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朝“楼市”也崩盘

2010-04-03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0年4期
关键词:楼市敦煌房价

敦煌房价在“千元”以上

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敦煌居民沈都和因为急等钱用,卖掉了自家的房子。按照惯例,他跟买方签了一份房屋转让合同,合同上写道:

“慈惠乡百姓沈都和,断作舍物,每尺两硕五升,准地皮尺数。算著舍椟物二十九硕五斗陆升九合五圭干湿谷米。其舍及地当日交相分付讫。”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沈都和这套房子按面积计价,每尺价值小麦两硕五升。另外房子里所有家具陈设也随房子一块儿出让,价值小麦二十九硕五斗六升有余。

合同上写的“一尺”是指一平方尺,唐朝一尺有0.3米,一平方尺就是0.09平方米。“硕”是容量单位,跟“石”通用。唐朝一石有59.4公升,一斗是十分之一石,一升是百分之一石。按每公升小麦重1.5斤计算,唐朝一石小麦重90斤,一斗小麦重9斤,一升小麦重0.9斤。所以“两硕五升”小麦重约180斤,按今天麦价8毛一斤去买,至少需要140元。

前面说过,“一尺”是0.09平方米,“每尺两硕五升”,说明每0.09平方米能卖140元,也就是每平方米能卖1555元。放在一千多年以前的敦煌,这房價是很高的。

平民“月薪”不足300元

不过历史不喜欢孤证,单凭这一宗交易,并不能说明敦煌的房价普遍高企,所以还要再举个例子。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同样住在慈惠乡的另一位敦煌居民陈都知卖掉了自家的宅基,换来小麦“八百五硕五斗”,即805.5石。按每石价值140元计算,陈都知家的宅基卖了人民币112770元。那块宅基有多大呢?东西宽三丈九尺,南北长五丈七尺。唐朝三丈九尺折合今天11.8米,五丈七尺折合今天17.2米,假定陈家宅基的形状比较规则,那么其面积就有203平方米。拿宅基总价除以宅基面积,可以得出这块宅基的单价:每平方米556元。考古报告显示,唐代敦煌民宅全是单层,容积率很低,所以当地价高达五六百元一平方米的时候,房价在千元以上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还有一批唐代敦煌的雇佣文书显示,在公元九世纪后期,不管是帮人牧马放羊,还是给人运送货物,甚至包括替人当兵在内,敦煌平民每月的收入一般都不会超过两石小麦。换言之,那时“工薪阶层”的月薪大多在300元以下。像这样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年不吃不喝,也只能挣够两三个平方米,倘若想买一套像模像样的房子,恐怕得忙活几十年。

不知道千年以前的敦煌是否也有大量需要买房居住的朋友,如果有的话,他们肯定会郁闷,会彷徨,会冲房价畸高的房地产市场发泄出汹涌澎湃的怨恨和失望,就像我们今天的某些购房者曾经做过的那样。

“楼市”突然崩盘

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状态并没维持多久,敦煌房价在每平方米1555元这个制高点上盘旋了一会儿,很快就急转直下,像一架失事飞机那样栽着跟斗俯冲下去。套一句比较现代的说法,敦煌“楼市”崩盘了。

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敦煌居民张义全卖房,“东西一丈三尺五寸,南北二丈二尺五寸”,只卖了小麦“五十硕”。一计算,建筑面积28平方米,售价7000元,每平方米才卖250元。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敦煌居民曹大行跟人换房,“东西三丈五尺,南北一丈二尺”的房子,仅估价“斛斗九石”。换言之,38平方米的房子,只能卖1260元,已经降到了33元一平方米。

关于敦煌房价,目前能找到的文献非常之少,暂时还弄不清刚开始房价为什么高企,后来又为什么暴跌。另外鉴于中原和江南地区出土的唐代经济文献更加稀少,也不敢确定在敦煌之外的其他区域是不是同时出现了房价暴跌的现象。

猜你喜欢

楼市敦煌房价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4月楼市政策扫描
3月楼市政策扫描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两大手段!深圳土地“扩权”定了,房价还会再涨?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