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室上性期前收缩 60例临床观察
2010-03-22郭丽峰李方江
徐 涛 郭丽峰 李方江 李 跃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期前收缩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室上性期前收缩包括房性期前收缩与交界性期前收缩。目前对此类型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研究进展缓慢,尚无特效治疗方法。2007-05—2010-01,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室上性期前收缩 60例,并与维拉帕米治疗 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 120例均为本院心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60例,男 39例,女 21例;年龄最小 31岁,最大 66岁,平均(43.6±9.7)岁;病程最短 2个月,最长 17年;其中冠心病 25例,高血压病 19例,心肌炎6例,原因不明者 10例。对照组 60例,男 38例,女 22例;年龄最小 31岁,最大 65岁,平均(42.9±10.1)岁;病程最短 2个月,最长 16年;其中冠心病 24例,高血压病 20例,原因不明者 1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确诊。有心悸不适症状,心脏听诊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停歇、室性期前收缩之第二心音强度减弱,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心电图检查,提前发生的 QRS波群,时限超过0.12 s,宽大畸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除外洋地黄中毒、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引起的室上性期前收缩,危重病及多脏器衰竭患者引起的室上性期前收缩[1]。
1.3 治疗方法 2组均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至少 5个半衰期。
1.3.1 对照组 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 20058928)120 mg,每日 3次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脉汤。药物组成:炙甘草 15 g,太子参 15 g,黄芪 30 g,生地黄30 g,桂枝 15 g,生姜 10 g,阿胶 15 g,麦门冬 30 g,火麻仁15 g,五味子 15 g,赤芍药 15 g,郁金 10 g,三七粉(吞服)6 g,桃仁 10g,红花 10 g,茯苓 30 g,丹参 30 g,甘松 15 g,苦参 15g。每日 1剂,水煎 2次取汁 300mL,分 2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 4周为 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1.4.1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室上性期前收缩消失或减少 >90%;有效:室上性期前收缩减少 50% ~90%;无效:室上性期前收缩减少 <50%或无变化[2]。
1.4.2 临床症状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
2 结 果
2.1 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 1。
表 1 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例
由表 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 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 2。
表 2 2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例
由表 2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头晕、短暂低血压 2例,不良反应率 3.3%;对照组 4例转律后出现短暂Ⅰ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持续 2~5min自行恢复正常,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4例,不良反应率13.3%。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室上性期前收缩是起源于心室的异常搏动,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室上性期前收缩可以起源于一个异位起搏点,也可起源于多个起搏点,可以成对出现,也可偶发[3]。正常人患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药物毒性反应及电解质紊乱均可引起。室上性期前收缩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病位在心,关乎肾、肝、肺三脏,病机以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为本,气郁、痰瘀等邪为患为标。治宜补血活血,滋阴益阳,益气通脉止悸。益气通脉汤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炙甘草、黄芪、太子参益气养阴;阿胶、麦门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桂枝、生姜辛温性散,以温心阳,通血脉;丹参、赤芍药、三七、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五味子生脉益气;茯苓宁心安神;郁金行气,使之补而不滞;甘松、苦参止悸专药。诸药合用,使阴血足而血脉充,阳气足而心脉通,共成阴阳并补之剂。如此则气血充足,阴阳调和,悸定脉复。维拉帕米是一种钙内流阻滞剂,阻断慢通道,抑制窦房及房室传导,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量,有缓和的降血压作用,是治疗室上性期前收缩的首选药物[4]。故中西医结合治疗室上性期前收缩取得了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2.
[2] 刘国仗,吴宁,胡大一,等.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6):405-413.
[3] 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208-209,215-216.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