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试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的贡献
2010-04-04王维超罗意
王维超,罗意
(1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重庆4000162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011)
还原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试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的贡献
王维超1,罗意2
(1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重庆4000162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011)
林徽因是位极富人格魅力和文学才华、学有所成的建筑师,人们称道她是诗人、文学家,怀念她毕生所写的许多诗篇,却鲜有提及她的建筑造诣和成就,本文尝试搜集、调研林先生的建筑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展示其对中国建筑的贡献,还原她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林徽因;建筑学术成果;中国营造学社;建筑地位
林徽因是我国现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大家公认她是天生的艺术家、名副其实的诗人,她的终生挚友美国人费慰梅在《中国建筑之魂》一书中评价“林徽因是梁思成在建筑学方面的助手,但她至今仍令人怀念的原因,则在于她毕生所写的许多诗篇。”笔者通过调研大量的文献资料惊讶地发现费慰梅所说的是大家都认同的现实,而这个现实的评定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建筑业内已有文章评价林先生对中国建筑的独立贡献,本文尝试通过对以下五个方面的论述,力求客观再现林先生的建筑造诣和建筑学术成就,呼吁更多的人士关注其人文建筑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的贡献,还原林徽因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上应有的地位。
1 建筑求学经历
早在林徽因16岁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女子学院读书期间,林徽因便确定建筑是她所要的事业,一种把艺术创造和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回中国以后,她轻易地引导梁思成走上同一条路。”,[1]1924年,徽因与思成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建筑,可是建筑系只收男生,只好在美术系注册。她没有就此妥协,经过努力她当上了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建筑设计教授的助理,并和思成一起上建筑课,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学习建筑,日后成为著名建筑师的哈贝森曾夸赞他俩的建筑图作业简直“无懈可击”。
一位美国同学曾描述徽因:每次30到40张图一起挂在巨大的评分室墙上时,她总是得很高的奖赏,因为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分数,偶或拿第二。她有学习建筑的梦想,想带一些西方的古典建筑思想回国的欲望。她认为中国需要一种能使建筑数百年不朽的好建筑理论。”[2]
1927年,徽因和思成双双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她以高分拿到美术学士的学位,思成拿到建筑学士学位后继而拿到硕士学位。随即受邀回国创办沈阳东北大学的建筑系,该系是全国仅有的两所建筑学训练中心,另一所设在南京中央大学土木系内,也是才开始招生,思成和徽因创办建筑系的同时也担任教学工作。“9·18事件”令他们愤然辞职回京,思成、徽因应邀在朱启钤先生创建的中国营造学社担任法式部主任、校理。从此开始了他们的学术生涯。
2 对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的贡献
中国学者对中国建筑的专业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营造学社,在该学术团体的研究成果中,首批由中国学者对传统的中国建筑的理论性诠释,部分是林徽因所作,尽管有时梁思成的作者冠名还在林徽因之前。
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一期,林徽因独立署名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一文,这应该是首次由中国专业的学者发表的关于论述中国建筑的理论性文章,文中纵论中国建筑之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演变自成一个最特殊,最体面的建筑体系,澄清了外国学者对中国建筑研究的文化局限和谬误,试图用西方的理论框架研究中国建筑并由此奠定中国建筑的理论基础,和梁思成的研究成果相映成辉。在随后的《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中更全面系统地对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加以阐述。
林先生首次在中国建筑上运用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定义的,也是国际建筑界公认的建筑审美三项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提出“中国建筑,不容疑义的,曾经包含过以上三种要素”[3],就此国际的建筑学术理论和中国的建筑体系发生了直接的联系。同时还揭示了“中国建筑的美观方面,绝不是在那浅现的色彩和雕饰,或特殊之式样上面,却是深藏在那基本的,产生这美观的结构原则里。”,认为中国建筑的美:“具有合理的权衡,要呈现稳重,舒适,自然的外表,更要诚实的呈露全部及部分的功用,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勉强堆砌。美观,也可以说,既是综合实用、坚稳两点之自然结果。”[3]
林徽因还用艺术发展史的阶段理论“起源”、“发展”、“变化”和“衰亡”(温克尔曼在他的《古代艺术史》一书中对艺术史的发展阶段规律定义)来分析中国的建筑发展历史规律也一样经历了“创造,试验,成熟,抄袭,繁衍,堕落”,认为“中国建筑的经过,用我们现有的,极有限的材料作参考,已经可以略略看出各时期的起落兴衰。”[4]并在《清式营造则例》的“绪论”里更明确指出唐朝的建筑“是生气勃勃,一日千里的时期。结构中含蕴早期的直率及魄力,而在技艺方面又渐精审成熟”,宋代至清朝则“均趋向退步……构架的精神尚挺秀键在。”对中国建筑历史作出评价。
林先生更在理论上定义了中国木框架结构体系的基本特征,指出“我们架构制的原则适巧和现代“洋灰铁筋架”或“钢架”建筑同一道理;以立柱横梁牵制成架为基本。”论证了中国建筑卓有特色的“屋顶”、“斗拱”、“柱”、“台基”、“平面布置”五大要素,分析了中国建筑存在梁断面尺寸比例不合理用料太费、梁架体系缺乏三角形受力关系、地基浮浅的三大弱点。[5]
由此在理论上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研究基础,与梁先生对中国建筑的大量科学调查研究成果一起共同揭示了中国建筑在结构、设计、施工、形式和装饰等方面的内在规律,成为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学科的奠基者和创立者。
3 对民居的关注和研究及对解决现实居住问题的意义
早在晋汾古建筑考察中,林徽因就特别关注山西的民居,并在由林徽因执笔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描述了民居的状况,被业界认为是最早出现在营造学社汇刊上的民居实物描述之一。
抗战结束后,林徽因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7卷第2期上发表“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对中国建筑现实进行研究,开始提出住的问题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住宅设计与美术、社会科学、经济、公共卫生、行政理想、文化表现密切相关,为解决人民健康住宅的理想目标,需要调查现存人民生活习惯及经济能力,培养专家,鼓励科学工程及艺术部署的精神,按人民的经济能力设计最妥善的住宅单位,以实现完美城市的建设。体现了建筑师的人文关怀。其中针对低收入阶层提供廉租房的论述对解决当前城市住房问题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4 “建筑意”是建筑审美的新定义
在1932年出版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3卷第4期上,发表了署名梁思成、林徽因的文章“平郊建筑杂录”。文中提出“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遗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对于什么是“建筑意”,文中阐述“顽石会不会点头,我们不敢有所争辩,那问题怕要牵涉到物理学家,但经过大匠之手艺,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头的确是会蕴含生气的。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会,神志的感触,这话或者可以算是说得通。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重的声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存在。眼睛在接触人的智力和生活所产生的一个结构,在光影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与的层层生动色彩;潜意识里更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凭吊与兴衰的感慨;偶然更发现一片,只要一片,极精致的雕纹,一位不知名匠师的手笔,请问那时锐感,即不叫他作“建筑意”,我们也得要临时给他制造个同样狂妄的名词,是不?”[6]这一原创性的中国建筑美学概念,体现了作者对建筑的深刻理解,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吴良镛先生曾重点提出“建筑意”即为后世挪威著名建筑家舒尔茨所提出的“场所精神”,[7]是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
这一思想的火花究竟首先产生于谁呢?从文风和意趣来看明显是林徽因的笔墨风格,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充满着生动、敏感的灵气、激情的想象。夏铸九先生曾评价:“林徽因的建筑史写作,文字生动,使得一种技术性的写作,也充满了热情,以带有深情之语句,肯定的口气,鼓舞读者之感情。”[8]林徽因出色的文字功力和她那超人的敏锐和才思一直得到了梁思成的衷心赞颂。以致梁对自己的文字长期处于不自信之中。他曾感慨地说:“文艺作品的气质与作者的爱好和素养看来也并非总是一致。我本人很喜欢那种奔放豪爽的风格,特别欣赏那些‘帅’味的作品,有‘灵气’有气韵;不喜欢、不欣赏那些‘匠气’的东西。可是我自己的字和画,都工整有余,‘帅气’不足,自己想‘帅’也‘帅’不起来,眼高手低呗。”[9]这反映了梁思成真诚的欣赏他人的才气而自认“守拙”,也说明了他与林徽因在学术志趣方面的同与异。由此可见“建筑意”应该是林徽因的思想火花,是她提出了这一深刻的建筑美学概念。
林徽因在她的诗篇中也常自然地描写人和建筑的关系,呈现出特殊的“建筑意”的场景:
《藤花前》[10]中的人、楼、曲廊、小院:
紫藤花开了,
轻轻的放着香。
楼不管,曲廊不做声,
蓝天里白云行去,
池子一脉静;
水面散着浮萍,
水底下挂着倒影。
紫藤花开了,
没有人知道!
蓝天裹云行去,
小院,
无意中我走到花前
轻香,风吹过
花心,
风吹过,我——
望着无语,紫色点。
《昆明即景·小楼》[11]中的人、矮楼、窗、街头:
张大爷临街的矮楼,
半藏着,半挺着,立在街头,
瓦覆着它,窗开一条缝,
夕阳染红它,如写下古远的梦。
“建筑意”是她对建筑学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贡献。
5 严谨的治学、科学的考证成果
林徽因才情并茂,她的诗、文、画、戏剧、建筑各业无所不精,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誉为“中国第一才女”,同时她又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梁思成曾在晚年对林洙坦露对林徽因才情衷心的赞许:“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林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测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和我国新诗创作,她还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12]林徽因、梁思成和营造学社的组员一起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考察古建筑,发现了包括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在内的众多中国古建筑,并作了测绘记载和文字描述、理论分析,独立或合作撰写了丰富的著论,为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和建筑史学家,是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学科的奠基者和创立者,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史上拥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地位。吴良镛院士缅怀林徽因时问“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门厅里,要不要在梁先生塑像旁补上林徽因先生的像?”[13]林徽因先生对中国建筑学术研究的贡献犹如一座无形的丰碑,永驻人们心里,她对建筑事业、美好事物的真诚执着、对文学、艺术修养的不懈追求、对祖国的热爱、高尚坦荡的品格是当代建筑师学习的榜样。
[1]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8.41.
[2]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41.
[3]林徽因文存建筑卷[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004.
[4]林徽因文存建筑卷[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005.
[5]林徽因文存建筑卷[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011.
[6]梁思成,林徽因.平郊建筑杂录[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97,3(4):98.
[7]吴良镛.发扬光大中国营造学社所开创的中国建筑研究的事业[J].建筑学报,1990,(12).
[8]夏铸九.营造学社——梁思成建筑史论述之理论分析[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0,3(1).
[9]汪国瑜.缅怀梁、林二师[Z].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22.
[10]林徽因文存——诗歌小说戏剧卷[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049.
[11]林徽因文存——诗歌小说戏剧卷[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070.
[12]林洙.建筑师梁思成[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64.
[13]吴良镛.林徽因最后的十年追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1.
责任编辑:余咏梅
he Reproduction of Lin Hui-yin's Status in the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Lin Hui-yin,a knowledgeable architect with charming charisma and a talent of literature,is regarded by the public a poet as well as a writer. Though lots of research papers are about her lifetime stories,few are mentioned of her talent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This essay will display her contributions to the Chinese architecture to reproduce her status in the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by collecting and researching Ms. Lin's fruitful architectural achievements,and influences on the Chinese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Lin Hui-yin;fruitful architectural achievements;China Building Society;status in architecture
TU-80
A
1671-9107(2010)11-0046-03
10.3969/j.issn.1671-9107.2010.11.046
2010-8-31
王维超(1962-),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