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网络时代的阅读

2010-03-22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计算机文本传统

张 芳

(唐山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000)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网络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与老百姓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和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网络将会推动社会生产力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人类社会经历过几次技术革命,而计算机网络时代到来,宣告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

计算机和网络时代的主要元素就是信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空前加快,人们了解信息、传递信息的渠道将增多、速度将变快,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将会变得更强。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信息将会变成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源,将会成为社会发展所要依赖的综合性要素,而借助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会变得更为简单。

1 从传统阅读到网络阅读的转变

阅读活动是人类独有的文明行为和社会普遍现象,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阅读历史的国家,也有重视阅读的传统。文字和图书记载了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网上文献,人类的阅读活动伴随着人类文明的长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传统阅读即文本的阅读,是人类独有的认知活动,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从竹简到造纸术的发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技术,代替了手工抄写,正是印刷技术的进步,致使图书数量激增,使阅读活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长期以来养成的阅读习惯,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对文本文献的尊重,对知识的崇敬,对书籍的爱护。“书海茫茫”,读者必须通过文本阅读的方式获取各自所需的信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步入网络阅读时代,网络阅读开辟了人类阅读生活的新时代。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较,网络阅读具备的最大优点就是海量的信息量与迅捷的出版传播模式,这是传统依靠图书馆建构起来的阅读资源所无法比拟的。其次,网络阅读也以其多姿的图文声像信息冲击着传统阅读方式单一的文字信息,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再者,网络阅读具有异乎寻常的开放性与交互性,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和共享,可以使人们不再受时空限制,自由交往,随意阅读[1]。这种转变表现为:

1.1 阅读方式更加灵活

传统的阅读受到文本的限制,而互联网可以超越时空,打破地域的局限,读者能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网,现在发展到手机无线上网,随时可以阅读到各地的海量信息,网络信息的丰富多是文本时代无法比拟的。

1.2 阅读心理更加开放

传统阅读一般是以接受知识、开阔眼界为目的的学习型阅读,再加上传统文本形式的长期存在,使读者对其权威性产生了心理定式。而对于当前盛行的网络阅读来说,消遣和休闲是其主导性的心理需求,阅读就由过去的严肃、敬畏的心理状态变为轻浮玩味的感官享受。再者,网络阅读的超链接性,可以使读者能按需取材,尽可在文本间跳跃,在知识的海洋中尽兴遨游。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能使读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种阅读心理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1.3 阅读效果更加震撼

传统的文本图书,即使印刷、装帧得十分精美,内容也只是文字和图画,而网络信息使用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给读者以直接的感官冲击,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觉,增加了读者阅读的趣味性。

1.4 阅读范围更加广阔

计算机的存储空间所能承载的文字量是纸张无法比拟的,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高效的检索功能,使学习者能快速得到所需信息,节省了阅读时间,极大地扩大了阅读范围,使网络阅读具有广阔的阅读空间。

1.5 阅读过程的互动性

互动功能是网络阅读的重要特色,在阅读过程中,人与人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网络的理念是平等和自由。网络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交流的开放性,参与的即时性与方便化,大大激发并解放了人们阅读的想像力、思维力和创造力[2]。

1.6 作者和读者角色的转换性

网络阅读改变了文本时代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固定模式,过去由于受到出版、发行、印刷的限制,大多数人只能被动地做读者,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人们可以在博客、论坛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使自己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可以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和创作兴趣。

2 网络阅读的利与弊

网络阅读是计算机互联时代的一种阅读模式,阅读平台从传统的纸质印刷物转向电子设备,阅读对象也从单纯的文字图案扩展到了多媒体,因此,网络阅读的空间比任何一种媒介形式的阅读空间都要广阔。但网络有其利也有其弊,一方面:开创了一个新的阅读媒介(以前是纸质的),是时代的进步;阅读效果“图”“文”“声”三者兼具,更形象生动,开创阅读先河;卫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环境;比书的保存更简便,便于存储,不占用空间;制作上传之后,不用印刷,节省了资源。另一方面:它受电脑设备、网络及电路等的限制,如果产生故障将不能阅读;它不方便携带,只能在电脑前阅读,不能带走,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相比纸质书籍,对视力的损伤更大;电子阅读的普及率还很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网络阅读存在的问题

网络阅读是一把双刃剑,有优点,也有些不足的地方。网络信息的丰富多彩及其超链接的特性,容易导致人们在阅读时信息迷航,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网络信息庞杂无序,充斥着大量不健康信息、违法信息,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容易误导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而且,网络阅读的跳跃性强,浅尝辄止,使得读者心浮气躁,其阅读也不深刻。同时,网络信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给读者以直接的感官冲击,挤占读者的思维空间,长期处于这样的阅读状态,会导致读者思维跳跃性强,理性思维能力减弱[3]。

4 引导网络阅读健康发展

4.1 加强读者的网络道德教育

由于目前网络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性,网络正成为目前许多组织和个人宣传自身理论和思想的地方,甚至成为政治团体和个人用来抨击对手的工具。所以要对人们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净化网络信息。

4.2 做好导读工作

精选网络资源,为读者提供网络导航。在网上选择好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等优秀资源,描述其内容特色、检索方法、网址等,为读者提供网络信息资源目录。编制网上导读系统,建立书评数据库,帮助读者有针对性地查询文献线索、文献原著等情况[4]。

4.3 把握“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关系

所谓“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是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但如果仅仅把读书当成简单的休闲方式,而不是当成提高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的手段,将会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不良影响。古人读书讲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在阅读已成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度阅读、深度思维,既要让“浅阅读”这种读书方式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又要使深读、精读、潜心阅读得到强化。

猜你喜欢

计算机文本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计算机操作系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老传统当传承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