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村
——生态居住模式概述
2010-03-23PaoloVincenzoGenovese中文名罗杰威梁伟仪
Paolo Vincenzo Genovese(中文名:罗杰威), 梁伟仪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 300072)
目前,全球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城市人口的膨胀、不可再生资源的过量消耗以及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恶化,正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其生存环境以及应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在这种环境下,生态村运动应运而生。
早在20世纪下半叶,一些有识之士针对工业社会的弊病就开始提出类似生态村的居住模式,如合作住屋(co-housing)、永续耕作定居点(permaculture settlements)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关注其可持续内涵,邻里型社区、生态节能技术、循环利用水资源等方面的研究相继出现。作为生态村运动的发起人,丹麦学者Robert Gilman在理论研究与组织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给出了生态村的定义,此定义也是目前最科学的定义:“生态村社是以人类为尺度的全功能定居点,把人类活动结合到不损坏自然环境为特征的居住地中,支持健康地开发利用资源,能够可持续地发展到未来。”[1]他还发表多篇关于生态村的研究报告,成立context网站专门收录与可持续社区相关的论文,创建环球生态村网络(GEN)来推广生态村运动。
随着生态村理论的深入,在欧洲、北美等许多国家陆续出现很多生态村运动实践的案例,通过对相关实践的总结,生态村在理论方面也得到了促进,生态村不应再将重点放在生态技术层面,而应更全面地认识生态村,探索一个完整生态村体系,从而形成一个科学的生态居住模式。
一、 社会结构和空间体系
关于生态村的话题包含着对社会结构和空间组织的根本反思。每一种文化都与一种精确的空间组织体系有关,这种空间总的来说又是对文化的一种反映。关于生态村的思考,事实上必须由对社会组织的严格讨论开始,从而定下对结构的理解。
总的来说,生态村有一个社会结构,与普通的聚合体系大不相同。在很多情况下,生态村都有一个基于无秩序模式的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平均主义特征:无领导人、无系统或政府的控制。换句话说,它不存在任何有报酬的领导,且任何决定都是集体的决定,体现了生态村的社会组织方面的本质含义:属于整个社会。虽然不同的生态村中管理的具体操作不尽相同,但是这种基于无秩序模式、具有一定平均主义的特征在本课题的调查中确是普遍存在的。
不同于西方民主国家,生态村中的决定并不是通过投票得来的。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使决定符合多数人的意愿,但是却不能达到生态村的要求:符合全体社员的意愿,无一例外,因为村社中的任何人都无权代替别人做决定,多数人的认同只是众人的意愿(众意)而非公共的意愿(公意)。诚如卢梭所言:“公意所关注的只是公共的利益,而众意所关注的不过是私人的利益,众意只不过是各个特殊意志的总和。”[2]因此,为了达到真正的平等,在生态村中,每一个重要的决定都由全体决定,即每一个人都有权也有义务参与公众讨论,任何决定都必须得到全体而不是多数人的认可。对决定持反对意见的个体或群体有义务提出清晰、合理的反对理由,并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在第二次公众决议后,全体社员进行第二次投票,如果仍不能全体通过,则再进行商讨,进行第三次投票,直到全体社员的意见统一。这种近乎绝对化的平等对于大的群体是不现实的,但是因为生态村的特征,社员的人数一般不超过几百人,很容易相互熟悉,所以这种决议方式是适合生态村的。这样的模式可以被描述成是无政府状态的,也是对任何权力集中的废除和预防。事实上,生态村社中集体(合议)的观念是那样的突出,以至于在许多村社中法规都是被废止的,这尤其体现在对基础设施、工艺设备、“公共房间”、道路和工作方式方面的决策。
除了相似的管理体系,自然结构不尽相同的生态村还往往含有相似的精神元素,通常村社中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供全体社员交流并自我认知的场所。从空间的角度讲,可以用一棵树、一个公共的门厅来建立一个空间,所有这些空间都具有象征意义,能够帮助置身其中的社员通过交流来体会生态村的集体主义内涵和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这个空间并非一定是一个信仰空间,因为在多数情况下,生态村运动的参与者都是无神论者。这种共享空间不只具有促进交流的作用,还可以让人们充分感受到生态村的真正意义,以证实生态村社在社会属性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另外,社员们依照他们的能力和擅长被分配不同的工作,尽其所能,整个村舍创造的产值将被平等地分配,而不采用工资的形式,这样人们就不再是为资本而劳动,劳动者也不会“为生产而生产”[3],村社中也就不会出现资本的集中及其所导致的权力集中了,只有这样,平等的、集体的思想才能够得以贯彻。
二、 运输系统
人、货物及财产的流动所带来的问题已经破坏了全球的平衡。事实上,这个问题十分复杂并且与全球性和宏观经济有关,其复杂性之高使得问题的严重性即便是各领域的专家也难以准确估量。这种商业产生流动的系统包括不同市场之间严格联系和这些关联的叠加以及世界各地之间的商品流通。这种现象可以追溯到17世纪,商品的交换和流通在当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了。商品的丰富为庞杂的交换和人口的飞涨提供了基础,也就带来了现今的很多问题。这种商业系统在现代人生活中又扮演了全新的角色:过度的生产和由此产生的对新市场的开发以及增加消费者需求的数量。
这说明将宏观经济的前景寄托于世界不同区域之间的大量商品交换是不理智也是缺乏依据的。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大米,这是一种支持世界人口尤其是第三世界人口生存的一种食物。少数几家跨国公司能够控制大米的生产和分配,而且这些公司的大米及其附属产品也只提供给世界上少数几个与之相联系的区域。这种产品集中囤积在少数区域的状况使得其高层领导和专家的决策可能造成世界地理、政治的平衡的改变,而我们所要讨论的正是产品的运输问题。要输送所有这些产品,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个庞杂的机构,而这个庞杂的机构及其附属产物必然会造成地球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
除了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全球范畴,对于地方范畴问题的讨论也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非常严重。事实上,这两个系统(全球宏观的和地方微观的)也不应该被分割看待,因为二者是一个完整的综合体,并且互相依存。地方运输包含区域运输和城市运输。相对于全球运输,它基于一种反规则:不是公共运输而是私人运输的流行。私人运输的最大问题是它过于细小而且能够渗透到城市中的任何一个地方。私人运输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它过于基于私人决策而缺乏系统性。
如果一些公共运输政策从某一方面来看还可以说是有效的,那么私人运输的问题则是十分严重的。汽车忽视社会综合效率的过分发展使得这种问题越来越戏剧化了。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工具,汽车具有很多优点,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在许多实例中,尤其在城市里,汽车变成一种专家们称为“高感情化”的产品。近40年来,产品的营销和广告的手法变得越来越成熟,商品的销售很大程度基于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对社会的调查。一些以此为研究内容的文献指出,人们购买的多数商品都是在缺乏理智、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诚然我们需要买水、面包和其他产品,但是问题在于是哪种水、哪种面包和哪种其他产品,营销专家的职责就在于通过不同的“引诱方式”吸引不同的顾客。无需深入分析即可得知,汽车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例子。汽车产品本身昂贵、低效、笨重、产生大量噪声而且运用的是过时的技术(汽车的发动机在150年中几乎没什么重要革新,源于马车的外形也缺少改观)。因为某些复杂的原因,汽车代表了中产阶级的梦想。汽车的地位代表了很多东西:成功、独立、自由、奢华、释放等。不过实际上这种代表只不过是幻想罢了。它只是一种自我暗示,可能是由广告唤起的。当代社会很难找到真正有利的或绝对地位,只有感情和印象。如果认真地分析促使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因素,我们会发现那完全是受占有汽车的感情所左右的,其行为甚至会与常理相悖。
当然,问题比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更为复杂。事实上,这种关于汽车的“不合理趋势”是得到大公司和能够支撑这种爱好的国家的支持的。如果我们分析2006、2007和2008年世界上顶级大公司所有领域与销售额的话,可以发现它们大都与石油和汽车有关:ExxonMobil,石油和天然气,3 586亿美元,排名第一;Royal Dutch Shell,石油和天然气,3 558亿美元,排名第三;BP,石油和天然气,2 810亿美元,排名第四;Chevron,石油和天然气,2 040亿美元,排名第五;Toyota,汽车工业,2 038亿美元,排名第六;Saudi Aramco,石油和天然气,1 998亿美元,排名第七;Total S.A.,石油和天然气,1 997亿美元,排名第八;ConocoPhillips,石油和天然气,1 874亿美元,排名第十;General Motors Corp.,汽车工业,1 811亿美元,排名十一;Ford Motor Corp.,汽车工业,1 725亿美元,排名十二;Volkswagen AG,汽车工业,1 603亿美元,排名十四;Daimler AG,汽车工业,1 463亿美元,排名十六;Sinopec,石油和天然气,1 316亿美元,排名二十[4]。如果列举世界上前100名的公司,我们会发现是更多与石油和汽车相关的企业。由这个简单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石油和汽车之间有非常清晰的联系:在排名前20的公司中,13个是石油、汽车企业,这种联系产生了一个可以控制市场和产生公众印象的系统。问题因此变得愈发严重,所有国家都参与了诱发这种由汽车产业造成的问题。道路、高速公路、停车场及所有与运输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相反的却会加重问题的严重性。理由很简单:道路、高速公路和停车场将鼓励司机使用它们,而这将增加交通运输的压力,继而要求更多的交通运输建设,如此循环往复,问题越来越严重。
公共管理者应对此负主要责任,正是相关的政策对私人交通运输的鼓励造成了相关问题。事实上这些政策任由个体公民自行处理交通运输问题,公共管理者自己则回避责任。而个体公民则只能用愚昧、无序、自私而缺乏理性的方式进行处理,因为他们受消费逻辑和媒体的影响。只有公共管理者才有能力通过有效的方式理性地解决问题,不过由于这种结果和逻辑不包含在通常的管理过程中,所以解决这一问题并非易事。另外,这也不是大公司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它们缺乏导向、缺少规范,他的仅有的目标就是占有市场和收取利润。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实际上解决方法非常简单,但是必须保证不让任何一个人获利,于是就没有人愿意追逐。概括地讲,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总结如下:公共管理者的区域管理责任;基于整体公共交通运输的新型规划观念;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和交通节点;区域与地方交通的组织;不同城市间的完整交通运输系统;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免费提供公交;城市轻轨和新型“呼叫公交车”;鼓励自行车的使用和租借;有选择地工作;低造价计算机;无线网络的推广等。这只是我们提出的少数一些建议,关于这个复杂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
一种非常有效地解决交通运输的方法与生态村理念相关,可以用于处理各种相关问题。生态村理念的最重要的一个优点在于它是限制扩展的。Robert Gilman在阐述其关于生态村定义中“以人类为尺度”的时候曾指出,生态村的尺度一般比较小,通常在500人左右,有时可以达到1 000人,有时则不足100人[5]。事实上,也很少有生态村社超过2 000人的,最佳的人数一般控制在200~300人之间,超过这个数量将给生态村的空间和资源的获得带来困难。
生态村的内部交通都是靠步行街道或极少量的车行街道组成,因而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后果。由于多数情况下,生态村社员的工作不限于生态村内部,因此生态村与外界城市的连接也非常重要。通常,所有的村社与外界的交通连接都依赖一种通常七个坐席的小型公交车。一些人一起买一辆小型公交车,安排使用时间,共同维护,这样就可以使道路上的车辆减少到原来的1/7,石油、材料的使用和噪声也会有相应减少。
基于能源和材料的循环再生原理,生态村没有浪费的存在,其资源问题也会得到较好解决。对任何资源的组织都要致力于防止资源平衡的打破,并构建资源循环系统。每个家庭都要自己生产食物并处理垃圾。这样对食物和垃圾的运输就被大量减少了。生态村的箴言是:小就是美丽。
三、 生态材料与工艺
生态村中材料与工艺的使用是多样的,其核心在于低技术和传统工艺。这是因为,用这种方式进行建造非常简单,易于维修,材料易获得,与宏观经济无关,并且可以传承文化。有鉴于此,生态村中的材料工艺、管理模式等都应恰到好处。对于与建设生态村用地相关的文化、经济、社会、环境、宗教等背景必须做深入研究,并且对于适合当地的技术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传统技术的使用并不是唯一的,在适当的情况下,适合的高新技术的应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生态村的建设往往是由社员自行建造的,其建造技术非常简单,易于掌握。经验表明,一个两口之家有能力以很低的价格建造一幢房子,虽然比较简易,但是非常适合居住。全体生态村社员还可以共同协作,进行建造,较之个人建造则更完整也更复杂,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造价也是很低廉的。
生态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维护问题。因此,建造技术必须简单并易于被非专业性工人掌握,仅仅是依赖一些廉价且简易的工具。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土坯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建造材料,它是由压缩的泥土堆砌的墙,其制造技术非常简单,而且可以以木制骨架作为整体框架;可以基于此将其模具化,用木头建造框架,以混合稻草的泥土进行填充,再用泥土打压紧密,使其更具抵抗力;这种建造技术可以建起四层的楼房,其坚固程度甚至可以达到非常严格的奥地利标准。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低造价,构造简单,墙体坚固并有弹性,而且没有建筑沉降。另外,土坯非常便宜,隔热性能也非常好,而且还能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土坯不使用灰泥,因为它本身就僵硬且沉重。比较好的方式是用抹泥板涂抹粘土,制作出光滑的表面再涂刷天然油漆。数月之后,表面变干,墙体出现自然裂纹,这种裂纹只是影响美观而不会伤害墙体的结构。裂纹的处理也非常简单,只要用湿海绵加以涂抹即可。
传统材料总是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惊喜,如天然石材、稻草、天然张拉和薄膜。所有这些材料都仅需低技术并且易于使用。当然,一些需要高技术支撑、造价高昂并且难以得到的材料在非常必要的时候也是可以使用的。
四、 结 语
生态村理念对于解决一些特殊的聚居点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可持续社区对于中国农村建设向可持续方面转变具有很好的启示,它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其所运用的工艺简单易行,并且易于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进行修改。所有的行动都是以可持续和小尺度为基准的,所有针对地方文化的调查都有益于对中国多文化建设的支持。
在中国建设生态村还需要一些政策、管理方面的支持,尤其需要一些适合中国农村现状和方便有效管理的指导方针,以应对农村建设所面对的压力。
[1] Gilman R. The Eco-village Challenge[DB/OL].http:∥www.context.org/ICLIB/IC29/Gilman1.htm,2000-06-29.
[2]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33.
[3] [德]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69.
[4] Scott D. The world’s biggest companies[DB/OL].http:∥www.forbes.com/2008/04/02/worlds-largest-companies-biz-2000 global08-cx_sd_0402 global_land.html, 200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