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羞耻心从比喻开始

2010-03-21熊万里

文学自由谈 2010年2期
关键词:动脑筋领悟写作者

●文 熊万里

做人要讲究“八荣八耻”。

做文章,同样要有荣辱观。我不会喊口号,也不想罗列写作的八条十六款,今天只谈写作者的底线:以创新为荣,以抄袭为耻。

古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个“抄”,指的是模仿与借鉴。任何一个作者都离不了汲取他人的精华来充实自己。没有一生下来不读书就可以写作的天才。读书的过程就是领悟的过程。在阅读中领悟,是写作的规律。在领悟中借鉴,是文学的魅力。在借鉴中创新,是作者的挑战。

现今的写作者,绝大部分在抄袭,只是有高明与低级、大胆与含蓄之分。个别人触类旁通,自成一家。多数人缺乏独立思考,没有创新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沿袭了老套的大众思维,虽然经过了努力,但无独到之处,写得再好,也只是高明的模仿。有的则彻头彻尾做了窃贼,将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甚至原封不动地整篇窃取。有的照搬他人故事、句子、段落、观点。

一个有尊严的、爱护自己名誉的作者,连一个比喻都不会轻易模仿。

而我在阅读中经常看到雷同的比喻,不知谁在抄袭谁。读到这些用滥了的比喻,就会对作者低看一等。

这样的“名家”多了,我都懒得举例。只说有个三四千字的短篇,竟然重复使用一个比喻,“饿得像根软面条”,“她像根软面条一样”。这是连小学生写作文都想得出来的句子。

在写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使用一些司空见惯的比喻。一些经典的比喻经过反复模仿使用,已经成为“公共财产”。作为一个有追求的作者,应该从严要求自己,尽量避免与大众思维重复,不要使用连娃娃都会打的比方。形容一样东西软时,我们可以想到水、布、泥、米汤、棉花、烟雾、光等等。我如果在一篇文章中多次写到软,一定要求自己动动脑筋用新的比喻,力戒重复。一位有文学感觉的人随便一动脑筋,就会涌出很多相关的意象,毫不吃力。顺手牵羊地挪用那些生锈的比喻是想像力的衰退,是对写作的不敬,是对读者的怠慢,更是人格的堕落。

当我读到记者们写文章频繁使用“时间定格在”、“他一路走来”时,就为他们感到羞愧。作家与记者相比,更要重视创新,读到以“多年以后”开头的小说,基本上就可以给作者定下厚颜无耻的结论。这些别人反复嚼过的馍竟然被他们不知疲倦地咂摸着。有的作者甚至把别人一些好句子生硬地安装在自己的作品中。有位出版了几十本诗集的诗人,写作诀窍就是把摘抄的优美句子分行拼凑成自己的作品。

我写一篇小说,要形容一个女人乳房的干瘪,本来可以形容为空布袋,但觉得没有出人意料之处。她嘲笑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丈夫,我就让她丈夫说话:“老子才垮台,你这玩意儿十几年前就垮台了。”形容女人乳房的丰满,往往说高耸入云,或者像皮球一样有弹性,或者说她看不见自己的脚尖。我则轻描淡写地用暗喻,手从上面滑过,体验上山下山的感觉。细心的读者自会品出味道。

我很担心自己的作品在选材、角度、语言上与别人重复。特别是比喻,因为有的比喻太普及了,让人麻痹,一不小心就用上了。有时因为太普及而绕不过去,但尽量要把毫无创意的比喻改得有新意,同时要贴切、自然,不要刻意而为。当学生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搜集歇后语和其他生活语言。现在,我发觉应该尽量抛弃一切干扰,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写作的时候,思维异常活跃,新的语言、新的比喻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来。读别人的作品,常常为一两个生动传神的比喻而击节叫好,甚至因此而记住整篇作品和作者。从中得到启示,我从小爱打比方,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比喻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增加个人特色。

我仍旧处于不可避免的模仿阶段,但我会要求自己:从细小的比喻入?手,从语言开始,以创新为荣,以抄袭为耻。

猜你喜欢

动脑筋领悟写作者
动脑筋,仔细看
推进扶贫要多“动脑筋”
多么痛的领悟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动脑筋,仔细看
动脑筋,仔细看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写作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