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
2010-04-03高华
高 华
(大同市中心血站献血办,山西大同 037008)
定期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
高 华
(大同市中心血站献血办,山西大同 037008)
定期;献血;心理护理
建立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持续性发展,在紧急输血时确保充足的血源,为临床提供高效安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是我们每位血站医护人员工作的目标。然而因献血过程中缺少沟通,心理护理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固定献血队伍持续发展,既影响采血质量又影响了其下次及周围人的献血。医护人员应重视对献血公民的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疏导,依靠医护人员的知识,精湛的采血技术,亲和力的外表,专业性的宣教来取得无偿献血者的良好信任。因此,在献血的全过程中,做好接待工作,运用心理学分析献血者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使其在献血的全过程中感到安全而愉悦。从而成为定期献血员,最终建立一支定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1 对象与原因
1.1 对象 本站采血统计显示:2007年21415例献血者的人中,因心理因素放弃再次献血者17989人,占84%;2008年献血者的20611例中,因心理因素放弃再次献血者16283人中,占79%。由此可见,心理因素是导致不能成为固定献血者的主要因素。
1.2 原因
1.2.1 精神因素:初次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容易产生顾虑。心里不免有恐惧感,怕疼痛,怕献血后影响健康导致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献血反应继而影响下次献血。
1.2.2 血站医护人员态度:首次献血者都怀着尝试地心情来参与献血。医护人员和蔼的态度、亲和力的语气、热情地解释都会增加对献血的信心。相反,默不关心地态度,不友好不礼貌的行为而造成献血者不愉快的献血经历,而对工作人员失去信心,继而对整采血过程产生顾虑,直接影响到献血者是否愿意再次献血。
1.2.3 车内环境:采血车大多停放在市中热闹的繁华路段,噪声比较大,车内空气流通不畅。流动人员多、气温、灰尘污染等因素影响,而使献血者产生焦躁、烦忧心理,从而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致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消化活动抑制和心神亢进[1]。诱发献血反应害怕每次献血,而影响了再次献血的信心。
1.2.4 穿刺技术:由于多次穿刺会造成初次献血者疼痛,进而造成采血部位红肿,而产生恐惧和疑虑的消极心态。采血人员技术不够熟练,加重了针刺时的疼痛,使献血者对再次献血产生恐惧,而影响了再次献血。
1.2.5 献血后服务:献血者大多都是上街随机献血,来去匆匆,心情都比较着急,采血后对穿刺处按压时间短,而引起针眼处血肿,或大面积淤血。献血后注意事项不清楚服务不到位,发生头晕,等不良反应。而对献血产生害怕情绪,而影响下次献血。
2 对献血者心理分析
2.1 奉献型 这部分人文化素质高,把无偿献血作为自已的社会责任,向社会献爱心的一种体现,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他们充满荣誉感,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对血站环境适应性强,能与医护人员主动配合。下次献血频率高,易成为固定的定期献血者。
2.2 焦虑恐惧型 他们对血液知识了解甚少,害怕献血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后遗症;一次献血后怕隐私暴露;对采血器材的消毒怀疑;采血车内的环境,缺乏安全感担心下次献血会被感染。他们献血的频率低,不易成为固定献血者。
2.3 不良反应型 这类人群怀疑医护人员静脉穿刺技术;惧怕采血针头过粗;因疼痛看少量血标本而晕厥;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而害怕再次献血。
3 心理护理
3.1 精益求精技术是再次献血者安全感的重要保障 采血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穿刺准确,动作轻柔,一针见血,使静脉穿刺一针率达到100%,减少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献血者的害怕心理。当面拆开采血包装袋,检查采血袋是否密闭良好,符合标准,消除献血者对采血器材的顾虑。穿刺前,让其头转向一侧,不让其知道针头细粗,主动与其交流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减轻进针时的疼痛感。若需二次进针,主动向献血者解释,态度诚恳。
3.2 采血中随时观察减少不良反应 采血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但观察血流是否通畅,还要观察献血者面部表情,眼神和姿势,根据不同类型的献血者心理需求,与其沟通。叫出献血者的名字,听取他们的感受,有无不适,使献血者有被关怀的感受。消除恐惧心理,避免发生内脏反应,及“连锁反应”,如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不良反应[1]。使其感到亲切、愉悦、增强再次献血意识。
3.3 重视献血前、中、后的宣教 血站的医护人员应对初次献血公民耐心讲解献血基本常识让其了解献血200-400ml,只占全部血容量的5-10%,健康体检标准。并告之献血者档案记录,血液检测结果属于个人隐私,是严格保密的,未经许可任何人都不可动用,消除其隐私不被泄露的顾虑。并告之定量献血对身体无碍,相反能激活机体造血功能,对心血管疾病起到了预防的作用。嘱咐饮酒和疲劳者延期献血。使他们认识到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输血疾病,保障献血公民健康,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献血。因此,在填写《健康征询表》时,献血公民会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如实填写表格。排除高危人群,使献血公民在献血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2]。在每次献血后,都会嘱咐其用正确姿势按压针眼5-10min,不要局部揉捏,以防皮下渗血,并嘱咐献血后的注意事项。48h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熬夜、等;12h后取下创可贴。休息过后填写献血者意见征询反馈表。献血后,献血者必须休息20min,以保证身体因缺血而能调整,在献血前后4h内需多喝些水。并致以真诚的感谢,且在献血者生日和节日期间以短信方式慰问和感谢[3]。
4 小结
无偿献血者有一次心情愉快的献血经历后,会使自己无偿献血的高尚行为得到社会认可,会使自己充满荣誉感、自豪感。他们了解献血的意义、全过程,当血站血液供应紧张时,血站与之联系,他们愿意再次到血站献血,成为固定献血者。大多数献血公民初次献血,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和焦虑、恐惧心理,血站医护人员要针对不同个体做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以消除献血心理障碍,减少献血不良反应,使二次献血率得以提高。血站医护人员做好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是发展二次献血者,保证固定献血队伍稳定扩大的主要措施。它需要医护人员精通专业知识,亲和力的行为外表等,针对不同的无偿献血者,给予不同心理护理,如宣教,疏导、鼓励、安慰。为初次无偿献血者提供良好的采血服务,使他们拥有愉快的献血经历,他会再次光临血站并能说服身边人来献血,继而保障持续发展献血队伍,及时为临床提供足够的血液。
[1]李增花.连锁性献血反应5例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2):151.
[2]刘巧,吕运来,郭健社.做好献血者保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5):389.
[3]林燕,林鸣.对献血紧张诱发歇斯底里的护理1例[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5):367.
R493
B
1004-6879(2010)04-0401-02
201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