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学研科技合作
2010-04-03顾珊珊顾晓春
顾珊珊,顾晓春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51)
矿山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学研科技合作
顾珊珊,顾晓春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51)
以云南铜业集团公司为例,阐述了矿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矿山企业组织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的实施经验,特别提出了产学研科技合作的若干行为准则,通过运用这些准则,云铜集团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每年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0~35亿元,新增利润4~5亿元,为集团公司的经济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色金属矿业;技术创新;产学研科技合作;矿业经济
0 前 言
当今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由个人、政府、企业、基金会、群众团体等共同参与,以企业科技创新为主体的多元化的科技发展新时代,其特征为依靠企业核心竞争力占领制高点、强强联合推动经济发展。同时由于科技投入的超大规模和科技交流的扩大,科技活动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主导或一个国家参与的行为活动,而是一种跨国家,跨政府的科技研究与开发行为。
技术创新是一个多元化的联合协作的体系。而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市场化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如何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何使企业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轨道?这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面临的两大难题。
从工业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普遍经验看,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推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及经济国际化的大环境中,企业始终面临着竞争的压力,不创新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因此企业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能够使技术创新方向和目标的选择更符合市场需求;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生产设备、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的配套能力,具有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直接结合的聚集功能。由此可以得出,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最佳主体,以企业科技研发为核心,同时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已经成为各主要发达国家主体型经济创新体制的又一重要特征。
在我国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达到49%;同时,各类企业支出的科研经费已占到全国的6成以上,但科技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较弱,企业的技术密集度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低。
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具有核心竞争力,就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因此,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取决于企业的自主创新。
1 企业科技创新
云南省工业企业以原材料生产为主,有色金属和磷化工矿产是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内处于先进或领先水平。云铜集团现有11个矿山企业,20座大中型矿山,采矿量近2000万t,占全省40%。因此以云铜集团为例,介绍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1)在发展中坚持走有本企业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以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九五”以来,云铜集团投入30多亿元,实施了一批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通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技术进行系统改造和再创新,实现产业链主要环节的多项重大技术创新,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在铜产业链技术创新上形成了配套体系,从地质找矿新技术组合,采矿新工艺方法,到多金属复杂矿物选矿,铜、锌、稀贵金属冶炼技术,稀散元素综合利用,再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及先进铜合金材料制备等技术,多项重大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领先水平和独特的竞争优势。
(2)坚持“产学研”联合,结合生产开展试验研究,使院校院所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服务力量。积极引进省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实行联合办学,共建实验室、科技创业基地和研发中心。以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为纽带,通过市场机制、政策推动、企业运作,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双向共建企业研发中心。
(3)进一步整合、优化集团科技资源,加强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成立集团科技委员会和科技顾问组;集团公司现有科技人员3500多名,占员工总数的26.6%,拥有4个技术创新团队和3个研发平台,其中云铜集团技术中心2007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将组建四院一所(云南铜业设计院、地质勘探与岩土工程研究院、矿山开发研究院、冶金研究院、材料加工研究所)的新型研发体系。
2 产学研科技合作
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所谓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产”指企业,“学”指高等院校,“研”指科研机构。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体现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国际化和高度专业化趋势,使企业从事科技活动需要与外界进行大量的技术、人才、信息交流,与智力、知识、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产学研合作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符合社会生产发展和技术创新规律,是优化企业技术行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
2.1 产学研科技合作的发展历程
“产学研”联合开发,对云铜集团来说历史悠久。以易门矿务局为例,1960年投产前后,根据冶金部的安排,北京、长沙、昆明等矿山设计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专家云集矿山,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创造了“三强开采”等一大批科技成果,为投产和达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那是计划经济年代,外来的专家不是企业请来的,也不是他们自己找来的,而是服从上级命令而来的,从性质上来说双方都是被动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科技体制改革以后,研究院所走出院门,走向社会走向企业来找市场,但是企业的观念并没有转变过来,还没有放弃所谓的自力更生及单靠自己的能力求进步的老观念。因此即使开展一些合作也是被院所的诚意所打动或碍于各种面子或关系被动地签订合同。由于现场生产一线的同志对改变落后状况心切,与院所的同志密切配合,切实解决了一些技术实际问题,也取得了数项省级科技成果奖,初步显示了“产学研”联合攻关在新形势下的作用和生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趋于科技化、国际化和高度专业化,用原有的形式和手段难以使科技工作有重大突破。企业从事科技开发活动需与外界进行大量的技术、人才、信息交流;加之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以及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主动合作的精神,所以与智力、知识、信息资源丰富的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与合作,成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产学研”三方开始真正主动走到一起来了。
2.2 产学研科技合作的项目策划和组织实施
实践证明,成功的产学研合作,将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成功的合作,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危及院校院所的声誉,搞得两败俱伤。因此产学研科技合作必须遵循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守游戏规则。
项目的策划与组织就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组织、安排项目各个环节,并根据项目内容和要求,逐项组织和落实。科技项目策划与组织体现企业科技发展战略的主导方向、目标、整体布局,以及实施的调控管理,也体现企业科技发展的意志和决心。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与本单位独立完成的项目相比,更需要系统性和合作精神,因此项目策划和有效组织至关重要。
(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课题。科研是为产业化服务的。首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困扰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分析企业内外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可行性研究后确定科研课题。
(2)选准合作伙伴。联合开发项目,企业作为项目承担的主体,选准合作伙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外来专家不是全能的,其特长仅表现在某一专业领域,其单位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资格并不能与解决企业特定问题的能力划等号。因此要作深入的调查,选择可靠的单位和有真才实学的专家进行合作,充分利用院校的长处来弥补企业的短处。共同制定方案,共同攻关开发,共同申报列项,共同申请成果奖励。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用其之长,一家不够选多家。例如2007年云铜集团牵头联合了北京科技大学和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共同承担《羊拉铜矿难采难处理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化研究》这一项目,该项目被列为云南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专项,获得600万元资助资金,成为2007年云南省科技厅资助最多的项目之一。
(3)产学研合作的深化。围绕“三度”开展产学研合作,一是提升合作“高度”,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与高校和院所结成战略联盟;二是拓宽合作的“广度”,扩大合作对象和领域;三是提高合作的“深度”,瞄准高难度大课题开展合作。通过“三度”的提升,创新合作机制和模式,明确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责、权、利,使企业与院校院所相互之间既成为亲密战友,同时又不越位、不错位、更不缺位,让更多的院校院所来企业共同谱写产学研合作新篇章。
2.3 产学研科技合作的行为准则
产学研合作成功与否,取决于合作各方的诚意,同时要遵守合作过程中的行为准则。首先要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就是追求多赢共赢的结果。具体来说就是处理原则问题应先小人后君子,重大分歧一定要先统一想法,协商一致后就要不折不扣去履行,这才是真正的诚意。不要开始样样好说,后来越来越难说,最后什么都不好说。目前产学研合作陷于僵局的,往往是这种情况造成的。其次是成果分配要合情合理,一般情况下按贡献分配,特殊情况下按需要分配。
企业作为“产学研”联合开发的主体,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有高瞻远瞩的气度,对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高度重视:
(1)企业必须摆正位置。要明白院校院所是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来的,有真本事的,你不请有人会请,没有本事的,你也不会请,因此既然请来了,就应该尊重和信任他们。他们不辞辛苦来企业作贡献,完成任务后取得应有的报酬是应该的,况且项目完成后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是企业。当然,对于那些不负责任、将企业当试验品的另当别论,而这毕竟是极少数。
(2)企业要通过办事公道来树立管理权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要用自己的诚意让大家对你信服,在保障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多吃点小亏,在多方合作的情况下要处事公道,不要偏听偏信,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
(3)为外来专家创造良好的条件。专家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所以用不着每天大鱼大肉招待。但是现场条件相对艰苦,要为他们努力创造工作条件,尽量改善生活条件,和他们多交朋友。做到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项目完成后仍然能够保持良好关系。
产学研科技合作是各方共同完成的,在企业真诚需要外部力量支持的情况下,院校院所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也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
(1)要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参与合作的出发点是想把事做好,如果总在思想分歧的环境中干活是干不好的,所以要把思想统一到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投入、最好的效果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上来。
(2)要自觉融入企业文化中去。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动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轨迹,是企业通过长期的优胜劣汰所形成的精髓。虽然企业文化需要不断地建设和提升,但绝对不是一两个外来人员所能改变的。因此院校院所的项目组成员只有融入企业文化,才能与企业的同志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3)要尊重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是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组织,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具有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雄厚经济和人才实力,即使遇到暂时的困难,也能靠自己的力量度过难关。因此院校院所人员在企业工作期间,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能学到本单位所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不能摆正位置或玩弄小聪明,其结果只能被人看不起。
3 云铜集团在产学研合作中取得的成就
1996~2009年间,云铜集团共投入10亿元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了58项技术创新项目,其中26项被列为国家、省部级和昆明市重点科技项目。
(1)与中南大学共同开展“伴生金银综合回收技术开发”项目,在铜选矿指标略有提高的前提下,使伴生金、银的回收率分别提高10.3、13.6个百分点,年增经济效益1500万元。
(2)与昆明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共同开展了“易门大姚和东川老区地质增储研究”,使云铜集团所属已开采40多年的老矿山又新增铜金属资源量近60万t。
(3)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合作开展“提高大红山铁精矿品位研究”项目,使大红山选厂在铜选矿指标不变的前提下,铁精矿品位从62%提高到66%,年增效益3600万元。
(4)与北京科技大学、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共同开展难采难处理矿物工程化研究,完善了采矿工艺与方法,提高选矿回收率18个百分点,并正在开展细粒级、高浓度、全尾砂充填试验,使羊拉铜矿成为云南省迪庆州第一大企业。
(5)与中南大学共同开展创建数字化矿山、资源高效利用与开发等重大攻关项目,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6)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合作,开展大姚铜矿深部开采试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7)与昆明理工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合作攻克了难选氧化矿处理的重大难题,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选冶联合流程,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年来,云铜集团与院校合作的项目中,已有25项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每年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0~35亿元,新增利润4~5亿元。2007年云铜集团与昆明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12个院校院所联合组建了云南铜业产学研战略联盟,目前正在平行开展8个重点科技项目,这些项目将为集团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1]顾晓春.云南省铜矿冶的技术进展[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26(5):5~7,50.
[2]顾晓春.云南铜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展望[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8,28(3):86~88.
[3]顾晓春.云南省有色金属矿业发展现状及技术需求[J].采矿技术,2004,4(3):79~83.
[4]李德仁.加强创新“源动力”建设促进产学研一体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
[5]廖桂生,李建雄.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南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研究[J].采矿技术,2006,6(2):127~130.
[6]祁泽民.产学研联合是发展企业经济的重要途径[J].河北煤炭,2007(2):1~3.
[7]刘思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8]《矿业研究与开发》编辑部.金属矿采矿工程与装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29(2):40.
2010-03-28)
顾珊珊(1980-),女,江苏常熟人,在读MBA,主要从事企业信息管理和矿山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工作,Email:ytkj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