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房昭之的动画影像艺术风格
2010-03-27常方圆
“艺术家具备一种视觉的天赋,或者说是特殊的视觉观念能力,……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具体地表现为创造视觉的形式自足统一体。”
——康德拉 费德勒
一、新房昭之其人
日本动画导演新房昭之(以下简称新房)于1961年生于日本福岛县。新房所执导的TVA[1]与OVA[2]动画作品的影像艺术风格及其美学观点皆是独树一帜的,他的动画作品成为褒贬不一的议论焦点,但OVA销量可观。新房被人戏称为“原作粉碎机”是由于其执导的作品往往与原作的画风相去甚远,原作的忠实拥趸者常发出诸如“这分明是毁坏原作的动画作品”之类的评论,但也从另一角度阐释了新房对原作解构与再生的能力及勇气。新房开创许多新的动画趣味点与影像风格,网络上出现了一批自称“新房党人”的拥趸,极力追捧新房作品及推崇其影像艺术风格,称其为“新房大神”。新房被人称为“意识流”或“解构主义”,是由于新房的影像风格多元、破碎、凌乱。新房是一位从底层做起的动画导演,自1981年担任《福星小子》的原画设计,至今执导三十五部动画。其发展路线是典型日本动画工业化的从业者自底层冲杀成为导演的路线。
由于新房作品中有许多个人观念导致剧情风格的特殊设定,本也属其艺术的一部分,但因篇幅有限,以下仅一一解析新房作品的影像艺术风格。
二、“再生”的新房昭之影像艺术风格
当传统动画的经典风格不足以吸引观众,或者说具有精细描摹画面与完美的运动规律诠释的动画不再吸引观众的时候,传统风格动画已走向其没落。而动画继续发展下去驱动力即“再生”往往以一种非常规、非经典的方式呈现于动画的影像风格,新房昭之便是以一种非传统的“再生”影像风格呈现其作品。
(图1)
2.1 创新的平面美学风格
新房团队中的尾石达也曾在访谈中提及对于《忏 再见 绝望先生》的片头设想之初,最想要呈现的是文字的冲击力与平面美学。在制作本片片头时尝试将平面广告,平面设计的概念应用于动画中。在三维动画风行的当下,意图使观众透过画面的刺激而重拾对平面意象的美学追求。理由无他,只因新房昭之认为动画也可算是“平面”产业之一。暂且不论其言论对错,艺术分类鸿沟的刻意或无意填平,无论是在艺术的著书立传还是艺术的更迭重生中都是重要动力之一。如瓦萨里所言,“建筑、绘画和雕刻都是同一个父亲的女儿,而这个父亲就是Design[3]”。动画也可作为这位父亲新诞的小女儿,而新房昭之选择了让这个小女儿以汲取平面设计的形式得以再生。
吸收了平面美学营养的新房动画作品表现出许多平面设计的艺术以及艺术特色,几乎就像是一系列会动的平面设计。以下分四点详述。
其一,应用版式设计。图1左右图皆为《忏 再见 绝望先生》第四话截图。如图所示,借用平面设计技巧,令此种影像构成方式突破以往观者对动画影像的理解。首先,画面具层次感的同时兼备更多的信息传达,除形式具美感外内容也得到扩容。其次,以白线划定或打破画面边界的手法令画面异常值得玩味,即使长镜头也能以此特殊构图形式吸引观者注意力,不至厌倦。另外,四周浅色线与文字版式设计合理均衡,在平面美感方面可谓用足了心思。
其二,应用适合纹样背景。图2左图为《玛利亚狂热》第一话截图,右图为《忏 再见 绝望先生》第四话截图。如图所示,以不同色调的图案作为背景并摒弃动画中的现实场景。首先,以此种类型影像强调气氛及利用影像上的突变使观者眼前一亮。其次,将适合纹样引入动画,新房昭之并非第一人,但其使用频率之高及形式感的新颖与形式感迥异堪称第一。
(图2)
其三,应用平面构成。图3中四图均为《化物语》第二话片头截图。如图所示,该组镜头中所有的图形要素皆是或用点、线、面构成。首先,自始至终以订书机贯穿作为唯一的视觉要素,但其形式为运动的点、线、面。三者不断相互转化,所谓静中有动。其次,每个静帧都可看作是极其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所谓动中有静。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新房常用经过设计的字体样式,如《玛利亚狂热》中的设计字体配合绘图纸式样的背景制作的职员表,精美且富有戏剧化的感觉。如《夏之岚》中的片头职员表使用的是字体裹在立体的气泡中,自水底漂浮而上。
(图3)
其四,应用图形创意。图4左图为《化物语》第二话截图。如图所示,使用图形创意的方式表达诸如死亡、邪教等抽象意义。使得影像更加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冷静而富深意。且该镜头夹杂在一众写实的动画影像中更加突出,令观者略感恐怖。
(图4)
其五,应用图表设计,图4右图为《忏 再见 绝望先生》第四话截图,如图所示,使用图表表示诸如物价升高等抽象概念。该处理手法可爱诙谐,如随手绘就的插图。比之无画面的对白干巴巴讲述物价飙升要形象许多。且背景依旧使用新房惯用的适合纹样。
引入平面设计的概念虽不敢称其为前无古人。但无论平面形式感或是与整体剧情、声音的配合度,新房已是巅峰。
2.2 解构的意识流影像
新房作品拥有凌乱的影像形式,这也是被广大观者称为“解构主义”或“意识流”的缘故。在日系动画中,影像风格或称画风的突然转换不算是新的手法,诸如写实影像风格切入Q版[4]影像风格的镜头切换方式是常用手法。但在新房作品中这种画风突然转换的跨度极大到令人怀疑是否剪辑错置。在一集短至的十几分钟的TVA动画中,新房作品有可能呈现四五种不同的影像风格。翻看新房作品,其曾用风格如下:写实、剪贴、半调、拼贴、剪影、录像、涂鸦、反色、模拟老电影。甚至教堂的玻璃画与Mucha[5]的招贴画风格也在其模仿之列。想必观者观至此处必定莞尔一笑,这种影像风格也形成了新房独特的趣味点。
这种纷繁的影像风格使得新房作品的形式感丰富,且每一话都有新的看点。在每周一话的日本TVA动画放送方式中以源源不断的惊喜抓住观众,也丰富了新房作品的整体风格及其视觉体系。
对于被改编的漫画或者轻小说原作来说昭之的解构式的影像呈现不仅是一种再现,更是一种再生。以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制衡关系来解析,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形式大于内容,但谁又可说,形式的本身不是一种内容。
2.3 画面的完美静止
新房动画作品,常用静止画面作为一个镜头甚至是构成一组镜头。所以也被诟病的观众称为 “配了画面的广播剧”。但几乎每个画面之精美都值得暂停下来细细品味。解析其用法有三。其一,与剧情无关的静止画面插入。如《忏 再见 绝望先生》第四话中的留声机静止画面,在沙滩对话一场戏中出现了三次,作为视觉的neta[6]增加影像的趣味性。其二,静止画面快切。在《化物语》第十话开篇有一组十八个镜头、总长十三秒的快切。每个镜头时长不足一秒,大多由字幕构成。大量文字信息扑面而来。这也是新房作品的一大特色或者说噱头,甚至部分观者会按暂停键来看这些文字。更有观者抱怨“每次看这种动画都是锻炼我的暂停能力”。新房的另一影像风格便是利用快切来营造整集动画的气氛。强调速度感的同时,作为积累蒙太奇的运用,令人深刻感受全篇的压迫感。其三,静止画面长镜头,大部分配合独白或者对白,作为针对环境的影像描述。如一场戏的开端对于环境的描摹,往往给观者以空寂的感觉。
(图5)
(图6)
(图7)
以上三种静止画面的应用皆构图完美,且配色和谐。往往体现了比运动画面更强的冲击力。正所谓以静写动,虚实相生。静止画面的力量也可大于运动画面。此外,庵野秀明也曾运用这种处理手法。
2.4 声音的具象处理
画面的完美静止以外,新房对于声音的处理也有其独到之处。由于新房所执导作品相当一部分为对白繁多而动态少的轻小说与漫画改编,如以常规影像手法处理,难免单调。新房采取了一种令声音具象化的影像表达方式。
如图5所示,两图皆为《玛利亚狂热》第一话截图,左图为剧中茉莉的呼救一节,将其话语图像化为文字并令其直冲云霄。形象诙谐。右图为女主角前往剑道馆一节,将走路声音亦图像化为文字以动态影像出现在画面上。这种漫画中常用的影像处理方式出现在动画中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另,在《再见 绝望老师》系列中,新房也时常模仿默片的方式插入对白、旁白。以精细的卷草纹勾线做框,对白旁白排于其中,精致而具复古风格。在复古的视觉效果一节中有详述。
2.5 造型的超平手法
新房近期作品人物、背景风格越发趋向以平涂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再见 绝望先生》系列[7]为最。如图6所示,为《忏 再见 绝望先生》第四话截图。笔者认为,这种风格可认为是动画界的超平(Super Flat)风格。
由村上隆在上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超平(Super Flat)概念,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广泛流行在艺术界与设计界。“超平”的物象描述方式成为一种新的设计或者说是影像思潮,成为全世界艺术及设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走向。
以新房作品,由漫画改编的TVA动画《再见 绝望先生》系列为例,其人物造型以粗线或细线勾边,平涂上色的同时配合画面暗角处理以求细腻,且背景的影像也尽力摒弃透视。具有强烈区别于其他动画的影像风格。
日本另一位独立动画制作者近藤聪乃,其风格也是几乎近乎于平面的人物造型与场景造型,且多用图形创意的方式来诠释其动画人物与场景。这与其视觉传达的学习背景有关,这里不再赘述。
2.6 复古的视觉效果
如前所述,新房意图使观众透过画面的刺激而重拾对平面意象的美学追求。于此同时,新房也在一部分作品中不断地尝试复古风格。以《忏 再见 绝望先生》为最,以下详述。
图7左右两图皆为《忏 再见 绝望先生》第四话截图,左图借用默片的影像形式感,将台本可视化作文字,将声音图像化的同时令观者仿佛置身于60年代电影院,其影闪烁,其情可追。右图则是利用复古的字体和饱和度较低的色彩以及肌理实现老式海报般的影像形式感,诙谐且精致。
三、结语
新房昭之的影像风格形成除却其艺术观念之外,制作成本、放送方式、运作周期限制也应在考量范畴。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时代性,其获得认可也具一定社会因素。常有评论者将新房与新海诚二者相提并论为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导演中翘楚。新房近年来的高产也似乎决定了在将来的日子里新房的风格还会继续有所改变与更新,而对其的解析与研究也不会停止。
另,影像、图像抑或说是视觉,其具有直观性,但不排除误读的可能。一手资料有限,笔者只可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与欣赏起作品,且仅凭一己之看法撰写此文,难免偏颇。如有错误,敬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