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图书馆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探析
2010-03-22赵日
赵 日
(沈阳市于洪区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41)
赵 日 男,馆长。馆员,发表论文多篇。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决把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镇文化设施建设。”乡镇图书馆是农民终身教育的大学,是传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重要场所,是满足人们业余文化生活需求的信息集散地。农民读者是乡镇图书馆的利用主体,经常光顾乡镇图书馆,可以普遍地提高农民朋友的文化素质,促进交往,激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识,推动新农村文化繁荣,有利于新农村的和谐健康发展。
1 乡镇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
1.1 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乡镇图书馆
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图书馆已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备设施。几年来的乡镇文化建设成果表明,在乡镇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和方式的建设,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乡镇图书馆这一文化设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有影、有形、有活动、有社会效益等特点被广大农民朋友所认可。村民能在家门口看书学习、娱乐休闲,方便、快捷地了解各种信息,这是乡镇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有很多村民对乡镇图书馆提供的各种信息和与自己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实用技术更加关注,对文化活动和乡镇发展规划等信息备加关心。沈阳市于洪区共有14个街道75个社区,1个乡96个行政村。目前已建立社区图书室75个,村图书室30个(农家书屋),面积达8000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还有一定数量的报刊,并拥有一批固定的读者群。马三家街道图书馆利用现有资源,经常在大集时开展科普宣传,深受当地养殖户、种植户的欢迎。乡图书馆在该乡内所发挥的社会职能是任何机构所不能替代的。由此可见,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乡镇图书馆必不可少。
1.2 构建阅读社会需要乡镇图书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党和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阅读社会的建设。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乡镇图书馆是广大农民朋友开展阅读活动的基地,是培养农民阅读习惯与兴趣的最佳场所。乡镇图书馆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全社会的阅读活动,促进农村阅读风气的形成,从而推动阅读社会的建设。
1.3 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需要乡镇图书馆
从物质文明角度来看,发展生产力是提高物质文明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农民素质对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看,只有提高全民的精神文明程度,物质文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从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来看,乡镇图书馆对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乡镇图书馆不仅为村民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同时也为其提供着学习、娱乐与交流的场所。可以说,乡镇图书馆通过自我信息交流和与外界社会的信息交流及沟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乡镇图书馆通过开展书刊阅读、科普宣传、科普讲座,或通过设意见箱、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使村民成员之间通过良性的情感交流和友好往来,达到实现个人理想、人人关心新农村发展的目的,从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2 乡镇图书馆建设状况有待改善
2.1 保障乡镇图书馆的藏书体系
馆藏文献是图书馆文化价值的载体,是面向读者服务的物质基础,是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根本动力。馆藏文献的质量决定着乡镇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
乡镇图书馆藏书体系在原则上力求实用性和个性化。必须了解村民读者的需求,对当地村民的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养(种)殖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和特征,以此确定文献服务的方向和采购方向。为老人准备健康长寿、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等消遣性的书籍;为年轻人提供求职、求学、技术培训等技能性书籍;为妇女推荐教育子女、烹调等家庭实用书籍;为不同养殖户、种植户提供科普书籍;为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配备增长知识的小百科全书和图文并茂的知识性读物。
2.2 保证乡镇图书馆的购书经费
要不断补充通俗易懂、切合村民生活、学习需要的文献资源,使乡镇图书馆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充足的文献资源需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目前各级公共图书馆购书费已经列入国家财政预算,而乡镇图书馆的经费还需要进一步争取。
有的乡镇政府不顾乡镇图书馆的特有规律和自身特点,以不能增加农民负担为由对书刊进行精简,致使一些乡镇图书馆三年五载没买过书,只能是望“书”兴叹。新书得不到及时补充,馆藏文献又陈旧过时,很难为农民提供有用的资料。
2.3 保持乡镇图书馆的读者群体
图书馆如果没有读者,那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就乡镇图书馆而言,怎样吸引读者、留住读者,充分发挥乡镇图书馆存在的价值,这需要管理人员超越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在常规的书刊借阅基础上,充分掌握农忙、农闲的时机,更多地迎合农民的特点,将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等融于一体,使乡镇图书馆成为农村老百姓休闲娱乐、吸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集散地。通过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使农民朋友从认识乡镇图书馆到走进乡镇图书馆,从而利用乡镇图书馆,使乡镇图书馆拥有足够的读者群体,这是乡镇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3 乡镇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举措
3.1 丰富馆藏资源,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服务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对科学技术、道德水平及社会和谐的认知,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乡镇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农民学习文化知识与学习种植、养殖技术的信息宝库。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的职能,把乡镇图书馆办成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课堂,变成传播、推广、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阵地。
3.2 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
信息是资源,信息是财富,信息是生产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使农民学会寻找信息、利用信息是当务之急。乡镇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应积极主动开展信息服务工作,针对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具体需求来收集相关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向农民传递。在丰富农民信息获取途径的同时,还教会农民收集信息、使用信息,使其将信息知识与科学养(种)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创造经济效益。
3.3 以人为本,为“三农”服务
知识经济呼唤知识型农民。相关生产知识信息的欠缺,已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乡镇图书馆工作者要走出去,深入农业一线,对重点村户、特色村户进行走访、记录,然后进行专题服务、专门服务。利用农村集日、农闲时节,将科普书刊、科技信息、二次文献等宣传资料送到农民手中,为农民学习文化、科技致富创造条件。
3.4 做好协调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因受现有条件限制,乡镇图书馆直接为广大农民服务是有限的,只有发挥各村图书室的作用,才能确保农民就近阅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学文化、获取信息的需求。目前,村级图书室还不健全,乡镇图书馆有义务协调帮助他们开展工作。通过各村图书室了解当地养(种)殖户的信息,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服务。各乡镇图书馆也可横向联合,对农村实用技术书籍轮换流通,资源共享。向上级图书馆集体借阅部分农村实用技术书籍充实到各乡镇、村图书馆(室);加大对乡镇、村图书馆(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爱岗敬业、精通业务的优秀管理员,以使他们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5 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上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乡(镇)级服务站共同构成了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各乡镇图书馆要立足于建设和完善本级服务网站,共同建立一个开放式的网上学习平台,从而引导农业结构的调整,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总之,新时期乡镇图书馆工作,就是努力把先进文化送到千家万户,使农村老百姓享受到公益文化事业带来的文化利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履行职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1]陈心蓉.乡(镇)村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图书馆学刊,2008(6):61-63.
[2]符骏.21世纪乡镇图书馆发展趋势探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2):78-80.
[3]白芳.乡镇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图书馆学刊,2006(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