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及其基本特点
2010-04-04王浩斌
王浩斌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及其基本特点
王浩斌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必然产物,有着一系列发展的动力和独特的实现途径。总的来说,武汉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具有从属性与配合性、层次性与选择性、民主监督性和协商性以及有序性和制度化的基本特点。
武汉市;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基本特点
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大城市,无论是在东南沿海的改革开放浪潮之中,还是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武汉都是有效连接东部地域和西部地区的桥梁与纽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中,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武汉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个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在内的新社会阶层。为了积极推进武汉市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巩固统一战线,维护和实现政治稳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而健康发展,对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及其基本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一、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发展现状与总体分析
武汉简称汉,又名“江城”,是华中地区的大都市或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具体包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武汉全市面积8467.11平方公里,2007年常住总人口8282137,其中非农业人口5286248,农业人口2995889,2009年全市常驻人口达910万,户籍人口为838万,是一个位居中部六省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4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市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及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同志将武汉作为“南巡讲话”第一站之后,武汉在旧有的全国三大工业中心、三大交通商业中心、三大教育中心的基础上,建成了新的全国三大制造业中心、三大科技开发中心、三大金融贸易中心,在全国经济中起着很强的辐射作用,并逐步取代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上缴税收城市。与此同时,武汉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及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完善及发展的同时,其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近五年来,武汉市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已从五年前的26%增加到39.5%,上升了近14个百分点。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拓展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武汉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出现了一个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在内的新社会阶层。2009年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考察团到武汉调研,从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获悉,武汉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已超过80万。另据武汉市委统战部介绍,截至2008年,该市共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80.02万人,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64.74万人。其中个体户37.95万户,私营企业11.79万户,私营企业投资人26.79万人。二是自由择业知识分子15.28万人。其中,民营科技企业6297家,其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9.7万人;外商投资企业5388家,受聘于其中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约1.4万人;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2.18万人(其中市属律师事务所136家,执业律师1725人,从业2275人;市属会计师事务所68家,注册会计师683人,从业人员1676人;房地产估价师事务所53家,注册房地产估价师550人,从业人员1650人;土地估价师63家,注册土地估价师391人,从业人员1200人;房产经纪机构796家,经纪人6489人,从业人员1.4万人;税务师事务所83家,执业注册税务师472人,从业人员1000余人);自由职业人员2万余人。由此可知,近年来武汉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并事实上已成为武汉市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支生力军。
二、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及实现途径
武汉市的新社会阶层作为一支伴随着市场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来的“庞大队伍”,不仅在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搞活经济以及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也在武汉市统战工作和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体现就是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武汉市工商联课题组的调查研究表明,武汉新的社会阶层“由于反映和维护自身利益,要求公平对待、公平竞争、维护合法权益的愿望日益强烈,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已不再单纯局限于经济领域的自身利益,而逐渐希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实现自身政治价值。尤其是新的社会阶层中一些素质较高、实力较强的代表性人士,这方面的要求更突出一些。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发挥作用的情况看,绝大多数能够从整体利益出发,并不仅局限于自身的要求,关注内容比较多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市政建设和公益事业,发挥了较好的作用。”[1]调查研究表明,武汉市新社会阶层不仅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其政治参与能力也逐渐提高,同时他们可以获得或争取到的政治参与机会越来越多。
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总的来说,有两种实现途径:其一是体制内的政治参与,所谓体制内的政治参与指的就是新的社会阶层在国家现有的政治体制内进行的政治倾向性行动,用以影响政府、国家从而获得自身合法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利益的过程;其二是体制外参与,又称为社会性参与,或公共政治参与,所谓体制外的政治参与指的是新的社会阶层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非官方公共领域,积极参与公共政治构建的过程,这在客观上能够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社会知名度,从而增进新社会阶层的物质利益,另一方面,新社会阶层的体制外政治参与,不仅扩大了非官方的公共政治影响,有效促进了社会的政治表达,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参与是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功不可没。当然,除了新社会阶层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政治参与的实现途径之外,还有其它的实现途径,如依赖中介组织来从事政治参与、委任代表进行间接政治参与等等,也就是说,近年来,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和武汉新社会阶层生存及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其政治参与的实现途径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三、武汉市新社会阶层政治参的基本特点
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同武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近年来,随着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政治参与能力不断提高以及政治参与途径的多元化,事实上涌现出较多的政治参与特征,总的来说,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政治参与的从属性和配合性
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尽管存在着多种参与方式,但其中最为主要的参与方式是体制内的政治参与。这种政治参与突出地体现在新的社会阶层所进行的政治参与,其实质“并不谋求改变现行制度,而是希望通过渐进的政治改革与制度建设,逐步充分地表达他们的政治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在现行制度内获取更多的‘话语权’。”[1]在这个意义上,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具有较强的从属性和配合性,我们认为,武汉市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从属性和配合性是由武汉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府主导性所决定的,同上海和深圳相比完全是另一种类型,众所周知,上海和深圳新社会阶层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市场引导为主的,或者说是市场驱动型的。当然,政治参与的从属性和配合性特点决定了这种政治参与与现行体制不仅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而且是对现行体制的一种健全与完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利于确保主流政治价值观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上的传播与普及,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从而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
(二)政治参与的层次性和选择性
政治参与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为对主流政治信仰的认同以及对于政府行动的认可。就这个问题而言,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的特征,其层次性突出地体现在:新社会阶层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出现弱化和强化的分层趋势,对传统政治信仰、地方“政府的不作为”等表现出冷漠,而对主流的政治信仰则呈现出强化的趋势,这种分层性的特点实质上就是一种选择性,即选择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相信中央政府,认同党的领导,同时也期望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为新社会阶层的发展壮大献计献策。基于武汉市民信仰状况的调查成果表明,武汉新社会阶层在其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传统的政治信仰随着世俗化而逐渐受到冷落,它的政治动员与合法性认同的功能也渐渐弱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政治世俗化过程中,由于政治信仰的弱化带来的负面因素。这些负面因素影响到人们对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的认同,不过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只是人们对政治体制和地方性政权的认同危机。中央的权威及其在普通民众心中的地位依然非常牢固,这是中国在转型期借以保持社会稳定而进行深层次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凭借的优势和资源。”[2](P625)可以看出,继续保持新社会阶层对中央政府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同时提升他们对于地方政府和传统优秀政治文化的认同,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
(三)政治参与的民主监督性和协商性
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具有深度参与的特点,这突出地体现在这种政治参与的民主监督性和协商性。武汉新社会阶层及其优秀代表参与的民主党派,本来就是政治协商的参与主体,据武汉民主党派处的调研报告研究表明,“市委多年来坚持和完善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形式、内容和程序,采取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听取市委、市政府关于重要文件、重要人事安排、事关全市发展的重要决定和重大问题的情况通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情况汇报。按照求同存异的原则,认真进行协商、讨论,征求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监督。”[3]与此同时,武汉市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所展现的是一种深度民主监督,这主要体现在作为新社会阶层代表的民主党派担任人大代表以及各级政府领导等等,调查研究表明,2009年,武汉市“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的有125人;担任市人大常委的有15人,占常委总人数的30%以上。他们依照《监督法》的规定,对‘一府两院’进行法律和工作监督。此外,全市还有34名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各级政府和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担任区、局级以上领导职务,直接在工作中加强民主监督。”[3]我们认为,武汉市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深度民主监督性与武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府主导分不开。
(四)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和制度化
武汉市非公有制经济形成的政府主导性在某种程度上还决定了武汉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和制度化。这种有序性和制度化突出地体现在武汉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是在宏观政治、社会制度规范的框架内有序进行的。为了积极引导武汉市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按照市委的要求,成立了“武汉市统一战线服务民营企业领导小组”,研究表明,2009年,“根据全市‘企业服务年’工作要求,为切实帮助我市民营企业渡过金融危机难关,按照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贾耀斌要求,年初,武汉市统一战线迅速建立了‘武汉市统一战线服务民营企业领导小组’,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直通车’等一系列对口联系服务制度,加大对口联系和服务力度,开展了大量的对口联系和服务工作,为民营企业战胜当前困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4]2009年2月9日,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下发了《关于建立武汉统一战线服务民营企业联系点制度的工作安排》,成立了贾耀斌同志任组长的武汉统一战线服务民营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各区按照整合力量、市区联动的要求,迅速成立了由统战部长任组长的服务民营企业工作领导小组。所有这些,都表明武汉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具有有序化和制度化的基本特点。
[1]武汉市工商联课题组.扩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EB/OL].http://www.whzx.org.cn/content_4335.html,2009 -03 -25.
[2]王松磊,尚润芝.转型期的政治信仰:弱化与保留——基于武汉市民信仰状况的调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22 -625.
[3]武汉民主党派处.关于提高武汉市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成效的思考[EB/OL].http://www.wuhantzb.org.cn/article.jsp aid=221,2009-09-23.
[4]武汉统一战线网.武汉统一战线对口联系民营企业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报告[EB/OL].http://www.wuhantzb.org.cn/article.jsp aid=186,2009-09-22.
D663
A
1671-5136(2010)02-0029-03
2010-04-25
本文为2009年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推进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课题批准号:SKL-2009-59)的阶段性成果。
王浩斌 (1976-),男,湖南双峰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