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安全应对策略

2010-03-20熊贤培

关键词:全球化

熊贤培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陕西西安710086)

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安全应对策略

熊贤培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陕西西安710086)

势不可挡的国际全球化,使中国已不可避免地融入到了国际社会,与各国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更加紧密。同时,全球化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树立世界视野的国家安全战略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的发展,采取灵活务实的方式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全球化;国家安全;挑战与对策

一、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全球化趋势已初显端倪。全球化深化了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外交与安全各方面的关联性,对国家的政治主权、经济主权、文化主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全球化对国际安全形势带来了严峻挑战,国际战略格局朝着“一超弱化,多强易位”的方向加速调整,使国际战略摩擦和热点、敏感地区的冲突明显增多;恐怖主义和海盗愈发猖獗;社会动荡加剧且联动性增强。这些都严重地威胁到各国的社会稳定。而中国周边地区是一个大国林立和热点集中的地区,同时又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和经济增长强劲的地区,大国之间的利益摩擦不可避免地交汇于此。冷战结束后,特别是“9·11”事件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

总体而言,中国的周边环境是好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改善并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特别是和一些大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妥善解决了许多领土、领海、边界争端问题。特别是与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俄、哈、吉、塔、乌5国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改善了同印度的关系,同东盟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些都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但是从长远和发展来看,中国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还很曲折,面临周边潜在的威胁因素还很多。

纵观世界局势,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遍及全球,其范围覆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技术、环境等各方面。国家的缔结条约数量也很多[2]。国际组织的活动和国家的缔约活动,对各国的相关政策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全世界100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中,有一半以上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经济主权、政治主权和文化主权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形成挑战。

二、全球化视野下我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一)政治与领土安全及应对策略

1.美国扩张主义对中国周边安全的重大威胁。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共同构成了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最主要因素。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已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第一,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环顾中国周边安全,美国因素几乎无处不在。从东北亚、东亚、东南亚、南亚次大陆到阿富汗、中亚地区,甚至蒙古等地,美国的军事联盟或以其他军事合作形式而形成的军事存在,对中国周边安全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美国势力几乎全方位涌进,对中国构成了不容忽视的潜在战略压力。

第二,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手段和方式上具有多样性。美国在中国的陆、海边界保持直接的前沿军事存在和部署,加强和发展同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同盟和军事合作关系,并直接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和危机。

第三,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冷战结束后,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的潜在竞争对手,是中国地缘战略压力的主要来源。虽然“9·11”事件淡化和缓解了中美矛盾,但中美之间的战略分歧和利益冲突并未消失,美国防范和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并未改变。而周边地区则是企图遏制中国,危害中国安全利益的主要场所。美国这种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威胁,还将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国家统一等根本利益,影响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和中华民族复兴目标的实现。

2.“台独”、“藏独”、“疆独”分裂势力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因素。台湾理论界提出台湾要以“共生主权”来替代“国家主权”,“自决权优先于国家主权”。台湾政界继陈水扁公开表示“国号的最好简称是台湾”之后,游锡堃提出“恐怖平衡”的言论[3]。台湾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症结是美国利用台湾遏制中国的两面政策,同时还有一些国家言行不一,利用台湾问题获取利益。此外,“藏独”和“疆独”分裂势力的危害,分裂分子在西方大国的支持下内外勾结,大搞渗透颠覆破坏活动。

3.周边环境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加。美国同亚太和印度洋地区43国有军事交往;日本军事开支仅次于美国,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日本的政治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以谋求与其经济地位相称的政治地位;印巴积极扩充军备。尽管这些并非全部或主要针对中国,但事实上的地缘包围圈对中国却足以构成潜在的威胁。中国周边有20多个邻国,其中,与部分邻国仍有领土边界未决问题,如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归属之争,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的海界问题。中国周边地区民族分裂、恐怖主义等势力聚集,容易酿成一些国家国内局势的动荡,波及中国的安全;特别是朝核问题,一旦猝发变故,对中国国家安全将造成直接冲击。另外,周边地区跨国犯罪、走私、贩毒、疫病等问题也影响中国的稳定。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增强综合国力,制衡美国霸权。要增强国家实力,发挥国际影响力,改善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国际环境。在国际政治斗争中,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支撑和保障,要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主动利用对国际事务的贡献赢得世界认同;要利用我国政府表现出的强大动员力和人民表现出的巨大凝聚力让世界震撼,提升我国的国际声誉。针对美国反恐怖合作需求和金融危机的现实国情,我们要瞅准并利用美国的战略软肋,分散其对华施压,始终把握斗争主动权。要高举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文明发展多样化等旗帜,积极协调其他大国对美政策,团结调动中小国家共同制约美国单极霸权,形成最广泛的国际反霸权统一战线。当然,“发展才是硬道理”,抵御霸权威胁,确保国家安全,归根到底要靠发展自己,增强综合实力。只要我们具备足够强大的战略能力,信奉实力的美国必然会调整其对华政策,那么,我进一步崛起与发展的最大外部威胁就会逐渐缓解,国家安全就会得到更切实的维护与增进。

第二,要高度警惕美国新形势下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新形式和新手段,把严厉打击和坚决防范来自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始终作为维护保障国家政治安全的首要职责和任务。

第三,要掌控我国周边事务的主动权,谋求经济合作与政治合作同步发展。要与周边国家保持良好的睦邻友好关系,主动协调彼此的重大利益关系,在周边安全问题上树立主体意识、忧患意识和共生意识。要建立互信机制,尤其是建立政治互信机制。我国同周边国家合作的重心是经贸合作,但政治安全合作决不可忽视。因此经济合作与政治合作更应该同步发展。我国在推进和加强经贸合作的同时,要树立政治合作意识,遇到政治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决不可回避,而是要加强磋商,力求妥善解决,维护地区和平、发展、稳定、和谐的共同利益,力推整个亚洲板块在全球力量分布中的上升态势。

(二)经济安全及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国家希望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谋利,又担心中国的发展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中国机遇论”和“中国威胁论”并存。其实,中国的整体技术实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难以满足经济和国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集约化生产、军事、通信、计算机等关键技术领域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因此,中国在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对外依赖性和脆弱性。

随着中国的入世,我国的经济主权受到较多外部制约。要适应WTO体系的要求,就必须修改相关国内法,重新定位政府角色,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激化现行经济制度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因之,我国不仅仅要强化与周边的关系,同时要自觉地促进自身国内经济一体化,加强本国内部的经济整合,扩大国内市场,才能化解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不平衡关系。如果没有整合好本国的国内市场,而一味把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作为自己的市场和原料产地,那只会增加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不信任感和反抗意识,是得不偿失的。中国是个地域大国,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谈判交易能力较强。因此我国要能够充当地区合作与一体化的积极推动者,要充分发挥我国更大的天然影响力,形成地区的统一意志,有效地组织、调动、整合地区力量,使之成为步调比较一致的整体,同时使我周边国家一体化组织的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快速高效。

(三)文化安全及应对策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经济后盾,借助网络迅捷的信息传播功能,向我输出其政治信仰、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企图使之成为全世界普世的价值规范和标准,迫使我按其所信仰的价值观念行事。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播、渗透严重地冲击和影响着我党赖以执政的合法性思想基础——主流意识形态,进而危及我国政治安全[4]。作为精神文明传播基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基地和国家思想库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军队,无疑也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重要场所。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认识西方文化渗透的严重性,深入研究其特点、动向,研究实施我们的应对策略,更好地承担起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文化安全中的历史新使命。

一要充分认识并肩负起人民军队来自人民为人民的神圣使命。要严格按照《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明确规定,“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教育官兵,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5]。二要大力创新军队先进文化。中国在崛起为全球经济和政治强国的同时,文化产业仍很脆弱,还没有做好与国际竞争的充分准备。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必须提高部队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只有在同一水平的高科技基础上,才能掌握文化交流与互动的主动权。开展高科技文化研究,开发新的高科技文化硬件、软件,这也是军队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之一,推动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三要树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能。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要把繁荣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四)能源安全及应对策略

我国能源安全形势异常严峻。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基本上控制了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使我国的能源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作为石油消费大国,中国未来的石油供应不容乐观。

一是我国石油储量有限。中国的能源资源少,利用率低,能源结构不合理,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原油生产增长缓慢。中国原油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2.4%,居世界第11位,而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却占到世界总消费量的6%,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二是我国石油资源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纯进口国以来,我国以每年递增1 000万吨的速度增长,2003年中国进口石油达9 000多万吨,对外依赖度高达40%。据估计,到2020年以后,中国每年将进口4亿吨以上的石油。

三是我国能源战略储备系统不完善,能源储备严重不足。全球油价变化对中国影响大,一旦国际油价飙升,中国就易受冲击。我国国内石油生产已达极限,增长能力有限。目前我国石油产量每年为1.6亿吨,近期石油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我国东部已开发的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含硫期,开发环境及条件日趋恶化。

四是我国存在油源与油路安全问题。我国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过高。中国原油进口50%左右来源于中东,其次是非洲。过度依赖中东石油供应,对中国极为不利。围绕油源地区的争夺激烈。中国进口的大部分石油都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但中国对这两个海峡通道控制能力弱,油路安全日益严峻。从中东、中亚到东南亚是目前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并且,我国没有像美国那样遍布全球的军事力量,缺乏必要的海上安全运输保障。一旦沿线发生战乱,或因台海发生战争,我国的石油供应将面临被切断的危险。

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一是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节能降耗,并早日实现太阳能、光能、电能等其他能源对石油的替代;二是树立忧患意识,建立能源战略储备系统,具有自控油价的能力;三是加强对我国西南、西北周边国家铁路、公路支援建设力度,另辟蹊径,开通新的能源输入绿色通道;四是加快发展海军力量,确保我领海石油安全和海上能源输入通道安全。

(五)海洋安全及应对策略

我国是陆海兼备的东方大国。在海上与我毗邻的国家有近10个,而这10个国家中大部分都与我存在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之争,成为未来威胁我国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海洋领土之争主要存在于与日本和东盟有关国家。中日之间主要是钓鱼岛问题。钓鱼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自上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就已经把钓鱼岛据为己有。中日建交时,中国从中日关系大局出发,同意主权归我,暂时搁置争议。但日本却一再制造事端,并在岛上设置灯塔,蓄意搞“主权造势”,逮捕中国保钓人士。钓鱼岛之争已成为中日间最敏感的领土争端问题。

中国南海诸岛之争也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敏感话题。尽管中国有充足的历史和法理根据,证明南沙群岛属于中国,但东盟中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都宣称对我上述岛屿“拥有主权”。到现在为止,南沙群岛的60个岛屿中,中国只占有1/6,其他大部分被上述各国瓜分。由于这些国家推行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公司合作开发油气战略,以及对所占岛屿采取加紧控制和防守的政策,南海地区的基本战略均势正在逐渐形成。有些国家甚至与美国重新建立了军事合作关系,每年在南中国海举行数十次联合军事演习。这一基本态势的形成使南海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

另外,我国的海洋权益,也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从黄海、东海到南海,我国已有约15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及其宝贵的资源落入他人之手。这是我国在海洋权益上面临的现实。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能源宝库。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安全关系着我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中国有18 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然而,在西太平洋上一系列呈弧线型分布的岛屿却紧紧地封锁着我国进出太平洋的门户。而台湾是中国在这一岛屿线上的出洋口,美国在这一系列岛屿上重兵把守,将其变成封锁我出海的“岛链”。中国要走向大洋,就必须冲破这一道道岛链,打碎套在我们身上的重重枷锁。

因此,要确保我国海洋安全,就必须提高我国海军的远洋进攻防御能力,建造大中型航空母舰和适于远洋作战的大型战舰。同时采取积极的防御战略,定期派舰艇编队进行远洋演练,在确保第一岛链内的中国领海安全的前提下,前出以关岛为中心的第二岛链,以攻为守,迫使日美等国分出精力进行防御。同时,继续发展我们的远洋战略打击力量,保持核威慑,充分利用谋略思想,增加对手的战争风险,提高我国的安全系数。

此外,必须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处理好台湾问题,关系我国安全、统一和发展全局。”只要台海统一了,我国东入太平洋的道路就会豁然开朗。台湾回归后,第一岛链的封锁就自然被打破,台湾海峡将成为中国国内一条安全的海上运输通道,军力和战略物资的南北调动就变得既方便又安全[6]。我国海军就可以向东穿梭太平洋,扩大海防纵深,更好地保护经济建设和国家的主权安全。

三、结 语

综上所述,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可避免地融入国际体系,不断地影响着世界和被世界影响着。面对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主张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解决当前国际经济和政治的重大问题”[7]。中国必须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从容应对。中国要走向世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树立世界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居安思危,关注世界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时代的潮头,面向全球化的世界,确立具有世界视野的国家安全观,认知当代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社会政治生活法治化及民主化的基本潮流,主动参与和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采取灵活务实的方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1] 陈安国.主权正义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29.

[2] 车丕照.身份与契约——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主权的观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5):67.

[3] 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5.

[4] 田小利,熊贤培.西方文化渗透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7(2):30.

[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军队基层建设纲要[EB/OL].(2009-06-29)[2010-06-20].http:∥nws.xinhuanet.com/mil/2009-06/29/content_ll618132.htm.

[6] 癸 亥.岛链制华与中国海洋战略[M].军事文摘,2009(10):15.

[7] 温家宝.中国实现现代化还需上百年[N].华商报,2010-03-15(A4).

The Countermeasures of National Security with a Globalization Vision

XIONG Xian-pei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Engineering College of People's Armed Police,Xi'an 710086,Shaanxi,China)

Under the powerful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China has inevitably merg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The dependence and relevancy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re tighter and tighter.Meanwhile,globalization has presented severe challenge to the security of China.We should have a strategic view of national security with a world vision,actively take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safeguard the national security and interest in a flexible and pragmatic way.

globalization;national security;challenge and countermeasure

D815.5;X915.2

A

10.3963/j.issn.1671-6477.2010.06.004

2010-07-10

熊贤培(1962-),男,陕西省镇安县人,武警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风险与安全研究。

(责任编辑 易 民)

猜你喜欢

全球化
关于全球化与博物馆再定义的几点认识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净能源危机:特朗普的贸易战与全球化的终结
完美打造全球化数据平台
全球化陷阱
经济全球化面临4个重大挑战
木门企业全球化采购之痛
“双反”反出一个中国光伏加工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