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市民参与的宜居城市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2010-04-03张兴国田玲崔巍

重庆建筑 2010年12期
关键词:宜居城市宜居主观

张兴国,田玲、2,崔巍

(1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 400045 2重庆市江津区规划局 重庆江津 402260 3大连海事大学管理学院 大连 11600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日益加快,迎来了城市理想的重构时代。不少城市管理者纷纷提出新的口号——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环保城市等。每个口号都代表了一种追求,一种城市理想。正当大家都在思考我们的城市向何处去的时候,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首次提出了 “宜居城市”的理念。目前,全国已有100多个大中小城市把“宜居”作为发展目标,“宜居”成为新的城市理想。2007年5月,一个包括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方便度、公共安全度等六大方面内容的《宜居城市标准》应运而生。根据标准,宜居城市将分为三类:宜居城市、较宜居城市、宜居预警城市。

为了迎合不同利益群体需要,近年来,各种“宜居城市指数”和“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等层出不穷,一些城市排名起伏之大让人怀疑“宜居标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按道理讲,一个城市是否宜居,不应由专家说了算,而应由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居民说了算。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加拿大的温哥华,之所以能位居全球“宜居城市”前列,不是因为它们建设得多么豪华,多么“宜资”、“宜商”,而是因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非常舒心、非常方便。这不仅体现在城市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功能完善上,更体现在城市管理者对城市不同群体的利益关怀上[1]。

1 宜居城市的内涵分析

宜居城市,是指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就是要把城市规划建设成为适宜人们生活居住的城市,让城市居民感觉到城市是他们生活和居住的家园和乐土。城市宜居性包涵硬宜居性和软宜居性两个方面的内容。硬件方面包括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一定审美价值的城市景观。软件方面主要是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营造。前者是指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环境、就业提供、有效率的政府公共服务和稳定宽松的政策环境等,后者是指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治安,有特色的、开放的、多元的城市文化等。舒适的居住环境,要“以人为本”并可持续发展。

1.1 宜居城市概念分析

道格拉斯(Mike Douglass,2000)认为,宜居城市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1]:其一,城市居民应该享有广泛的生活机遇;其二,家庭和劳动力必须拥有富有意义的工作和谋生机会;其三,安全而清洁的环境,环境退化已经成为任何城市适合居住的必要条件;其四,良好的城市管治,其中包容、参与、伙伴和透明均是良好管治的内容。

国内的研究认为,“宜居城市”应以人为本,具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充分的就业机会,应是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井然有序的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就业的城市。

特别说明的是:“宜居城市”是居民对城市的一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与居民的个人属性,即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和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因此,对“宜居城市”的评价和宜居城市建设的重点要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而不能单纯出自管理者的主观意愿。

1.2 宜居城市本质分析

宜居城市从“城市的本质是人的生活”这一基点出发,体现了两层基本含义[2],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和谐,二是发展是永续的。宜居城市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共生和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其思想内涵体现了人类对传统工业化、城市化模式的批判性反思以及发展观、价值观的根本性转变。

第一,宜居城市超越了传统的“城市”概念,把城市看作是“人与自然”的复合共生系统。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系统,融合了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内容,形成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的共生关系;系统运行既遵守社会经济规律也遵循自然演化规律,具有高度开放性,不断地与周边地区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系统因结构和功能的脆弱性而易受外力影响。

第二,宜居城市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城市的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体现对现代和未来需要的持续满足,达到现代与未来人类利益的高度统一。

第三,宜居城市坚持了区域整体和系统最优的发展思想。城市与所在城镇集群形成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必须是区域整体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城市之间必须协调与合作,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最优,即系统最优。

第四,宜居城市体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性。经济是发展的基础,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中心地位,但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提高包括城市和城镇集群在内的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创造合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第五,宜居城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过程,也是城镇集群整个区域的共同目标和行动。这个过程是以宜居城市为目标,在生态理念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持续促进城市及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各子系统向整体协调、稳定有序状态演进的过程,最后实现人与自然复合共生系统的协调发展。

2 宜居重庆主观评价指标调查分析

2.1 现有指标体系的分析

《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于2007年4月1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科技司验收,在此标准中,主要是从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等方面进行评价[3]。该标准在开头就提出“本标准是导向性的科学评价标准,不是强制性的行政技术标准”,因此尚未依照《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组织开展宜居城市的评价。目前,部分机构和学者对宜居城市衡量标准进行了研究,也提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框架,如零点的多阶段探索性调查、张文忠的《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北京)》等,但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仍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由于宜居城市还是一个动态的、永续的概念,是一个“此时此地”的概念,需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当地市民的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其标准,这给宜居城市建设的评价标准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

2.2 《宜居重庆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的建立

在2008年7月下旬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薄熙来书记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全市上下要努力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精心塑造重庆,挖掘重庆的内涵,营造以人为本的良好的综合环境。为准确分析判断重庆的宜居水平、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今后的发展方向与重点,重庆市建委牵头研究制定了《宜居重庆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宜居重庆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参考国内外评价指标并结合重庆市情,从客观和主观指标来构建宜居重庆评价指标体系,共计7大类、16中类、59项指标。指标项的7个大类为居住、交通、公共空间、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资源生态、社会经济。其中:居住指标包含3中类,7项指标;交通指标包含2中类,10项指标;公共空间指标包含2中类,8项指标;服务设施指标包含3中类,13项指标;公共安全指标包含2中类,5项指标;资源生态指标包含2中类,9项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包含2中类,7项指标。在这59个指标项中包含了45项客观指标和14项主观指标。

2.3 《宜居重庆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中主观指标的评价分析

2.3.1 宜居重庆主观评价指标的调查

宜居重庆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中14项主观指标具体包括:市民对物业管理服务的满意度、市民对城市步行环境的满意度、市民对城市交通标识系统的满意度、市民对城市广场(布局及艺术品质)的满意度、市民对环境卫生质量的满意度、建筑对地域文化承载表现的满意度、市民对城市特色(如“山城”、“江城”)的认可度、市民对城市标志性景观的认可度、市民对社区(商业、教育、文化、卫生)设施的总体满意度、市民对政府近三年来处理公共安全事件的满意度、市民及外来投资者的安全感调查、市民对水环境质量的满意度。在具体调查时,为保证市民真实意见的表达,在调查问卷的设置时,将社区服务设施指标、公共服务设施指标进行了分解,调查时指标项共计25个。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委托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在重庆市行政辖区内的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和巴南区等主城九区,进行了3154个有效样本的市民生活环境满意度调查。

调查采用的是街头拦截访问的方法,选择人流量较大地点作为调查地点,拦截过往行人抽选调查对象;开展调查时,工作人员始终在现场督促和指导;调查员在工作人员的视距内访问;调查员每完成一份调查表,交工作人员现场审核,有疏漏当场核实更正。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重庆主城9区居住三年以上,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城市居民。为了使样本分布与主城九区的人口结构一致,降低抽样误差,本次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抽样,事先确定了调查样本的区域分布、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本次调查共完成有效样本3154个,约占主城九区非农业人口的万分之八。

2.3.2 宜居重庆主观评价指标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城市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偏低。在调查的25项指标中,“很满意”和 “比较满意”的人数占比介于2.1%到27.8%之间,而“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人数占比介于31.6%到80.9%之间;市民对各项指标“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人数,大于“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数。总的说来,相对于客观指标,主观指标的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客观指标的得分。

从调查的25个指标来看,调查对象对各类指标的满意度存在一定的差距:调查对象满意度最低的是城市景观和文化特色方面,有80.9%的调查对象不认可重庆城市特色,有70.1%的调查对象不认可重庆城市标志性景观,有71.4%的调查对象不认可重庆特色文化。调查对象对市政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也不高,有60%以上的调查对象对供水、供电、供气和电视服务质量“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调查对象的安全感不够高,有59.9%的调查对象对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总体感受“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调查对象对社区设施、物业管理、交通的满意度相对较高。

我们发现,7大类指标得分中,客观指标得分与主观指标调查得分有一定偏离,其中:在客观指标中得分较低的服务设施指标尤其是社区服务设施指标,在主观指标中的得分反而较高。而市民对交通状况的满意程度也与我市交通设施明显不足的现状不完全一致。这都反应了市民对日常生活条件的“熟视无睹”。同时,在主观指标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发现,市民对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公共安全的满意度较之客观指标为低,反应了市民对安全感的迫切需求和对重庆城市个性的追求。

3 结论与建议

在评价城市是否宜居时,如果撇开居民的主观评价指标而去评价硬指标,如“社区设施是否完善”等,这显然不能体现市民的参与行为,原因在于这些硬指标不能很好地表现处在城市中居民的切身感受,从而宜居城市的评价就显得偏离了“以人为本”。当然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并不完全是主观评价,它仍然需要一些客观的评价指标,从而能够全面深刻地评价城市是否宜居。

通过对市民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一定要“以人为本”,要体现市民的参与,充分考虑市民的主观评价。如果在进行“宜居城市”评价时不考虑到市民的主观评价指标,而单纯地按照政府提出的“硬指标”进行评价,就有可能使得评价出的结果偏离实际。

(2)在进行宜居城市评价时,需要充分考虑人群的年龄、职业、性别、文化、教育以及地区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大多数市民的想法,充分表达大多数市民的意图。

(3)在各地区宜居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建立之初,就需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开辟专门渠道收集市民的建议。同时,在一定区域进行试点,对指标体系进行跟踪校核,调整完善后,再行推广,以提高针对性。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宜居城市将成为发展的主流。人大代表孙丕恕说得好,“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国际大都市,而是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备的就业政策、高效率的政府服务的宜居城市。一座宜居城市比国际大都市更有魅力”[4]。

[1]Michel Southworth.Measuring the livable city[J].Built Environment, 2004, 29(4):343-354.

[2]周志田,王海燕,杨多贵.中国适宜人居城市研究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4,14(1):27-30.

[3]刘颂,刘滨谊.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9(5):35-37.

[4]刘纯银.城市宜居与否应该居民说了算,(2007-11-24.)(EB/OLI.)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7-11/24/content_7131375.htm.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宜居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宜居大化
北上广上榜全球宜居城市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Три самых благоустроенных города Китая
--Циндао,Куньмин и Санья
宜居星球
宜居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选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