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对霜脲氰的敏感性测定
2010-03-26吕伟李惠霞王生荣
吕伟,李惠霞,王生荣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植物病理系,甘肃 兰州 730070)
马铃薯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甘肃省,晚疫病发病期与7、8、9月的雨季和马铃薯的生长期相吻合,短期内可引发晚疫病的大发生,叶片焦黄,植株枯死,产量锐减,损失严重。为了有效抑制晚疫病的肆虐,在各级政府行政和技术部门指导下,在高产创建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病害地区及时下拨了专项防治配套费用,并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成效。在生产中,普遍常用甲霜灵类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但该药剂由于过于频繁使用,抗药性问题日显突出[1-3],其防效也逐渐下降。目前,霜脲氰是唯一的替代药剂,在全省的推广使用正逐年扩大。为了做好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工作,保护好马铃薯品牌,减少抗药性风险,笔者检测了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对霜脲氰的敏感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
从2009年采自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的马铃薯晚疫病菌中随机选取15个菌株,对其进行霜脲氰的敏感性测定,菌株信息见表1。其中14株从叶片上分离得到,1株从薯块上分离得到。
表1 供试马铃薯晚疫病菌株
1.2 供试药剂及含药培养基的制备
霜脲氰原药,甘肃省陇东农药公司生产,市购。先用丙酮将霜脲氰溶解,再用灭菌蒸馏水配成系列不同的浓度,并使各浓度中所含丙酮的量一致,待黑麦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将其加入,摇匀后倒入培养皿中,即制成霜脲氰的系列浓度含药培养基平板。
1.3 马铃薯晚疫病对霜脲氰敏感性测定
先经预备实验,以确定测试药剂的浓度。最终设定0.01、0.025、0.05、0.125、0.25、0.5、1μg/mL 7个浓度梯度进行霜脲氰敏感性测定。将培养好的各供试菌株用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取Φ5 mm的菌块,分别接种在霜脲氰不同浓度的含药培养基上,每处理重复3次,18℃下黑暗培养15 d,用垂直交叉法测定菌落直径,计算抑制率,求出各菌株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EC50值。按王文桥[4]的方法将菌株敏感性类型分为抗性(EC50值>10μg/mL)、中间型(0.1μg/mL≤EC50值≤10μg/mL)、敏感(EC50值<0.1 μg/mL)。
2 结果与分析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霜脲氰的敏感性检测结果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测定的EC50值为0.0766~0.4063μg/mL。根据抗性分类标准,2株为敏感性菌株,占13.3%,13株为中间型类型,占86.7%,没有抗性菌株。由图1可以看出,15株菌株中只有一株菌株的EC50值离其余菌株较远,其他14株菌株对霜脲氰的敏感性呈单峰分布,所以马铃薯晚疫病菌对霜脲氰的敏感性较高。这表明霜脲氰对致病疫霉的活性较高,不同敏感性的菌株频率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可以作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对霜脲氰的敏感性基线。
表2 测试菌株对霜脲氰的敏感性
图1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霜脲氰敏感性分布
3 结论与讨论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杀菌剂霜脲氰是敏感的。测定结果表明,15株代表性菌株的EC50值为0.0766~0.4063μg/mL,平均EC50值为0.1506±0.08μg/mL,没有发现抗性菌株,其中2株属于敏感类型,13株属于中间类型,与其他研究者的结果一致。车兴壁[6]的研究表明,在霜脲氰使用多年后未发现抗药性下降的菌株,敏感性基线为:0.1647±0.0255μg/mL;杨志辉[7]等的研究表明:各菌株均对霜脲氰敏感,敏感性基线为:0.027μg/mL;袁善奎[8]等测得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菌株敏感性没有下降,平均EC50值为0.20±0.06μg/mL。由此可见,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对霜脲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甲霜灵作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药剂,在中国马铃薯主产区连续使用的年份较长,已出现抗药性问题。因此,可以采用药效较好的霜脲氰作为替代药剂,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也可以和甲霜灵类药剂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1]姚国胜,吕国朝,杨志辉,等.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及交配型测定[J].华北农学报,2007,22(增刊):260-262.
[2]杨素祥,李灿辉,郝大海,等.云南省德宏州冬作马铃薯晚疫病菌表型特征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7,37(1):18-24.
[3]陈良华,杨志辉,丁明亚,等.河北、吉林两省马铃薯晚疫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3):171-174.
[4]王文桥,马志强,张小风,等.致病疫霉抗药性、交配型和适合度[J].植物病理学报,2002,32(3):278-283.
[5]朱桂宁,黄福新,冯兰香,等.番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霜脲氰和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检测[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5):1355-1365.
[6]车兴壁,毕朝位,王中康.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对四种杀菌剂的交互抗性[J].中国马铃薯,2003,17(1):8-10.
[7]杨志辉,桂秀梅,朱杰华,等.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及与霜脲氰和霜霉威交互抗药性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5):335-338.
[8]袁善奎,赵志华,刘西莉,等.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和霜脲氰的敏感性检测[J].农药学学报,2005,7(3):23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