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抢救与护理

2010-04-04孔妍

当代医学 2010年24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产科胎盘

孔妍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情进展迅速、凶险、治疗棘手,母婴病死率已跃居孕产妇死亡之首[1]。如何观察病情,配合医生早期诊断,尽早去除病因,把握时机,正确治疗,细心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了12例产科DIC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例产科DIC患者年龄24岁~35岁,均为初产妇,妊娠期32周~39周不等,排除合并血液病。其中双胎妊娠1例;合并重度妊高征3例,合并胎盘早剥宫内死胎3例;合并前置胎盘3例;合并羊水栓塞2例。经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11例,子宫切除4例。

1.2 临床表现 12例患者除原发病所特有的症状外,以出血和休克为主要症状。出血量小于2000毫升8例,大于2000毫升4例,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

1.3 诊断 按文献标准[2],12例患者均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秒以上,纤维蛋白原含量小于1.6g/L.结合临床:严重或多发性出血;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和休克;抗凝治疗有效。

2 抢救与护理

2.1 分娩过程中一旦发现阴道大量流血,必须边抢救治疗边找原因。阴道产胎儿娩出后,常规肌注缩宫素10u;剖宫产者应在胎盘娩出后予缩宫素10~20u子宫肌层内注射,另用生理盐水500ml加缩宫素20u以10~15ml/min的滴速静脉点滴。

2.2 如处理无效,阴道持续流血,则用手按摩子宫或按压子宫,寻求帮助、呼救。即查血型并予交叉配血(如果分娩前未查),即查凝血功能,水电解质平衡,持续心电监护,注意生命体征的改变,连续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及凝血功能。同时开放两条通畅可靠的静脉通道,快速补液。首选含钠液,必要时输血。在等待血源时可予以代血浆。同时吸氧、留置导尿管、记出入量。

2.3 根据诱发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积极配合医生尽早做出诊断,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适当用肝素等抗凝剂。在此基础上输入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及抗纤溶药物,对无法控制的阴道出血,及时完善术前准备手术切除子宫。

2.4 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准确收集并测量出血量、颜色、气味及有无血凝块。抽血时要注意标本是否高凝,穿刺针眼是否出血不止或出现皮下淤血。如突然出现多个部位的出血,且不凝,有休克及脏器栓塞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2.5 争取病人及家属的配合 实施大量输血治疗的费用较昂贵,而且需要治疗多次,患者及家属对其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持怀疑态度。在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输血的作用、效果和费用,解除疑虑。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环境安静和患者体位舒适。护士在护理操作时,既要娴熟有序又要体现人文关怀,增强患者家属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对仪器显示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给予必要的讲解。可让病人或家属获得更直观的认识,从而增强康复的信心。

2.6 并发症的护理 因产后出血,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本文有3例出现少尿无尿,急性氮质血症。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监测尿量,随时复查电解质,观察有无高血钾征兆。

2.8 感染的预防 DIC患者抵抗力低,易并发各种感染。严格限制监护室内探视,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观察切口、肺部、产褥感染征象,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定期复查血常规。本文2例患者切口渗血渗液多,因发现及时,经过清创再缝合,最后伤口得以痊愈。为了防止肺部感染,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和定时肺部叩打,以利于痰液清除。

2.9 用药护理 保肝、护肾、利尿、止血、改善微循环、输血、补充凝血因子等是DIC的治疗措施。尤其在输注大量的血液、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时,护士要熟知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根据配伍禁忌排列用药顺序。监测中心静脉压,及时调整输血输液速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2.10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由于伤口疼痛,穿刺部位较长时间制动,特别是子宫切除患者,极易引起情绪波动。其中2例患者曾打算放弃治疗,我们进行了耐心的劝说,用真情唤起她对生存的渴望和生命的热爱,从而恢复继续治疗的信心。同时仔细听取患者的主诉,协助按摩受压部位,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最终使患者康复出院。

3 讨论

3.1 产科DIC多发生于分娩过程中,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是抢救DIC的关键[3],对存在易引起DIC的产科严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宫内死胎、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水栓塞、重度子痫等应高度警惕,密切观察,一旦突然出现多个部位的出血,且不凝,有休克及脏器栓塞症状,即应及时报告,配合医生积极救治。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动态测定凝血指标,以指导临床治疗。

3.2 重视产科DIC的预防,建立抢救队伍至关重要。有产科的医院应备有抢救应急小组,相关科室、部门应为抢救备有“绿色通道”,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以产科为主导,联合ICU、检验科、血液科等科室抢救产妇。

3.3 熟练助产技术,可减少导致产科DIC的诱因。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规范的助产技巧及手术操作,加强产时监护。对临产妇常规建立一条静脉通路,备齐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十分必要,以便出现异常情况做到争分夺秒。

3.4 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妇产科护理的理论与技术,而且要能熟练运用现代护理监护设备,才能对产科DIC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良好的观察护理。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5-208.

[2] 徐勇,霍梅,余连,等.凝血酶原片段F1+2、凝血酶原复合物和D-二聚体定量测定在DI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21(9):497.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11-816.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产科胎盘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