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漠视以人为本状况研究
2010-03-22李桂凤杨继昭苏明磊
李桂凤,杨继昭,苏明磊
(唐山学院 文法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以人为本是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和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笔者通过对现有文献、座谈和访谈记录、问卷调查的分析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漠视以人为本的现象还较为严重的存在。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漠视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
1.1 重工具轻目的
1.1.1 重政治标准轻学生利益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受教育者对价值认识成果的认同,树立起一定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标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形成某种理想和信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性。但是,由于受“政治本位”传统思想的影响,教育者往往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政治任务来抓,以政治性准则作为内在的价值依据,教育的出发点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忽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驱使学生参加政治学习和社会政治活动,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思想品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思想品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化为政治教育,使教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倾向,过多地强调了个人对集体和国家的服从,忽视对个人利益的关注和保障,过分突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在功效,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对人及人性的关照和提升则缺失了。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是和他们的利益有关的。”[1]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已把利益和欲望充分激发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政治要求至上,不顾及学生的正当权利和利益需求,不仅难以奏效,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和厌恶。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正视大学生的权利和利益要求,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他们正当行使权利,高度重视和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正确引导和鼓励他们通过正当手段追求个人利益,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要通过教育使他们认清什么是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行为,促进他们的行为自律。同时,还要通过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关心个人切身利益的实现上去关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
1.1.2 重社会本位轻学生发展
由于受社会本位论影响,高校教育者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模式。集中体现于我国长期流行的“教育工具论”,即由过去的过分强调教育是生产斗争的工具,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服务,到当前的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些观点,虽然有程度差别,但其共同实质都把教育只是看成一种工具。在“教育社会本位”思想统领下,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只强调要根据社会的需要,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培养服务于社会的“人才”,突出学生个体社会化而忽略了学生自我发展需要,淡化了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个性化。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促进人的持续的社会化进程和质量的提高,不断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正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有促进人的社会化的“教化”功能和目的诉求,以期把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人的个性品质,完成和助推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尊重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要成为高扬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旗帜的践行者,而不仅仅是“教育社会本位”思想的“守望者”。
1.2 重教育者意志轻育人功能
1.2.1 重教育者中心轻学生主体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师中心地位不可撼动,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容置疑,把学生当作“录音机”和知识的“容器”,教育对象更多地听从命令和指挥,最终导致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及主体素养严重缺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并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求发展的社会主体。然而,片面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使得教育教学过程变得死板和僵硬,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会严重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伤害学生的感情,对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极为不利。罗杰斯对传统教育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进行过猛烈的批判。他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而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2]
1.2.2 重教育者意志轻学生和谐人格塑造
由于教育者自认为的“中心地位”和当然主体,往往将个人意志强加给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一些“两课”教师把“两课”教学仅仅当成是知识传授,教育即是“教书”的活动,这在根本意义上淡化了教书育人的完整性、全面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上,教育者中心论突出,进行垄断性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的发挥,视学生为消极被动的客体,任由教育者塑造。在教育方法上,教育者强行灌输,让学生被动承接。忽略学生知识、素养、品德的内化过程与规律,以思想政治理论、道德规范宣讲取代思想政治品性修养,以他律代替自律,淡化了学生在思想道德政治品格上的自我养成,否定了能动性的核心价值。在教育评价上,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和评价结果外在性制约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观念。似乎所有的学习仅仅以考试为目标,以考分高低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导致学生知性与德性分裂,理论教化与人格塑造脱节。而“教育是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只有人格,才是统一人的各种要素的能力的本质价值。即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适应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开发人的能力,而且还在于培养作为形成国家和社会主体的人本身”[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大学生和谐的人格,使大学生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世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格,高尚优秀的道德品质。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谐人格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关心,对他人充满友情,对工作充满激情,对正义充满渴望,对自然充满热爱,从而自觉维护法律、维护公平、维护社会秩序,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为顺利实现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提供内在动力。
1.2.3 重整齐划一轻学生个性需求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经常把受教育者视为一种“现成”存在者,是一种摆在眼前的、可以用理性的、概念的模式给予静观的对象。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需求、动机及个体的差异,灌输的是一成不变的教育内容,整齐划一的标准化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需求。整齐划一的教育,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却没有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造成了对“人”的失落和“人场”的缺失,忽视个体生命的意义、个体存在的价值、个体发展的需要,忽视个体主体性、能动性及创造性的培育和发展。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多地具备共性而缺乏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以高度标准化为特征的教育模式把受教育者变成“一个个标准件”的教育“产品”,使人被工具化和异化。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导致大学生在情绪上的低落,学习动力的丧失和对教育者情感上的疏远,严重影响了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
1.2.4 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交往
教育者由于教育理念偏颇、教育目标定位偏差、自身素质较低、担心教育风险等,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多采用单向硬性灌输。一是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行满堂灌,照本宣科;二是由于对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内在需要研究不够,使做了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由于缺乏针对性,仍然得不到学生的回应和共鸣。单向硬性灌输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维的惰性,学习结果上表现为知行的非统一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内化是关键,这种内化离不开教育中的双向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交流的过程,他们彼此都是主体,他们所面对的客体是主体间共同的媒介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本,而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本身。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方强制、改造另一方的过程,而是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的过程。
1.3 重教育价值的崇高诉求轻世俗生活的全景观照
教育者往往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在于对学生思想的矫正、价值观的改造、道德品质的规约、精神世界的教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超越于、超脱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者的职责神圣而崇高。为此,基于教育活动出发点的错误和人性假设的不真实,教育者以“布道”者自居,脱离学生主体的人生定位,忽视世俗生活观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在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唯主观意志论,把学生当作简单地接受教育和“改造”的对象,而自己是传播真理的使者,高高在上,讲大道理,不考虑学生的需求而一味地压服。从教条主义出发,不关照大学生的世俗生活,不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需求、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唯书本论,授课生硬,理论干瘪,内容枯燥,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但是,大学生的个体存在,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类属性和社会属性,即大学生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而学生对世俗生活基本上处在自然传承基础上的参与与体验之中,社会组织和教育体系并没有将其纳入规范而应有的教育进程中,或曰没有使世俗教育理论化、体系化。对驾驭世俗生活能力的启迪与培养也未被任何教育机构、教育家和教育理念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而事实是,因为现实生活的困惑影响了学生对理想的追求。教育者因为剔除对学生世俗生活的观照,导致教育内容强硬化和碎片化,教育价值的伪崇高,也使得理想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初始角度的偏移,导致教育者与学生的期待、目的和结果的谬之千里。当学生面临世俗困难不能破解时,不能发挥主体精神和主体自觉,而是变成依赖、抱怨、诅咒,甚至是过激行为,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产”。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从人性需求的逻辑起点——世俗生活的价值诉求。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漠视以人为本的成因
2.1 教育理念偏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强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但是受传统知识育人观影响,许多教育者认为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学习知识就成为学生的主业,存在重科学轻人文、重才能轻德性、重功利轻道义等错误倾向,导致较为偏颇的教育理念。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者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偏失。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基本矛盾缺乏深刻的认识,将政治要求、社会需求变成了教育目的,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成为教育目标。这种思想和目标虽然是需要的,但是淡化了对人自身的关注,造成了人的价值的降低,缺少了对个体价值的关注,学生变成教育工具。二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地位认识上的偏差。教育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看作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改造的单向传输过程,一方是理所当然的教育主体,而另一方仅仅被当所消极受动的教育客体。
2.2 教育过程中人性化缺失
有学者明确提出“人性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归属,有不同的人性观就会有不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只有把握人性的本原,才能真正构筑解放人性的教育”“以生命优先的原则重新构筑教育的人性基础”[4]。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尊重和关怀学生完整的生命个体,看到学生是有理想、有情感、有需求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相信和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教育者见物不见人,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忽视学生自由存在和自由发展的要求,把学生看作是已经成熟的社会化的人,缺乏民主,没有平等的交流,不给以学生自主性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教育内容政治化,教育态度强硬化,教育方法呆板化。这种教育人性化的缺失,直接影响了教育效果,甚至导致了学生对教育者意志的反叛。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
2.3 教育保障机制跟进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要素的有机构成和运转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然而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教育机制跟进不足、运转不畅,表现为组织机构不健全,调控机制缺乏,教育主体链条衔接不紧,教育动力机制不足,评估考核机制缺失,信息交流反馈机制阻塞等,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运行才能体现其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运行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的过程中才能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路径选择
彰显教育价值取向的本体性:视学生为根本,培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视学生为“资本”,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视学生为基本,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
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中以师生主体耦合代替主客二分;以创新教育代替被动接受教育;以平等对话代替枯燥说教;以双向交往代替单项灌输。
施以人文关怀的教育过程:实现理论疏导与生活观照相统一;实现思想教育与成长关怀相统一;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统一;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不断创新以人为本的教育机制:建立具有强制力的教育保障机制;具有持续力的信息交流回应机制;具有亲和力的需求帮助机制;具有公信力的绩效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