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VPWM的新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2010-03-19秦伟祥
张 敏 江 博 杨 磊 秦伟祥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研究的课题,而光伏并网系统是光伏发电的发展趋势。作为并网系统的核心部件,并网逆变器的开发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逆变器基本上都是通过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流,来实现并网所要求的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本文不仅仅单纯的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而且增加了直流侧稳定电压的控制,很好的实现了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因数为1,达到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要求。
2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
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分为独立光伏系统和并网光伏系统。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图
图1中,CHO为带最大功率控制的DC/DC升压开关电路,右侧交流输出部分为含LC滤波器的三相PWM逆变器(INV,以下简称逆变器)。逆变器的输出电流为i0,波形为不含直流成分的正弦波,且功率因数控制为1。本系统的滤波电容Ca上流过的电流为ic,通过直流电压ed的控制,使i0变化,在满足上述指标下,得到一种线性化直流控制规律。
3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3.1 光伏系统对并网逆变器的要求:
(1)将光伏电池的直流电转换成适合电网的交流电,功率因数近似为单位功率因数。
(2)实现系统的安全保护要求,如输出过载保护、输出短路保护、输入接反保护、直流过保护、交流过压保护和欠压保护、“孤岛”保护等,从而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3)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电池,以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3.2 逆变器主电路的设计
并网逆变器按控制方式可分为电压源电压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流源电压控制和电流源电压控制四种。本文所采用的逆变器类型是电压源输入、电流源输出的控制方式。逆变器的主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逆变器主电路图
3.3 使逆变器输出功率因素为1的控制
如图1所示,在不考虑电网侧电压Us情况下,cosφ=1的控制主要是指如何使i0和检测出的Ua同相位,由逆变器交流输出可以写出如下关系式:
当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减小,亦即电流ia减小时,输出电流i0将主要由电容Ca供给放电电流ic,则cosφ=1的控制如图3虚线部分所示。ia是由ea直接控制的,故ia控制是主要的控制环节。利用Ua进行前馈控制,则ea的指令值可表示为
控制的目标是使ea和相等,亦即
式中,T( S)=G(iS)/[LaS+G(iS) ]。T(S)为ia的闭环传递函数,再由公式(2)可求出电流指令,由ic=ia- i0的前馈控制,得到:=+ic。
再看i0控制环节,i0的传递函数为
则在ω=ωs时T(S)=1,相位为0。其控制结果可做到cosφ=1。Gi(S)的系数由式(4)来求取,当稳定时,ω≤ωs,T(S)≈1或选为T(S)=0;当过渡过程变化不太快时,功率因数亦可认为为1。
3.4 直流电压稳定的控制
逆变器直流输出回路方程式及直流与交流功率的关系式如下:
图3 逆变器控制系统框图
设直流电压控制系统的外部干扰为icp,由式(6)可见,ed受控于id,而由式(7)可见,id可通过eaia进行控制。ia虽可通过ea控制,但具有耦合性,故不能单独控制,需将式 (6)、式(7)通过显性化处理后才能进行。由于对象是单相逆变器,故ea将按周期为1/2fs产生脉动(fs为电源频率控制时应使es在1/2fs时的平均值为0,即可消除逆变器输出的直流成分。前述采样器S/H的周期设定为1/fs,则Ed的直流成分将按平均值来控制。若以ia的相位作为基准,则按式(7),直流成分作可线性化处理(△表示在采样周期内)
假设ea和ia的相位变化Δφ很小,则cosΔφ≈1,sinΔφ或Δφ接近0。此时,认为cosφ(0Ea0+ΔEa)和Ia0+ΔIa0为同相位。这里,ed和id的直流成分为Ed、id0,ea和ia的振幅值为Ea、Ia。
在一个采样周期内,ic的振幅变化量Δic非常小,故产生的ΔUa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增量ΔEa和ΔIa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即ΔEa=LaSΔ Ia,ΔIa*=ΔI0*cosφ0。基于图3,考虑上述关系后,可绘出电压控制环节在平衡点附近的框图,如图4所示。该图中,关键部件是电压补偿器GV(S)。
GV(S)在设计时是考虑到太阳能电池为特殊电源,其发电量由于日照和温度的影响缓慢地变化;电压控制的带宽是考虑到T(S)和S/H为1的情况下来选定频域的,因此该控制系统可简化为一阶惯性,即
3.5 仿真结果
在确定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后进行了仿真研究。如图3所示,系统中电流控制器Gi(S)选用标准型号ITAE,控制器的频带宽为500rad/s,则可定出常a3=0.59,a2=69,a1=3.4×104,a0=2.1×106。GV(S)电压控制器的带宽选为25rad/s,其放大系数和时间常数分别为KPV=0.1,TV=0.5。系统中逆变器的开关频率选为18kHz,采用SVPWM矢量控制的方法产生PWM波形对逆变器进行控制。
图5为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的SVPWM子模块。通过电压、电流双闭环回路产生控制并网逆变器的PWM波。
图6为在SVPWM控制下的逆变器稳态工作时的仿真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整个系统处于稳态运行状态时,可得到功率因数为1的畸变很小的交流电流ia。由于系统中直流电流的调节作用,ia几乎与光伏电池发电量的大小无关。虽然光伏电池的发电功率会时刻变化,但是电压环节仍然能稳定可靠的工作。
图4 电压控制环节在平衡点附近的框图
图5 SVPWM模型
图6 逆变器稳定工作时的仿真波形
4 结论
该逆变器控制系统的特点为:不仅单纯地控制交流电流,而且附加了稳定直流电压的控制。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1)电源侧的输出电流与太阳能电池发电大小无关,即使过渡过程中也能保cosφ=1。
(2)输出电流ia的直流成分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电压控制器的非线性模型经过线性化的设计,保证当电池板的发电量变化时,交流输出电流恒定,确认控制系统是稳定的。
(4)采用了SVPWM的控制方案,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性能。
[1] 董密,罗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设计与控制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10(25).
[2] 任奇,李永晨.单极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仿真与实验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8(1).
[3] 罗运俊,何梓年,王长贵.太阳能利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
[4] 黄汉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
[5] 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