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点新课程 深化新课改

2010-03-14陆三炳

中学语文 2010年27期
关键词:研究性新课程教材

陆三炳

我国的课程改革,在四个实验省区已经实施好几年,并逐步在全国推开。作为课改实验区的一名教师,亲历了这场改革,产生了一些直观的感受。盘点新课程,或许对课改的深入推广有一些参考作用。

总的看来,课改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初衷是好的。然而,新课程在设计、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其一,教材改革不到位,分量太重,结论性知识太多,要求学生掌握的死知识太多。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都离不开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互动。如果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结论性知识太多,固定的死知识太多的话,不仅会占去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会束缚教师的手脚,教师就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大胆尝试,自主探究。这样一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就会大打折扣。据2007年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北京高中课改能否摆脱高考魔咒》一文,某家长说:“课改了,一个学期发48本书,孩子的负担是减轻了还是更重了?”这是从教材的总量上说的。就单科来说,情况也很类似。另据《文摘周报》《德国人怎样上历史课》一文,龙应台介绍,德国人上历史课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教科书并不重要,以“普法战争”为例,“老师会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读很多第一手资料”,探讨战争原因;课堂上老师放映很多图片,让学生分析战争本身,“在整个讲课的过程中,教科书非但不是唯一的教材,而且不是核心的教材,甚至可能根本没用到”。二是开放式教学,“教学的主轴不是让学生去背诵任何已经写进某本书里的叙述或评价,而是要学生尽量从第一手资料里看出端倪,形成自己的判断”。历史科目如此,其他各科也可参考。

其二,高考改革不到位,考与学的矛盾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今年是率先在全国实行新课程的四省区的第三次高考。通过高考来检验课改成果,这本身就有点急功近利,但在目前找不出更好检验办法的前提下,只好姑且用高考来检验了。我们知道,一项改革的效果如何,常常需要很多年才能完全看出来,涉及到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更是如此。今年诺贝尔奖的各项奖项揭晓后,一如往年,美国又毫无悬念地占了绝大多数。我们也知道,若论考试能力,美国学生远远不及中国学生,然而等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其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对新知的探索能力,又是我们中国学生所望尘莫及的,原因何在?很大的一个方面,就在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上。而近年四个实验省区的高考命题,照我看来,颇有点“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意味。改革步伐既不能跨得太大,以免引发社会震荡,又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与特点,于是想在这二者间找到某种平衡,结果是试卷出得缩手缩脚,谨小慎微。传统的题型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只是在试卷结构上做了些无足轻重的调整,自主探究题只是其中的一个点缀,新课程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基本没有落到实处。最后是皆大欢喜,社会震荡固然没有,但引导新课程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宝贵机遇也就此失去了,以至高考之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大家都说,高考是指挥棒,这是仅仅看到了它的负面因素,其实运用得当,它不是也能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吗?同样据《文摘周报》《德国人怎样上历史课》一文,龙应台介绍,德国历史课考试,“也不会以教科书为本,而是开放式的题目,都是要你自己写文章回答的”,“测验的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见解,教科书根本没有答案,也不可依赖”。可以设想,如果我们的高考也能够这样,那该能对课改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

其三,学段设计、选修课的设计不够合理。按照新课程的设计,学完五个必修模块,需要两个半学期,获得10学分,这就算“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选修课选多少,缺乏硬性规定,只是“建议”选四个系列,于是多数学校只选三个,需要一个半学期,加起来四个学期,刚好高二学完。高三一年干什么呢?全部用于高考复习。这显然太浪费时间了。理论上可用来搞研究性学习,实际上有谁这样去做?这样的要求明显是脱离实际的。另外,要求选修课打破原有班级的限制,学生自主选课,实行“走班制”,在实践中也行不通。受场地、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高考成绩统计方面的制约,哪个学校的领导敢于完全放开,真正搞“走班制”?那样一来,高考成绩怎么统计,怎样对老师加以评价与管理?现在通行的做法是,仍以原班为单位,用老师的选课代替了学生的选课,用管理的整齐一律代替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明显背离课改初衷的做法却得以大行其道,只能说明课改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没有充分考虑我们的国情。

其四,研究性学习常常流于形式,效果有限。学习是一项个体劳动,而研究性学习则要求合作完成,借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意很好。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情况又是如何呢?一个小组里边,有一两个骨干,认真一点的,还带动大家一起做些调研,收集资料,完成小论文;不认真的,从网络等媒体上下载、摘抄些资料、图片,撮合完成,其他同学只是挂个名,实际上什么也没干,任务就完成了。由于缺乏评价的硬杠杠,老师也不好让他们通不过,很多时候就变成了走过场。

以上种种,使我们目前的课程改革,陷于理念先进、操作滞后的境地。课改的预期目标,未能完全实现。那么,怎样使这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真正收到实效呢?我认为,宜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出调整:

第一,继续进行教材体系改革,减轻分量,转换思路,多引导探究,少作结论。课本课本,课改之本。不管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材的重要地位都是不容质疑的。目前我们使用的几套教材,看似百花齐放,实则大同小异。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量的要求、轻质的思辨,等等,成为共同的缺陷。由于教材分量未减,有的科目甚至有所增加,上完教材尚感困难,哪有充裕的时间引领学生探究?如此一来,自主探究就成了一句空话。从理论上说,“教材不过是例子”(叶圣陶语),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一定要上完教材,可实际上呢?在现行考试制度的束缚下,分数就是硬道理,教材作为考试的准绳和依据,谁敢不重视它?

第二,加大高考改革力度,破除其束缚作用,推动课改深入发展。目前的高考,在公平和改革的二难选择中,宁肯选择公平,那么其束缚作用就不可避免;在稳定与发展的艰难抉择中,天平自然偏向稳定,那么发展的动力就相对不足。出路何在?大胆改革高考的基本思路和模式,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首先,要改变求稳怕乱的指导思想,因为一潭死水式的稳定是没有前途、难于持久的,只能是在发展中求进步,在发展中图稳定。其次,要大胆改变试题的模式和题型,多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与考趋于一致,因为教学中强调要培养探究能力,而考试中体现不出来,或体现得不够充分,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高考就真成了一道“魔咒”了。

第三,调整学段设计,强化对选修课的指导与要求。如上所言,用高三一年的时间来复习太过浪费,而且学生也容易产生疲软心理。解决的办法是,可否将五个必修模块调整为六个,既能减轻每册教材的分量,又能将学段的安排趋于合理?或者加强对选修课程的监管,使选择四个系列的设计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另外,还要进一步探索选修课程的考查方式,使之在高考中有更充分的体现。

第四,强化对研究性学习成果的监测和认定,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目前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倒是全面开展起来了,但有很多学生对此不够重视,他们真正关注的,还是考试分数,因为这在高考中是硬杠杠。学生聘请指导老师,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老师指导多个小组的活动,有的可能一个小组也没有,而这又不跟老师的工作量挂钩,当然要影响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何况,真要认真指导起来,特别是指导撰写小论文,费心费力,非常麻烦,还要填写各种表格,殊为不易。如果老师缺乏积极性,那么在成果认定等方面的责任心肯定要打折扣。这就要求要从政策层面加以规范和明确。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制度层面,又涉及到实践层面,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适时调整,即可逐步趋于完善。

猜你喜欢

研究性新课程教材
教材精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教材精读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