄悦.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监护体会[J].当代护士,1999,(08):23.

[2]肖软林,王丁振,周详德,等.常见疾病药物治疗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3:80-90.

[3]王玉玲,秦力君,林琳,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阶梯心理康复护理程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73-375.

猜你喜欢

卧床心衰输液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