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历史研究的创新力作
——读何智亚先生的新作《重庆老城》

2010-03-30曾海龙

重庆建筑 2010年11期
关键词:重庆资料历史

曾海龙

城市历史研究的创新力作
——读何智亚先生的新作《重庆老城》

曾海龙

何智亚先生出生在重庆,成长在重庆,工作在重庆,对故园的山水、建筑、人文历史有着深厚的感情。

何智亚先生长期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历史街区、传统古镇的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景仰的成就,重庆湖广会馆、重庆人民大礼堂、杨尚昆故居等中外闻名的建筑物的修复就是在他的具体参与组织下成功完成的。重庆市20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已经获得的1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都渗透着他的心血和付出。成功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离不开对建筑文物的深入研究和思考。何智亚先生除组织实施历史文物建筑修复工程外,还拍摄了大量资料照片、撰写学术论文,出版了一批精品力作,获得了包括学术界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较高评价。其中,《重庆老巷子》获2001年第五届重庆图书奖优秀奖,《重庆古镇》获2004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2004年重庆文学艺术奖、2003年第六届重庆图书奖最佳图书奖,《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获重庆市第六届社科成果三等奖,《重庆湖广会馆》摄影集被推荐为2010年重庆市文学艺术奖。

何智亚先生的著作特色鲜明,以下几点尤使人印象深刻:

1.开拓性与创新性。他的每一部著作可以说都是填补空白的拓荒之作,这是他反对因循守旧、力创新局的工作态度在学术研究领域的自然流露。

2.文献性与基础性。他对资料的搜集用功甚深,他的著作资料丰富,除了历史文献外,还有档案文献、实地踏勘的考证资料以及采访所得的口述史料,丰富的文献不仅增强了其著述的厚重感,而且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独特的摄影艺术美。何智亚先生既是一名学者,又是一名摄影家。他的每一部作品中的照片都是他自拍的,他的摄影作品渗透着学者的情思,包涵着丰富的人文、建筑、历史内涵,构图简洁朴实,既有“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感慨和叹喟,又有“英雄淘不尽,大江都作怒涛声”的豪迈与乐观。美术摄影界对他的作品有很高的评价。如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林木先生对他的作品有这样的评价:何智亚的摄影作品不能当作一般的作品欣赏,他的作品集建筑研究、历史考察、文学艺术、摄影创作为一体,为摄影艺术另拓生面。

4.关怀现实的责任感。何智亚先生热爱学术研究,但他不是钻进象牙塔内自得其乐者,他有强烈的“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感。当某处重要的建筑被拆除,他会深感惋惜,并在著述中郑重记录,而当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历史街区、重要建筑被成功保护、妥善修复、合理利用时,他又万分欣喜,并在著述中叙述保护的过程和经验。“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这是孔子著述《春秋》的重要指导思想,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又郑重地强调了这一著述思想。孔子、司马迁这两位伟大的文化先贤都强调要载史书中以具体事实而不是以空洞的说教(“空言”)来阐述他们对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的认识。何智亚先生继承了我国史学这一优良传统,他要以自己的著述阐述这样一种理念:重要的历史街区、建筑遗存、文物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个地区的文脉符号和象征。在发展地方经济时,如果不合理规划,以除旧布新将这些文脉符号和象征全部铲除,那么一个地方的文脉也就毁掉了,一个地方文脉没有了,又如何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文物保护思想,如在《四川古镇》的后记中,他深情地写道:“殷切希望已经发展起来的古镇不要忘了保护责任,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切实维护古镇的原真性和可识别性,不要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过度商业化。暂时没有实力进行整治打造的古镇不要盲目躁动,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古镇,使传统街区和建筑不要受到进一步的损毁和人为的破坏,可能等几年时间,随着保护与利用的理念方法进一步明晰,最后获得的效果会更好,要相信后人比我们更有办法。”

何智亚先生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者,是视野开阔、关注现实的思考者,是勤勉不怠、笔耕不止的写作者。

在2010年金秋之季,他又推出了一部研究城市历史文化的创新力作——《重庆老城》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学者们期待从历史中寻找智慧,为当今日益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借鉴。笔者以为,城市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以城市空间布局与结构形态为主的外在结构形态研究;以城市空间布局功能与社会为主的内部机能研究;外在结构形态与内部机能的历史演进轨迹及经验教训。这种研究如何进行、怎样表述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何智亚先生的《重庆老城》从建筑、历史、人文的角度为城市历史文化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其独创性与新颖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著述体例的创新性

我们所见的城市历史文化的研究著述和其他学术专著一样,采用的都是章节体,这是近代从西方传过来的一种叙述方法,近代以梁启超为首的新史学流派开始批判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引进西方的历史观,章节体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在中国史学界流行起来的,这种体裁的优势是重视分析与逻辑的内在联系,记事纲目清晰、结构简明,容纳量大,不足之处是分章分节,割裂了历史过程的整体性,也很难见到具体人物的完整介绍。《重庆老城》没有采用这一传统的叙事方式,全书由“两江四岸”的“重庆城”、江北城、南岸老街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由地图和概述开始,接着以街区或街道为单元,介绍这一单元内重要街巷、建筑物的特色和历史掌故,如重庆城的第一部分朝天门、千厮门地区就介绍了朝天门、千厮门正街、千厮门二码头、陕西路下段及过街楼、千厮门行街、洪岩洞、天成巷、陕西路、刘义凡府邸旧址、建国银行旧址、川盐银行(国名政府经济部)旧址、国民政府盐政总局旧址、美丰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旧址等街巷和建筑物,介绍得系统、完整,相关人物、事件穿插其中,有了完整叙述。如在“朝天门”的介绍中就叙述了1927年负责扩建朝天门码头(今四码头)和嘉陵码头(今三码头)工程的傅骕的生平事迹,同样,在这一部分详细地叙述了1949年9月2日的“九二”火灾发生的始末,造成的损失等。如果不采用作者创新的办法而采用其他的方式叙事,则相关的史实很可能会被分散,不便于读者完整地了解城市的变化。

解放西路14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旧址

2 通俗性与普及性

学术著作由于要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细密论证、逻辑推断,要做到叙述通俗很不容易,特别是不以人物、事件为主题的研究性著作,要通俗,难度极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唯大家能之,一般学者难以企及。本书兼备通俗性与学术性,研究性与普及性,得益于何智亚先生在叙事技巧上的如下努力:(1)本书以街巷、建筑为叙事的线索,而这些街巷、建筑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所熟知,即便是不熟悉的人,也多能从这座城市的现代地图上找到书中提到的地名,这就拉近了这部书与读者的感情距离,使读者有一种亲切感、熟悉感。(2)图文并茂。本书有22万字的文字,582幅影像,重要和独具特色的建筑物,作者从不同角度拍摄了照片。这些照片既直观、形象,又蕴涵着丰富的建筑历史文化内涵,能使读者产生广泛的情感想象,试设想,如果一处独具特色的山地建筑,不要影像只用文字向读者介绍,作者叙述得越细致,读者阅读起来反而越觉得枯燥、晦涩,真是“文繁事广,不能得其纲要”(司马光《记历年图后》),如同治丝,乱了头绪,只会越理越乱。而配有文字解说的视觉独特的摄影作品不仅能给读者带来视觉美感,而且能使读者轻松快捷地获得相关的建筑、历史文化信息。(3)作者在叙述中,穿插了某些场景的个人记忆,这些记忆带有浓厚的感性色彩。如第39页,讲到交通银行旧址时,作者提到自己的父亲曾在该银行工作的情形并回忆小时候自己对这家银行大厅的印象“记得银行内的大厅非常豪华、气派,内庭屋顶还有彩色玻璃天花(类似后来看到的教堂屋顶),室内楼道旁安装有老式电梯,电梯四周是透空的铁钎子,几根钢索把电梯箱拉上拉下,当时感到特别新奇有趣。”第41页介绍望龙门巷时,作者言及小时候间兄妹几人卖橘柑的情形,“几十年过去了,我再也找不到那个老院子,但在记忆中却总是抹不掉望龙门沿江的老巷子、高高的石梯和深深的老宅院留下的印象和眷念。”这些充满深情的描述不仅能引起作者同时代人的共鸣,而且能引发所有读者的共鸣,因为每个人脑海里都有对故园的记忆,情景或许不同,时代或许有异,但刻骨铭心的场景每个人都有。

3 资料之新

资料是一切研究的基础,资料的新发掘与学术观点创新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本书的资料之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摄影图片之新。本书的摄影图片都是作者自己拍摄的,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发表,这些摄影作品形象地记叙了因地制宜的山地建筑特色、重庆老城的历史风貌以及不同时期市民的生活百态。可以补文献记载不足。

(2)地图之新。本书分重庆城、江北城、南岸老街三大板块,每一板块前都有地图。作者写到南岸老街时,却发现文献中找不到南岸老街道的地图,作者为此特地走访了南岸区相关部门,回答令人失望,几十年来,南岸并没有绘制已有上百年历史老街的街巷地图。作者没有气馁,继续搜寻,终于在重庆市博物馆找到了民国三十五年三月由军令部第四厅绘制的军用地图。由于该图年代较久,部分已经不很清晰,经与相关文献仔细核校,反复修订,在重庆市勘察设计院的帮助下,制出了两幅清晰、准确的南岸城市街道图。这两幅盛世重光的地图不仅为本书增色不少,也为南岸区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本书中披露的其他民国年间绘制的地图,被发现时,纸质破损严重,字迹漶漫不清,如果简单地拍照印刷,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经作者查阅文献,核校资料,请绘图专家精心修补,才显得如此精美、清晰、准确。这些地图为人们研究老城提供了方便。

(3)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新披露。一是披露了最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如本书第74—75页披露了巴县署在清代的修复情况。又如本书第78页至79页,作者记述了地处太平门内,位于征收局巷与巴县衙门之间,面临解放东路,与巴县署相邻的宋代高台建筑遗址的发掘情况和作者相关的学术考证。引用最新的考古资料对重庆城市发展历史作细致的考证,在本书中是大量存在的。二是披露了最新的文献资料,本书164—166页关于仁爱堂的记载,很多资料都是第一次披露。为了了解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对重庆历史文化的影响,作者多次走访重庆相关教堂,获得了大批文献,由于篇幅所限,本书只作了部分披露,但这披露的部分文献对了解西风染对重庆历史文化的影响亦弥足珍贵。

(4)口述史料的新发掘。到历史发生地现场考察地形地貌,追忆逝去风雨烟云,访问知情老人是作者撰述的一大特色。通过这种考察,作者向我们讲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重庆老城》书中,作者通过拜访88岁的杨钟岫(牛翁)老先生,获得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杨钟岫的曾祖父杨祐庭是清末民初重庆富甲一方的棉纱帮首富,被称为“杨半城”,杨家的兴衰见证了重庆城近现代的历史。在《重庆老城》书中,民生路“杨家什字”的来历、抗战时期内迁的中华剧社、“凌汤圆”的典故、汪云松资助邓小平赴法留学、招商局在朝天门设立的办事机构等史料就来自于何智亚对杨钟岫的拜访交谈。又如,为了获得南岸王家沱的准确历史资料,何智亚专程到黄桷垭拜访了近年来被媒体誉为“巴渝才女”的传奇老人——王家第五代传人、曾进入4所全国名牌大学读书、现已93岁高龄的王懿德老人。在王懿德老人家里,何智亚与王懿德、她92岁的老伴曹越华和儿子曹庞沛摆谈了两个多小时,从而才能在本书中清晰地勾画出了王家沱的历史脉络。

为了印证一个问题,哪怕是人们不在意的细节,何智亚也会亲历现场考证。比如有一份资料上谈到位于“下半城”凤凰台的法国领事馆内有一个法国人留下来的保险箱,并标明了保险箱上的英文。何智亚并不为图方便而直接引用这份资料,而是抽时间专门到凤凰台法国领事馆,找到管理保险箱的同志,在现场对保险箱进行了测量和拍照,结果发现资料上标明的英文错漏不少,如果照搬引用,就会被内行贻笑大方。此类情节还不胜枚举。

总之,何智亚先生的这部著作体例新颖、资料丰富,论证缜密,是了解近代以来重庆城市历史文化演进和独特建筑风貌的工具书,是重庆城市史研究的创新力作,当会引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高度关注。

责任编辑:黄定坤

曾海龙,重庆出版社重点图书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第十七届全国书市十佳评书人。

猜你喜欢

重庆资料历史
重庆客APP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