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开生面的家庭会
2010-03-25罗慈海
罗慈海
正月初五,于都县梓山镇安和村村民罗观音生家里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家庭会。
晚上,初春的寒风阵阵袭人,可是罗观音生老人家里,却热气腾腾,暖意浓浓。全家子孙聚集在屋子里,正在讨论老人新一年的生活和保健问题。
老人有两儿六孙,四世同堂。但这次主持会议的不是一家之长,也不是他的儿辈,而是长孙海儿和荣儿。他们和长辈们一番商议之后,宣布会议开始。他们首先指出,今晚开会不为别的,不谈过去父辈们的恩恩怨怨,只就爷爷奶奶两位老人新一年的生活、保健问题,请大家来议议……
罗观音生和他的老伴刘带娣都已年逾八旬。两位老人的身体都很虚弱,特别是刘带娣,长期患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近几年来,他们几乎年年都要住院治疗,需要不少费用。这些钱如何落实好,成了这次家庭会议上的重要议题。
会上,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两位老人为我们辛苦了一辈子,现在他们有病,我们做儿孙的再穷再苦也不能不管,要多少钱也得想办法。”有的孙子则提出:“我们的父母都已年过半百,开始步入老年人行列,劳动能力日渐减弱。我们虽是孙辈,但我们都已长大成人,赡养老人的重担自然应由我们挑起来。”在场的孙辈一听,都认为此话在理,儿辈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他们年纪大了,做孙子的应义不容辞地分担赡养责任……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非常活跃。接着,大家又提出了许多敬老助老的新举措。
这时有人提出:如果老人有病住院,各家都有孩子要照管,谁去照看老人?对此,儿孙们又开始了一番热烈的议论。大家认为:“古话‘积谷防饥,养儿防老说得很好。孩子要人照顾,但老人有病也得有人照顾。否则,就是忘本了。”荣儿说得更干脆:“如果因为要带孩子去不了(照看老人),那我们就背着孩子一起去!”孙辈们的寥寥数语,饱含深情地道出了他们对老人的一份爱心,一片真情!就是这一句句满怀温情的话语,使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两位老人庆幸地说:“我们家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没有丢啊!”
经过大家充分讨论,最后作出两项决议:其一,六个孙子每人交给两位老人医疗保健费和零花钱1500元,上不封顶,下必保底。其二,两儿原先定的赡养费和粮油等物资照供不误。如老人生活自理有困难,轮流派饭,细心照看。决议一经作出,几个孙子当场交钱。真是尊老无戏言!
此事一经传出,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观音生的这些孙子真是好样的!”还有的说:“刘带娣这条命都是他们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抢回来的!”当大家夸奖罗家的孙辈时,这些孝顺的孙儿们总是说:“这是应该的,因为我们每個人都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