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蛋鸡产蛋率因素的研究

2010-03-22刘陆军庄晓薇郭成亮王小伟

山东畜牧兽医 2010年9期
关键词:产蛋率新城疫产蛋

刘陆军 庄晓薇 郭成亮 刘 萍 王小伟

(①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 262600 ②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004年王自然[1]研究证明:产蛋鸡对温度、光照、通风的变化最为明显。李世云在[2]在2007年进一步提出:为保证鸡舍温度适宜。平均约为3~5只/m2为宜[3]。2005年陈萍[4]等提出:光照时间及强度可影响蛋鸡性腺发育。曹范明、何兆起[5]在2005提出:通风严重不足均可引起严重的应激反应,使蛋鸡产蛋突然下降。传染性去气管炎的成年鸡症状与小鸡相似,但鼻塞减少,如果不仔细检查或在夜晚鸡群安静时倾听症状有时可能被忽略[6]。2005年陈萍等[4]研究提出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及防制措施。张鹏程[7]在2006年进一步提出:现代蛋鸡饲养密度大,易传播疫病。2004年王自然[1]研究证明:一般笼养中型蛋鸡20-21只/m2为宜。李世云[2]在2007年提出科学喂料方法。刘继承,李晓华[8]在2006年提出饲喂量问题。曹范明,何兆起[5]2005年提出应激对产蛋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2400只种鸡:29周龄,品种为AA,全部来自临朐县某养鸡场。

1.1.2 试验材料 温湿度计:型号TES~1360,苏州安伦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灯泡:德清新明辉电光源公司生产。饲料:养殖场自己生产。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2400只种鸡均分为3组,第1组进行不同环境对产蛋率影响的试验;第2组进行不同传染病对产蛋率影响的试验;第3组进行不同饲养管理条件对产蛋率影响的试验。

第1组均分为4小组:1组在温度为16℃、湿度为65%、光照在18Lux的标准环境下饲养,2组在温度为26℃,其他条件与1组相同的环境下饲养,3组在湿度为80%,其他条件与1组相同的环境下饲养,4组在光照采用24Lux,其他条件与1组相同的环境下饲养。第2组均分为4小组:1组在无疾病发生的条件下饲养,2组鸡患有新城疫,3组鸡患有大肠肝菌病,4组鸡患有鸡球虫病。第3组均分为4小组:1组在日粮为165g/d·只,饮水为510ml/d·只,饲养员责任心强的条件下饲养,2组在165g料量的基础上减少20%,3组在510ml饮水量的基础上减少20%,4组由2个不同责任心的饲养员饲养。

1.2.2 试验记录 记录各组蛋鸡的产蛋数,利用公式:产蛋率=产蛋数/鸡数。

2 结果

2.1 环境因素对蛋鸡产蛋率影响

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不同光照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的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的环境因素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温度为26℃时,与温度为16℃、湿度为65%、光照在18Lux的标准环境下蛋鸡的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湿度为80%,光照在24Lux时,与温度为16℃、湿度为65%、光照在18Lux的标准环境下蛋鸡的产蛋率差异显著 (P<0.05)。

2.2 传染病对蛋鸡产蛋率影响

在患有新城疫、大肠杆菌病、寄生虫病的情况下进行试验的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传染病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患有新城疫、大肠杆菌病和寄生虫病时蛋鸡产蛋率与无疾病时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2.3 饲养管理因素对蛋鸡产蛋率影响

在限饲、限水、不同饲养员饲养的情况下进行试验的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的饲养管理因素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在饲养管理中,不但日粮和饮水对蛋鸡的产蛋率有影响,饲养员的责任心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与正常饲养时相比产蛋率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3.1 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产蛋率的影响

3.1.1 温度的变化 本试验证明温度在16℃时产蛋率高。以往试验结果证明产蛋鸡最适宜温度为10~25℃℃,16℃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说明本试验结果与以往试验结果相符。如温度超过30℃或低于8℃都能引起产蛋的变化,持续高温、高湿天气,鸡群采食量锐减,直接导致鸡群产蛋下降。在25~30℃时,环境温度每升高1℃,产蛋率下降1.5%。

3.1.2 湿度的变化 试验结果为湿度在65%时产蛋率高,以往实验证明湿度在65%~74%时有利于蛋鸡发挥生产性能。本试验结果在此范围内,说明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湿度过低可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上皮细胞角质化,同时造成舍内粉尘增多,诱发呼吸道疾病。可采取在地面、暖气片上洒水或带鸡消毒方式来解决。湿度过高时,有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造成蛋鸡抗病力降低而病菌却大量繁殖的“敌强我弱”状态。加强通风,防止因水汽排出不畅造成舍内高湿;及时检修供水设施,防止漏水;保温,防止结露;减少地面洒水,及时清除地面积水,改刷地为拖地,。

3.1.3 光照强度的变化 试验结果为光照强度在18Lux时产蛋率较高,在以往试验结果的10Lux-20Lux的范围内。

光线能通过鸡的视网膜和直接通过颅骨作用于下丘脑,下丘脑接受刺激后分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引起卵泡刺激素和排卵激素的分泌,促使卵泡的发育和排卵,从而增加产蛋量[2]。蛋鸡产蛋期间,应保持16~17h/d的光照,光辐射度一般2.7~3.5W/m2,舍内安装40W灯泡为宜,每周将灯泡擦试1次,保持亮度[9]。在进行人工补光时要有规律性,且以每天早晨天亮以前补光效果最好。如突然停止光照,光照时间缩短,光照强度减弱,光照时间不规律等均可引起蛋鸡产蛋率突然下降。

3.2 传染病对产蛋率的影响

患有新城疫的病鸡产蛋率为29.8%,患有大肠杆菌的病鸡产蛋率为30.6%,患有寄生虫的病鸡产蛋率为45.7%,其中新城疫对蛋鸡的产蛋率影响最为严重。这与以往的结果患病毒性传染病产蛋率下降30%~70%,患细菌性传染病产蛋率下降40%~60%,患寄生虫病下降30%左右基本一致。

病毒性传染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传染性脑脊髓炎、淋巴白血病和鸡痘等可使鸡群产蛋率由正常的70%~90%,突然下降到20% ~40%。细菌性传染病:如大肠杆菌病和禽霍乱等细菌侵袭后,可使蛋鸡产蛋率由70%~80%下降到20%~30%[5]。影响蛋鸡产蛋率的主要寄生虫病是球虫病。近几年笼养方式的开产蛋鸡有发生艾美尔球虫病,艾美尔球虫能使蛋鸡产蛋率下降30%左右。

对于疾病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开产前进行重要疾病的免疫是保证获得较高产蛋率及维持较好产蛋高峰的必要措施。根据不同的蛋鸡品种,鸡只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日龄使用新城疫疫苗,传支H120疾苗,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等。最新报道,鸡的产蛋率越高,脂肪肝综合征(FLHS)的发生率越高,高产蛋鸡产蛋率下降越快[10]。因此,鸡开产后,要经常使用电解质多维素等。同时,应做好定期消毒工作,生产区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要严格消毒、垃圾、鸡粪、废弃物要及时清除作无害化处理,彻底杀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实行封闭式饲养,避免外来病原的传入。

3.3 饲养管理对产蛋率的影响

在日粮为165g/d·只,饮水为510ml/d·只,饲养员责任心强的条件下产蛋率为79.5%比限制条件下饲养高5%~30%。其中限饲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最为严重,产蛋率为60.4%。以往证明饲料日粮供应不足,产蛋率可下降10~30%,蛋鸡较长时间饮水不足,产蛋率可下降5~10%。说明本试验条件控制较好,结果与以往相差较小。

饲养人员的责任心与产蛋率也有影响。如饲养员责任心不强,不定时观察鸡群,了解鸡群情况,及时挑出病、残、弱鸡予以淘汰,否则造成饲料浪费和鸡群均匀度差。设备维修不及时,如供水管道堵塞,检修不及时造成供水障碍,换气扇等通风设备发生故障而不及时维修等,都可引起产蛋下降。气温骤变、外界噪音、注射疫苗、换料不当、小动物入侵鸡舍、改变饲养人员等,也可导致产蛋率下降10%~30%[11]。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保证供给充足的日粮和饮水,并雇佣责任心强的饲养员。

4 小结

在温度为16℃、湿度为65%、光照在18Lux的标准环境下蛋鸡的产蛋率最高为85.7%,比高温、高湿、高光照强度时的产蛋率高5%~20%。

患有新城疫的病鸡产蛋率为29.8%,患有大肠杆菌的病鸡产蛋率为30.6%,患有寄生虫的病鸡产蛋率为45.7%,其中新城疫对蛋鸡的产蛋率影响最为严重。

在日粮为165g/d·只,饮水为510ml/d·只,饲养员责任心强的条件下产蛋率为79.5%比限制条件下饲养高5%~30%。其中限饲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最为严重,产蛋率为60.4%。

[1]王自然.非疾病因素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J].中国家禽,2004,26(21): 5.

[2]李世云.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措施[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7, 37(2):63-64。

[3]刘宏芹.炎热季节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几项措施[J].农村养殖技术,2003, 17:17.

[4]陈萍,张永德等.影响蛋鸡产蛋率的关键因素及处理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 2005,26(9):24-25

[5]曹范明, 何兆起.蛋鸡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浙江畜牧兽医, 2005,04:34

[6]Cunningham C H.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J].Adv J Vet Res, 1970,23: 1273-1279.

[7]张鹏程.提高蛋鸡产蛋率需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6,10 :76.

[8]刘继承,李晓华.蛋鸡产蛋率异常变化的主要原因与对策[J].中国家禽, 2006,28(4):40-43.

[9]卫宁.蛋鸡产蛋高峰和高峰期过后的饲养管理[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1,10:32.

[10]卢建军.影响蛋禽产蛋率的主要生理因素[J].中国家禽, 2006,28(1):42-44.

[11]Hampton.R,Ball.E and De Boer.S eds.Colloidal gold in immumoelectron microscopy[J].APS Press,St.Paul,Minnestota,USA.1990:321-329

猜你喜欢

产蛋率新城疫产蛋
提高蛋鹅产蛋率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产蛋目标
动物产蛋王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鸭新城疫研究概况
提高蛋鸡产蛋率妙招
如何正确使用新城疫疫苗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浅谈蛋鸡产蛋率骤然下降原因和防治措施及饲养管理要点
高温高湿季节应对蛋鸡产蛋率下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