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界关于幸福感研究的述评

2010-03-22陈有真贾志永罗亚林

天府新论 2010年1期
关键词:幸福感个体理论

陈有真 贾志永 罗亚林

学术界关于幸福感研究的述评

陈有真 贾志永 罗亚林

幸福感研究是跨越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幸福感研究,对于科学衡量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目前国内外幸福感的研究,述评了幸福感的内涵、结构、理论模型等内容,对幸福感研究的新近发展进行了总结探讨,并且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创新课题。

幸福;幸福感;跨学科;展望

一、幸福感研究是跨学科的研究

幸福学是一门研究人们追求幸福、产生幸福感的规律的热门科学。它综合考虑了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经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幸福感研究可能是跨学科研究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成功例子之一。许多不同学科与领域学者的先驱性工作为幸福感研究打开了道路。其中,成果卓越的有经济学界的 Richard Easterlin,Robert Frank和 Andrew Oswald,心理学界的 Dan2 iel Kahneman,Ed Diener和 Tom Tyler,社会学界的 Ruut Veehoven,政治学界的 RobertLane等一大批学者。〔1〕

近几年来,现代经济学日益向经济现实回归。200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幸福心理学 (hedonic psychology)并力图颠覆新古典效用论、复活边沁快乐理论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幸福学的研究风起云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通常认为,幸福纯粹是个人的问题。但是,很多学者的研究证明,个人的幸福会受到他/她所生活的社会的强烈影响。一个国家越发展、越民主,她的人民就会越幸福。〔2〕

二、幸福感的内涵与结构

在当代研究文献中,幸福常常被定义为人们对自己生活质量的一个全面的认可的评价。〔3〕幸福感是对这种全面判断的情感反应。如果这样定义的话,无论对于全世界的哪一种文化、哪一个国家,幸福的感受可能都是一样的。〔4〕确实,无论哪里的人们,都会更喜欢理想中好的东西、更喜欢给人愉悦的东西。〔5〕在心理学研究中,幸福是指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 (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而幸福感则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6〕

需要指出的是,在探索 S WB的过程中,各研究文献常常会用到不同的术语,例如英文中用 SubjectWell-being, Sense of Well-being,Psychological Well-being,Perceived Well-being,happiness,Enjoyment,Satisfaction,Life Satis2 faction,Quality ofLife等,中文中用幸福、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快乐感、生活满意感等。从各研究文献中看出,这些概念常被交互使用,而更加普及的表述是幸福 (happi2 ness),幸福成为这个术语家庭的日常用语。〔7〕故笔者以幸福感 (S WB)作为统一的概念而不作更细致的区分。

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 S WB)是一个大概念,既包含了人们的情绪反应,也包括人们对具体领域的满意度和一般生活满意度的整体判断。每一构成都有它本身的涵义,但是彼此之间又有实质性的相关。〔8〕Diener等学者认为,S WB的构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情感成分,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2)认知成分,称之为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在衡量 S WB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称得上是指示器、预测者、中介者和测评结果。〔9〕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全面认可的整体性评价——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 (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感 (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幸福感由对生活的满意、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乏所构成。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越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越强,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三、幸福感的研究阶段及理论述评

幸福感研究兴起于 20世纪 50年代的美国。国外对幸福感的研究已经历了两个阶段:描述阶段和理论建构阶段,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10〕

在描述阶段,研究者们着眼于测量不同群体的幸福感状况,并根据测量结果描述了不同群体幸福感的平均水平,探讨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变量和环境等。这类研究采用的主要是单项目测验,因而在信度和效度上有很大局限性。

在理论建构阶段,研究者们提出了以下述评的几种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在此阶段,发展了对幸福感的多项目测验。

在第三阶段,研究者运用幸福感的测量理论来整合各种方法。研究重点放在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上,探索人格因素在应对社会环境和生活事件时所起的作用,以及不同的人格特质如何使人们在相同的环境里做出不同的反应。自本世纪初以来,对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从探讨个体主观心理体验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逐步过渡到重视幸福感的产出效果,即个体的幸福感如何影响个人行为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

我国研究者对幸福感问题的关注是从 8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些学者进行了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探讨适合我国文化特点的研究工具和理论。

1.状态理论

又叫相加整合论或自下而上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取决于他日常生活中幸福事件的多寡。在判断人们的幸福感时,只需对快乐的生活事件做出心理运算即可,即幸福等于各个幸福事件的简单相加。Forayce也发现,若用意识努力来减少暂时的消极情绪,确实可以增加幸福感,缺乏愉快的事件确实会导致抑郁。〔11〕但是,该理论体现了明显的元素主义观念,其观点不够科学,因为部分相加大于整体。

2.人格理论

又叫特质论或自上而下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具有快乐或不快乐的基因素质,这种基因素质使人们具有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体验生活的倾向。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客观的外界因素往往通过主观加工起作用。人格影响生活事件,进而影响幸福感。人格由于其内在固有的结构作用,是一个长期影响幸福感的强烈因素。具有 “幸福范式”的人,对生活事件和环境倾向于以正面方式来看待和处理,所以其幸福感水平较高。

Heady和Wearing认为,事件与环境对幸福感都有影响,但从长期看,人格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自尊心、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等都影响幸福感。〔12〕研究一般认为,高自尊、内控倾向、自我较和谐、内部冲突较少的人,其幸福感较高。〔13〕Costa等人通过对成人的研究发现,幸福感主要依赖于人格特质,外向性与积极情感、满意度有关,神经质与消极情感有关,人格特质可以预测 10年后的幸福感。〔14〕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结论。

不少研究表明,自尊与幸福感的关系密切。Kwan等人发现,美国人的自尊与生活满意感有较高相关。但跨文化研究表明,这种高相关不具有普遍性。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二者相关程度不高。〔15〕

有些研究发现,控制感也是影响幸福感的一个因素。外控者经常体会到对事件的控制感,较为乐观和主动,从而有助于幸福感的保持和提高。内控者常把行为的结果归结于机遇和运气或其他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较为悲观和被动,这就会影响个体的适应与身心健康,甚至损害幸福感。

3.动力平衡理论

研究证明,人格是预测幸福感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但人格因素只能解释幸福感的一部分变异,生活事件也是影响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并非所有的生活事件都直接影响幸福感,更多地是通过人格起作用,所以单纯的人格理论或生活事件理论都存在不足。动力平衡理论则试图弥补这一不足,总结了生活事件、人格与幸福感的关系。

HeadyB&WearingA提出,每个人都有一套平衡的生活事件水平和平衡的幸福感水平,它们都建立在稳定的个人特点之上,这使得每个个体的幸福感均有独特的基准水平。幸福感幸福感学〔16〕人格对幸福感的重要影响体现在具有某种人格的人经历某种类型事件的几率更大一些,如外倾者比内倾者更可能获得和谐的人际环境、更多的升职机会,这些事件会影响个体幸福感的基准水平,幸福感基准也是因人而异。这种幸福感的基线水平与生物遗传有关,也就是说,快乐与不快乐的特征具有遗传倾向,生物遗传的神经系统的个体差异导致了幸福感基线水平的差异。

任何事件对幸福感都有三种可能的影响:使其提高、降低或保持平衡水平。人们在经历了好的或不好的生活事件后,幸福感会出现暂时波动,但因为稳定的人格特点具有重要的平衡功能,幸福感都回到基线水平。因此,幸福感具有跨事件和跨情境的相对一致性。

动态平衡理论综合考虑了人格结构和幸福感形成的心理过程。但是这个理论尚未得到完全证明,因为人们不能完全适应一些事件,如失业、贫穷等。该理论还需要进一步考察不同生活事件的变化对幸福感的影响,以及人格所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4.比较理论

比较理论认为,幸福感是用现实条件同某一标准进行比较判断的,这一标准可以是内在的或外在的。当现实条件优于标准时,幸福感则高;当标准优于现实条件时,幸福感则低。这一理论包含了三个子理论:社会比较理论、适应理论和自我理论。

社会比较理论是以自己为标准,与别人作横向的比较,当自己优于别人时,个体感到幸福。Diener的研究发现幸福的人常作向下比较,感到不幸的人则既作向下比较也作向上比较;乐观的人倾向于关注比自己更差的个体的数目,而悲观的人则倾向于关注比自己更优秀的个体的数目。社会比较对许多领域内的满意感判断都具有较强的预测力。

适应理论则是把过去的生活作为判断标准,作纵向的比较,如果现在比过去更好则会感到幸福。Helson认为,适应是对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减少或减弱,重新建构关于刺激以及刺激对生活影响的认识。适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生活事件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较小。因为,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良性与恶性事件,情绪系统对新事件反应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反应。这个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生活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小。〔17〕人们可以逐渐适应好的环境,不再感到幸福;也可以逐渐适应坏的环境,不再感到不幸。Briekman,Coates和 Janoff-Bulman发现:中彩票的人并不比其他人高兴 (相反有些失落),有严重残疾的人也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不高兴;由车祸致残的人们开始很沮丧,但一段时间过后,他们也会变得开心。Suh、Diener和 Fujita等学者发现:重要生活事件在三个月后就对幸福感失去作用。〔18〕

自我理论是依赖于自我概念这一标准,它的参照标准是“理想我”。当现实的自我高于或与理想的自我一致时,个体会感觉幸福;而当两者不一致时,个体则会感受到焦虑、压抑、沮丧等,幸福感降低。

5.期望值理论

W ilson提出高期望值是影响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期望值和实际成就之间的差异与幸福感相关,高期望值与个人实际差距过大会使人丧失信心和勇气;期望值过低则会使人厌烦。期望值本身并不能直接预测幸福感,而期望值、现实条件与个人外在资源 (权力、地位、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和内在资源 (气质、外貌等)是否一致,可以作为幸福感的预测指标。〔19〕向期望值接近的过程比最终目标的实现对幸福感更为重要。

期望的内容比期望实现的可能性对幸福感更为重要。测量被试期望目标的信心时,对实现内在期望 (个人发展)的可能性估计与幸福感呈正相关,而达到外部期望 (名誉、金钱)的可能性估计与幸福感呈负相关。由此可见,期望值与幸福感的关系比W ilson所说的复杂得多。高期望值这一个因素并不能肯定产生不幸福感,也不能预测幸福感。

6.目标理论

该理论认为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例如,Freud认为最大的幸福感来自本能,尤其是性本能的满足。当人们放弃本能的快乐去追求文明的目标时,快乐水平就会下降。Maslow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个体在特定的需要满足之后,相应的幸福感就会得到提高,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他将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实现看成是人类最高的幸福。

Diener,Oishi和 Lucas等学者认为目标是幸福感的调控装置,人们的幸福感取决于人们的目标和价值取向。〔20〕目标模型关注幸福感的个体差异与发展性的变化。例如,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于学习上的人,在考试成绩优秀时感到非常幸福;喜欢安逸生活的人,则认为家庭和睦是最大的幸福。

一般认为,正性情感与目标的出现和维持有关,也与趋近目标及实现目标有关;而缺少目标、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指向目标的活动受干扰则会产生负性情感,目标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这一中介变量影响幸福感。成功的体验会使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幸福感。

目标理论存在一个问题是,它无法解释目标的实现会导致幸福感的长期变化,还是仅仅导致短时的情绪体验?

7.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认为,幸福感是活动的副产品,它来自于活动过程本身,而非活动的结果。人们在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中时,会经历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称为“心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行动和意识交融在一起,整个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固定刺激上,无视时间的流逝,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沃特曼在此基础上将幸福分为两种:一种是个性展现的幸福,另一种是尽情享乐的幸福。这一理论强调活动是幸福的媒介,要研究幸福必须从研究活动入手。它把人的现实活动和心理感受结合起来看待幸福问题,既强调了活动的特性,也强调了人格特质在幸福体验中的重要性。〔21〕

但是,活动这一概念过于模糊,人们甚至可以把社会交往、锻炼、习惯等都看作活动,而且,活动与 S WB的关系还依赖于反应者的人格特点,所以使得有些活动并不能很好地预测 S WB。

四、幸福感研究的新进展

1.跨文化研究的贡献

文化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所以幸福感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便是把文化与个体的主观体验加以交叉考虑。跨文化研究方法成为幸福感研究中最受欢迎的一种方法。Eunkook Sun和 Ed Diener等人的研究可以作为代表。他们依据个体判断幸福时的标准是内在的体验 (如态度、信仰、情绪等)还是外在的过程 (如根据规范、角色和别人的期望等所表现的行为)等把文化分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大类。近年来,幸福感跨文化研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个理论模型:文化常模模型 (Cultural Nor m Model)、目标调节模型 (Goal as aModeratorModel)和调节缓和模型 (Media2 torModeratorModel)。这三个模型都认为文化差异是影响跨文化幸福感评价标准形成的主要原因。

(1)文化常模模型和目标调节模型

Markus和 Kitayama始终坚持取决于自我建构的幸福感的真正本质因文化而异,提出了文化常模模型。他们发现,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的幸福感总是涉及到关系和谐、责任的完成和期望的实现。而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的幸福感往往包括自豪和个人目标的达成。〔22〕因此,他们认为文化差异是产生幸福感跨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个人是否依照社会规范行事以及遵守社会规范的程度与其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另一种观点称为目标调节理论:文化对幸福感的影响是间接的,它对其他因素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例如,Oishi认为:个体幸福感的标准受不同文化中形成的需要和价值观的影响,它取决于个人与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个人目标的接近程度。〔23〕这两个模型都假设不同文化背景是幸福感差异的来源,对于理解文化和幸福感的关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调节缓和模型

Schimmack,Radhkrishnan和Oishi等学者探讨了人格和文化因素在预测幸福感的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时的相互作用。他们认为幸福感中的人格 (内外倾和神经质)与情感成分显著相关,而这种关系不被文化所缓冲。或者说,幸福感的情感成分具有泛文化的遗传基因基础,人格是幸福感的泛文化预测指标。文化缓和了幸福感两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幸福感的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比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相关高。强调个体需要的个人主义文化极为重视个体的情感需要,情感为个体生活满意感提供重要的信息。强调亲密他人需要的集体主义文化,压抑了个体自己的需要和目标。因此,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在评价生活满意感时很少考虑自己的情感。文化也缓和了人格对幸福感认知成分的影响,人格与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比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相关高。

2.幸福感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结合

目前对幸福感的研究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心理学家 Denial Kahneman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致力于探究幸福感对个人行为、组织行为、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的影响。〔24〕他们认为经济发展并非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人们是否感觉生活幸福应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Diener和Suh指出,与经济发展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GDP)相类似,幸福感可以被用作一个社会指标,通过它来衡量优良生活的水平以及整个国家或社会的成功。〔25〕

经济收入 (财富)作为幸福感的一个预测因素曾引起了研究者以及公众的极大兴趣。1974年 Easterlin报告,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相关很低。但 1995年 Diener等人发现,在55个国家,国内总产值与幸福感水平之间的相关是 0.58。国家人均购买力 (控制生活费用的差异后)和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是 0.61。而Veenhoven在 1993年报告国家的财富与幸福感的相关系数还更高 (0.84)。〔26〕Gallup(1976)和Inglehart(1990)也证实了国家的财富和生活满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在世界各国人们幸福感的调查中,来自 44个国家的数据表明,幸福感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这一方面是经济因素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经济发展的影响超越了物质生活的范围,例如提高了平等的程度、促进了其它领域的满意度,间接导致非物质领域的满足。

但是另一些研究发现,尽管一些国家的财富飞速增长,幸福感却没有实质性增长。例如,二战以后,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财富巨大增长,但幸福感没有明显增加。Kasser在 2000年研究了金钱和物质追求与幸福感的关系。他们认为把金钱作为首要生活目标和价值追求的人幸福感水平较低。而且,一旦超越了贫穷水平,财富增加对幸福感的影响就会减少,而满足基本心理需要将更直接地使幸福感提高。这些结果在美、德、俄罗斯和印度均得到证实。过分把金钱和物质作为目标的人,幸福感水平往往不高。

可见,物质财富 (经济水平)是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来源,但经济因素与幸福感存在复杂的关系。过度追求财富会导致幸福感水平降低及心理病态,而人生意义、社会和谐、平等互助等社会目标对幸福感更有价值。

五、幸福感研究述评与展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些国家单纯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结果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差别扩大等,这样,国民收入虽然提高了,但人们并不感到幸福。这些可以给我国以启示。改革开放 3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收入明显提高。但是中国这些年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协调现象,人民的幸福感并未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呈现线性增长。基于别国经验,我国解决温饱问题、进入小康社会后,决不能单纯重视经济增长,而应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着眼于提高最多数国民的幸福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7〕

今后,幸福感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进一步探讨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如经济收入、归因方式、地域文化、人际关系、家庭背景、家庭结构等是如何影响人们幸福感的,以及它们对个人幸福感影响作用的不同权重,加强其理论创新和实证检验。

2加强跨文化研究。东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西方国家得到的研究结果并不一定适合我国情况,因而,借鉴西方较先进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在幸福感方面的差异就十分必要。

3将幸福感研究与经济学、营销学、消费者行为等更多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例如通常认为,如果“二八法则”应用得当,能让追求利润的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它能让个人和组织只用较小成本就能得到更多收益。但是,这些分析都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的;学术界对消费者幸福感体验的研究尚不成熟。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从人类公益、社会和谐的角度,“二八法则”应用于服务业会对消费者幸福感带来什么影响;如何才能使顾客在消费过程中提升幸福感。

4研究工具的规范和研究思路的创新。近年来国内外运用较多的方法是自我报告法,并且许多学者都进行了实证研究。国内大部分研究者使用的是国外成型的量表,但这些量表是否适合不同阶层的中国人还需要经过系统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例如,对服务消费者幸福感的度量是一个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即使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使用了测量广泛人群 (如城市居民)的幸福感量表,但这些量表未见结合到具体的服务消费情境中。幸福感在特定领域的测量研究还有不足。而服务厂商对不同等级顾客的资源投入导致顾客幸福感变化的研究,以及将服务业顾客的幸福感及其社会福利效用整合起来的研究基本未见;同时尚未见到幸福感变化与消费者个人属性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些,都值得作为我们创新研究的方向。

总之,对幸福感的研究让我们重新审视决策的终极意义,不是财富最大化,而是幸福最大化。财富和成功只是手段,人们幸福才是目的!那么,人们怎样才能使自己更幸福?决策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最多数人的福利效用水平,如何最大化人们的幸福?——勿庸置疑,幸福感研究是极有意义的,而且具有美好前景!

〔1〕布伦诺·S·弗雷,阿诺伊斯·斯塔特勒.静也译.幸福与经济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布伦诺·S·弗雷,阿诺伊斯·斯塔特勒.静也译.幸福与经济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Veenhoven,Ruut.Developments in Satisfaction Research〔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96,37:1-46.

〔4〕Ryan,RichardM.,et al.All GoalsAreNotCreated Equal:AnOrganismic Perspective on the Nature of Goals and Their Regula2 tion.In PeterM.Gollwitzer and John A.Bargh,eds.The Psychology of Action:Linking Cognition andMotivation to Behavior〔C〕.N.Y.and London:The Guilford Press,1996:7-26.

〔5〕Diener,E.,Diener,M.,&Diener,C..Factors Predicting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N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9:851-864.

〔6〕严标宾,郑雪,邱林.幸福感研究综述 〔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96-100.

〔7〕Seligman,M.E.P..Authentic Happiness〔M〕.New York:Free Press,2002.

〔8〕Stones,M.J.&Kozma,A..StructuralRelationships among Happiness Scales:A Second Order Factorial Study〔J〕.Social In2 dicators Research,1985,17:19-28.

〔9〕Diener,E.&Emmons,R.A..The Independen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2 chology,1984,47:1105-1117.

〔10〕何瑛.幸福感概论 〔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 (哲杜版),1999,4:73-81.

〔11〕Headey,B.&Wearing,A..Personality,Life Events,and Subjective Well-being:Toward a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0,57:731-739.

〔12〕Diener,E.,Eunkook,M.S.,Richard,E.,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Psychology Bulletin〔J〕,1999,2:276-294.

〔13〕Costa,P T.&Mccrae,R..influence of Extraversion Subjective Well-being:Happy and Unhappy Peopl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0,38,4.

〔14〕Kwan,V S Y.,BondM H,&Singelis TM..Pancultural explanations for life satisfaction:Adding relationshiphamony to selfesteem〔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3(5).

〔15〕Huebner E S.,Ash C.,&Laughlin J E..Life Experiences,locus of Control,and School Satisfaction in Adolescence〔J〕.So2 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1,55(2).

〔16〕苗元江.幸福感的解释模型 〔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33-36.

〔17〕Diener ED,Suh Eunkook&Oishi Shigehiro.Recent Findings on SubjectiveWell-Being〔J〕.India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2 chology,1997,(3):68.

〔18〕Diener,E.&Fujita,F..Resources,Personal Strivings and SubjectiveWell-being:A Nomothetic and Idiographic Approach〔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8(5):926-935.

〔19〕Diener,E.,Oishi,S.,&Lucas,R..Personality,Culture and SubjectiveWell-being: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Life〔J〕.American Review of Psychology,2003,54:403-426.

〔20〕李焰,赵君.幸福感研究概述 〔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2:22-26.

〔21〕Markus H R.,Kitayama S..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elf and Emotion:I mplications for Social Behavior. In S Kitayama, H.R.,Markus,eds.Emotion and Culture:Empirical Studies ofMutual Influence〔C〕.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2 logicalAssociation,1994,89-130.

〔22〕Oishi S.,Diener E.,Lucas R.E.et al.Cross-culturalVariations in Predictors ofLife Satisfaction:Perspectives from Needs and Value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Bulletin,1999,25:980-990.

〔23〕Kahneman D.Psychology and Science of Policy〔R〕.Presented at 2nd International Positive Psychology Summit,Washington DC,USA,Oct.2-5,2003.

〔24〕Diener E,Suh E.Eds.SubjectiveWell-BeingAcrossNations〔M〕.Cambridge,MA:M IT Press,2000.

〔25〕Veenhoven,Ruut.Happiness in Nations:Subjective Appreciation ofLife in 56 Nations 1946-1992.Rotterdam:Eras musUni2 versity Press.1993.

〔26〕Kasser,Timonthy J..Two Versions of the American Dream:Which Goals and ValuesMake for a High Quality o fLife?In:Ed Diener and Don R.Rahtz,eds.Advances in Quality of Life Theory and Research.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3-12.

〔27〕王洪波.成功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访《幸福的方法》译者汪冰博士 〔N〕.中华读书报,2007-12-5.

(本文责任编辑 田府)

B821

A

1004—0633(2010)01—0040—06

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起步项目资助 (编号:2008Q062)

2009—03—30

陈有真,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贾志永,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川成都 610031

罗亚林,中共成都市委统战部干部,公共管理硕士。 四川成都 610031

猜你喜欢

幸福感个体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