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禹航免涵陈氏宗谱》著录考订

2010-03-22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0年1期
关键词:宗谱始祖钱塘

胡 畏

(余杭区图书馆,浙江 杭州 311100)

〔作者信息〕胡畏,男,馆员。

20世纪 60年代“文革”期间,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一户农民家中,“造反派”查抄出了一部清代纂修的家谱,当时,这部家谱被戴上“封建主义毒草”和“宗法制度帮凶”的标签和高帽,被作为反面教材送去展览示众。后来上头有保护文物古籍的通知下来,它才被送进图书馆,成为“文革”浩劫的幸存物。

1 清光绪《禹航免涵陈氏宗谱》简介

书口题“禹航免涵陈氏宗谱”。不分卷。纂者缺失。版心题“光绪庚寅年重修”。书口下题“书瑞堂”。存二册。版框尺寸:33.5×28厘米(半页),书叶尺寸:44×31.5厘米。白口,单鱼尾,四周双边,自坟图部分起各页四周有花鸟、枝叶饰纹。宣纸。木活字印刷。内容存世系图、外纪世系图、坟图、行传。缺失谱引、序跋、凡例、像赞、恩荣录、族规家训、祠堂等。典型的明清大宗家谱记载体例。蓝布面四针眼线装古籍本。

从外纪世系第一世祖陈衍起,传 55世,便是迁居余杭的始祖裕庵公陈沺。南宋时,陈衍的第53世裔孙陈佩居钱塘(今杭州市)。其子陈錧。陈錧生子陈沺。陈沺字裕庵,于元初自钱塘县迁居余杭白塔里,成为余杭陈氏家族的始祖。陈沺生子陈札。陈札生四子为华一、华二、华三、华四。长子华一生子陈宪。陈宪又迁本邑免涵村(今杭州市余杭仓前镇何家陡门村),成为禹航免涵书瑞堂一支的始祖。自此,余杭免涵家族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耕读传家,人丁兴旺。到清光绪庚寅年重修家谱时,已传 22世,历时 500余年,成为余杭境内的一支大姓。

在清光绪庚寅年重修陈氏家谱之后,由于历史上的动乱,余杭免涵陈氏家谱的续修中断了 110余年。后禹航免涵第 24世裔孙陈孝生经过数年的搜集、整理,在清光绪老谱基础上,续修撰写出续《禹航免涵陈氏宗谱(续谱)》2003年版。

2 家谱提要著录考订

笔者在搜集和阅读陈氏新家谱、各家书目中,发现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需要纠正。

《中国家谱总目》和《浙江家谱总目提要》一致著录为:“始祖:裕庵,字沺,行胜四,宋代人。始迁祖:宪,字观明,元初自钱塘县(今属杭州)白塔里(在今上城区白塔一带)迁居余杭免涵村(今仓前镇何家陡门村)。”而陈先生在其续谱《禹航免涵陈氏宗谱》中说:“裕庵公始迁钱塘白塔里,尊为始迁祖。后传至怡善、华一、宪。宪公再度由钱塘白塔里迁禹航免涵。宪公尊为禹航免涵陈氏之始祖。”

光绪老谱在行传中说:“始祖裕庵,行胜四。府郡在钱塘上泗乡。幼业儒书,颇识大体。有产八百亩。因宋元之间工役繁累,扰攘不宁,将产尽归兄业,脱匠为民。乃相本邑之白塔里,遂徒居而籍焉。”两谱记载不符。这段文字说得很明白,裕庵公陈沺是从钱塘上泗乡迁居余杭的第一人,也就是禹航陈氏的始祖和始迁祖,时在元初而非宋代。老谱对宪公的记载也很清楚:“始迁禹航免涵第一世。生于(元)至正辛丑年九月十八日午时,卒于(明)宣德壬子年十月初七卯时。”也即是说,陈宪是自余杭境内迁至免涵之地的,是免涵书瑞堂一支的始祖和始迁祖,时在明初而非元初。

此外白塔里在何地?这也是一个被弄混了的问题。《中国家谱总目》与《浙江家谱总目提要》都著录为:“在今杭州市上城区白塔一带。”而陈先生在《陈氏族源》中则记:“免涵陈氏在宋末元初,由裕庵公从钱塘上泗乡(今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迁徙到禹航白塔里(今余杭大陆)。”

以上两段记载明显有出入。据光绪老谱记载:“始祖裕庵,行胜四。府君在钱塘上泗乡……乃相本邑之白塔里,遂徙居而籍焉。”也就是说,陈沺是直接从钱塘迁居余杭白塔里的。这个白塔里即非上城区的白塔一带,也非大陆乡的白塔桥,因为上述两地当时都属钱塘县境,而上泗乡也不属于今杭州上城区之内。从清光绪十九年 1893)和民国四年(1915)绘制《余杭县图》上,都可以找到余杭黄湖镇有一处地名叫白塔坂。而 1987年编的《余杭县地名志》上对它的注解说:“相传古时此地有一座塔,俗名白塔。塔已无,行政村(白塔行政村)以此得名。”由此可以证实,当时陈沺是从钱塘直接迁徙到余杭黄湖镇偏南的白塔里的。另还有一点可以证明的是:这就是为什么陈氏的总祠堂是建立在黄湖的原因了。数代之后,陈氏人丁兴旺,白塔之地显得狭窄了,于是,陈宪便迁余杭东南面的免涵村,创立了余杭免涵书瑞堂陈氏一支分支。

〔1〕 〔清〕佚名.禹航免涵陈氏宗谱.清光绪十六年木活字本

〔2〕 浙江家谱总目提要编委会编.浙江家谱总目提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宗谱始祖钱塘
将敢“闯”敢“创”作为成长基因 钱塘区打造产才融合示范高地
试论《高隆诸葛氏宗谱》的价值
『万工始祖』鲁班
华夏始祖
观钱塘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白居易写诗
后稷教稼
《始祖》心魂在 光焰万丈长
观 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